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4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协同Sentinel-2和GF-3多特征优选的农作物识别
1
作者 张青松 王金鑫 赫晓慧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163,共11页
农作物识别是精准农业的重要研究领域。在时空大数据和智能计算时代,如何充分挖掘和综合应用各种数据、方法和模型的优势是提高遥感农作物识别精度的有效途径。该研究以安徽省颍上县为例,采用Sentinel-2和GF-3卫星影像数据,提取了包括... 农作物识别是精准农业的重要研究领域。在时空大数据和智能计算时代,如何充分挖掘和综合应用各种数据、方法和模型的优势是提高遥感农作物识别精度的有效途径。该研究以安徽省颍上县为例,采用Sentinel-2和GF-3卫星影像数据,提取了包括光谱、指数、纹理和极化等在内的58个特征指标;随后分别选取3种特征优选算法和3种机器学习方法进行组合,设计了3种试验方案,探索特征选择和机器学习方法对农作物分类的影响;通过对比特征维度和分类精度,对各种分类方案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红边特征在农作物识别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纹理特征的加入也适当提高了分类精度;3种特征优选算法分别和随机森林方法组合时,分类精度均为最优;其中Relief F与随机森林组合在遥感农作物识别分类中效果最好,总体精度达到了93.39%,Kappa系数为0.893 3,F1得分为93.31%;比Relief F结合极限梯度提升和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的总体精度、Kappa系数、F1得分分别提高1.36个百分点、0.021和1.31个百分点,8.81个百分点、0.131 2和8.78个百分点;在随机森林分类方法下,Relief F特征选择维度为28维,比随机森林的递归特征消除和卡方检验特征优选算法分别低4和22维,证明了Relief F结合随机森林分类方法的有效性和先进性。该研究为精准农作物识别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分类 特征 优选 随机森林 Sentinel-2 GF-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高原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2
作者 金萍 蒋礼玲 +1 位作者 侯万伟 黄苗苗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7-252,共6页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保障粮食安全、支撑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性资源。青海高原独特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是国家战略资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青海高原农作...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保障粮食安全、支撑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性资源。青海高原独特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是国家战略资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青海高原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为切入点,通过对农作物资源普查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提出构建多层次广泛收集、多元化高效利用和多路径政策保障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高原 农作物种质资源 保护利用 发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的绿色低碳分析
3
作者 王强盛 张慧 +4 位作者 沈叶 曹红灵 丁万里 徐娅 刘为浒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99,共4页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具有储量丰富、种类多样、分布广泛的特点,有效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是现代农业生产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也是亟待攻克的关键技术课题,将秸秆转化为肥料加以利用,是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本文详细阐述了秸秆肥料化...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具有储量丰富、种类多样、分布广泛的特点,有效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是现代农业生产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也是亟待攻克的关键技术课题,将秸秆转化为肥料加以利用,是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本文详细阐述了秸秆肥料化利用的3种主要方式——直接还田、堆肥还田和炭化还田,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结合大田试验结果发现,秸秆直接还田、堆肥还田和炭化还田均能有效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以及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此外,堆肥还田和炭化还田在防治病虫害、减少杂草滋生方面效果显著,对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助力农业低碳转型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水稻 肥料化 绿色低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判别特征学习和中层特征监督的农作物病害识别
4
作者 杜海顺 安文昊 +1 位作者 张春海 周毅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08-216,共9页
