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法典视野下农地融资担保规则的解释论 被引量:48
1
作者 高圣平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12-225,256,共15页
农地融资担保交易规则散见于《民法典》和《农村土地承包法》,尚须经由解释而确定。"两权分离"之下,承包农户借以融资担保的是土地承包经营权,而非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之下,第三方经营主体以其土地经营权担保融... 农地融资担保交易规则散见于《民法典》和《农村土地承包法》,尚须经由解释而确定。"两权分离"之下,承包农户借以融资担保的是土地承包经营权,而非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之下,第三方经营主体以其土地经营权担保融资之时,金融机构所取得的担保物权属于抵押权,土地经营权定性为物权抑或债权,均无不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权和土地经营权抵押权均采登记对抗主义。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权实现时,主要以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价款或经营收益优先清偿债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融资担保 土地承包经营权 土地经营权 抵押权 登记对抗主义 强制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效益视角的农地融资流转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夏玉莲 曾福生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4年第2期45-48,共4页
农地融资流转可以有效地保护农民的农地承包经营权,实现资源增值,激发农地潜力。文章通过对农地抵押、农地银行以及农地信托三种融资流转模式的案例分析,发现农地融资流转对农地资本增值、农民增收、资金筹措、农业信贷、新型农民培养... 农地融资流转可以有效地保护农民的农地承包经营权,实现资源增值,激发农地潜力。文章通过对农地抵押、农地银行以及农地信托三种融资流转模式的案例分析,发现农地融资流转对农地资本增值、农民增收、资金筹措、农业信贷、新型农民培养、就业、体制协调等产生积极效益,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及一系列的效益约束因子。因此,应通过建立农地融资保证机制来促进农地融资流转的有序进行,保证农地融资流转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融资流转 效益分析 案例研究 约束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融资的制度构建初探 被引量:3
3
作者 彭虹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73,共8页
本文立足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供求的矛盾现实,通过检视《物权法》、《担保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对于农地使用权制度设置的限制,总结试点地区农地融资地方立法的实践,梳理与探讨农地融资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即如何选择和规... 本文立足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供求的矛盾现实,通过检视《物权法》、《担保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对于农地使用权制度设置的限制,总结试点地区农地融资地方立法的实践,梳理与探讨农地融资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即如何选择和规范农地融资运行的法律形式,以及如何通过立法来实现农地融资关系中最核心的风险规避与多边利益维护的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融资 法律制度 制度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地融资中的法律政策冲突及立法选择研究
4
作者 贾建平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5-96,共2页
农地融资在表述层面上具有一定的广泛内涵,其主要是针对我国某些试所开展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等进行担保融资的一种综合性表达。从某种意义上来分析,农地融资并非正确的法律概念。因此,针对我国农地融资中的法律政策... 农地融资在表述层面上具有一定的广泛内涵,其主要是针对我国某些试所开展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等进行担保融资的一种综合性表达。从某种意义上来分析,农地融资并非正确的法律概念。因此,针对我国农地融资中的法律政策冲突及立法选择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融资 法律政策冲突 立法造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5
作者 曾光 《湖北农机化》 2018年第7期55-56,共2页
国家开始解除法律对土地经营权抵押的限制,允许农地进行抵押,使资金流向资金短缺的农民手中,以达到消除资金短缺的目的。因此,在我国通过农地进行融资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辽宁省部分县市的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状况进行研究,从中... 国家开始解除法律对土地经营权抵押的限制,允许农地进行抵押,使资金流向资金短缺的农民手中,以达到消除资金短缺的目的。因此,在我国通过农地进行融资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辽宁省部分县市的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状况进行研究,从中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经营权 抵押融资 农地融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金融素养、农地转入与农地抵押融资——基于陕西、宁夏、山东1947户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 被引量:13
6
作者 苏岚岚 孔荣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2-55,110,共15页
探索性构建了要素流动视角下“金融素养—农地转入—农地抵押融资”的理论框架,阐释了农民金融素养、农地转入与农地抵押融资交易之间的关联机理,采用陕西、宁夏、山东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地区1947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实... 探索性构建了要素流动视角下“金融素养—农地转入—农地抵押融资”的理论框架,阐释了农民金融素养、农地转入与农地抵押融资交易之间的关联机理,采用陕西、宁夏、山东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地区1947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实证探究了金融素养对农民农地转入和农地抵押融资交易的影响,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农地转入在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农地抵押融资交易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素养对农民农地转入参与及其规模、农地抵押融资参与及其规模均发挥显著促进作用。研究还证实,农地转入规模显著促进农民农地抵押融资交易,且在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农地抵押融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据此提出系统推进农民金融素养培育工程、协调深化农地经营权流转改革和抵押融资改革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素养 农地抵押融资 农地转入 农地产权交易 要素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认知、正规信贷约束与农户农地抵押融资意愿 被引量:5
