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潮汐生物接触氧化处理黄河兰州段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林 鲁玉忠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6-69,共4页
利用强化脱氮型潮汐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处理黄河兰州段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以潮汐运行方式控制溶解氧,以循环柱添加填料和设置预反硝化器优化碳源利用,试验持续8个月,通过检测水质指标反映反应器各污染物去除效果。各工况运行稳定期数... 利用强化脱氮型潮汐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处理黄河兰州段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以潮汐运行方式控制溶解氧,以循环柱添加填料和设置预反硝化器优化碳源利用,试验持续8个月,通过检测水质指标反映反应器各污染物去除效果。各工况运行稳定期数据表明,再循环比、淹没/空置比和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均对反应器出水COD、NH^(+)_(4)-N和总氮有显著影响,共确定3个最优工况(A_(2)B_(3)、A_(3)B_(2)、A_(3)B_(3))。工况优化研究表明,合适的再循环比和淹没/空置比可优化有机物去除途径,优化碳源利用强化脱氮效率;典型周期研究表明,潮汐柱在典型周期初期发生的同步硝化反硝化(SND)可改变氨氮去除途径,从而提升脱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脱氮 潮汐生物接触氧化 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 同步硝化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州市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人工湿地和生成沟渠的生态消纳微生物特性分析
2
作者 卢原 陈曙平 +4 位作者 张文艺 李乔 吴科 吴金海 金林飞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73-78,共6页
为深入探究“二级A/O+人工湿地+生态沟渠”工程处理苏南某农村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的尾水微生物特性,通过脲酶活性和微生物扩增子测序对示范工程的人工湿地及生态沟渠底泥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进行解析。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前端的脲... 为深入探究“二级A/O+人工湿地+生态沟渠”工程处理苏南某农村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的尾水微生物特性,通过脲酶活性和微生物扩增子测序对示范工程的人工湿地及生态沟渠底泥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进行解析。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前端的脲酶活性高于后端,且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脲酶活性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微生物群落分析显示,人工湿地土壤中的物种丰富度高于生态沟渠底泥,主要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脱氮菌属在人工湿地进出水和生态沟渠中的相对丰度较大,具有异养硝化反硝化功能和厌氧反硝化功能的菌属占比较大,且沟渠底泥中脱氮菌比例大于人工湿地。这表明人工湿地脱碳脱氮能力较强,生态沟渠具有良好的深度净化能力。旨在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尾水生态消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特性 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二级A/O+人工湿地+生态沟渠 生态消纳 人工湿地 生态沟渠 脲酶活性 脱氮菌属 江苏省常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