准确识别农作物病害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大多数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农作物病害识别方法没有充分利用网络不同层次的特征对病害进行综合分析,且对病害的细节信息关注不足。为了有效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提取... 准确识别农作物病害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大多数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农作物病害识别方法没有充分利用网络不同层次的特征对病害进行综合分析,且对病害的细节信息关注不足。为了有效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提取的不同层次的特征来更准确地识别农作物病害,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判别特征学习和中层特征监督的农作物病害识别网络。具体地,该网络由1个主干ResNet50、1个综合判别特征学习模块以及1个中层特征监督分支组成。其中,主干ResNet50负责提取农作物病害图像的浅层、中层以及深层特征;综合判别特征学习模块通过对主干ResNet50提取的不同层次的特征进行分析与综合,得到综合判别特征;中层特征监督分支用于确保含有丰富细节信息的中层特征的判别力。在公共农作物病害数据集AIchallenger2018和Cassava以及自制农作物病害数据集RCP-Crops上,所提出网络识别准确率分别达89.76%、87.95%、98.19%,F1分数分别达89.57%、87.77%、98.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病害识别 综合判别特征学习 中层特征监督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变化趋势分析
5
作者 杨永义 宋微微 +4 位作者 辛富刚 谢坤 王桂娥 马强 李娜娜 《中国种业》 2025年第7期128-134,141,共8页
山东省于2020年4月至2023年5月组织实施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对133个农业县(市、区)进行了普查,其中30个县(市)进行了系统调查。为给山东省农作物种质源保护和进一步发掘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该行动中收集的数据为... 山东省于2020年4月至2023年5月组织实施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对133个农业县(市、区)进行了普查,其中30个县(市)进行了系统调查。为给山东省农作物种质源保护和进一步发掘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该行动中收集的数据为基础,对农作物品种更替以及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山东省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较大,作物品种数量迅速增加,地方品种消失严重,特别是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地方品种消失速度加快;针对以上情况,山东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地方老品种、野生种质资源进行收集保护,维持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助力农作物品种创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农作物 种质资源 调查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农作物种业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6
作者 王京京 胡昕 +6 位作者 史后蕊 钟文 王文涛 毛瑞喜 何艳芳 齐同星 姜宗昊 《中国种业》 2025年第8期27-31,共5页
山东省是农业大省,也是种业大省,农作物种业企业综合实力雄厚。近年来,山东省扎实推进种业企业扶优培强,农作物种业企业发展成效显著,2024年农作物种业企业经营业绩再创历史新高。通过利用全国农作物种业统计、产供需调度工作的相关数... 山东省是农业大省,也是种业大省,农作物种业企业综合实力雄厚。近年来,山东省扎实推进种业企业扶优培强,农作物种业企业发展成效显著,2024年农作物种业企业经营业绩再创历史新高。通过利用全国农作物种业统计、产供需调度工作的相关数据和山东省农作物种业最新数据,概述了山东省农作物种业企业发展成效,重点阐述了农作物种业企业发展现状,分析指出了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系统提出了促进山东省农作物种业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种业企业 发展成效 现状 问题 山东 对策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秸秆时空分布及还田现状
7
作者 郝玉波 宫秀杰 +5 位作者 韩林静 钱春荣 张思涛 于洋 姜宇博 吕国依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7,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秸秆利用率,推动区域秸秆全量化应用,利用统计年鉴数据,以黑龙江省主要作物秸秆为研究对象,分析黑龙江省内主要种植作物(玉米、水稻和大豆)在各地市的秸秆产量及秸秆还田利用率,明确各地市内秸秆利用现状。结果表明,黑龙江... 为进一步提高秸秆利用率,推动区域秸秆全量化应用,利用统计年鉴数据,以黑龙江省主要作物秸秆为研究对象,分析黑龙江省内主要种植作物(玉米、水稻和大豆)在各地市的秸秆产量及秸秆还田利用率,明确各地市内秸秆利用现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玉米、水稻和大豆秸秆总产量均随着时间呈指数上升,且秸秆总产量在地市间分布不均,玉米秸秆产量呈由南向北减少的趋势,水稻秸秆产量分布总体上呈由西南部向东北部减少的趋势,大豆秸秆产量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2023年秋冬季黑龙江省玉米秸秆直接还田面积450.87万hm^(2),占播种面积的63.53%,水稻秸秆直接还田面积为270.93万hm^(2),占总播种面积的79.85%,大豆秸秆直接还田面积为428.55万hm^(2),占总播种面积的90.39%。其中播种面积最大的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和绥化市秋冬季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比例分别为59.44%、54.63%和59.36%,水稻秸秆直接还田比例分别为72.17%、61.00%和60.82%,秸秆直接还田面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各地大豆秸秆还田比例均较高,全省平均达90.39%。因此,黑龙江省秸秆资源丰富,具有较强秸秆利用潜力,但各地市秸秆还田比例不均,各地市应当结合当地资源现状合理优化秸秆资源利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农作物 草谷比 秸秆资源 利用率 还田量 还田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俄罗斯农作物种植面积及产量
8
作者 张睿 唐晓东 +2 位作者 杜若楠 闫文义 杨淑萍 《黑龙江粮食》 2025年第7期25-28,共4页
