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肥料添加剂NAM对盐渍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氮肥农学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孙艳 张士荣 +4 位作者 丁效东 曾路生 丁芳 王玲莉 石元亮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4期86-91,共6页
采用田间试验法,研究肥料中添加NAM抑制剂对盐渍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氮肥农学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设置不施肥(对照)、常规施肥、常规施肥添加NAM、常规施肥80%添加NAM四个处理。结果表明,添加NAM抑制剂可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 采用田间试验法,研究肥料中添加NAM抑制剂对盐渍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氮肥农学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设置不施肥(对照)、常规施肥、常规施肥添加NAM、常规施肥80%添加NAM四个处理。结果表明,添加NAM抑制剂可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有效降低土壤电导率和p H值。与对照相比,常规施肥添加NAM处理的0~10、10~20 cm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分别增加90.52%、83.60%;全氮含量分别增加111.11%、122.22%。添加NAM处理的土壤CEC值高于对照,而ESP值明显低于对照,说明NAM抑制剂可有效影响盐渍化土壤理化性质。NAM抑制剂可提高水稻对全氮、全磷、全钾养分的吸收;与不施肥对照相比,常规施肥并添加NAM处理水稻增产22.39%。肥料减施20%添加NAM处理,其产量与常规施肥处理相当,但却有更高的氮肥农学利用效率。说明肥料中添加NAM抑制剂可明显提高氮肥利用率,这对节约肥料用量、促进水稻增产和减少农田面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M 氮肥农学利用效率 土壤养分 水稻 盐渍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NAM对盐碱地棉花产量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国艳春 孙显旻 +4 位作者 曾路生 李旭霖 柳新伟 宋祥云 崔德杰 《中国棉花》 2020年第5期27-31,43,共6页
本研究旨在提高盐碱土壤中氮肥的利用率,降低硝化作用,减少氮素营养的流失。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计处理:不施肥(CK)、常规施肥、常规施肥+NAM(长效复合肥添加剂)、常规施肥量80%+NAM,研究了不同处理盐渍土壤养分离子及棉花产量的变化。... 本研究旨在提高盐碱土壤中氮肥的利用率,降低硝化作用,减少氮素营养的流失。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计处理:不施肥(CK)、常规施肥、常规施肥+NAM(长效复合肥添加剂)、常规施肥量80%+NAM,研究了不同处理盐渍土壤养分离子及棉花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肥料中加入NAM后,与常规施肥比较,可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和速效磷等养分含量,降低土壤碱化度,增加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ation exchange capacity,CEC)及水溶性盐基离子K+、Ca2+与Mg2+含量。pH与电导率变化不明显。棉花产量提高了6.72%,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提高了19.3%。常规施肥量80%+NAM处理的棉花产量与常规施肥相当,但具有更高的肥料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可推荐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添加剂NAM 盐碱土壤 棉花 氮肥农学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黑垆土冬小麦、玉米产量和磷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裴瑞娜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第8期48-53,共6页
以甘肃省平凉市1979—2007年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和施肥量对黑垆土冬小麦和玉米的产量、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磷[氮磷肥配合施用(NP)、氮磷肥和秸秆配合施用(SNP)、单施有机肥(M)、氮... 以甘肃省平凉市1979—2007年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和施肥量对黑垆土冬小麦和玉米的产量、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磷[氮磷肥配合施用(NP)、氮磷肥和秸秆配合施用(SNP)、单施有机肥(M)、氮磷肥和有机肥配合施用(MNP)]的冬小麦折合产量为3 519~4 621 kg/hm2,玉米折合产量为5 303~6 332 kg/hm2,二者均较不施磷处理[(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提高了2~4倍。施磷处理之间的玉米、冬小麦产量无显著差异,且玉米的吸磷量均高于冬小麦。经过28 a的施磷处理,玉米的农学利用效率为12.42~77.10 kg/kg,冬小麦的农学利用效率为9.13~73.41 kg/kg;玉米季的磷肥回收率平均为5.18%~30.15%,冬小麦季为2.93%~20.07%。玉米季磷肥农学利用效率和回收率的平均值均高于冬小麦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定位试验 黑垆土 冬小麦 玉米 产量 吸磷量 磷肥农学利用效率 磷肥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润灌施下施氮方式对空心菜生长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瑞军 申丽霞 +3 位作者 孙雪岚 李京玲 孟涵 李慧敏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3-77,83,共6页
