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农村人口流动与日本单身赴任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朱继东 毛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6期216-217,共2页
剖析了中国农村人口流动和日本单身赴任现象的产生背景与现状,并比较了2种现象的异同点,指出2种现象各自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以期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公正,进而早日实现社会和谐和文明。
关键词 农村人口流动 单身赴任 中国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人口流动对乡村治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何跃 杨博 《现代化农业》 2023年第2期70-72,共3页
农村人口流动对流出地可产生积极影响,如优化农村人口结构、提高农民收入、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民思想、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对流入地也产生积极影响,如融入多元文化有利于乡村文化交流、流入治理人才实现治理多元化。农村人口流动... 农村人口流动对流出地可产生积极影响,如优化农村人口结构、提高农民收入、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民思想、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对流入地也产生积极影响,如融入多元文化有利于乡村文化交流、流入治理人才实现治理多元化。农村人口流动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如导致农村劳动力流失、农村单身青年增加、外出人口的部分权利丧失、流入地人口复杂化、公共服务供给缺失。对此提出对策建议,如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加大对乡村人力资本投资、调整村支两委选举时间、建立人才回流配套措施、适当撤乡合村,建立新型社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历程 农村人口流动 乡村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农村人口流动对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影响
3
作者 张少文 《改革与开放》 2010年第7X期28-28,共1页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流动对我国社会阶层的调整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这个特殊的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的农民工政治参与状况对社会和谐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就将从农村社会流动的角度入手,阐明农村人口流动对于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影响。
关键词 农村人口流动 农民工 政治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林市横山区农村人口流动现状及对策
4
作者 李小继 刘飞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0期259-259,261,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生活水平与思想认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本文以榆林市横山区为例,结合横山区农村人口流动现状,分析了农村人口流动的原因,总结了农村人口流动对各方面造成的...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生活水平与思想认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本文以榆林市横山区为例,结合横山区农村人口流动现状,分析了农村人口流动的原因,总结了农村人口流动对各方面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口流动 农业发展 原因 影响 对策 陕西榆林 横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动机对农村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预测 被引量:21
5
作者 方晓义 蔺秀云 +2 位作者 林丹华 李晓铭 邓林园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77-885,共9页
农村流动人口已经成为我国性病艾滋病预防干预的重点人群。为了探讨流动人口所存在的性病艾滋病高危性行为,以及保护动机(Protection Motivation)对性病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预测作用,研究选取2201名从农村到北京打工已有3个月的流动人口... 农村流动人口已经成为我国性病艾滋病预防干预的重点人群。为了探讨流动人口所存在的性病艾滋病高危性行为,以及保护动机(Protection Motivation)对性病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预测作用,研究选取2201名从农村到北京打工已有3个月的流动人口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要求其自己报告初始性行为发生的时间、性伙伴的数量、商业性行为、性伙伴的性行为、安全套的使用,对我国性病艾滋病严重程度的评估,以及所拥有的性病艾滋病症状知识和传播知识。对904名已发生性行为的流动人口的统计分析发现:(1)农村流动人口存在较多的高危性行为,男性流动人口的高危性行为明显多于女性流动人口;(2)保护动机对农村流动人口的性病艾滋病高危性行为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其中的外在奖励、内在奖励、反应效能和反应代价与农村流动人口的性病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关系更为密切。研究揭示,保护动机理论可以作为我国今后开展农村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高危性行为预防干预工作的一个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流动人口 性病艾滋病 高危性行为 保护动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流动人口定居城市意愿与农村土地关系——以江苏省不同发展程度地区为例 被引量:18
6
作者 汤爽爽 黄贤金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48,共7页
研究在不同发展程度地区,农村流动人口定居城市意愿与农村土地间的关系。以江苏省处于不同发展程度的三个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10年江苏省针对城镇暂住人口情况的抽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和解释了不同地区农村流动... 研究在不同发展程度地区,农村流动人口定居城市意愿与农村土地间的关系。以江苏省处于不同发展程度的三个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10年江苏省针对城镇暂住人口情况的抽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和解释了不同地区农村流动人口在定居城市时考虑因素的异同。研究发现,稳定的工作、合适的住房和社会保障是农村流动人口愿意以农地换城市定居的关键因素;在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的土地功能也同样影响着农村流动人口的定居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流动人口 定居意愿 农村土地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流动人口城市住房支付能力研究——基于典型的三线及以下城市的考察 被引量:4
7
作者 王伟 陈杰 《城乡规划》 2017年第5期29-36,共8页
促进农村流动人口的城市定居是我国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本文从房价收入比和"首付—月供压力"指标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农村流动人口在典型的三线及以下城市的住房支付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农村流动人口在三... 促进农村流动人口的城市定居是我国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本文从房价收入比和"首付—月供压力"指标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农村流动人口在典型的三线及以下城市的住房支付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农村流动人口在三线及以下城市普遍存在住房支付问题,并与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根据分析结果,我们提出针对该群体适度地降低首付比例、提供优惠贷款政策以及扩大公积金缴存范围等以提高农村流动人口住房自有率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流动人口 三、四线城市 住房支付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粮食安全视角下的粮食产量与农村流动人口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准 章思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2期137-140,共4页
