1
|
接受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相关研究综述 |
刘岩
郑蔚
|
《大连大学学报》
|
2015 |
0 |
|
2
|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接受问题 |
刘岩
郑蔚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
0 |
|
3
|
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学习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 |
袁继成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84 |
2
|
|
4
|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是我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 |
龚新明
|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0 |
|
5
|
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刍议 |
王生杰
赵守仁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
0 |
|
6
|
再谈“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形成问题——答王福选、阮守应 |
鲁振祥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7
|
也谈“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与鲁振祥商榷 |
王福选
阮守应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2
|
|
8
|
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发展 |
王朝美
张树军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5 |
2
|
|
9
|
以“农村为中心”是衡量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形成的主要标准 |
王捷
|
《中共党史研究》
|
1988 |
0 |
|
10
|
试论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形成 |
黄丽芬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1994 |
0 |
|
11
|
毛泽东与中国民主革命的新道路 |
李占德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
1993 |
0 |
|
12
|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对马列主义的新贡献 |
王先知
|
《安康学院学报》
|
1993 |
0 |
|
13
|
图解农村革命根据地和敌后抗日根据地 |
张秀华
|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
2022 |
0 |
|
14
|
论“方志敏式”革命根据地的基本特征及其主要经验 |
徐占权
王友鹏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15
|
在革命的摇篮里守护初心 |
刘彦华
|
《小康》
|
2016 |
0 |
|
16
|
试论城市中心论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
高新民
|
《中共党史研究》
|
1988 |
3
|
|
17
|
扎根根据地,传承革命精神 |
黑磊磊
|
《高校招生(高考指导)》
|
2021 |
0 |
|
18
|
毛泽东反对教条主义的斗争——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 |
刘启年
|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
1994 |
1
|
|
19
|
领导者的“虎气”与“猴气” |
李广玉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20
|
毛泽东如何在调查研究中获益 |
孙伟
|
《政工学刊》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