为探寻微润灌施条件下大棚空心菜高产高效模式,进行大棚空心菜种植试验,试验设置压力水头为1.5 m,施氮方式分别为全生育期不施氮(CK);全生育期施氮浓度为300 mg/L(T1);生长前期施氮浓度为300 mg/L,中后期施氮浓度分别为600 mg/L(T2)、90... 为探寻微润灌施条件下大棚空心菜高产高效模式,进行大棚空心菜种植试验,试验设置压力水头为1.5 m,施氮方式分别为全生育期不施氮(CK);全生育期施氮浓度为300 mg/L(T1);生长前期施氮浓度为300 mg/L,中后期施氮浓度分别为600 mg/L(T2)、900 mg/L(T3)和1200 mg/L(T4)。对不同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空心菜株高、茎粗、产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研究不同施氮方式对空心菜生长状况、水氮利用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方式对空心菜生长状况影响显著,T1至T4处理空心菜长势显著优于CK处理,空心菜株高、茎粗随施氮量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叶片SPAD值随施氮量的增大而增大;不同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随时间增大先增长后下降,不同施氮方式对土壤硝态氮含量影响显著,土壤硝态氮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不同处理空心菜产量:T2>T3>T1>T4>CK,灌溉水分生产率:T2>T1>T3>CK>T4,T1、T2处理的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显著大于其他处理。综合空心菜的生长指标和水氮利用效率,T2处理是微润灌溉空心菜种植的最佳施氮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润灌溉 施氮方式 空心菜 生长 水氮利用效率 灌溉水分生产率 氮肥农学利用效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产量、氮素利用及土壤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英 刘景辉 +4 位作者 武俊英 米俊珍 孙梦媛 张兰英 冯学颖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87-1197,共11页
针对黄土高原旱作区糜子生产中氮肥种类单一、“一炮轰”等施肥方式造成氮肥利用率低的问题,本文以当地常规施氮(尿素N120kg/hm^(2))为对照,设置不同控释氮肥减量处理探究糜子产量、成熟期氮素积累分配及氮素利用效率对控释氮肥的响应,... 针对黄土高原旱作区糜子生产中氮肥种类单一、“一炮轰”等施肥方式造成氮肥利用率低的问题,本文以当地常规施氮(尿素N120kg/hm^(2))为对照,设置不同控释氮肥减量处理探究糜子产量、成熟期氮素积累分配及氮素利用效率对控释氮肥的响应,分析土壤各形态氮素含量的变化规律,以期为建立旱地糜子控释氮肥一次性基施轻简栽培技术提供支撑。结果表明:施用控释氮肥通过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和穗重显著提高了糜子产量,两年分别增产3.88%和4.97%,控释氮肥减量20%以下时糜子产量与尿素差异不显著。施用控释氮肥可提高糜子成熟期氮素积累量1.97%~3.21%,增加糜子氮素向籽粒中的分配比例0.55%~1.18%,控释氮肥减量20%以上时糜子氮素积累量显著低于尿素全量基施处理。施用控释氮肥提高了糜子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及氮素生理利用率,其中氮肥偏生产力显著提高3.88%~4.14%。与施用尿素相比,等量控释氮肥可显著提高糜子抽穗期和成熟期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5.41%~11.80%和4.04%~14.77%。随着控释氮肥减量,糜子田各形态氮素均呈降低趋势,减氮20%以上时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糜子氮素积累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氮素利用效率指标与土壤硝态氮含量相关性最强。综上,施用控释氮肥可显著提高糜子生育中后期土壤供氮能力,促进糜子对氮素的吸收利用进而增加产量并提高经济效益,且在适量减氮20%时并未显著降低糜子产量,因此控释氮肥在糜子生产中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及减氮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积累及分配 硝态氮 微生物生物量氮 氮肥农学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供保氮能力决定稻田氮肥增产效果和利用率 被引量:6
6
作者 杨秉庚 蔡思源 +5 位作者 刘宇娟 徐灵颖 汪玉 彭显龙 赵旭 颜晓元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2-223,共12页
