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浮床技术在农业农村水体污染治理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梁瑞珂 严菘 +3 位作者 郭丹辉 吴周瑞 徐锐 张勇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34,共6页
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往往伴随着污染的产生,其污染类型广泛,但无论何种农业农村污染类型,都会涉及水体污染,所以治理农业农村水体污染是推动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之一。生态浮床... 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往往伴随着污染的产生,其污染类型广泛,但无论何种农业农村污染类型,都会涉及水体污染,所以治理农业农村水体污染是推动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之一。生态浮床作为处理水体污染的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因其简单高效、低能耗、低成本的优点被广泛应用。本文将生态浮床技术的概念、历史和发展为切入点,介绍了生态浮床主要结构和强化技术的最新进展,并列举了生态浮床技术在农业农村污水治理中的应用场景,最后对生态浮床技术在低碳生态农业农村建设发展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为实现农村生态修复与经济和社会效益共赢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污水治理 生态浮床 生物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环湖截污体系优选截留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曾祥平 刘杰 +3 位作者 丁文川 曾晓岚 张玉 罗万申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57-1768,共12页
农村农业非点源污染是滇池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之一,环湖截污治污体系对农村农业污水的截留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对该体系的自动化控制,有效支撑智能化控制平台的高效运行,本研究在前期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截污治污体系截流井采用基于总磷(... 农村农业非点源污染是滇池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之一,环湖截污治污体系对农村农业污水的截留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对该体系的自动化控制,有效支撑智能化控制平台的高效运行,本研究在前期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截污治污体系截流井采用基于总磷(TP)浓度阈值控制模式对农村农业非点源污染物负荷截留效果最好的基础上,针对环湖截污治污体系现状条件下,采用TP浓度阈值控制模式对应的优选截留率进行研究,探讨了重现期和雨峰系数的影响,并就选择性截留后枯、平和丰水年农业农村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入湖系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1)当干渠发生溢流时,存在优选TP浓度阈值,当截留TP浓度大于等于该阈值的径流时,可以使溢流进入滇池的污染物负荷最小,此时截留径流量与总径流量的比值即为优选截留率。(2)随重现期的增大,TP浓度阈值的设定值整体呈减小趋势,所截留的污染物平均浓度减小,优选截留率减小。(3)随雨峰系数增大,TP浓度阈值的设定值增大,优选截留率变化不大。(4)考虑基于TP浓度阈值控制模式的环湖截污系统截留作用后,滇池农业农村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入湖系数:枯、平、丰水年COD分别为0.09、0.14、0.23;总氮分别为0.10、0.22、0.31;TP分别为0.07、0.12、0.19,均较不考虑环湖截污系统截留作用时显著降低。(5)采用TP浓度阈值控制模式,在枯、平及丰水年均可有效提升截污干渠末端水质净化厂的进水浓度,增强处理工艺的运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选截留率 TP浓度阈值控制模式 农村农业污水 截污体系 滇池流域 重现期 雨峰系数 入湖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