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地适度规模化经营综合效益比较研究——以崇州市粮食类经营组织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慧敏 何多兴 +2 位作者 涂文国 唐傲 廖文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0期148-155,共8页
农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对创新农业经营发展机制,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崇州市的调研,运用SPSS系统聚类方法将粮食类适度规模化经营组织的经营规模划分为8组,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3个维度构建农地适度... 农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对创新农业经营发展机制,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崇州市的调研,运用SPSS系统聚类方法将粮食类适度规模化经营组织的经营规模划分为8组,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3个维度构建农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获取指标权重,并采用熵值法对权重系数予以修正,测算和评估三维效益对粮食类规模化经营综合效益的贡献、不同经营规模组段综合效益的差异以及崇州市粮食类适度规模化经营组织的总体经营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综合指标权重中,三维效益对综合效益的贡献不一,依次为经济效益(0.4044)>生态效益(0.3299)>社会效益(0.2657);53.33~66.67 hm^2、30.33~53.33 hm^2、66.67~100.00 hm^2 3个经营规模组段的经营效益最高;崇州市粮食类适度规模化经营综合效益总体上还处于一般水平,经营规模相对较小,不同形式的规模化经营组织发展不均衡。提出加强农地流转、完善农业扶持政策等措施促进粮食类农地适度规模化经营综合效益的持续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适度规模化经营 层次分析法 熵值法 效益比较 崇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规模化”与土地规模经营稳定性 被引量:14
2
作者 徐志刚 王雪莹 +1 位作者 郑旭媛 应瑞瑶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1-190,共10页
近年来,农地经营规模化在政策支持下快速发展,但粮食规模化经营的风险集聚可能增加经营不稳定性,加剧粮食市场波动,威胁国内粮食安全。研究从风险分散和经营稳定性视角阐释农地经营规模化与作业服务规模化结合形成的“双规模化”经营模... 近年来,农地经营规模化在政策支持下快速发展,但粮食规模化经营的风险集聚可能增加经营不稳定性,加剧粮食市场波动,威胁国内粮食安全。研究从风险分散和经营稳定性视角阐释农地经营规模化与作业服务规模化结合形成的“双规模化”经营模式影响粮食生产规模户经营稳定性的理论逻辑,并用来自黑龙江、河南、四川和浙江四省粮食生产规模户2015年和2018年两期跟踪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上述影响与机制。研究发现,“双规模化”经营模式具有显著的风险分散功能,可明显提高粮食生产规模户的经营稳定性,且规模户经营规模越大,其稳定农地规模经营的作用越强。也有证据表明粮食生产规模户采纳“双规模化”经营模式有利于其维持和扩张经营规模。建议政府相关部门除了积极为农地规模经营风险管理提供多元工具和公共政策,还可创造条件鼓励经营主体采用“双规模化”经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分散 农地经营规模化 作业服务规模化 “双规模化经营模式 规模经营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嵌入、村庄响应与农地规模化经营成效 被引量:10
3
作者 郑永君 张茜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9-146,共18页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然而资本主导下的农地规模化经营并不总能成功。基于嵌入性理论与中国农地规模化经营的实践经验,提炼出“经营嵌入性”概念,构建“资本嵌入—社会响应”模型,对不同的...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然而资本主导下的农地规模化经营并不总能成功。基于嵌入性理论与中国农地规模化经营的实践经验,提炼出“经营嵌入性”概念,构建“资本嵌入—社会响应”模型,对不同的农地规模化经营实践进行类型学划分和阐释,探讨不同类型的资本嵌入策略与村庄社会响应互动机制及其背后的行为逻辑。经营嵌入性是农地规模化经营的社会基础,表现为经营嵌入性越高,农地规模经营成效越好。其中内部经营嵌入主要采取生产嵌入和利益嵌入策略,而外部环境嵌入主要采取关系嵌入和文化嵌入策略。不同来源的经营主体和村庄整合度对经营嵌入难度产生影响,外来主体相比内生主体嵌入难度更大,村庄整合度越高嵌入难度也越大。从村庄响应来看,高社会整合度村庄的村干部更多地考虑村庄公共利益,村民也有更强的议价能力,而低社会整合度村庄的村干部可能会通过不正当手段牟取个人利益,导致村民被强制参与或者被内生经营主体关系裹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规模化经营 经营嵌入性 资本嵌入 村庄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规模化经营助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制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10
4
作者 谢静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3-114,共2页
土地作为农村产业发展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规模化经营可以盘活农村优势资源、赋能农村劳动力转移、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性动力、重塑乡村经济全产业链繁荣,进而带动农村产业融合的高质量发展。由此可见农地规模化经营和农村产业融合在政... 土地作为农村产业发展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规模化经营可以盘活农村优势资源、赋能农村劳动力转移、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性动力、重塑乡村经济全产业链繁荣,进而带动农村产业融合的高质量发展。由此可见农地规模化经营和农村产业融合在政策导向上具有协同性。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背景下,我国农地规模化经营也要适时优化其配套制度、顺应市场需求、维护经营秩序,夯实农村产业融合的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规模化经营 农村产业融合 作用机制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
5
作者 蒋健 吴海涛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2-82,共11页
文章基于2012—2023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并分析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显著抑制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具体表现为对农业新质生产力中... 文章基于2012—2023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并分析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显著抑制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具体表现为对农业新质生产力中的科技生产力、绿色生产力以及数字生产力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一过程主要是由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减少与劳动力供给质量的下降引起的,而土地规模化经营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则能够有效减缓这一过程,进而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此外,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在不同地区呈现一定的差异。研究结果为老龄化背景下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口老龄化 农业新质生产力 劳动力 农地规模化经营 农业社会化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农场长期存在的原因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黄延廷 崔瑞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42-1146,共5页
在世界农地规模化经营的过程中,家庭农场经营发展很快。但目前我国内还在为究竟采用什么样的农地规模化经营模式争论,文章力图对其内在原因进行探讨以正中国农地规模化经营之视听。文章主要从农民的生产优势、社会资本难以进入农业领域... 在世界农地规模化经营的过程中,家庭农场经营发展很快。但目前我国内还在为究竟采用什么样的农地规模化经营模式争论,文章力图对其内在原因进行探讨以正中国农地规模化经营之视听。文章主要从农民的生产优势、社会资本难以进入农业领域、实行大农场经营会产生农民如何生存的问题,以及农业技术水平的制约等四个方面分析家庭农场长期存在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农地规模化经营 农业技术水平 社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经济区“两型社会”建设实证研究——以1999—2009年河南省资源、经济和环境的相关数据为基础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宏 张静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3-136,共4页
怎样建设好中原经济区,这是一个新的实践性很强的重大课题,涉及方方面面。本组专题的文章涉及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两型社会"建设和农地规模化经营问题。前者利用1999—2009年河南省资源、经济和环境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 怎样建设好中原经济区,这是一个新的实践性很强的重大课题,涉及方方面面。本组专题的文章涉及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两型社会"建设和农地规模化经营问题。前者利用1999—2009年河南省资源、经济和环境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南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后者运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特别是农地规模化经营中的政府与市场的理论,辅以发达国家的农地规模化实践检验,对中原经济区建设乃至我国农地规模化经营问题进行了研究。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期望有更多的学者能加入理论研究中来,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两型社会 农地规模化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