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农地碳排放时空分异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天驹 贾磊 张晓慧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8-155,163,共9页
综合运用排放系数法、变异系数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方法,对省级尺度农地碳排放的时空分异与驱动因子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我国农地碳排放量在2000—2018年间大体上呈现先上升,近年来稳定下降的变化趋势;(2)中国省级尺... 综合运用排放系数法、变异系数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方法,对省级尺度农地碳排放的时空分异与驱动因子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我国农地碳排放量在2000—2018年间大体上呈现先上升,近年来稳定下降的变化趋势;(2)中国省级尺度农地碳排放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主要表现为除东北地区以外,其他地区农地碳排放量的空间差异较为显著;(3)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表明,研究期内农地碳排放在空间上表现出显著的、持续减弱的正向关联,其空间集聚状况变化较为稳定,基本呈现出与农业产值相匹配的分布格局;(4)因子探测结果表明,影响中国农地碳排放空间分异的核心驱动因子在研究期经历了较大变化,主要驱动因素逐渐由人口因素、农业机械化水平等向经济因素转变;(5)交互作用探测结果表明,一些解释力较小的因子在与其他因子交互叠加后,会产生非线性增强,显著提高其对农地碳排放空间分异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碳排放 时空分异 驱动因素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农地利用碳排放时空差异及驱动机理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苏洋 马惠兰 颜璐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62-1169,共8页
基于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柴油、翻耕、灌溉6个主要方面的碳源,测算了新疆1993-2010年及各地州2010年的农地利用碳排放量。结果表明:(1)新疆农地利用碳排量总体呈"快速-缓慢-快速"的三阶段增长特征,其碳排放强度变化轨迹与... 基于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柴油、翻耕、灌溉6个主要方面的碳源,测算了新疆1993-2010年及各地州2010年的农地利用碳排放量。结果表明:(1)新疆农地利用碳排量总体呈"快速-缓慢-快速"的三阶段增长特征,其碳排放强度变化轨迹与此基本一致;(2)各地州区域差异明显,昌吉回族州属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双高"型地区;乌鲁木齐等3地区属低碳排放量、高碳排放强度地区;塔城等四地区属高碳排放量、低碳排放强度地区;哈密等六地属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双低"型地区。同时,利用kaya恒等式对其驱动机理进行分解,得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是农地碳排放的最主要驱动因素;农业生产效率对农地碳排放具有较强抑制作用;而农业结构、农业劳动力规模在不同程度上推动农地碳排放,进而提出促进新疆农地碳减排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碳排放 时空差异 驱动机理 Kaya恒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湖南省农地利用碳排放时空格局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赵先超 宋丽美 古黄玲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9期307-311,共5页
基于化肥、农药、农膜、灌溉、翻耕、柴油等6类农地利用碳排放源,测算1999—2014年湖南省农地利用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分析湖南省农地利用碳排放时序特征,并基于GIS研究湖南省农地利用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1... 基于化肥、农药、农膜、灌溉、翻耕、柴油等6类农地利用碳排放源,测算1999—2014年湖南省农地利用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分析湖南省农地利用碳排放时序特征,并基于GIS研究湖南省农地利用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1999—2014年,湖南省农地利用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碳排放量从1999年的317.40万t增加到2014年的446.99万t,碳排放强度从1999年的987.79kg/hm^2增加到2016年的1076.26kg/hm^2;(2)湖南省农地利用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在空间上均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且集聚效应明显,2个年份排名前五的碳排放量总和分别占全省碳排放总量的54.34%和53.64%;(3)2010年和2014年,湖南省农地利用碳排放量与农业经济水平在空间格局分布上重合率达到100%,二者有着直接的影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利用排放 时空格局 GIS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粮食主产区农地利用碳排放时空演变与有效降低碳排放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慧 张恒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第8期165-169,共5页
基于2010-2019年我国粮食主产区13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IPPC经典碳排放计算法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农地利用碳排放量进行测度,并分析其时空演变趋势,进而提出适当的农业碳减排建议。研究发现:2010-2019年我国粮食主产区农地利用碳排放量总... 基于2010-2019年我国粮食主产区13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IPPC经典碳排放计算法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农地利用碳排放量进行测度,并分析其时空演变趋势,进而提出适当的农业碳减排建议。研究发现:2010-2019年我国粮食主产区农地利用碳排放量总体呈现先增后降的态势;我国粮食主产区各省份农地利用生产活动中,化肥投入是最大的碳排放来源;各粮食主产区农地利用的碳排放总量和结构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应加强地区间碳减排技术信息共享,减少农用物资的投入,加快融入科技创新理念,拓宽农业碳减排技术使用道路;提高农户低碳意识,帮助农户学习既高效又减排的农业生产方式。研究结果可为实现粮食主产区农地利用碳减排目标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利用排放 时空演变 农业减排 粮食主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