根据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俄罗斯所有经济类农作物总种植面积降至8050.6万公顷。2023年总播种面积是8146.3万公顷。2024年,谷类和豆类总面积减至4609.6万公顷,其中谷类作物播种面积大幅减少,从4493.9万公顷减至4220.8... 根据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俄罗斯所有经济类农作物总种植面积降至8050.6万公顷。2023年总播种面积是8146.3万公顷。2024年,谷类和豆类总面积减至4609.6万公顷,其中谷类作物播种面积大幅减少,从4493.9万公顷减至4220.8万公顷。然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却有所增加,从1890.5万公顷增至2013.3万公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4年 俄罗斯 农作物种植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州市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与分析
9
作者 王永士 刘韶华 +3 位作者 刘德兴 祁国宾 聂元军 何庆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6期9-14,共6页
通过对林州市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全面普查与深入分析,本文作者首先概述了林州市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种类、特点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其次详细阐述了普查收集的方法与实施过程,包括前期准备、具体实施步骤及数据统计与分析。普查结果显示... 通过对林州市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全面普查与深入分析,本文作者首先概述了林州市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种类、特点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其次详细阐述了普查收集的方法与实施过程,包括前期准备、具体实施步骤及数据统计与分析。普查结果显示,林州市拥有丰富的农作物种质资源,且这些资源在地理分布和特性上具有多样性。最后探讨了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策略,包括建立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与保护区、加强监测与管理、推广优质种质资源及加强创新与研发等方面,以促进林州市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种质资源 普查收集 保护利用 林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辽河平原农作物的耕地利用竞争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以沈阳市为例
10
作者 宋戈 苏锐清 +1 位作者 蔡钊阳 孙君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104,127,共13页
研究目的:深入分析不同粮食作物和非粮食作物的耕地利用竞争结构,明确耕地利用竞争类型,阐明农作物的耕地利用竞争格局变化特征,揭示耕地空间利用的影响因素与农作物耕地利用竞争格局的内在关系和本质联系,以期为完善耕地保护政策提供... 研究目的:深入分析不同粮食作物和非粮食作物的耕地利用竞争结构,明确耕地利用竞争类型,阐明农作物的耕地利用竞争格局变化特征,揭示耕地空间利用的影响因素与农作物耕地利用竞争格局的内在关系和本质联系,以期为完善耕地保护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竞争指数模型,Lotka-Volterra共生模型,地理探测器。研究结果:(1)1997—2022年研究区农作物的耕地利用竞争结构呈现粮食作物竞争区域比例下降、粮食作物与非粮食作物竞争区域比例上升趋势,农作物的耕地利用竞争类型以平衡型竞争和退化型竞争为主。(2)研究区农作物的耕地利用竞争格局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研究区西南部、东部以及中部、北部分别呈现水稻—玉米和玉米—其他作物的竞争结构;北部的耕地利用竞争类型以退化型竞争为主,中部的竞争类型多样且转型较快,南部表现出稳定的多类型共存状态。(3)不同要素对研究区农作物的耕地利用竞争格局影响呈现明显差异,降水、气温、土壤和坡度等立地条件是重要基础因素,农机化程度和灌溉水平等技术要素是核心驱动要素,粮食价格、农业补贴政策等市场和政策要素对农作物耕地利用竞争格局的影响显著且持续,GDP、人口密度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呈现阶段性特征。研究结论:调整不同粮食作物与非粮食作物种植规模,协同优化耕地利用竞争格局和完善耕地保护政策,是实现粮食安全与其他重要农产品供给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竞争 空间格局 农作物 影响因素 下辽河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高光谱影像和面向对象的农作物精细分类研究
11
作者 张海瑞 杨风暴 《中国种业》 2025年第7期119-123,127,共6页
快速准确获取农情信息与农作物种植结构,对保障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以无人机高光谱影像为数据源,使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农作物精细分类。首先使用最小噪声分离变换对无人机高光谱数据降维处理,然后通过eCognit... 快速准确获取农情信息与农作物种植结构,对保障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以无人机高光谱影像为数据源,使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农作物精细分类。首先使用最小噪声分离变换对无人机高光谱数据降维处理,然后通过eCognition软件进行多尺度分割,利用ESP2插件确定最佳分割尺度后进行尺度分割,最后采用面向对象的K-近邻(KNN)、分类与回归树(CART)、支持向量机(SVM)和随机森林(RF)4种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分类,并采用总体精度、Kappa系数、用户精度、生产者精度对分类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4种分类方法中RF算法分类效果最好,与实际作物类型及分布有较好的一致性,其总体精度达到95.84%,比KNN、CART和SVM算法分别高出8.43个、4.32个、2.20个百分点,其Kappa系数高达0.9487,比KNN、CART和SVM算法分别高0.1055、0.0537、0.0275,对玉米的分类效果最好。研究结果可为小尺度下的农作物精细分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高光谱 特征提取 面向对象 机器学习 农作物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亮点与优异资源介绍
12
作者 陆佩兰 《中国种业》 2025年第3期53-57,共5页
