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理论内涵与价值意蕴 被引量:18
1
作者 孙德超 曹志立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共7页
农地三权分置是沿着我国农村土地产权改革方向进行的增量改革,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从个人层面看,扩展承包地物权体系,巩固承包经营主体的财产权利;从市场层面看,细分农地产权结构,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从社会层面看,重构现代化背景下乡村... 农地三权分置是沿着我国农村土地产权改革方向进行的增量改革,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从个人层面看,扩展承包地物权体系,巩固承包经营主体的财产权利;从市场层面看,细分农地产权结构,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从社会层面看,重构现代化背景下乡村治理的基础。作为对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农地三权分置在实践层面也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有助于维护农民财产权利,实现土地权益的多元共享;促进农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优化社会权力关系,形成农村多主体合作治理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三权分置 理论内涵 价值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地三权分置改革中基层政府的角色调适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平 李兆友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2-85,共4页
农地三权分置改革是我国实施城乡统筹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三农发展的现实选择。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高效有序推进需要基层发挥服务、保障、引导、监管作用,但囿于公共服务理念薄弱、长效保障机制空置、流转程序规范严重缺失、政府行... 农地三权分置改革是我国实施城乡统筹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三农发展的现实选择。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高效有序推进需要基层发挥服务、保障、引导、监管作用,但囿于公共服务理念薄弱、长效保障机制空置、流转程序规范严重缺失、政府行为缺乏有效监督等因素的制约,其在改革中出现了越位、缺位等角色失范行为。这就要求基层政府及时调适自身角色定位,在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的行政理念指引下,依法将角色调适到满足农民合理需求及实现农民利益最大化目标上来,真正实现农村社会资源的公正、合理配置,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三权分置 基层政府 角色定位 角色调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三权分置与农业产业化之刍议
3
作者 吴华南 《现代农业研究》 2021年第10期73-74,共2页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为改变中国农村农业发展相对落后的状况,为适应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中央出台农地三权分置的政策。作者从农村系列问题的实际出发,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理论对农地三权分置和农业产业化问题进行了分析...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为改变中国农村农业发展相对落后的状况,为适应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中央出台农地三权分置的政策。作者从农村系列问题的实际出发,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理论对农地三权分置和农业产业化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认为农地三权分置的政策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振兴农村经济,有利于国家粮食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三权分置 农地经营权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 农业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权分置下农地权利结构新解
4
作者 鞠梦圆 《热带农业工程》 2021年第2期98-102,共5页
明确三权分置的"三权"是指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承包权和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试图通过找到农地三权分置与房屋转租过程中的权利结构的相通之处。利用画结构图、对比分析等方法,以房屋转租后的权利结构为切入点,... 明确三权分置的"三权"是指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承包权和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试图通过找到农地三权分置与房屋转租过程中的权利结构的相通之处。利用画结构图、对比分析等方法,以房屋转租后的权利结构为切入点,探析三权分置下土地的权利结构,并提出有针对性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三权分置 权利结构 房屋转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权分置”视野的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模式 被引量:10
5
作者 姜翔程 乔莹莹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8-115,共8页
农田水利设施是农村土地经营的关键基础设施,其管护效果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发展。随着农地"三权分置"办法实施,放活经营权更需要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水平。基于农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现状,剖析农地... 农田水利设施是农村土地经营的关键基础设施,其管护效果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发展。随着农地"三权分置"办法实施,放活经营权更需要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水平。基于农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现状,剖析农地"三权分置"可能给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带来的影响,提出"三权分置"背景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模式,包括以专业化为特征的"管养分离"模式、"村级五位一体"管护模式、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主导的用水协会管护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管护模式。新的管护模式能够改善以往管护模式的不足,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水平,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三权分置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政府作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