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能力平等视域下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公平困境与纾解
1
作者 付东兵 程红艳 卢迎丽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6-116,共11页
我国义务教育已经迈入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但城乡教育质量差别显著,农村成为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洼地。研究引入能力平等理论,对中部Z县开展调查发现,农村学生核心认知能力、综合素养能力、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皆存在不足,且与城... 我国义务教育已经迈入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但城乡教育质量差别显著,农村成为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洼地。研究引入能力平等理论,对中部Z县开展调查发现,农村学生核心认知能力、综合素养能力、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皆存在不足,且与城市学生存在较大差距,呈现出严重的教育质量不公问题。促进城乡义务教育质量公平,需创建有助于能力平等的资源分配机制,建立缩小能力差距的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构建聚焦学生能力发展的社会支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平等 教育质量公平 农村义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义务教育的调查研究——以安徽省农村地区为例
2
作者 张梦雪 王俊驰 《村委主任》 2024年第23期174-176,共3页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是乡村振兴落地生根的应然举措与重要内容。因此,以安徽省为研究对象,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和多重响应分析对安徽省开展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其一,农村义务教育要素供给有待进一步完善;其二,农村...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是乡村振兴落地生根的应然举措与重要内容。因此,以安徽省为研究对象,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和多重响应分析对安徽省开展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其一,农村义务教育要素供给有待进一步完善;其二,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亟待进一步提升;其三,农村义务教育“撤点并校”政策关注度较高。针对研究结果提出对策建议,第一,空间功能优化,遵从城乡空间和功能差异。第二,教育方式革新,优化创新教育要素供给。第三,教师队伍提质,提高农村学校师资建设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 学校师资 主成分因子分析 乡村振兴 优化创新 要素供给 功能差异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义务教育中学生厌学问题的研究——以义县八里乡农村为例
3
作者 韦荣芳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6期102-104,共3页
农村义务教育的学生厌学问题依然存在,甚至发展到逃课、辍学等行为,极大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要深入调查了解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背景和原因,本文以义县八里乡农村为例进行研究,分析了学生厌学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农村义务教育中... 农村义务教育的学生厌学问题依然存在,甚至发展到逃课、辍学等行为,极大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要深入调查了解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背景和原因,本文以义县八里乡农村为例进行研究,分析了学生厌学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农村义务教育中学生厌学问题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学 厌学情绪 农村义务教育 留守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符合公共财政要求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投入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史燕来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4期32-34,共3页
历次体制之变均缘于教育投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应聚焦于建立符合公共财政要求的教育投入机制。农村义务教育属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其投入机制应是财政拨款的机制,这是建立公共财政的必然要求。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应实行各级财... 历次体制之变均缘于教育投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应聚焦于建立符合公共财政要求的教育投入机制。农村义务教育属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其投入机制应是财政拨款的机制,这是建立公共财政的必然要求。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应实行各级财政分担,要认真解决各级政府投入“边界不清”的问题,以逐县核定财力为基础,以因素法为核心,建立规范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必然是依法运行的机制,要依法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管理和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财政框架 教育投入机制 因素法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公共产品 必然要求 财政拨款 核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解读 被引量:3
5
作者 田恒平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以县为主”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 农村税费改革 解读 教育发展规划 农村中小学 财务困境 财政预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效果初探 被引量:21
6
作者 丁延庆 薛海平 王莉红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0,共5页
本研究通过对实地调研数据、资料以及基于第一手资料的调查研究文献的分析发现,"新机制"改革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程度、降低农村家庭的义务教育经济负担有重要的作用,对实现公用经费的保障有突出的作用;"新机制... 本研究通过对实地调研数据、资料以及基于第一手资料的调查研究文献的分析发现,"新机制"改革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程度、降低农村家庭的义务教育经济负担有重要的作用,对实现公用经费的保障有突出的作用;"新机制"改革也强化了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责任,提高了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和使用的规范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 新机制 经费保障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9
7
作者 邵忠祥 范涌峰 +1 位作者 宋乃庆 凌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3-110,共8页
《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是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农村学生健康水平,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落实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和政策。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使政策执行效果还不尽如人意... 《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是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农村学生健康水平,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落实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和政策。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使政策执行效果还不尽如人意。为此,从该政策自身因素、执行主体因素、目标群体因素、政策运行机制因素、政策资源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建立政策诉求表达机制,促进政策目标实现;加强政策执行队伍培训,提高基层政策执行者的素质;加强政策宣传,提高目标群体对政策的认识水平;健全政策实施的约束、监督与激励机制,提高政策执行效果;明确各级政府财政投入比例,确保政策执行经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 营养改善计划 政策执行 影响因素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成效、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2
