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家两制”农业生产行为的农户模型分析——基于健康和收入的视角 被引量:13
1
作者 彭军 乔慧 郑风田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8-91,125,共14页
本文将已有的劳动和健康概念作为一个整体内化于经典的农户模型,借此分析了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一家两制"现象。分析表明:处于低收入状态的农户为了节约投资会扩大可持续农业的生产,并且在不利于健康生产的水平上消费不可持续... 本文将已有的劳动和健康概念作为一个整体内化于经典的农户模型,借此分析了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一家两制"现象。分析表明:处于低收入状态的农户为了节约投资会扩大可持续农业的生产,并且在不利于健康生产的水平上消费不可持续的农产品,从而出现反向"一家两制";当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农户用不可持续农产品换取收入,用可持续农产品获取健康,从而出现正向"一家两制"。究其原因是农户用"一家两制"的方式来解决自身需求和消费者需求不一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家两制” 农户模型 健康 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农户模型的综合集成建模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万相昱 唐亮 冯强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2-123,共12页
本文基于对现有农户模型的分析与评价,展开关于农户模型建模体系的研究。该研究以"农户(微观)模型构建"、"农户(异质)行为求解"和"微观宏观一体化"为视角,将可应用的各类农户微观模型、模型求解(估参)技... 本文基于对现有农户模型的分析与评价,展开关于农户模型建模体系的研究。该研究以"农户(微观)模型构建"、"农户(异质)行为求解"和"微观宏观一体化"为视角,将可应用的各类农户微观模型、模型求解(估参)技术及宏观经济连接模型进行模块化的分项阐述,并提供了连接各个功能模块从而实现农户模型一体化建模的技术途径。该研究在提出农户模型综合集成建模思路的基础上,进一步评述了未来拓展农户模型研究的评价标准及模型改进重点,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拓展思路和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模型 综合集成 微观模拟 基于主体 模拟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模型方法在实证分析中的运用——以中国加入WTO后对农户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影响分析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强 张林秀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25-31,20,共8页
农户模型方法是从微观层次的角度把农户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结合起来,来系统分析各种政策和外界冲击对微观农户的生产、消费、市场供给等行为的影响一个工具。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农户模型方法进行介绍,并构建了一个用于分析中国... 农户模型方法是从微观层次的角度把农户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结合起来,来系统分析各种政策和外界冲击对微观农户的生产、消费、市场供给等行为的影响一个工具。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农户模型方法进行介绍,并构建了一个用于分析中国加入WTO对农户生产和消费影响的局部均衡模型。这个模型系统把农户的生产和消费行为结合在一起,而且这个模型也不同于别的模拟模型,它是建立在微观模拟的基础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模型 系统模型 政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补贴政策的增产增收效应——基于农户模型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吴连翠 陆文聪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60-66,共7页
依据安徽省的农户调查资料,采用数学规划方法,构建农户模型,模拟研究粮食补贴政策在不同情景条件下对农户粮食增产和家庭增收的促进效应。模型结果显示,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粮食增产和家庭增收的促进效应,随着补贴标准、农产品价格以及... 依据安徽省的农户调查资料,采用数学规划方法,构建农户模型,模拟研究粮食补贴政策在不同情景条件下对农户粮食增产和家庭增收的促进效应。模型结果显示,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粮食增产和家庭增收的促进效应,随着补贴标准、农产品价格以及土地经营规模的提高而明显增强;随着要素投入成本增加而明显下降,并且要素投入成本增加对粮食产量和家庭收入的负面影响超过粮食补贴政策的正面效应。建议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提高粮食补贴标准,改变粮食补贴政策操作模式,逐步建立与农产品价格、尤其是生产要素价格的联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补贴政策 增产增收 农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克农户模型对我国当前农民问题的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琦 张小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5387-5388,共2页
