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2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化品种创新 推进农业进步 被引量:1
1
作者 敖毅 韩学瑞 《云南农业》 2003年第6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云南 作物新品种创新 农业科技进步 协作攻关组 科技成果转化 人才培养 品种选育 品种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闵行区科技促进农业进步
2
《上海农村经济》 2008年第12期46-46,共1页
2005年以来,闵行区农业科技部门共同承担了国家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巩固项目5项,市级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21项,区级农业科技项目45项。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了闵行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农业进步 闵行区 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业科技项目 共同承担 科技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研究
3
作者 岳强 《山西农经》 2025年第5期73-75,共3页
运用多元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了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利用国际农业领域的统计数据,通过实地考察,定量评估了科技创新、农业机械化和生物技术在农业产值增加中的贡献。研究发现,农业经济的发展得益于科技投资的显... 运用多元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了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利用国际农业领域的统计数据,通过实地考察,定量评估了科技创新、农业机械化和生物技术在农业产值增加中的贡献。研究发现,农业经济的发展得益于科技投资的显著推动,而政策的有力支持进一步增强了这种促进效果。阐明了农业技术革新与政策背景之间的互动机制,并强调了技术应用普及与农业经济增值之间的紧密联系,为制定有效的农业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进步 农业经济增长 多元回归分析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保险、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绿色发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郑军 庄春柳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9-80,共22页
本文构建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和理论框架,系统分析农业保险通过农业技术进步助推农业绿色发展的作用渠道,并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农业保险对农业绿色发展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农业保险的保障性发挥灾后赔付作用,增加农民收益,... 本文构建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和理论框架,系统分析农业保险通过农业技术进步助推农业绿色发展的作用渠道,并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农业保险对农业绿色发展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农业保险的保障性发挥灾后赔付作用,增加农民收益,产生福利效应;农业保险的政策性提高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和风险偏好,而农业保险的福利效应增加了农民收入,激发农民使用先进技术的积极性,产生技术进步效应。农业保险通过农业技术进步有效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农业技术进步 农业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5
作者 甘锐桓 邓国仙 +2 位作者 李双 许忠裕 黎丽菊 《山西农经》 2024年第12期157-159,共3页
依靠技术进步来提升效率和效益是农业发展的普遍规律。探讨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作用,在明确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逻辑、农业技术进步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影响的主要方面等基础上,进一步剖析农业技... 依靠技术进步来提升效率和效益是农业发展的普遍规律。探讨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作用,在明确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逻辑、农业技术进步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影响的主要方面等基础上,进一步剖析农业技术进步通过提升生产效率、提升产品品质、提升资源配置影响农民收入的内在机理,提出应通过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注重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径,实现通过农业技术进步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进步 农民收入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业技术进步模式的选择与创新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凤才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1年第3期116-119,共4页
目前国外工农业技术进步模式主要有“美国式”、“日本式”、和“西欧式”三种模式,黑龙江省具有自身特点,其农业生产系统包括两个截然不同的子系统,故黑龙江省农业技术进步模式不能机械照搬国外模式,而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分长期和... 目前国外工农业技术进步模式主要有“美国式”、“日本式”、和“西欧式”三种模式,黑龙江省具有自身特点,其农业生产系统包括两个截然不同的子系统,故黑龙江省农业技术进步模式不能机械照搬国外模式,而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分长期和短期分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进步模式 创新性选择 农业技术 技术创新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打造农业科技创新策源地
7
《上海农村经济》 2025年第1期7-7,共1页
上海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升上海农业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和整体效能。“十四五”以来,逐步构建起较为完备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80.13%,以节水抗旱稻、中华绒螯蟹新品... 上海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升上海农业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和整体效能。“十四五”以来,逐步构建起较为完备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80.13%,以节水抗旱稻、中华绒螯蟹新品种“江海21”等为代表的一批农业科研成果广泛推广应用。谋划总体布局,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按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要求,市政府办公厅制定《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聚焦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活力和效率,科学布局特色种源、生物制造、现代设施农业三条新赛道,一体部署农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农业科技策源能力不断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农业科技创新 体制机制改革 农业科研成果 创新链 人才链 生物制造 顶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技项目过程管理的经验与思考
8
作者 邢鲁亭 汤勇华 《上海农村经济》 2025年第3期26-27,共2页
农业科技项目作为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在农业科技发展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其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农业科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项目过程管理是指个体或组织针对某一项目施行的决策、计划、沟通、协调、控制以及激励等措施,... 农业科技项目作为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在农业科技发展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其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农业科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项目过程管理是指个体或组织针对某一项目施行的决策、计划、沟通、协调、控制以及激励等措施,农业科技项目的过程管理,是指从合同书签订到提交项目验收申请这一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进步 农业科技项目 农业科技工作 农业科技发展 项目过程管理 提交项目 经验与思考 管理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农业科技》征稿简则