8
作者 范先佐 付卫东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0-120,共11页
本文通过对中西部部分县市的多次调研,全面、深入地分析了"新机制"实施以来所取得的初步成效,指出了"新机制"实施后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仍然不足,部分教师实际收入下降,教育乱收费依然存在,"普九&... 本文通过对中西部部分县市的多次调研,全面、深入地分析了"新机制"实施以来所取得的初步成效,指出了"新机制"实施后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仍然不足,部分教师实际收入下降,教育乱收费依然存在,"普九"债务负担重等。在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基础上,提出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创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分配和管理方式以及建立农村教师工资保障机制等对策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 新机制 成效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分析及改进思路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向云 杜元钰 金志训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8-43,共6页
我国目前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总量投入不足、经费负担结构不合理和经费投入地区、城乡差别大等。问题的原因在于未能明确义务教育的投资责枉以及现有财政体制的不合理导致的各级政府事权与财权不对称。义务教育应由政府提供且应由中... 我国目前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总量投入不足、经费负担结构不合理和经费投入地区、城乡差别大等。问题的原因在于未能明确义务教育的投资责枉以及现有财政体制的不合理导致的各级政府事权与财权不对称。义务教育应由政府提供且应由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资金投入的主要责任。应通过以下几种办法来消除现行财政体制对义务教育的不利影响 :1 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中央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资金投入负主要责任 ;2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 ,科学合理地设计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使其真正起到缩小地区间义务教育财政能力差异的作用 ;3 积极探索和完善各种形式的义务教育资助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 财政体制 经费负担结构 投资责任 资助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城乡分立到城乡一体化——中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机制演进路径分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陈静漪 宗晓华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5-82,174,共8页
我国义务教育城乡分立的供给机制导致义务教育城乡非均衡发展态势难以逆转。近30年来,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机制虽然历经从"乡村自给"到"公共财政保障"的转变,但是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并未实质性的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学龄... 我国义务教育城乡分立的供给机制导致义务教育城乡非均衡发展态势难以逆转。近30年来,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机制虽然历经从"乡村自给"到"公共财政保障"的转变,但是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并未实质性的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学龄儿童依然受到不平等的教育待遇,城乡之间学生、教师、教育资源流动还存在大量的体制和制度性障碍。作为最基本的公共服务,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的构建已刻不容缓。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机制改革必须从城乡分立机制设计向城乡统筹的制度设计过渡,从经费供给单向度改革向全方位综合改革过渡,建立城乡学校之间联动发展机制,改变城乡义务教育空间组织形态,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 城乡一体化 供给机制 演进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被引量:14
11
作者 范先佐 朱苏飞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4,共10页
"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确立及其存在的缺陷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中值得关注的问题,这关系到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对策问题。
关键词 21世纪 农村义务教育 财政体制 改革 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内财政分权的演进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 被引量:15
12
作者 江依妮 张光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7-61,共5页
在当前中国"以县为主"的教育体制下,财政分权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预算内和预算外教育投入有着重大影响。随着县级政府收不抵支现象日益严重,转移支付和预算外财力在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上呈现此消彼涨的关系。实行合理的省内财... 在当前中国"以县为主"的教育体制下,财政分权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预算内和预算外教育投入有着重大影响。随着县级政府收不抵支现象日益严重,转移支付和预算外财力在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上呈现此消彼涨的关系。实行合理的省内财政分权,以完善县自有财力和转移支付的有效拨付使用,是保障农村教育经费及降低预算外依赖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 财政分权 转移支付 预算外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学校:教育均衡发展视角下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路径 被引量:22
13
作者 杨兆山 张海波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4-29,共6页
均衡化是当前基础教育发展的主题。就我国国情而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心在农村的义务教育。面对城乡教育发展严重不均衡的现实,如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城乡教育相对均衡发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建设标准化学校是推进农村义务教... 均衡化是当前基础教育发展的主题。就我国国情而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心在农村的义务教育。面对城乡教育发展严重不均衡的现实,如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城乡教育相对均衡发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建设标准化学校是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路径。笔者就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建设标准化学校的内涵、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对标准化学校的标准体系作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建设标准化学校的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学校 农村义务教育 教育均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模型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杨倩茹 胡志强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21,共7页