贝克农户模型代表了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新动向,对农户的经济行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通过贝克模型的建立探讨了农户的生产决策、消费决策、劳动力供给决策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具有规律性的结论。这些结论对当前中国解决农民问题具有... 贝克农户模型代表了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新动向,对农户的经济行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通过贝克模型的建立探讨了农户的生产决策、消费决策、劳动力供给决策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具有规律性的结论。这些结论对当前中国解决农民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模型 农民问题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流转与资源配置效率——基于农户模型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陈训波 《西部论坛》 2013年第3期1-6,共6页
使用农户模型对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资源配置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研究发现:在完全的市场条件下,单一要素价格的上升将使农业生产的所有要素需求下降;在不完全的市场条件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活跃程度的提高,会使土地供给者增加土地供给,... 使用农户模型对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资源配置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研究发现:在完全的市场条件下,单一要素价格的上升将使农业生产的所有要素需求下降;在不完全的市场条件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活跃程度的提高,会使土地供给者增加土地供给,同时也使土地需求者增加土地需求,并使资源由生产效率低的农户向生产效率高的农户转移,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农村土地市场完善程度越高,均衡时的土地交易量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 资源配置效率 农户模型 不完全市场条件 要素需求 要素供给 农村土地市场 市场均衡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模型的偏最小二乘回归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熊吉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5-6,17,共3页
文章运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方法,分析了转轨以来影响农户经济行为的几个因素。研究表明,所选取的影响因素都对农户经济行为有促进作用,但农户收入、城市化率、农村工业化程度、农户受教育程度对农户经济行为作用最为明显。该文认为,... 文章运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方法,分析了转轨以来影响农户经济行为的几个因素。研究表明,所选取的影响因素都对农户经济行为有促进作用,但农户收入、城市化率、农村工业化程度、农户受教育程度对农户经济行为作用最为明显。该文认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市化进程以及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优化农户经济行为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模型 偏最小二乘 回归方法 PLS 消费 经济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阳黄土高原沟壑区农业系统农户模型分析
8
作者 杨慕义 《草业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69-75,共7页
根据1986~1987年间在甘肃庆阳地区的社会经济和农户调查资料及有关试验数据,基于对农户系统的认识建立了反映该地区农户决策行为的数学模型,通过对不同农业系统类型农户模型的运行结果的分析,探讨了农户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 根据1986~1987年间在甘肃庆阳地区的社会经济和农户调查资料及有关试验数据,基于对农户系统的认识建立了反映该地区农户决策行为的数学模型,通过对不同农业系统类型农户模型的运行结果的分析,探讨了农户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的行为机制和有关政策对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模型 黄土高原 农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负效用与农户生产决策模型的重构:理论框架 被引量:3
9
作者 方松海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2-86,共15页
