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大麦茎尖转化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黎冬华
廖玉才
李和平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4-47,共4页
为了建立农杆菌介导的大麦茎尖遗传转化技术,以我国大麦主推品种鄂大麦9号、鄂大麦32122为材料,以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大麦茎尖,经PPT筛选获得了转抗除草剂基因的大麦株系。PCR鉴定表明,以鄂大麦9号茎尖为受体,筛选获得4个转基因植株,阳性...
为了建立农杆菌介导的大麦茎尖遗传转化技术,以我国大麦主推品种鄂大麦9号、鄂大麦32122为材料,以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大麦茎尖,经PPT筛选获得了转抗除草剂基因的大麦株系。PCR鉴定表明,以鄂大麦9号茎尖为受体,筛选获得4个转基因植株,阳性率为0.59%;以鄂大麦32122茎尖为受体,筛选获得10个阳性植株,阳性率为1.96%。转基因T1代Southern杂交分析证实,外源基因确已整合到大麦基因组中,已鉴定的转基因株系均含单个转基因拷贝,不同转基因株系整合的位点不同。因此大麦茎尖可作为农杆菌转化的受体。本研究结果为拓宽大麦遗传转化受体提供了技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茎尖
农杆菌介导的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根癌农杆菌介导致病疫霉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
2
2
作者
赵冬梅
何佳昱
+2 位作者
杨志辉
朱杰华
徐进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3-87,共5页
为建立低成本、快速、高效的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致病疫霉转化体系,以菌株 HK0919为材料,从抗生素筛选浓度、共培养转膜方式、乙酰丁香酮(AS)浓度、共培养时间和共培养温度等方面对致病疫霉的转化体系进行了研究。综合各因素优化结果...
为建立低成本、快速、高效的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致病疫霉转化体系,以菌株 HK0919为材料,从抗生素筛选浓度、共培养转膜方式、乙酰丁香酮(AS)浓度、共培养时间和共培养温度等方面对致病疫霉的转化体系进行了研究。综合各因素优化结果,建立的转化体系条件为:以1.0μg/mL的潮霉素B进行转化子筛选,采用玻璃纸作为共培养介质,AS浓度为200μmol/L,培养6 d,温度为22℃。在此条件下的转化效率为每106个游动孢子获得50~60个转化子。随机选取10个转化子,利用特异性引物对潮霉素抗性基因hph进行PCR扩增,转化子均能扩增出800 bp左右的预期条带;同时,利用根癌农杆菌vir基因特异引物对转化子进行 PCR扩增,排除了转化子被农杆菌污染所致的假阳性;转化子继代培养5代后,仍能在含潮霉素 B的黑麦培养基上生长。说明外源T DNA已成功整合到致病疫霉基因组中,并能稳定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疫霉
根癌
农杆菌介导的转化
T—DNA
转化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棉花黄萎病菌遗传转化载体构建和农杆菌转化
被引量:
6
3
作者
彭姗
李静
+1 位作者
杜娟
李晖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34-38,共5页
载体构建是建立真菌遗传转化体系的基础。本研究以pCAMBIA1305.1双元载体为基本骨架,构建棉花黄萎病菌遗传转化T-DNA质粒双元载体,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补平、连接以及去磷酸化等措施将pCAMBIA1305.1上Hygromycin抗性基因的CaMV 35S...