福建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项目经过6年多的努力,共采集到4390份(含专项抢救性收集多年生野生大豆13份)资源样本,保存于相应国家资源库(圃)中,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项目成果的亮点在于充分依托福... 福建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项目经过6年多的努力,共采集到4390份(含专项抢救性收集多年生野生大豆13份)资源样本,保存于相应国家资源库(圃)中,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项目成果的亮点在于充分依托福建省的资源禀赋,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深入践行“应采尽采”的方针,采集了种类丰富的资源样品。同时还在野生资源新居群的发现、优异资源的挖掘、濒危资源的保护、特色资源的产业化开发等方面取得突出的成果,共有南靖柴蕉等5个资源在不同年度被评为全国十大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和琯溪蜜柚被评为全国十大农作物种质资源开发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农作物 种质资源 普查 收集 成果 亮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结果分析与思考
13
作者 陆佩兰 《中国种业》 2025年第7期69-76,共8页
福建省实施的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包含信息普查与资源采集两大核心任务。基于全省74个普查县(市、区)1956年、1981年和2014年3个时间节点的农业基本情况与作物种植结构普查数据,研究表明:福建省种植结构从单一粮食... 福建省实施的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包含信息普查与资源采集两大核心任务。基于全省74个普查县(市、区)1956年、1981年和2014年3个时间节点的农业基本情况与作物种植结构普查数据,研究表明:福建省种植结构从单一粮食作物类型为主,逐步向多种作物类型组合优化的方向转变,充分展现了种植业生产从单纯保障温饱,逐渐转变为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的过程。全省农作物地方品种资源总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突显出资源保护的紧迫性;相反,培育品种数急剧增加,品种更新换代速度明显加快,这些变化与全国的趋势变化基本相符。值得关注的是,福建省种植结构呈现三大独特性:马铃薯跃居第三大粮食作物,麦类作物资源与种植大幅缩减,茶树、蔬菜、果树三大产业成为福建省农业的支柱产业,且茶树、果树地理标志品种众多,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使用数量居全国首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农作物 种质资源 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ython实现的深度学习模型在农作物病虫害检测与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高天哲 《河北农机》 2025年第5期142-144,共3页
农业病虫害检测与防治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稳定、农产品安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及时检测和有效防治,可以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影响,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Python编程语言在农业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涵盖... 农业病虫害检测与防治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稳定、农产品安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及时检测和有效防治,可以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影响,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Python编程语言在农业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涵盖了从环境监测、病虫害检测与防治、农作物生长监测等多个方面。本文首先阐述了农业病虫害检测与防治的重要性和意义,紧接着分析了Python实现深度学习模型的关键技术,最后探讨了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农作物病虫害检测与防治的关键步骤,利用Python编程实现了农作物病虫害检测模型,并通过测试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以期对深度学习模型在农作物病虫害检测与防治中的实际应用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THON 深度学习 农作物 病虫害检测与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地区低耗水农作物种植传统及其生态意义——以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为例
15
作者 图力古日 《农家科技》 2025年第11期10-12,共3页
干旱地区占全球陆地面积的近一半,其低耗水农作物种植传统对生态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为例,探讨干旱地区种植粟、黍等低耗水农作物的历史传统、生态价值及现代意义。研究表明,敖汉旱作农业通过节... 干旱地区占全球陆地面积的近一半,其低耗水农作物种植传统对生态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为例,探讨干旱地区种植粟、黍等低耗水农作物的历史传统、生态价值及现代意义。研究表明,敖汉旱作农业通过节水技术、轮作倒茬、生态适应品种培育等方式,实现了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土壤保护,同时为乡村振兴、生态农业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地区 低耗水农作物 敖汉旱作农业系统 生态意义 农业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主要农作物秸秆营养品质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乾冰 李月梅 +3 位作者 宋明丹 塔林葛娃 王鸿霞 刘承琦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5-130,共6页