对于家庭经济活动的研究,"闲暇效用"并非一个恰当的处理方式。本文引入更为本原的劳动负效用概念以替代闲暇效用,重新构建农业家庭生产决策模型。新模型区分了家庭自有劳动与雇佣劳动,劳动负效用与消费正效用之间的平衡构成... 对于家庭经济活动的研究,"闲暇效用"并非一个恰当的处理方式。本文引入更为本原的劳动负效用概念以替代闲暇效用,重新构建农业家庭生产决策模型。新模型区分了家庭自有劳动与雇佣劳动,劳动负效用与消费正效用之间的平衡构成新的均衡点,家庭的预算约束也从资本利润放大到了全要素的纯收益,利润最大化只是特例。分析表明,新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农户生产决策理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争议,可为不同类型的农户经济活动提供统一的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负效用 闲暇效用 农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信息化背景下农户技术接受模型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蔡志坚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52-55,共4页
基于农村信息化背景构建我国农户信息技术接受模型,并利用LISREL8.7软件对模型进行路径分析与假设验证。研究结果显示,农户行为影响其对农村信息技术的接受和采纳。具体包括:①农户对技术使用的自信度不仅影响农户对技术的有用感知和易... 基于农村信息化背景构建我国农户信息技术接受模型,并利用LISREL8.7软件对模型进行路径分析与假设验证。研究结果显示,农户行为影响其对农村信息技术的接受和采纳。具体包括:①农户对技术使用的自信度不仅影响农户对技术的有用感知和易用感知,还直接影响农户的技术使用意向;②农户获利感知、耕作土地面积是影响农户技术使用意向的最主要因素;③有用感知通过获利感知间接地影响技术使用意向,易用感知对技术使用意向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信息化 农户技术接受模型 有用感知 易用感知 获利感知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保护约束下农户生产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苍靖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62-163,共2页
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建立水源地保护区等已成为我国当前及今后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保证农民土地收入不受损害,是这些措施顺利实施和可持续进行的前提条件。通过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约束下农户的生产模型,分析出使农户利润最大化时对... 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建立水源地保护区等已成为我国当前及今后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保证农民土地收入不受损害,是这些措施顺利实施和可持续进行的前提条件。通过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约束下农户的生产模型,分析出使农户利润最大化时对农户种草种树补贴方式、补贴数量和农户对土地的分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 农户生产模型 生态环境 直接补贴 间接补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组织贷款利率定价研究——基于农户信用贷款利率定价模型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俊凤 于美琳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8-32,共5页
考虑约束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组织贷款利率定价的两个因素,即农户个体合理性和农民合作社最大可接受的贷款风险损失比,进而利用农户信用贷款利率定价模型分析因素差异影响下的贷款利率变化,并结合外部环境对利率的限制进行合理贷款... 考虑约束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组织贷款利率定价的两个因素,即农户个体合理性和农民合作社最大可接受的贷款风险损失比,进而利用农户信用贷款利率定价模型分析因素差异影响下的贷款利率变化,并结合外部环境对利率的限制进行合理贷款利率的制定。以此改善贷款利率不合理引起农户逆向选择的现状,促进农户进行自发性创收项目,以提高农户收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组织 贷款利率 农户信用贷款利率定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后顾生计来源Agent决策模型构建及其情景识别——重庆市虎峰镇久远村实证
13
作者 王成 蒋福霞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0-116,共7页
以Agent强化学习概念模型理论原理为基础,从农户Agent的感知A(Agent对环境的感知器)过程、学习过程L(Agent的学习器)、决策过程P(Agent的决策选择器)和在环境上的落实过程E(Agent决策实施的环境)4个模块构建农户后顾生计来源Agent决策模... 以Agent强化学习概念模型理论原理为基础,从农户Agent的感知A(Agent对环境的感知器)过程、学习过程L(Agent的学习器)、决策过程P(Agent的决策选择器)和在环境上的落实过程E(Agent决策实施的环境)4个模块构建农户后顾生计来源Agent决策模型.结果表明:农户后顾生计来源Agent决策模型能准确定量表达政策、市场、农户自身及与其他农户相互作用等因素对农户后顾生计来源决策的影响并对其予以识别;种植大田作物、经济作物(柑、桔)、养殖家禽水产(猪、鸭、鱼)、个体经营(小商店)和外出务工为研究区农户主要后顾生计来源;农户后顾生计来源因农户内外条件和响应政策能力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2%的农户放弃农耕,其后顾生计来源为非农就业,23%的农户以大规模种植经济作物和养殖家禽水产为主导,其后顾生计来源为农业专业化经营,75%农户以个体经营和外出务工为主,其后顾生计来源为兼业化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后顾生计来源Agent决策模型 后顾生计来源 情景识别 久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户灌溉用水模型的渠井结合灌区渠井用水比例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芬芳 王芊予 +2 位作者 段亦多 降亚楠 潘嘉培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7-54,60,共9页