载体构建是建立真菌遗传转化体系的基础。本研究以pCAMBIA1305.1双元载体为基本骨架,构建棉花黄萎病菌遗传转化T-DNA质粒双元载体,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补平、连接以及去磷酸化等措施将pCAMBIA1305.1上Hygromycin抗性基因的CaMV 35S启动子替换成构巢曲霉的trpC启动子。经大肠杆菌转化后对转化子进行酶切验证,并将新构建的载体1305-3分别转入农杆菌菌株LBA4404和EHA105。为农杆菌介导的黄萎病菌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和优化提供了存在于不同农杆菌菌株中的供试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体构建
农杆菌介导的转化
黄萎病菌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铃薯品种‘并薯6号’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
5
4
作者
宋倩娜
梅超
+2 位作者
霍利光
王慧杰
冯瑞云
《中国马铃薯》
2021年第5期385-396,共12页
以马铃薯品种‘并薯6号’无菌试管苗茎段作为外植体,通过对遗传转化过程中预培养时间、植物激素的种类及配比、筛选剂浓度和抗生素的种类及浓度进行研究,初步建立了马铃薯品种‘并薯6号’的愈伤再生转化体系。结果表明,预培养时间为2 d...
以马铃薯品种‘并薯6号’无菌试管苗茎段作为外植体,通过对遗传转化过程中预培养时间、植物激素的种类及配比、筛选剂浓度和抗生素的种类及浓度进行研究,初步建立了马铃薯品种‘并薯6号’的愈伤再生转化体系。结果表明,预培养时间为2 d时,愈伤组织诱导率、出苗率及转化频率最高。最适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配方为MS+2.0 mg/L 6-苄氨基嘌呤(6-BA)+0.5 mg/L 2,4-二氯苯酚代乙酚(2,4-D)+0.4 mg/L激动素(KT),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为86.7%,愈伤组织形态较紧密,为深绿色,茎段两端膨大呈哑铃状,表面的白色须状物和毛状根较少。最适愈伤组织分化的培养基配方为MS+1 mg/L 6-苄氨基嘌呤(6-BA)+1 mg/L赤霉素(GA_(3))+1 mg/L玉米素(ZT),幼苗比较粗壮,长势良好。最适的植株再生及生根筛选剂为10 mg/L的潮霉素(Hygromycin B,Hyg),转化频率较高,为20.3%。农杆菌抑制剂的最适浓度为200 mg/L的特美汀(Timentin,TMT),且在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生根阶段都需要加入TMT。综上所述,通过对农杆菌介导的愈伤再生转化过程中各个因素的研究,初步建立了‘并薯6号’的遗传转化体系,为马铃薯分子育种发展提供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农杆菌介导的转化
植物激素
遗传
转化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曲霉pyrG遗传转化系统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
3
5
作者
胡江峰
刘舒雯
+3 位作者
杨焱
李林霖
李迎凯
张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19,共5页
用于黑曲霉遗传操作的筛选标记基因非常有限,而基因改造往往涉及诸多基因的敲除或表达,有限的筛选标记基因难以满足需要。该文构建了以pyrG为筛选标记的黑曲霉遗传转化系统,并利用该系统使红色荧光蛋白rfp在黑曲霉中成功表达。首先,运...
用于黑曲霉遗传操作的筛选标记基因非常有限,而基因改造往往涉及诸多基因的敲除或表达,有限的筛选标记基因难以满足需要。该文构建了以pyrG为筛选标记的黑曲霉遗传转化系统,并利用该系统使红色荧光蛋白rfp在黑曲霉中成功表达。首先,运用同源重组原理完全敲除pyrG基因,在含有5-氟乳清酸和尿苷/尿嘧啶的培养基平板进行筛选,获得1株稳定遗传的尿苷/尿嘧啶营养缺陷型菌株黑曲霉ng-1。然后构建了以pyrG作为回补标记,以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启动子gpdA来调节rfp基因表达的质粒,将质粒转入农杆菌AGL1并侵染黑曲霉菌株ng-1,成功获得了黑曲霉rfp表达菌株,表明pyrG筛选标记可成功用于黑曲霉的遗传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pyrG
根癌
农杆菌介导的转化
法
筛选标记
红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丽轮枝菌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
被引量:
5
6
作者
邓晟
王彩月
+3 位作者
张昕
林玲
赵明文
周益军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97-1199,共3页
植物黄萎病(Verticillium wilt)是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引起的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土传病害之一。该病原菌由于环境适应力强,寄主泛围广,同时缺少有效的抗源材料,经常出现防治难的局面[1]。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
植物黄萎病(Verticillium wilt)是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引起的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土传病害之一。该病原菌由于环境适应力强,寄主泛围广,同时缺少有效的抗源材料,经常出现防治难的局面[1]。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最早是在水母Aequorea victoria中发现的。如今,该蛋白质已在多种细菌、真菌、植物和哺乳动物细胞中得到表达,是目前最常用的报告基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萎病
大丽轮枝菌
绿色荧光蛋白
农杆菌介导的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丽轮枝菌菌核型菌株T-DNA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微菌核发育异常突变体的筛选
被引量:
2
7
作者
梁曼
邓晟
+1 位作者
张昕
林玲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0-525,共6页
为阐明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形成发育的分子机理,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建立了包含2 000个转化子的大丽轮枝菌菌核型菌株V08DF1的T-DNA插入突变体库,并在查氏、查氏-根或PDA培养基上培养,观察各转化子的菌落形态。从中筛选出130个...