9
《四川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I0002-I0002,共1页
本刊以学术研究创新,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活跃学术交流;以技术研究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技术推广。把《四川农业科技》办成一本集学术性、指导性和实践性于一体,能够充分反映四川农业科研水平和现代农业特色的综合性农业技术刊物... 本刊以学术研究创新,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活跃学术交流;以技术研究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技术推广。把《四川农业科技》办成一本集学术性、指导性和实践性于一体,能够充分反映四川农业科研水平和现代农业特色的综合性农业技术刊物。主要刊登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科研简报、综述以及技术文章、管理经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进步 农业技术推广 科技成果转化 科研简报 现代农业 技术刊物 学术交流 学术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印发
10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5年第2期20-20,共1页
加快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在紧盯世界科技前沿、坚持产业急需导向的基础上,农业农村部近日制定印发《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要求聚焦农业新品种培育、耕地质量提升、农机装备研制、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畜禽... 加快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在紧盯世界科技前沿、坚持产业急需导向的基础上,农业农村部近日制定印发《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要求聚焦农业新品种培育、耕地质量提升、农机装备研制、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畜禽水产疫病防控、高效种植养殖、绿色低碳农业、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制造、农产品质量安全、乡村发展等十大重点领域,加快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据了解,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已整体迈进世界第一方阵,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农业科技创新 自立自强 农产品加工 农产品质量安全 新品种培育 食品制造 农机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于敏 方子节 +1 位作者 姜明伦 杨晶照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94-297,共4页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发展及其现代化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农业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然后运用C-D生产函数就云南省改革开放以来的农业发展情况作了简要分析。选取农业总产值、劳动力投入、化肥施用量作为...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发展及其现代化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农业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然后运用C-D生产函数就云南省改革开放以来的农业发展情况作了简要分析。选取农业总产值、劳动力投入、化肥施用量作为变量,找出制约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并从政策环境、资金投入、教育投入等方面对云南省未来农业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金融发展对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技术进步还是技术效率——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GMM估计 被引量:86
12
作者 尹雷 沈毅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2-40,共9页
通过DEA 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在此基础上通过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GMM方法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的影响与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农村金... 通过DEA 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在此基础上通过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GMM方法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的影响与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是农业技术进步效应,而不是农业技术效率效应;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并且东部、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效应同样来自农业技术进步效应的驱动。完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落脚点应是促进农村金融区域平衡发展,不断提高其服务农业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发展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农业技术进步 农业技术效率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09年三大都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及比较 被引量:25
13
作者 张莉侠 张睿 林建永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4-109,共6页
采用索洛余值法测算了1990—2009年北京、上海及天津三大都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果显示:1990—2009年三大都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上海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略高于北京和天津。进一步分析发现,三大都市农业物质费... 采用索洛余值法测算了1990—2009年北京、上海及天津三大都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果显示:1990—2009年三大都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上海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略高于北京和天津。进一步分析发现,三大都市农业物质费用投入对农业总产出的贡献呈下降趋势,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带来的负效应日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大都市 索洛余值法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农业技术进步水平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6
14
作者 牛田华 张爱芹 潘庆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9654-9655,9686,共3页
选取反映农业科技进步的8项评价指标,以《山东统计年鉴(2005)》中山东省各地市截面数据为基础,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山东省各地市的农业技术进步水平做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各地市农业技术进步水平不均衡,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 选取反映农业科技进步的8项评价指标,以《山东统计年鉴(2005)》中山东省各地市截面数据为基础,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山东省各地市的农业技术进步水平做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各地市农业技术进步水平不均衡,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低,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进步 区域特征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技术进步构成因素的分解及评价——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社梅 毛小报 黄伟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4-387,共4页