为应对变化环境下农业用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挑战,确定渠井结合灌区适宜的渠井用水比例,实现渠井结合灌区地下水多年动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在典型渠井结合灌区——陕西省宝鸡峡灌区进行了大量田间调... 为应对变化环境下农业用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挑战,确定渠井结合灌区适宜的渠井用水比例,实现渠井结合灌区地下水多年动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在典型渠井结合灌区——陕西省宝鸡峡灌区进行了大量田间调查,获取了作物种植类型、产量和种植成本,灌溉水源选择、灌溉用水量等基础数据,并将观察到的农户灌溉行为概念化和程序化,将农户灌溉用水行为与作物根区水文过程进行耦合,开发了一个具有物理机制的农户灌溉用水模型,模拟了不同渠井灌溉用水比例对地下水位动态、作物产量和农户生计的影响。模型在典型区域应用的纳什效率系数为0.58,表明模型可以用来模拟渠井结合灌区的地下水位。结果表明:若要维持灌区地下水位稳定和地下水采补平衡,塬上灌区丰、平、枯水年的渠井用水比例应分别为2∶98、28∶72、30∶70,塬下丰、平、枯水年的渠井用水比例应为全井灌(0)、28∶72、29∶71。考虑丰蓄枯补原则,丰水年塬上灌区和塬下灌区的渠井用水比例分别为10∶90和17∶83时,地下水位可上升2 m;枯水年塬上灌区和塬下灌区的渠井用水比例分别为21∶79和13∶87时,地下水位可下降2 m。仅改变渠井用水比例时作物产量不变,且井灌比例增加时亩均净收入略有下降。开发的农户灌溉用水模型可以用来模拟渠井结合灌区的农户灌溉用水对地下水的影响,并可以量化渠井用水比例对地下水位、作物产量和农户生计的影响,可以确定不同水平年塬上、塬下灌区适宜的渠井用水比例,为灌区地表水地下水联合高效安全利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井用水比例 地下水位 农户灌溉用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渠井结合灌区农户灌溉用水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潘嘉培 降亚楠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93-301,共9页
在水文模型中耦合准确模拟农户灌溉用水行为的模块可以构建更符合实际的灌区水循环模型,可以定量计算农户灌溉用水对渠井结合灌区水循环的影响。以典型渠井结合灌区——陕西省宝鸡峡灌区为研究区,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式收集了大量的... 在水文模型中耦合准确模拟农户灌溉用水行为的模块可以构建更符合实际的灌区水循环模型,可以定量计算农户灌溉用水对渠井结合灌区水循环的影响。以典型渠井结合灌区——陕西省宝鸡峡灌区为研究区,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式收集了大量的农业生产和农户灌溉用水数据,在深入分析灌溉用水影响因素互馈关系和渠井结合灌区水循环特征的基础上,采用Python语言构建了渠井结合灌区农户灌溉用水模型(HCLU模型),该模型由水文、作物、农户生计和灌溉行为4个模块组成,可以概化灌溉用水的各个环节并实现农户灌溉行为与水文物理过程之间的紧密耦合,定量计算灌溉水源、灌溉定额、灌水时间和灌溉方式等对灌区水循环的影响,模拟作物产量与灌溉量的关系,为灌区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和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井结合灌区 农户灌溉用水模型 PYTH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南部山区农户土地利用决策模拟 被引量:6
16
作者 田玉军 李秀彬 +1 位作者 马国霞 张英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218-225,共8页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不断上升,影响了农户土地利用决策行为。为理解这一过程,该文以宁夏南部山区为例,采用农户调查数据,基于农户决策机制和线性规划理论,构建农户土地利用决策模型;并利用所建模型...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不断上升,影响了农户土地利用决策行为。为理解这一过程,该文以宁夏南部山区为例,采用农户调查数据,基于农户决策机制和线性规划理论,构建农户土地利用决策模型;并利用所建模型分析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上升对案例区农户土地利用决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粮食和劳动力市场健全的条件下,随着农业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的上升,劳动力成为影响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关键因素,即农户依据其成员的比较优势,让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老人、妇女从事农业生产;留守劳动力倾向从市场购进所需粮食,选择种植马铃薯、西瓜等劳动生产率更高的农作物;农户选择撂荒部分耕地,特别是贫瘠耕地。该模型能够解释研究区农户的土地利用决策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土地利用 模型 决策行为 农户模型 宁夏南部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木材林产品采集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韩秀华 梁义成 李树茁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8-123,128,共6页