农作物秸秆是青藏高原农区重要的饲料来源,如何选择适宜的农作物秸秆是影响当地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为提高秸秆饲用的科学性及实效性,本研究以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以干物质、全氮、全磷、全钾、... 农作物秸秆是青藏高原农区重要的饲料来源,如何选择适宜的农作物秸秆是影响当地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为提高秸秆饲用的科学性及实效性,本研究以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以干物质、全氮、全磷、全钾、粗灰分、粗蛋白、粗纤维等12项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青海省12个涉农县的白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黑青稞、白青稞、春小麦5种农作物秸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种农作物秸秆的12项营养品质指标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比较重要的有粗蛋白与纤维素、中性洗涤纤维、粗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干物质与中性洗涤纤维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主成分分析时提取了3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达92.12%。秸秆营养品质综合评价顺序为白青稞>黑青稞>春小麦>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聚类分析结果表现为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为一类;白青稞、黑青稞为一类;春小麦为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农作物秸秆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农作物秸秆替代锯木屑在猪粪污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农丽容 李顺芳 +6 位作者 王海强 余明芬 韦海霞 陈锐霞 熊倩 蓝英 翁梅悦 《广西畜牧兽医》 2025年第2期80-81,共2页
广西的大宗农作物有甘蔗、水稻、玉米、木薯、桑树等,其中甘蔗、木薯、桑树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1],农作物秸秆资源非常丰富。但因开发利用技术缺乏,这些农作物秸秆成了群众处理的负担。如能将这些农作物秸秆开发应用于猪粪... 广西的大宗农作物有甘蔗、水稻、玉米、木薯、桑树等,其中甘蔗、木薯、桑树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1],农作物秸秆资源非常丰富。但因开发利用技术缺乏,这些农作物秸秆成了群众处理的负担。如能将这些农作物秸秆开发应用于猪粪污处理发酵垫料中,即可将农作物秸秆和猪排泄物发酵后资源化利用,对发展生态养殖业,增加群众收入,促进农牧结合,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大宗农作物 农牧结合 锯木屑 可持续发展 木薯 垫料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在农作物种植中的应用研究
18
作者 焦华 《南方农机》 2025年第1期184-186,共3页
农业机械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关部门要全面把控不同农业机械的内在功能,确保农作物种植实现全面机械化。基于此,文章介绍了现代农业机械的主要类型,分析了部分农业机械使用现状,阐述了现代农业机械在农作物耕作、施肥... 农业机械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关部门要全面把控不同农业机械的内在功能,确保农作物种植实现全面机械化。基于此,文章介绍了现代农业机械的主要类型,分析了部分农业机械使用现状,阐述了现代农业机械在农作物耕作、施肥喷药、灌溉与收获等环节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操作人员要合理应用多种智能化农业机械,有效解决农业种植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农作物种植整体质量,降低相关人员劳作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种植 农业机械 智能灌溉 农作物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技术在农作物种植中对作物品质提升的作用
19
作者 庞力 《农家科技》 2025年第7期190-192,共3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的加剧,农业灌溉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合理的灌溉管理不仅能够保障作物的正常生长,还能提升作物品质,满足市场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本文主要叙述了现代灌溉技术在农作物种植中的应用优势,分析了灌溉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的加剧,农业灌溉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合理的灌溉管理不仅能够保障作物的正常生长,还能提升作物品质,满足市场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本文主要叙述了现代灌溉技术在农作物种植中的应用优势,分析了灌溉技术对作物品质的提升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灌溉技术在农作物种植中提升作物品质的应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技术 农作物种植 农作物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量级深度学习网络在农作物目标检测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毓超 吴茜 +3 位作者 张兵园 周玲莉 任妮 张美娜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1-270,共10页
随着计算机视觉领域中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应用的发展,各类农业场景中的目标检测性能得到极大的推动。与部署在云端服务器的大规模深度学习网络不同,轻量级深度学习网络因其较小的参数量和运算量,在硬件资源有限且实时性要求更高的农业场... 随着计算机视觉领域中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应用的发展,各类农业场景中的目标检测性能得到极大的推动。与部署在云端服务器的大规模深度学习网络不同,轻量级深度学习网络因其较小的参数量和运算量,在硬件资源有限且实时性要求更高的农业场景中展现出潜力,完成果蔬采摘机器人的目标检测、作物病虫草害目标检测以及作物表型检测等任务。概述当前主流轻量级深度学习网络的模型结构、关键技术模块与模型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轻量级深度学习网络在果实目标检测、谷物穗部检测、作物病虫害检测3大类应用场景的研究进展。指出轻量级深度学习网络在农作物目标检测应用上还存在普适性数据集稀缺、模型泛化能力弱、模型检测精度与检测效率的平衡难以把握等问题,并展望通过农业数据集数量、质量与多样性提升,轻量级深度学习网络结构优化,迁移学习应用以及边缘设备硬件加速技术等进一步提升目标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目标检测 深度学习 轻量级网络 边缘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