7
作者 王芳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9-77,共9页
本文基于河南、山东和陕西三个省份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有序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特征、金融环境特征、政策认知和正规信贷约束类型等因素对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较高,且潜在需求大... 本文基于河南、山东和陕西三个省份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有序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特征、金融环境特征、政策认知和正规信贷约束类型等因素对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较高,且潜在需求大;但农户对农地抵押融资政策的认知水平普遍不高,受信贷约束的情况较为普遍。户主年龄、家庭常住人口、外出务工人数等因素对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均有显著影响。了解农地抵押融资政策以及数量约束型信贷约束对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所在地区开展了农地抵押贷款以及风险约束型信贷约束则对农户的参与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地抵押融资 信贷约束 政策认知 有序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规模与组织视角的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意愿影响因素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海涛 孙露雨 程金花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3期6-9,共4页
从土地经营规模与农业产业联合体组织嵌入角度,对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561个样本农户进行实地调研,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研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对农地抵押融资的意愿普遍较高,不同经营规模的... 从土地经营规模与农业产业联合体组织嵌入角度,对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561个样本农户进行实地调研,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研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对农地抵押融资的意愿普遍较高,不同经营规模的农户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农业产业联合体的组织嵌入对中等规模与大规模农户土地抵押意愿的影响较明显。为进一步推进农地抵押权能实现,应当在鼓励土地规模经营的同时有效嵌入农业产业联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抵押融资 土地规模 农业产业联合体 抵押意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抵押融资意愿与最优土地规模 被引量:10
9
作者 房启明 罗剑朝 蔡起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9-57,共9页
运用2014年陕西、宁夏两省2493户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Probit模型,以农地规模对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的影响分析为基础,实证分析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最大化条件下的最优土地规模。研究发现:农地规模对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 运用2014年陕西、宁夏两省2493户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Probit模型,以农地规模对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的影响分析为基础,实证分析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最大化条件下的最优土地规模。研究发现:农地规模对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呈倒U型影响,高陵、平罗地区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的最优土地规模分别为12.67亩、56.50亩,分别是当地户均农地规模的2.68倍、3.00倍,农业主导产业差异导致最优土地规模有所不同。总体看来,样本农户的家庭规模、经营类型、往返金融机构的便利程度、金融机构数量对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有较显著的影响,而分区域来看,各控制变量的影响效应存在较大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抵押融资 农地经营规模 最优土地规模 产业结构差异 非农化经营 市场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抵押融资试验模式比较与适用条件 被引量:28
10
作者 房启明 罗剑朝 曹瓅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42,共10页
我国农地抵押融资试点已形成"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典型模式。两种模式在抵押实质、流转市场、政府财力、金融机构交易成本、风险化解机制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二者都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流转市场、... 我国农地抵押融资试点已形成"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典型模式。两种模式在抵押实质、流转市场、政府财力、金融机构交易成本、风险化解机制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二者都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流转市场、抵押操作规范做出了相应要求。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地抵押仍然存在试点推广的可行性;鲜明的农业主导产业、明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高效的流转市场、严密的操作规程是推广农地抵押融资的必备条件;抵押物价值、政府行政能力及财力、土地流转市场及群体信用差异是模式差异选择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抵押融资 土地承包经营权 土地流转 融资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分化、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与农户福利——基于陕西与宁夏农户调查数据验证 被引量:20
11
作者 牛晓冬 罗剑朝 牛晓琴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1-35,共15页
在农户分化视角下,采用处理效应模型分析2959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对其福利的影响。结果显示:农地抵押融资对农户家庭年人均收入、农业收入、年人均支出、生产性支出均有显著的正影响,表明农地抵押融资显著改善了农户福利水平;农地抵押... 在农户分化视角下,采用处理效应模型分析2959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对其福利的影响。结果显示:农地抵押融资对农户家庭年人均收入、农业收入、年人均支出、生产性支出均有显著的正影响,表明农地抵押融资显著改善了农户福利水平;农地抵押融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人均收入、农业收入、人均支出和生产性支出影响较大,而对传统农户生活消费支出影响较大;耕地面积、经营类型、总资产、家庭社会网络关系和贷款经历是影响农户福利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分化 农地抵押融资 农户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信用治理机制优化的路径选择——基于农地抵押融资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3
