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3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再就业路径分析
1
作者 孟曦 《南方农机》 2025年第12期89-91,共3页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再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乡村振兴战略旨在促进农村全面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农村繁荣兴旺。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与高质量再就业是重要一环。本研...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再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乡村振兴战略旨在促进农村全面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农村繁荣兴旺。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与高质量再就业是重要一环。本研究主要围绕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再就业的路径展开分析。通过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劳动力市场的潜在影响,采用实地调研、数据分析等方法,收集了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再就业的相关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案例研究。研究发现,农业生产边际效益递减、现代化进程中非农产业发展需求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现实要求,共同驱动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针对农村劳动力再就业路径,提出三方面举措:一是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培养体系,提高农村劳动力知识文化素养,增强其就业稳定性;二是加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扶持力度,全面发展农村金融;三是健全农村劳动力就业保护机制,营造公平就业环境。研究强调,需进一步提高政策协同性、针对性,强化技能培训与服务体系建设,以推动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与高质量再就业,为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的人力资源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 劳动力转移 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趋势 被引量:1
2
作者 苏凯 徐瑞 《村委主任》 2024年第21期240-245,共6页
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西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城乡融合进一步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本特征、影响因素和面临的问题,随着经济社... 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西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城乡融合进一步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本特征、影响因素和面临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变化,发展趋势与以往相比呈现出不同态势。制订因地制宜的政策,推行强有力的措施,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良性可持续转移的关键。在政策指引和就业态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结合广西户籍人数、外出务工人数和农民工人数在过去十年的发展规律,建立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预测未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发展趋势,能够对提升政策建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乡村振兴战略 政策指引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数据模型 回归分析 城乡融合 外出务工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再就业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元元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9期151-151,144,共2页
随着新型农业种植经营主体的不断壮大,加上农业现代化、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使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得到释放。对这些劳动力进行劳动技能培训,使农村劳动力重新再就业,是当前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再就业状况和劳动... 随着新型农业种植经营主体的不断壮大,加上农业现代化、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使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得到释放。对这些劳动力进行劳动技能培训,使农村劳动力重新再就业,是当前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再就业状况和劳动力再就业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农村劳动力再就业的具体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劳动力 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山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影响因素研究
4
作者 肖灿 黄元斌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8期156-160,共5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不仅关系到农民自身的发展与生存,而且也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的重要因素。以营山县农村劳动力作为研究对象,在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收集了营山县217位农民的个人及家庭信息、...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不仅关系到农民自身的发展与生存,而且也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的重要因素。以营山县农村劳动力作为研究对象,在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收集了营山县217位农民的个人及家庭信息、培训周期、外出务工意愿等相关数据,并运用卡方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对营山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政策以合理分配农村资源,发展当地经济促进就业,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就业 营山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及政策实施成效研究——以和田地区朗如乡为例
5
作者 臧昕 《中国农村科技》 2024年第4期60-63,共4页
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强调了创新就近就地就业和有序转移输出就业的有机结合机制,持之以恒抓好脱贫攻坚和促进就业两件大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自治区”)政府也从安疆稳疆的战略高度出发,制定了一系列就业优惠政策,明确... 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强调了创新就近就地就业和有序转移输出就业的有机结合机制,持之以恒抓好脱贫攻坚和促进就业两件大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自治区”)政府也从安疆稳疆的战略高度出发,制定了一系列就业优惠政策,明确赋予了少数民族平等就业和优先就业的权利。和田地区曾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区,同时是少数民族人口高度集中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现状 有序转移 脱贫攻坚 实施成效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 平等就业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和田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腾冲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困境及对策研究
6
作者 沈兆曦 《村委主任》 2024年第2期218-220,共3页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位居世界前列,在产业重心转移的过程中,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普及、城市工业化以及服务业的迅猛发展使得农村出...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位居世界前列,在产业重心转移的过程中,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普及、城市工业化以及服务业的迅猛发展使得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且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劳动者的家庭因素、劳动力市场发展情况、劳动收入情况等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就业。文章以腾冲市为例,从农村剩余劳动力方向入手,分析该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困境,并针对这些困境给出合理的对策建议。经研究表明该地区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就业专业技能较差,文化水平较低;就业不稳定,就业观念过于陈旧;农民就业途径狭窄,无法得到长期稳定的收入。因此提出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发展第三产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劳务市场的规范制度,加强劳务信息服务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就业困境 腾冲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决策过程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被引量:15
