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福利变化研究
被引量:
24
1
作者
丁琳琳
吴群
李永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3-169,共7页
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理论,从经济状况、居住条件、居住环境、社会保障及社会机会等方面构建失地农民福利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基于农地价值理论视角,将失地农民可获得的福利划分为经济福利、社会福利和生态福利3个部分。在此基础上利用...
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理论,从经济状况、居住条件、居住环境、社会保障及社会机会等方面构建失地农民福利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基于农地价值理论视角,将失地农民可获得的福利划分为经济福利、社会福利和生态福利3个部分。在此基础上利用江苏省苏州市、南通市及宿迁市540户农户调查数据对征地前后农民福利水平进行测度,以探索不同城镇化发展阶段土地征收对失地农民福利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由于实行了"土地换社保"征地补偿方式,苏州市和南通市目前处于城镇化发展改革阶段,且前者在"人的城镇化"方面更为成熟;宿迁市采取一次性货币补偿方式,仍处于传统城镇化发展阶段。(2)苏州市和南通市失地农民福利水平呈上升趋势,总模糊指数分别从0.444、0.369上升到0.529、0.385;宿迁市样本农户福利水平则有所下降。(3)除苏州市外,南通市和宿迁市样本农户的经济福利均出现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36.1%、34.5%;三个地区失地农民社会福利均有所提升,且苏州市和南通市农户福利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宿迁市;生态福利方面,除南通市外,苏州市和宿迁市均出现下降。(4)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下,失地农民的福利水平明显受损,城镇化改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福利受损,尤其是社会福利得到较大提升。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真正实现"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同步发展,在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的同时,政府还需通过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就业指导培训、提供一定就业安置等途径实现征地补偿方式多元化,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配套设施、环境保护等的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失地农民
福利变化
农地价值理论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设用地指标收益分配机制的瓶颈与突破
2
作者
汪莉
王珺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5-130,共6页
建设用地指标收益分配机制关系到指标市场交易机制的发展,与农民权益保护息息相关。指标收益分配增减挂钩和“地票”交易是指标市场机制发展的初级和中级阶段,剖析这两种代表性模式,可以发现建设用地指标价值收益未能充分体现、收益分...
建设用地指标收益分配机制关系到指标市场交易机制的发展,与农民权益保护息息相关。指标收益分配增减挂钩和“地票”交易是指标市场机制发展的初级和中级阶段,剖析这两种代表性模式,可以发现建设用地指标价值收益未能充分体现、收益分配也不尽合理等问题。以农地资源综合价值理论认识农地上各项权利背后的利益关系,有助于更系统地对建设用地指标收益问题进行法学分析,构建新型的农地资源价值标准及其归属,并根据价值归属确定参与分配的主体与方式,创新设计收益分配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指标
市场交易
收益分配机制
创新
农地
资源综合
价值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福利变化研究
被引量:
24
1
作者
丁琳琳
吴群
李永乐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土地价格与市场研究室
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3-169,共7页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被征地农民共享土地红利机制研究--基于江苏省的实证"(批准号:2013009711003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我国土地资源效率提升能力与系统建设研究--基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视角"(批准号:71233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房价变动的人口城镇化效应:基于主体行为选择的视角"(批准号:71503117)
文摘
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理论,从经济状况、居住条件、居住环境、社会保障及社会机会等方面构建失地农民福利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基于农地价值理论视角,将失地农民可获得的福利划分为经济福利、社会福利和生态福利3个部分。在此基础上利用江苏省苏州市、南通市及宿迁市540户农户调查数据对征地前后农民福利水平进行测度,以探索不同城镇化发展阶段土地征收对失地农民福利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由于实行了"土地换社保"征地补偿方式,苏州市和南通市目前处于城镇化发展改革阶段,且前者在"人的城镇化"方面更为成熟;宿迁市采取一次性货币补偿方式,仍处于传统城镇化发展阶段。(2)苏州市和南通市失地农民福利水平呈上升趋势,总模糊指数分别从0.444、0.369上升到0.529、0.385;宿迁市样本农户福利水平则有所下降。(3)除苏州市外,南通市和宿迁市样本农户的经济福利均出现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36.1%、34.5%;三个地区失地农民社会福利均有所提升,且苏州市和南通市农户福利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宿迁市;生态福利方面,除南通市外,苏州市和宿迁市均出现下降。(4)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下,失地农民的福利水平明显受损,城镇化改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福利受损,尤其是社会福利得到较大提升。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真正实现"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同步发展,在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的同时,政府还需通过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就业指导培训、提供一定就业安置等途径实现征地补偿方式多元化,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配套设施、环境保护等的投入。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失地农民
福利变化
农地价值理论
江苏省
Keywords
new urbanization
landless peasants
welfare changes
farmland value theory
Jiangsu Province
分类号
F32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设用地指标收益分配机制的瓶颈与突破
2
作者
汪莉
王珺
机构
上海大学法学院
安徽医科大学法学院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5-130,共6页
文摘
建设用地指标收益分配机制关系到指标市场交易机制的发展,与农民权益保护息息相关。指标收益分配增减挂钩和“地票”交易是指标市场机制发展的初级和中级阶段,剖析这两种代表性模式,可以发现建设用地指标价值收益未能充分体现、收益分配也不尽合理等问题。以农地资源综合价值理论认识农地上各项权利背后的利益关系,有助于更系统地对建设用地指标收益问题进行法学分析,构建新型的农地资源价值标准及其归属,并根据价值归属确定参与分配的主体与方式,创新设计收益分配比例。
关键词
建设用地指标
市场交易
收益分配机制
创新
农地
资源综合
价值
理论
分类号
F30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D912.3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福利变化研究
丁琳琳
吴群
李永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建设用地指标收益分配机制的瓶颈与突破
汪莉
王珺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