在分解农业技术进步构成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专家调查的办法,对浙江省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与政策、服务技术三大类12项构成因素的权重进行了测定和评价。结果显示:农业生产技术对农业技术进步起决定性的作用,... 在分解农业技术进步构成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专家调查的办法,对浙江省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与政策、服务技术三大类12项构成因素的权重进行了测定和评价。结果显示:农业生产技术对农业技术进步起决定性的作用,贡献度超过了50%;12个单项因素中,动植物品种改良技术贡献最大;管理与服务技术中,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技术贡献较大。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一些政策性的建议:加强良种良法的研究和推广;重视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民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促进硬技术和软技术的协调发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进步 构成因素 德尔菲方法 政策建议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的路径与效率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梁平 梁彭勇 《财贸研究》 CSSCI 2009年第3期43-46,52,共5页
对1986—2006年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的路径及效率进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业技术进步主要依赖于本国自主创新和农民受教育程度;国家财政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与农业科技的投入明显促进了农业技术进步;外商在农业的直接投资对中国农业技... 对1986—2006年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的路径及效率进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业技术进步主要依赖于本国自主创新和农民受教育程度;国家财政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与农业科技的投入明显促进了农业技术进步;外商在农业的直接投资对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但还不明显。因此,要更好地促进中国农业技术进步,需要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加大国家财政对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的投入力度,调整农业对外开放政策,吸引更多的外商在农业方面的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进步 路径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十五时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与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东喜 王力虎 黄晓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00-1502,共3页
以《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数据(1998~2005年)为依据,根据朱希刚提出的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对十五(2000~2004)时期全国和广西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作了测算,并对二者的测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在结果分析的基础上,... 以《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数据(1998~2005年)为依据,根据朱希刚提出的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对十五(2000~2004)时期全国和广西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作了测算,并对二者的测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在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快广西农业科技进步速度,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有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进步 贡献率 测算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农业技术进步偏向与要素结构匹配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武舜臣 王静 王雪友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8-154,共7页
本文在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框架下,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方法,运用1995—2012年全国各省市相关数据,对全国及不同区域农业技术进步偏向进行测算,并结合地方资源禀赋特征对不同区域农业技术进步模式做了一定评价。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看,... 本文在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框架下,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方法,运用1995—2012年全国各省市相关数据,对全国及不同区域农业技术进步偏向进行测算,并结合地方资源禀赋特征对不同区域农业技术进步模式做了一定评价。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看,农业技术进步呈现劳动节约型,这并不符合诱致性创新理论下中国应有的技术进步方向。分区域看,相对于中部地区,东、西部地区技术进步方向有悖于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特征;相比于主销区和平衡区,主产区农业劳动力的相对稀缺则部分支持了主产区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偏向 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 农业技术进步 要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灰色测度及预测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斌 毕庆生 +1 位作者 尹红征 侯彦东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3-115,130,共4页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的思想和模型技术 ,在“索洛”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灰色技术水平度量模型 ,分阶段分析了河南省农业技术进步等要素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问题。并应用动态模型GM( 1,1)对上述各项指标进行了预测。试图为提高技术水平和...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的思想和模型技术 ,在“索洛”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灰色技术水平度量模型 ,分阶段分析了河南省农业技术进步等要素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问题。并应用动态模型GM( 1,1)对上述各项指标进行了预测。试图为提高技术水平和取得技术进步 ,促进河南省农业的发展 ,提供科学依据。表 4 ,参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进步 贡献率 灰色动态模型 预测 河南 灰色技术水平度量模型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技术进步的农民增收效应:来自中国14个农业大省的证据 被引量:38
20
作者 张志新 林立 黄海蓉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8-147,共10页
本文基于中国14个农业大省2000—2017年的面板数据,分别运用混合OLS、固定效应、随机效应以及差分GMM等估计方法研究技术进步分别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技术进步的农民增收效... 本文基于中国14个农业大省2000—2017年的面板数据,分别运用混合OLS、固定效应、随机效应以及差分GMM等估计方法研究技术进步分别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技术进步的农民增收效应显著。从农民收入构成看,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影响最大,然后是工资性收入;财政支农和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显著为正;加大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可以促进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提高,但却不利于工资性收入的增长。据此,国家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要重点从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增收的长期效应入手,同时也要综合考虑财政支农和农村人力资本等影响因素,多管齐下保障农民增收,共同破解农民增收缓慢的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进步 农民增收 收入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