7
作者 赵春雨 苏勤 +1 位作者 李飞 田艳争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8-426,共9页
从农村劳动力的微观主体视角,通过转移就业动机、环境认知与决策方式的路径分析,探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空间决策过程及其内部关系,揭示了其空间决策机制。对合肥市的实证表明,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动机对环境认知有显著正向影响,就业... 从农村劳动力的微观主体视角,通过转移就业动机、环境认知与决策方式的路径分析,探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空间决策过程及其内部关系,揭示了其空间决策机制。对合肥市的实证表明,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动机对环境认知有显著正向影响,就业地距离对决策方式有显著正向影响,就业地形象对决策方式有一定的负向影响,其它环境认知对决策方式没有显著影响,进而提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就业 空间决策 合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业能力、就业稳定性与农村转移劳动力城市融入 被引量:8
8
作者 罗明忠 罗琦 刘恺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2016年第1期56-65,共10页
基于广东省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就业能力、就业稳定性与农村转移劳动力城市融入之间的关系,并从理论上阐述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能力与其就业稳定性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关系,就业能力对其城市融入具... 基于广东省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就业能力、就业稳定性与农村转移劳动力城市融入之间的关系,并从理论上阐述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能力与其就业稳定性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关系,就业能力对其城市融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就业稳定性对其城市融入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影响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能力最重要的因素是就业技能,经济融入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城市融入起着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转移劳动力 就业能力 就业稳定性 城市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对农地流转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罗明忠 刘恺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3-84,共12页
基于广东省广州、东莞、河源及惠州四个市的部分农村劳动力的调研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中的职业价值、职业行为、交际技能、工作技能、社会资本广度以及社会资本深度对农地流转行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而职业情感对农地流转具有显... 基于广东省广州、东莞、河源及惠州四个市的部分农村劳动力的调研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中的职业价值、职业行为、交际技能、工作技能、社会资本广度以及社会资本深度对农地流转行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而职业情感对农地流转具有显著负向作用。因而,强化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能力,增强其对非农就业岗位的职业价值认识,强化其非农就业岗位的职业行为,提高其非农就业技能,弱化其对农地的禀赋效应认识,丰富其在城镇的社会资本,对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实施农地流转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就业能力 农地流转 广东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京津冀人力资源一体化的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机制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林巍 任伟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02-204,共3页
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必须加强区域内人力资源的交流合作,河北省富余农村劳动力数量众多,可充分利用京津冀区域经济和人力资源合作发展的契机,加快向京津地区转移就业。以京津冀人力资源合作开发为切入点,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角度... 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必须加强区域内人力资源的交流合作,河北省富余农村劳动力数量众多,可充分利用京津冀区域经济和人力资源合作发展的契机,加快向京津地区转移就业。以京津冀人力资源合作开发为切入点,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角度对京津冀人力资源一体化进行探讨,分析了京津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依据,指出河北省在经济发展现状、人力资本水平、工资水平等方面与京津地区的差异,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提出加快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农村劳动力 转移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曾玉荣 周江梅 +1 位作者 郑晓梅 徐慎娴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415-418,共4页
以福建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分析与社会调研,对福建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概况及其特点、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劳动用工短缺原因及趋势进行探析,提出完善福建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减轻福建省农村劳动力短缺的对策... 以福建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分析与社会调研,对福建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概况及其特点、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劳动用工短缺原因及趋势进行探析,提出完善福建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减轻福建省农村劳动力短缺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 就业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模式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肖敏 康博 张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20069-20070,共2页
对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适合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3种模式:就地务农就业模式、小城镇非农异地就业模式和长距离非农异地就业模式。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村劳动力 转移就业 就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及转移状况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东平 彭建强 闫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13874-13877,共4页
利用官方的统计数据,分别阐述了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和转移的总体现状,并根据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及转移过程中的"结构性"问题,分析指出,农村女性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农村中老年妇女大量滞留农业、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和社会化服务... 利用官方的统计数据,分别阐述了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和转移的总体现状,并根据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及转移过程中的"结构性"问题,分析指出,农村女性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农村中老年妇女大量滞留农业、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因素是制约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和转移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及转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①提高农村女性劳动力文化素质和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②完善劳动力市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③发展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促进我国劳动力有序转移和推进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女性劳动力 就业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决策过程地域差异——以安徽省四个样本村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春雨 辛凤 盛楠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0-49,共10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在区域基本结构因素制约下,个体主观选择的过程。