黑龙江五常和江苏常熟分属我国东北和华东单季稻区优质粳米的代表性产地,但五常维持水稻高产所需氮肥投入量通常远低于常熟而其增产效果优于常熟。由于两地水热条件、作物品种、农田管理和土壤类型均不同,究竟是何原因导致这种区域差异... 黑龙江五常和江苏常熟分属我国东北和华东单季稻区优质粳米的代表性产地,但五常维持水稻高产所需氮肥投入量通常远低于常熟而其增产效果优于常熟。由于两地水热条件、作物品种、农田管理和土壤类型均不同,究竟是何原因导致这种区域差异尚不清楚。为探究土壤因素的影响,在两地稻田分别取黑土型水稻土(BS)和乌栅土(WS),设不施氮(CK)、低氮和高氮(N 150和300 kg·hm^(–2)标记尿素)处理,开展盆栽试验,比较水稻产量、氮肥利用及总损失的土壤差异,并结合室内淹水矿化培养试验,研究两种水稻土氮素矿化特征。结果发现:在相同气候和水稻品种及管理条件下进行的盆栽试验中,各处理水稻产量、氮肥增产效果及地上氮素吸收累积量BS均优于WS,差值法氮肥利用率BS较WS高出20.0~28.7个百分点,然而15 N示踪法氮肥利用率BS却仅较WS高5.56~8.01个百分点。尽管施氮后水稻吸收土壤氮均增加,但BS土壤来源氮增量较WS高95.0%~215%。根据CK和相应施氮处理水稻地上部土壤来源氮差值可计算土壤氮素表观激发量在BS为173~354 mg·pot^(-1),在WS仅为88~113 mg·pot^(-1),与淹水培养试验中施氮后BS土壤矿化氮累积量高出WS 0.95倍~2.49倍相一致。说明施氮对BS土壤供氮量增加有更大促进作用。盆栽试验中BS土壤上15 N肥料总损失也随施氮量增加低于WS。综上,氮肥对BS土壤激发效应强,可提供更多矿化氮和损失较低是其维持较高氮肥利用率和高产的主要原因;而氮肥对WS土壤激发效应低,且肥料氮土壤保持能力较弱,因此,水稻生长对高量氮肥投入的依赖性更高。土壤是影响稻田氮肥增产效果和氮肥利用率差异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学利用效率 氮肥利用 15 N示踪 激发效应 矿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释复合肥对草莓生长发育、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冯志文 宋凯 +1 位作者 王翠玲 张继祥 《山东农业科学》 2011年第12期73-76,共4页
通过对等量肥效的控释肥和普通化肥处理的"全明星"草莓生长发育、产量品质以及肥料利用效率的研究发现,控释肥处理草莓的茎粗、株高及叶面积显著高于普通化肥处理;控释肥处理草莓的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显著高... 通过对等量肥效的控释肥和普通化肥处理的"全明星"草莓生长发育、产量品质以及肥料利用效率的研究发现,控释肥处理草莓的茎粗、株高及叶面积显著高于普通化肥处理;控释肥处理草莓的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显著高于普通化肥处理,并一直维持较高水平;与对照相比,各肥料处理草莓的品质有所下降,但控释肥处理的下降幅度较小,对品质的影响低于普通化肥处理;在氮磷钾的农学利用效率方面,控释肥处理始终高于普通化肥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控释肥 生长发育 农学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释氮肥配施脲酶抑制剂对棉花光合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淑贤 鲍锦辉 +5 位作者 姜兰 朱娜 秦成 曾路生 柳新伟 崔德杰 《中国棉花》 2021年第10期1-7,14,共8页
本研究旨在分析缓释肥料(简称"缓释肥")配施脲酶抑制剂对棉花产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共设不施肥、常规施肥、施缓释肥、缓释肥配施脲酶抑制剂和不同量缓释肥配比搭配脲酶抑制剂5个田间试验处理。研究结果:缓释肥配施脲酶抑制... 本研究旨在分析缓释肥料(简称"缓释肥")配施脲酶抑制剂对棉花产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共设不施肥、常规施肥、施缓释肥、缓释肥配施脲酶抑制剂和不同量缓释肥配比搭配脲酶抑制剂5个田间试验处理。研究结果:缓释肥配施脲酶抑制剂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土壤碱解氮含量增加35.2%,有机质含量增加26.1%;棉花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中,SPAD、反应中心性能指数、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激发能电子转化效率分别增加23.5%、66.3%、14.5%、14.5%,红边归一化植被指数增加13.5%;棉花叶片光合指标中,胞间CO_(2)浓度、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分别增加30.1%、36.6%、66.9%、27.0%;花铃期,棉花株高、根长、叶面积和单株结铃数显著增加;氮农学利用效率增加96.4%,籽棉产量增加21.5%,肥料偏生产力增加163.5%。上述结果初步表明,缓释肥配施脲酶抑制剂处理能提高棉花的叶绿素功能水平和光合作用,优化棉花的生长指标,有效增加棉花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缓释肥料 脲酶抑制剂 冠层光谱 光合效率 农学利用效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甬优12的肥效试验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厚明 李韵 +1 位作者 赵莹 周江明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6期794-796,共3页
通过设置不同氮磷钾水平,研究养分对当前超级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磷肥可显著提高水稻分蘖数,高氮处理(315 kg·hm-2)、高磷处理(135 kg·hm-2)分别比低氮处理(105 kg·hm-2)、低磷处... 通过设置不同氮磷钾水平,研究养分对当前超级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磷肥可显著提高水稻分蘖数,高氮处理(315 kg·hm-2)、高磷处理(135 kg·hm-2)分别比低氮处理(105 kg·hm-2)、低磷处理(45 kg·hm-2)最高分蘖苗数增加5.2%和3.6%;水稻产量与施氮量呈正相关关系,磷钾肥在本试验中对产量影响不显著。随氮肥用量的增加,结实率从89.7%逐渐下降至82.7%,氮肥农学利用率从12.0逐渐下降至7.9,导致农业生产成本上升。综合考虑,建议氮肥用量以210 kg·hm-2为宜,既保持了水稻高产,又提高了氮肥利用效率,降低面源污染风险,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肥 磷钾肥 农学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