为阐明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形成发育的分子机理,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建立了包含2 000个转化子的大丽轮枝菌菌核型菌株V08DF1的T-DNA插入突变体库,并在查氏、查氏-根或PDA培养基上培养,观察各转化子的菌落形态。从中筛选出130个菌落特征与野生型菌株V08DF1有明显差异的突变体菌株,其中14个突变体菌株为微菌核发育受阻。对这14个微菌核发育异常的突变体菌株进行T-DNA插入的PCR验证,均能扩增到潮霉素抗性基因,Southern杂交显示其中7个为单拷贝插入,5个为双拷贝插入,2个为三拷贝插入,表明T-DNA已经成功整合到这些突变株的基因组DNA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杆菌介导的转化
大丽轮枝菌
突变体库
微菌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大麦茎尖转化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黎冬华
廖玉才
李和平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麦类作物分子生物技术实验室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4-47,共4页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070504010)
农业部转基因专项(2008ZX08002-001
2009ZX08002-001B)
文摘
为了建立农杆菌介导的大麦茎尖遗传转化技术,以我国大麦主推品种鄂大麦9号、鄂大麦32122为材料,以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大麦茎尖,经PPT筛选获得了转抗除草剂基因的大麦株系。PCR鉴定表明,以鄂大麦9号茎尖为受体,筛选获得4个转基因植株,阳性率为0.59%;以鄂大麦32122茎尖为受体,筛选获得10个阳性植株,阳性率为1.96%。转基因T1代Southern杂交分析证实,外源基因确已整合到大麦基因组中,已鉴定的转基因株系均含单个转基因拷贝,不同转基因株系整合的位点不同。因此大麦茎尖可作为农杆菌转化的受体。本研究结果为拓宽大麦遗传转化受体提供了技术和方法。
关键词
大麦
茎尖
农杆菌介导的转化
Keywords
Barley
Shoot apex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分类号
S512.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30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根癌农杆菌介导致病疫霉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
2
2
作者
赵冬梅
何佳昱
杨志辉
朱杰华
徐进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3-87,共5页
基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CARS-10-P12)
文摘
为建立低成本、快速、高效的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致病疫霉转化体系,以菌株 HK0919为材料,从抗生素筛选浓度、共培养转膜方式、乙酰丁香酮(AS)浓度、共培养时间和共培养温度等方面对致病疫霉的转化体系进行了研究。综合各因素优化结果,建立的转化体系条件为:以1.0μg/mL的潮霉素B进行转化子筛选,采用玻璃纸作为共培养介质,AS浓度为200μmol/L,培养6 d,温度为22℃。在此条件下的转化效率为每106个游动孢子获得50~60个转化子。随机选取10个转化子,利用特异性引物对潮霉素抗性基因hph进行PCR扩增,转化子均能扩增出800 bp左右的预期条带;同时,利用根癌农杆菌vir基因特异引物对转化子进行 PCR扩增,排除了转化子被农杆菌污染所致的假阳性;转化子继代培养5代后,仍能在含潮霉素 B的黑麦培养基上生长。说明外源T DNA已成功整合到致病疫霉基因组中,并能稳定遗传。
关键词
致病疫霉
根癌
农杆菌介导的转化
T—DNA
转化
效率
Keywords
Phytophthora infestans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mediated transformation ( ATMT )T-DNA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分类号
S436.3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棉花黄萎病菌遗传转化载体构建和农杆菌转化
被引量:
6
3
作者
彭姗
李静
杜娟
李晖
机构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系
出处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34-38,共5页
文摘
载体构建是建立真菌遗传转化体系的基础。本研究以pCAMBIA1305.1双元载体为基本骨架,构建棉花黄萎病菌遗传转化T-DNA质粒双元载体,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补平、连接以及去磷酸化等措施将pCAMBIA1305.1上Hygromycin抗性基因的CaMV 35S启动子替换成构巢曲霉的trpC启动子。经大肠杆菌转化后对转化子进行酶切验证,并将新构建的载体1305-3分别转入农杆菌菌株LBA4404和EHA105。为农杆菌介导的黄萎病菌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和优化提供了存在于不同农杆菌菌株中的供试载体。