对上海市18 a的粮食产量和农村流动人口的实证分析发现,农村流动人口的增加并不能导致区域粮食产量增加,农村流动人口与区域粮食产量二者之间存在反向变动关系。为了维护区域粮食安全,从流出地与流入地两个角度,针对农村流动人口流动前... 对上海市18 a的粮食产量和农村流动人口的实证分析发现,农村流动人口的增加并不能导致区域粮食产量增加,农村流动人口与区域粮食产量二者之间存在反向变动关系。为了维护区域粮食安全,从流出地与流入地两个角度,针对农村流动人口流动前、后两种情况,分别提出了引导农村流动人口和实现区域粮食增产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产量 农村流动人口 区域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素养与农村流动人口数字金融使用行为——基于江苏省5市农村流动人口的调查数据 被引量:6
9
作者 翁辰 朱红根 陈杰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1-41,共11页
本文基于2021年江苏省5市15县(区)的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数据,从微观个体层面选取数字技术使用和数字技术认知两个维度共十项指标构建数字素养指数,实证检验了数字素养对农村流动人口数字金融使用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素养对农村流动... 本文基于2021年江苏省5市15县(区)的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数据,从微观个体层面选取数字技术使用和数字技术认知两个维度共十项指标构建数字素养指数,实证检验了数字素养对农村流动人口数字金融使用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素养对农村流动人口数字金融使用行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具体而言,数字素养不仅可以提升农村流动人口数字金融使用概率,还可以扩大其数字金融使用广度。相比于数字融资工具的使用,数字素养对农村流动人口数字理财和数字支付工具的使用具有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此外,数字素养各维度均可以显著提高农村流动人口个体数字金融使用概率,但仅数字技术使用对扩大个体数字金融使用广度具有显著积极作用。进一步地,数字素养对农村流动人口数字金融使用行为的影响机制检验显示,数字素养可以通过增加金融信息关注、提高金融知识水平和提升风险偏好水平来提高农村流动人口数字金融使用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 农村流动人口 数字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实施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卢宁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23期88-89,共2页
目的对某地流动农村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选取某地2012年1月-2013年1月调查的1000例流动农村人口计生公共服务实施情况,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计划生育公共服务整体认知情况,常住居民的认知度高... 目的对某地流动农村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选取某地2012年1月-2013年1月调查的1000例流动农村人口计生公共服务实施情况,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计划生育公共服务整体认知情况,常住居民的认知度高于流动人口;接受避孕节育类项目的人数比例较高;流动农村人口普遍关注生殖健康的保健、家庭个人发展以及子女成长发展;流动农村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为39.3%。结论通过对公共服务的理念、内容、形式、职能、以及机制等方面进行改善,能有效提高流动农村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的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农村人口 计划生育公共服务 实施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人口流动与就业的协调发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纪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6期12065-12067,共3页
以江苏省为例,收集了1978~2006年的多方面数据,指出城乡收入差距是引起人口流动的原因,以三大产业为切入点,讨论了农村人口流动与就业的相关关系,并且从三大产业以及劳动者本身两方面给出建议,促使农村人口流动与就业协调发展。
关键词 人口流动 农村人口流动 就业 三大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成人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基于2017年CMDS数据的分析
12
作者 李萧阳 康红芹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30-39,共10页
以2017年CMDS数据中71,351位农村成人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构建经济融入、社会融入、文化融入以及心理融入四个维度指标体系,利用描述性统计法对其社会融合程度进行测量,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其社会融合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以2017年CMDS数据中71,351位农村成人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构建经济融入、社会融入、文化融入以及心理融入四个维度指标体系,利用描述性统计法对其社会融合程度进行测量,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其社会融合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村成人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度和文化融入度较低,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自评健康状况、医疗政策普及性、健康教育水平、流动时间和流动范围均对农村成人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程度产生显著影响。基于此,未来应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增强人力资本;构建健康保障体系,创造环境资本;打破城乡互动壁垒,提升社会资本,协力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成人流动人口 社会融合 CMDS数据 影响因素 新型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共服务对农村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金辉 《现代营销(下)》 2023年第2期131-133,共3页
本文基于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利用Logit模型实证研究了城市公共服务对农村流动人口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作用,及其在不同群体间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公共服务显著影响了农村流动人口的城市定居意愿,流入地的公共服务水平越... 本文基于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利用Logit模型实证研究了城市公共服务对农村流动人口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作用,及其在不同群体间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公共服务显著影响了农村流动人口的城市定居意愿,流入地的公共服务水平越高,农村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越强。进一步通过群体异质性检验发现,第一代农民工的定居意愿受城市公共服务的影响比第二代农民工更强,相对于未婚的农村流动人口,已婚群体的定居意愿受城市公共服务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流动人口 定居意愿 城市公共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流动人口参与基层政府民主监督问题探讨