12
作者 谢永红 《征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2-45,共4页
从农地抵押融资的视角阐释和分析了农村信用治理的需求与基础,科学定位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目标框架,构建以农村信用法律法规、产权制度、诚信教育、信用服务、信用监管等为核心内容的农村信用治理体系,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农村信用... 从农地抵押融资的视角阐释和分析了农村信用治理的需求与基础,科学定位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目标框架,构建以农村信用法律法规、产权制度、诚信教育、信用服务、信用监管等为核心内容的农村信用治理体系,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农村信用治理模式和信用监管机制。通过建立完善农村信用治理机制、信用监管机制和信用治理模式,优化农村信用治理机制,激活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意识和守信观念,提升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水平,建立农地抵押融资的长效机制,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抵押融资 农村信用体系 信用治理 信用监管 治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信任、交易成本感知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基于该金融政策试点期农户参与经历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正阳 张畑 孔荣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25,共8页
在普惠金融体系背景下,基于陕西、宁夏和山东三省区774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组群差异性分析,检验了政策信任、交易成本感知对农户农地抵押融资意愿的影响及对有无农地抵押贷款经历农户的影响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政策信任显... 在普惠金融体系背景下,基于陕西、宁夏和山东三省区774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组群差异性分析,检验了政策信任、交易成本感知对农户农地抵押融资意愿的影响及对有无农地抵押贷款经历农户的影响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政策信任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农地抵押融资意愿,交易成本感知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农地抵押融资意愿。政策信任与交易成本感知对不同农地抵押贷款经历农户融资意愿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对于无农地抵押贷款经历农户,政策信任对其融资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而交易成本感知影响不显著;对于有农地抵押贷款经历农户,交易成本感知对其融资意愿存在显著负向影响,而政策信任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政策信任 交易成本感知 农地抵押融资意愿 参与经历 差异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抵押融资缓解农户收入不平等了吗?——兼议农业保险和农业补贴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苏岚岚 赵雪梅 彭艳玲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23年第3期17-27,共11页
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背景下,如何深化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并有效发挥农业支持政策协同作用的问题亟待破解。基于相对剥夺视角考察农户内部收入差距,依据四川、重庆和宁夏共886户农户调查数据,实证探究农地抵押融资可得性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 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背景下,如何深化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并有效发挥农业支持政策协同作用的问题亟待破解。基于相对剥夺视角考察农户内部收入差距,依据四川、重庆和宁夏共886户农户调查数据,实证探究农地抵押融资可得性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及群体异质性,揭示农业保险与农业补贴的协同作用。研究证实,获批农地抵押贷款有效降低了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程度。机制研究表明:获批农地抵押贷款可通过促进土地转入和改善家庭消费水平,进而缩小农户收入不平等;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业补贴虽均对缓解农户收入不平等产生积极效果,但与农地抵押融资并未产生正向协同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农地抵押贷款的收入不平等缓解效应对劳动力禀赋较薄弱、经营规模较大、职业类型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户及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的村庄更为明显。因此,以深化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助力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应不断优化农地抵押贷款产品供给、激活财政金融支农政策协同作用、增强支农惠农政策包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抵押融资 收入不平等 政策性农业保险 农业补贴 共同富裕 财金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信托的法律障碍及其克服 被引量:26
15
作者 李蕊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4-66,共13页
农地信托着眼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不改变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和土地承包关系的大前提下,将信托机制引入农地流转融资,以农地经营权为信托财产,以信托公司为受托人,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为受益人,从而为解决农村土地改革困局探索了一... 农地信托着眼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不改变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和土地承包关系的大前提下,将信托机制引入农地流转融资,以农地经营权为信托财产,以信托公司为受托人,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为受益人,从而为解决农村土地改革困局探索了一条可供选择的制度路径。但是作为制度创新,实定立法对其尽付阙如,农地信托实践在主体资格、登记制度和监管体制等诸多层面遭遇障碍。重大改革必须于法有据。当务之急是夯实农地信托法律根基,明定信托为法定流转方式,并着重从委托人法律地位、受托人风险保障和激励机制、农地信托登记规则以及多主体协同监管体制等方面加以制度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信托 农地经营权 农地流转融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