关键词
载体构建
农杆菌介导的转化
黄萎病菌
棉花
Keywords
vector construction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VerticiUium dahliae
cotton
分类号
S435.62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铃薯品种‘并薯6号’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
5
4
作者
宋倩娜
梅超
霍利光
王慧杰
冯瑞云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与分子改良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马铃薯》
2021年第5期385-396,共12页
基金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博士基金(ZB1102,ZB1901)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计划(YGC2019FZ1)
+2 种基金
山西农业大学博士基金(2021BQ44)
山西省博士毕业生来晋工作奖励科研项目(SXBYKY2021084)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03D221076)
文摘
以马铃薯品种‘并薯6号’无菌试管苗茎段作为外植体,通过对遗传转化过程中预培养时间、植物激素的种类及配比、筛选剂浓度和抗生素的种类及浓度进行研究,初步建立了马铃薯品种‘并薯6号’的愈伤再生转化体系。结果表明,预培养时间为2 d时,愈伤组织诱导率、出苗率及转化频率最高。最适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配方为MS+2.0 mg/L 6-苄氨基嘌呤(6-BA)+0.5 mg/L 2,4-二氯苯酚代乙酚(2,4-D)+0.4 mg/L激动素(KT),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为86.7%,愈伤组织形态较紧密,为深绿色,茎段两端膨大呈哑铃状,表面的白色须状物和毛状根较少。最适愈伤组织分化的培养基配方为MS+1 mg/L 6-苄氨基嘌呤(6-BA)+1 mg/L赤霉素(GA_(3))+1 mg/L玉米素(ZT),幼苗比较粗壮,长势良好。最适的植株再生及生根筛选剂为10 mg/L的潮霉素(Hygromycin B,Hyg),转化频率较高,为20.3%。农杆菌抑制剂的最适浓度为200 mg/L的特美汀(Timentin,TMT),且在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生根阶段都需要加入TMT。综上所述,通过对农杆菌介导的愈伤再生转化过程中各个因素的研究,初步建立了‘并薯6号’的遗传转化体系,为马铃薯分子育种发展提供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
马铃薯
农杆菌介导的转化
植物激素
遗传
转化
体系
Keywords
Solanum tuberosum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plant hormone
genetic transformation system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曲霉pyrG遗传转化系统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
3
5
作者
胡江峰
刘舒雯
杨焱
李林霖
李迎凯
张健
机构
工业发酵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1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471725)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领军人才培育项目)(2016GRC3201)。
文摘
用于黑曲霉遗传操作的筛选标记基因非常有限,而基因改造往往涉及诸多基因的敲除或表达,有限的筛选标记基因难以满足需要。该文构建了以pyrG为筛选标记的黑曲霉遗传转化系统,并利用该系统使红色荧光蛋白rfp在黑曲霉中成功表达。首先,运用同源重组原理完全敲除pyrG基因,在含有5-氟乳清酸和尿苷/尿嘧啶的培养基平板进行筛选,获得1株稳定遗传的尿苷/尿嘧啶营养缺陷型菌株黑曲霉ng-1。然后构建了以pyrG作为回补标记,以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启动子gpdA来调节rfp基因表达的质粒,将质粒转入农杆菌AGL1并侵染黑曲霉菌株ng-1,成功获得了黑曲霉rfp表达菌株,表明pyrG筛选标记可成功用于黑曲霉的遗传转化。
关键词
黑曲霉
pyrG
根癌
农杆菌介导的转化
法
筛选标记
红色荧光蛋白
Keywords
Aspergillus niger
pyrG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mediated transformation
selective marker
red fluorescent protein
分类号
TS201.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丽轮枝菌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