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决策分为动机、环境认知、决策方式三个阶段。使用因子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构方程等方法,对安徽省四个样本村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决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在区域基本结构因素制约下,个体主观选择的过程。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决策分为动机、环境认知、决策方式三个阶段。使用因子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构方程等方法,对安徽省四个样本村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决策过程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决策因子、空间决策路径的地域差异。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动机和环境认知是影响就业决策的重要因素;动机对环境认知有很强的正向作用,动机通过环境认知对就业决策的中介作用,大部分呈现正向影响,但也有一些呈现负向影响或影响不显著;家乡和家乡城镇就业环境与当前就业地就业环境的差异,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认知形成的基础,进而影响其决策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就业决策 动机 环境认知 决策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构建城乡统筹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视角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际华 韩振燕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2-215,共4页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不健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的转移形成了阻碍。本文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视角,对我国目前的就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根源进行分析,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对构建我国城乡统筹...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不健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的转移形成了阻碍。本文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视角,对我国目前的就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根源进行分析,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对构建我国城乡统筹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就业、再就业与劳动力转移的趋势和出路 被引量:19
16
作者 周天勇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3-12,共10页
近几年,由于国有企业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劳动力供给增加,所以可能失业的规模和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不从战略上着手解决中国未来的就业、再就业和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中国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阻碍。从国外发展的经... 近几年,由于国有企业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劳动力供给增加,所以可能失业的规模和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不从战略上着手解决中国未来的就业、再就业和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中国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阻碍。从国外发展的经验和未来我国经济发展趋势来看,要解决失业问题必须发展中小企业,要实现巨额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必须加速城市化进程、加快小城镇的建设。从上述意义上说:中国能否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稳定,将取决于中小企业和小城镇的发展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就业 就业 劳动力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需求及其就业质量提升对策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轩 吴兆明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4期52-56,共5页
通过问卷调查对625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情况、就业质量现状及职业技能培训需求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有无职业技能证书在就业质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性别、受教育程度、就业质量的工作稳定性、劳动保障维度是影响农... 通过问卷调查对625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情况、就业质量现状及职业技能培训需求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有无职业技能证书在就业质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性别、受教育程度、就业质量的工作稳定性、劳动保障维度是影响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的主要因素。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培训体系、满足多样性培训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以及完善就业服务功能、提升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质量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转移劳动力 新型城镇化 职业技能培训 培训需求 就业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转移劳动力可雇佣性及其就业质量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轩 郑爱翔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7-44,共8页
基于江苏625名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交叉验证的方法探索和验证了农村转移劳动力可雇佣性的结构,并比较了不同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可雇佣性和就业质量上的差异,建立了就业质量对可雇佣性的回归方程模型。结果表明:农村转移劳... 基于江苏625名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交叉验证的方法探索和验证了农村转移劳动力可雇佣性的结构,并比较了不同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可雇佣性和就业质量上的差异,建立了就业质量对可雇佣性的回归方程模型。结果表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可雇佣性主要包括岗位能力、社会能力、态度动机和知识技能四个因子;不同受教育程度和培训经历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就业质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男性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可雇佣性要显著高于女性;不同培训经历者在知识技能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高中学历者在知识技能上要显著高于初中及小学学历者,在态度动机上却显著低于初中和小学学历者;岗位能力及知识技能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质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转移劳动力 可雇佣性 就业质量 职业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认识再就业与农村劳动力进城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姜作培 管怀鎏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7,10,共4页
正确认识再就业与农村劳动力进城的关系○姜作培管怀鎏在实施再就业工程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失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之间的矛盾关系,这对于组织更多的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切实做好再就业工作至关重要。... 正确认识再就业与农村劳动力进城的关系○姜作培管怀鎏在实施再就业工程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失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之间的矛盾关系,这对于组织更多的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切实做好再就业工作至关重要。一众所周知,我国现有7亿多劳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 城市 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农就业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劲松 何福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63-564,共2页
运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分析了非农就业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那些教育程度较好、社会资本丰富、家庭负担少、曾经有过务工经历的农户来说,参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有利于实现非农就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 培训 非农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