为了比较我国农村地区省际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情况,通过构建投入导向型的DEACCR&BCC模型,对2013年我国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分析,并利用Tobit回归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农村地区的义务教... 为了比较我国农村地区省际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情况,通过构建投入导向型的DEACCR&BCC模型,对2013年我国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分析,并利用Tobit回归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较高,但省际差异较明显;从区域分布上看,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配置效率优于中部及东部地区;从教育阶段上看,初中阶段的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略高于小学阶段;教育资源投入存在冗余,东部地区尤为明显;高学历教师数量、城镇化发展水平对于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 资源配置 配置效率 DEA TOB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义务教育的战略转型:由数量关注走向质量关注 被引量:13
15
作者 邬志辉 王海英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1-34,共4页
近些年来,在我国政府的积极努力下,农村义务教育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展。随着农村"两免一补"政策的全面实施和农村教育投入"公共财政"机制的确立,农村儿童"有学上"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是"上好学&qu... 近些年来,在我国政府的积极努力下,农村义务教育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展。随着农村"两免一补"政策的全面实施和农村教育投入"公共财政"机制的确立,农村儿童"有学上"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是"上好学"的矛盾依然突出。在新的社会历史发展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已经成为农村教育发展急需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农村义务教育需要战略转型——从数量关注转向质量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 战略转型 数量关注 质量关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结构实证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晓多 刘钟钦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7-21,共5页
本文从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投资支出结构现状出发,采取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投资支出结构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支出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以达到合理分配投资支出结构,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快... 本文从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投资支出结构现状出发,采取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投资支出结构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支出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以达到合理分配投资支出结构,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快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 财政体制 支出结构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义务教育均等化进程中的体制障碍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敬尧 陶振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5-89,共5页
现行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虽然在税源、财政能力以及筹措义务教育经费的统筹与协调能力上都强于乡级政府,但总体上看仍然没有摆脱"分级办学"制度下城乡教育二元分治的格局,县级行政区域仍然属于农村,从乡镇为主到... 现行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虽然在税源、财政能力以及筹措义务教育经费的统筹与协调能力上都强于乡级政府,但总体上看仍然没有摆脱"分级办学"制度下城乡教育二元分治的格局,县级行政区域仍然属于农村,从乡镇为主到以县为主,仍然只是在农村内部调整教育资金的汲取和再分配,体制内可调控资源空间有限,对改变一个市或地区内部,一个省区内部以及全国范围内发展非均等化的局面难以奏效。分税制改革后,府际关系呈现财力逐级集中与事权层层下放的逆向变化,县乡基层政府财权与事权矛盾突出,仅通过县级政府调整自身的财政支出结构来满足义务教育发展经费的需要,空间十分有限。地区间人口流动频次的加快以及城乡二元户籍壁垒的逐步松动而带来农村义务教育外部效应的扩散化,导致县级政府无法有效地将提供农村义务教育的成本与收益完全内化在县域范围内,县级政府面临实现均等化和解决内在投资动力不足的双重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 均等化 体制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成效、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0
18
作者 薛海平 丁延庆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14,共9页
本文利用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调查数据对我国中东部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基于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中东部地区"新机制"的顺利... 本文利用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调查数据对我国中东部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基于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中东部地区"新机制"的顺利实施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部地区 农村义务教育 “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机制变革及其效应分析--基于“悬浮型”有益品的视角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静漪 宗晓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26-233,239,共8页
分税制改革以来,随着财力在政府内部逐级集中,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机制发生了集权取向的持续改革。然而,集权取向的改革是一把"双刃剑",在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稳定供给和减轻农民直接负担的同时,也造成了农村义务教育之于... 分税制改革以来,随着财力在政府内部逐级集中,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机制发生了集权取向的持续改革。然而,集权取向的改革是一把"双刃剑",在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稳定供给和减轻农民直接负担的同时,也造成了农村义务教育之于乡村社会的"悬浮"以及相应的治理机制失衡,最终可能引致供给主体单方面意愿和目标的踏空。最近发生的包括"校车事件"在内的一系列事件表明,这种"悬浮型"有益品的供给模式和发展逻辑需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和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 供给机制 “悬浮型”有益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生均经费投入的均衡现状研究——基于2005-2014年全国31省的面板数据 被引量:12
20
作者 肖桐 邬志辉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8期22-27,共6页
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其中保障农村教育经费投入的均衡是关键。基于2005-2014年十年间全国31省的面板数据,进行不变价格处理,剔除掉通货膨胀因素,分析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生均经费投入的均衡现状,结果表明:十年间,城乡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其中保障农村教育经费投入的均衡是关键。基于2005-2014年十年间全国31省的面板数据,进行不变价格处理,剔除掉通货膨胀因素,分析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生均经费投入的均衡现状,结果表明:十年间,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差距持续扩大;各省间农村教育生均经费投入随地区经济水平的发展程度而差异显著;东中西部地区间农村教育生均经费投入差距缩减,东部地区内部的投入差异成为义务教育生均经费投入不均衡的主要矛盾。现阶段,应当稳步增加中央及省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主导力度,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完善义务教育投入财政制度,避免对东部"教育贫困省"形成制度盲区;构建各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监督保障机制,形成"制度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村义务教育 生均经费投入 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