被引量:
5
6
作者
邓晟
王彩月
张昕
林玲
赵明文
周益军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97-1199,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01400)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9B05)
文摘
植物黄萎病(Verticillium wilt)是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引起的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土传病害之一。该病原菌由于环境适应力强,寄主泛围广,同时缺少有效的抗源材料,经常出现防治难的局面[1]。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最早是在水母Aequorea victoria中发现的。如今,该蛋白质已在多种细菌、真菌、植物和哺乳动物细胞中得到表达,是目前最常用的报告基因之一。
关键词
黄萎病
大丽轮枝菌
绿色荧光蛋白
农杆菌介导的转化
Keywords
Verticillium wilt
Verticillium dahliae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mediated transformation
分类号
Q78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丽轮枝菌菌核型菌株T-DNA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微菌核发育异常突变体的筛选
被引量:
2
7
作者
梁曼
邓晟
张昕
林玲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出处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0-52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0146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9B05)
+1 种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技术体系棉花产业技术体系(CARS-18-16)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项目[CX(13)5022]
文摘
为阐明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形成发育的分子机理,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建立了包含2 000个转化子的大丽轮枝菌菌核型菌株V08DF1的T-DNA插入突变体库,并在查氏、查氏-根或PDA培养基上培养,观察各转化子的菌落形态。从中筛选出130个菌落特征与野生型菌株V08DF1有明显差异的突变体菌株,其中14个突变体菌株为微菌核发育受阻。对这14个微菌核发育异常的突变体菌株进行T-DNA插入的PCR验证,均能扩增到潮霉素抗性基因,Southern杂交显示其中7个为单拷贝插入,5个为双拷贝插入,2个为三拷贝插入,表明T-DNA已经成功整合到这些突变株的基因组DNA中。
关键词
农杆菌介导的转化
大丽轮枝菌
突变体库
微菌核
Keywords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Verticillium dahliae
mutant library
microsclerotia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Verticillium dahliae
mutant library
microsclerotia
分类号
Q343.5 [生物学—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大麦茎尖转化研究
黎冬华
廖玉才
李和平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根癌农杆菌介导致病疫霉转化体系的建立
赵冬梅
何佳昱
杨志辉
朱杰华
徐进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棉花黄萎病菌遗传转化载体构建和农杆菌转化
彭姗
李静
杜娟
李晖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马铃薯品种‘并薯6号’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宋倩娜
梅超
霍利光
王慧杰
冯瑞云
《中国马铃薯》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黑曲霉pyrG遗传转化系统的构建及应用
胡江峰
刘舒雯
杨焱
李林霖
李迎凯
张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大丽轮枝菌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
邓晟
王彩月
张昕
林玲
赵明文
周益军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大丽轮枝菌菌核型菌株T-DNA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微菌核发育异常突变体的筛选
梁曼
邓晟
张昕
林玲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