14
作者 欧三养 《改革与开放》 2018年第13期67-69,共3页
目前,农村流动人口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而让农村流动人口参与到基层政府的民主监督中去,是对其合法权益的有效保障,也是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社会治理重要问题。而针对目前的现状来看,由于农村流动人口参与民主监督的积极性不高,加上... 目前,农村流动人口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而让农村流动人口参与到基层政府的民主监督中去,是对其合法权益的有效保障,也是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社会治理重要问题。而针对目前的现状来看,由于农村流动人口参与民主监督的积极性不高,加上监督渠道有所限制,导致了其无法及时地参与到民主监督中去。文章简要分析了目前农村流动人口参与基层民主监督的现状,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流动人口 基层政府 参与民主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实证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玉春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9-22,共4页
受人口出生率下降、农村人口流动、行政区划调整和产业结构变动等因素影响,农村生源减少引发的学校"空壳"现象及城镇生源增加导致的"大班额"现象,对教育资源配置及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以学校布局调整为立足点,深入... 受人口出生率下降、农村人口流动、行政区划调整和产业结构变动等因素影响,农村生源减少引发的学校"空壳"现象及城镇生源增加导致的"大班额"现象,对教育资源配置及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以学校布局调整为立足点,深入思考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布局调整 农村义务教育 实证调查 山东省 城乡一体化发展 农村人口流动 产业结构变动 行政区划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特色经济园区发展助推农村社区化建设
16
作者 王征 《中国农村科技》 2015年第3期15-15,共1页
在建设农村新型社区的同时,同步建好特色经济园区,是很多地方农村社区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有了特色园区产业的支撑,农村社区化才拥有底气。农民入住社区后,愿意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可以逐步变成职业农民或一定规模的农场经营者;愿意从事... 在建设农村新型社区的同时,同步建好特色经济园区,是很多地方农村社区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有了特色园区产业的支撑,农村社区化才拥有底气。农民入住社区后,愿意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可以逐步变成职业农民或一定规模的农场经营者;愿意从事二三产业的,可以就近就业创业,并将原承包土地通过租赁、入股等方式,获得财产性收入,促进居住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同步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区化 经济园区 农场经营 园区产业 居住方式 农业生产 职业农民 农业资源优势 农村工业 农村人口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流动与农民工发展问题研究
17
《农村金融研究》 2012年第5期4-12,共9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农村人口流动限制政策的松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一个庞大的、新的社会群体——农民工在城市迅速形成。他们像候乌一样游离于农村和城市之间,对推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农村人口流动限制政策的松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一个庞大的、新的社会群体——农民工在城市迅速形成。他们像候乌一样游离于农村和城市之间,对推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和整个经济发展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其在社会关系和其他相关方面却仍然属于农民,难以以城市居民身份融入城市.这一身份的尴尬也由此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身份排斥、社会保障、就业限制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动力流动 农村人口流动 农村剩余劳动力 城市经济 经济发展进程 改革开放 限制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流转浅析
18
作者 刘改玲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7年第8期32-32,共1页
农村土地流转是生产力发展和农村人口流动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兴起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进,农村土地在稳定承包权、坚持自愿和效益优先的原则下,出现了流转的新局面。
关键词 实行土地流转 经营权市场化 农村人口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城郊农业人口的增长与管理
19
作者 杨长明 《城市研究》 1998年第4X期34-39,共6页
城郊农业人口的增长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城郊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城郊农业人口的增长是城市发展和城市化的必然现象,但又给城市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挑战,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对此,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 城郊农业人口的增长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城郊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城郊农业人口的增长是城市发展和城市化的必然现象,但又给城市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挑战,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对此,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城郊农业人口增长的统计与相关因素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农业 农村流动人口 农村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市场 流动人口管理 计划生育 城市人口 农业劳动力 城市化 人口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海经济区城市化与中心城市问题解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善信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03-107,共5页
城市化是所有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实现小康之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论证了建立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区域中心城市形成困难的经济学原因在于资本积累、分配和使用的属地化和城乡户籍行政隔离制... 城市化是所有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实现小康之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论证了建立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区域中心城市形成困难的经济学原因在于资本积累、分配和使用的属地化和城乡户籍行政隔离制度,提出了加速淮海经济区城市化进程的若干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淮海经济区 中心城市 城市形成 影响因素 农村人口流动 劳动力素质 产业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