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水灌溉和施肥对半干旱区春小麦生态位适宜度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文龙 苏敏 李自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48,共7页
为了探讨利用农业集水进行的控制灌溉和施肥对提高春小麦生态位适宜度和增加产量的重要作用,该文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建模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供水和不同施肥对春小麦叶面积指数(LAI)、根生物量、生态位适宜度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 为了探讨利用农业集水进行的控制灌溉和施肥对提高春小麦生态位适宜度和增加产量的重要作用,该文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建模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供水和不同施肥对春小麦叶面积指数(LAI)、根生物量、生态位适宜度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溉供水量与不同施肥量对春小麦LAI和根生物量都呈现出显著的影响,其中丰水、平水和自然降水比低水处理的LAI最大值(开花期)分别增加56.9%、30.9%和19.1%;根生物量平均值分别增加84.2%、50.4%和26.6%;同时施肥与相应不施肥相比亦有显著增加。春小麦生态位适宜度与产量的结果显示:在丰水、平水、自然降水和低水处理下的适宜度(F(t))平均值分别为0.6631、0.5670、0.5174和0.4763,籽粒产量平均值分别为3159.2、2345.2、1735.7和1380.6kg/hm2;其中丰水、平水和自然降水比低水处理的适宜度值分别提高了39.2%、19.0%和8.6%;平均籽粒产量分别提高了128.8%、69.9%和25.7%,这表明增加供水量具有提高适宜度和增产的显著正面影响。同时,施肥比相应不施肥也有提高适宜度和增产的积极作用。统计分析表明:适宜度与籽粒产量之间呈正线性相关关系。对试验中16种不同水肥组合处理的评价结论为:丰水下施低、中、高肥,平水高肥和自然降水高肥等5种处理下属适宜;其余11种处理下属中等或不适宜。各处理下的最大适宜度值(0.8351)和最高产量(4275.8kg/hm2)是在丰水高肥下一致达到,这表明丰水高肥是半干旱区的一种生态适应性和产量最佳的组合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肥料 粮食 农业集水工程 春小麦 生态位适宜度 产量 半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