退耕还林对农户生计有着重要影响,其主要途径是改变农户生计资本组合及其配置;非木材林产品是山区农户的生计资本之一,目前鲜有针对这类活动影响的具体研究。本文遵循可持续生计分析思路,利用来自陕西秦岭山区农户的调查数据,关注不完... 退耕还林对农户生计有着重要影响,其主要途径是改变农户生计资本组合及其配置;非木材林产品是山区农户的生计资本之一,目前鲜有针对这类活动影响的具体研究。本文遵循可持续生计分析思路,利用来自陕西秦岭山区农户的调查数据,关注不完全市场条件下,政策对不同农户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对不受非农市场约束的农户,这一政策能够减少非木材林产品采集的依赖度和发生率;而对于受约束农户,这种作用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政策 农户模型 非农约束 资源依赖型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牧交错带农户农牧业经营目标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芳 乔颖丽 《技术经济》 2008年第1期89-93,共5页
基于农牧交错带种植业与畜牧业并存、农田与草地交错分布的产业与资源特点,对斯恩等的农户效用模型进行扩展,把养殖业引入农户模型,将农户的种植业与畜牧业生产同时作为约束条件,依据微观经济理论,对研究区农户农牧业行为目标及影响因... 基于农牧交错带种植业与畜牧业并存、农田与草地交错分布的产业与资源特点,对斯恩等的农户效用模型进行扩展,把养殖业引入农户模型,将农户的种植业与畜牧业生产同时作为约束条件,依据微观经济理论,对研究区农户农牧业行为目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描述。结果表明:农户经营行为目标具有自给和商品双重特性,具有规避风险、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目标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农牧业 行为目标 农户模型 效用最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经济研究中的系统分析模型方法创新
19
作者 陆文聪 祁慧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28,35,共8页
随着技术经济现实问题的日趋复杂,基于数学规划方法和市场均衡理论的一系列系统分析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得以演化与完善。通过对技术经济研究领域中农户模型、生态经济模型、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以及局部均衡模型等典型系统分析模型特点及... 随着技术经济现实问题的日趋复杂,基于数学规划方法和市场均衡理论的一系列系统分析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得以演化与完善。通过对技术经济研究领域中农户模型、生态经济模型、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以及局部均衡模型等典型系统分析模型特点及应用的述评,揭示出技术经济研究从重视经济效益评价转向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的整体评价,不同模型可以相互衔接与综合应用,并根据时空环境变化而不断完善,在技术经济学研究中已展现出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经济 系统分析模型 农户模型 生态经济模型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局部均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还是“市场”:关于提高农民收入问题的再思考——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县小梁村的农户调查 被引量:2
20
作者 苏毅清 王志刚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0-170,共11页
通过梳理我国在增加农民收入上所采取的有关政策、效果评价,总结了学者们对农民收入问题认识的变迁过程,提出农民的收入是其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的结果,即农民收入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高,关键在于农民是否可以并且是否愿意灵活地分... 通过梳理我国在增加农民收入上所采取的有关政策、效果评价,总结了学者们对农民收入问题认识的变迁过程,提出农民的收入是其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的结果,即农民收入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高,关键在于农民是否可以并且是否愿意灵活地分配其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通过运用农户模型(AHM),并基于对广西农户的调研数据进行的线性规划分析,本文得到以下三点结论:首先,专于经济作物种植的农户在收入上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农业收入依然是他们收入来源和收入增长的主要力量。其次,在实现最优生产决策的前提下,农民仍有大量的劳动时间未被充分利用,这为农民灵活地支配劳动提供了可能。再次,农民是否选择利用剩余的劳动时间离开土地并从事非农产业活动还要根据其种植农作物的品种决定。最后,根据结论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农户模型 劳动力 土地 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