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劳动教育和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融合路径探索
1
作者 彭丽媛 邢佳佳 +3 位作者 周燕 陈俊辉 徐秋芳 秦华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80-282,共3页
劳动是推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劳动教育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农业资源与环境作为一门要求学生同时掌握理论知识和劳动技能的综合性学科,完善劳动教育与该学科的有效结合对于培养高素质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 劳动是推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劳动教育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农业资源与环境作为一门要求学生同时掌握理论知识和劳动技能的综合性学科,完善劳动教育与该学科的有效结合对于培养高素质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探讨了劳动教育和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关系,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从树立劳动观念、完善课程建设、加强师资建设和专业实践等方面提出了二者融合的路径,以期为该专业有效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和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劳动教育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育人视域下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实验教学建设
2
作者 汪露 熊鹏 +4 位作者 朱泰峰 喻成龙 方熊 赵尊康 张小玲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0期122-125,共4页
实验教学是完成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但目前与思政育人的理念结合不够深入。该文以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以思政育人为视角,剖析实验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制度建设、课程建设、... 实验教学是完成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但目前与思政育人的理念结合不够深入。该文以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以思政育人为视角,剖析实验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制度建设、课程建设、环境建设和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该专业本科实验教学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育人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实验教学 建设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探讨
3
作者 夏文豪 罗德芳 +1 位作者 王家强 杨莉莉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2期123-127,共5页
新时代视角下,新农科建设为我国高校农学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转换培养视角、革新教育制度等明确了方向。该研究全面分析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建设背景、亟需解决的问题、人才需求现状,梳理出当下专业发展在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实践创... 新时代视角下,新农科建设为我国高校农学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转换培养视角、革新教育制度等明确了方向。该研究全面分析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建设背景、亟需解决的问题、人才需求现状,梳理出当下专业发展在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实践创新等方面的短板,拓展专业建设新途径。研究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从开展现代信息技术和资源有效利用、创设实践教学基地实行融合教学、优化教学方法实施多元教学、创新学生培养模式4个方面提出专业创新的教学改革方法,旨在进一步提升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塑造新时代复合型人才,满足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当前社会发展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人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建设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专业建设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实验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建议
4
作者 农梦玲 梁琼月 +1 位作者 韦燕燕 李桂芳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8期212-214,221,共4页
基于新时代高校实验技术人员职业化转型改革背景,以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为例,对农业资源类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目标及其普遍问题进行分析,从教学内容整合、推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拓宽考核形式和增补开放大型仪器设备等方面提出了实... 基于新时代高校实验技术人员职业化转型改革背景,以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为例,对农业资源类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目标及其普遍问题进行分析,从教学内容整合、推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拓宽考核形式和增补开放大型仪器设备等方面提出了实验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实验课程 教学改革 质量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伍钧 吴晓斌 +2 位作者 邓仕槐 陈华林 李登煜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z1期35-38,共4页
根据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特点和全面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的精神 ,较系统地论述了本科实践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 。
关键词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实践教学改革 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范海荣 陈丽娜 +3 位作者 吴素霞 谢新宇 张电学 宋士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5期378-380,共3页
从实验教学体系、教学实习、模块综合实习、专业技能训练、科研技能训练和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方面提出了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方案,提出了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施的保障措施,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 从实验教学体系、教学实习、模块综合实习、专业技能训练、科研技能训练和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方面提出了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方案,提出了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施的保障措施,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科专业改革路径探索--以华中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为例 被引量:27
7
作者 黄巧云 吕叙杰 石磊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26,共8页
我国传统农科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培养目标定位需优化、生源质量有待提升、课程体系需系统构建等问题。“新农科”承担着服务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使命,为新时代农科教育提出了新的建设理念、新的... 我国传统农科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培养目标定位需优化、生源质量有待提升、课程体系需系统构建等问题。“新农科”承担着服务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使命,为新时代农科教育提出了新的建设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新的改革路径和新的建设标准。本文以华中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为例,提出新时代农科专业本科教育要重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汇聚教育教学资源,构建教学制度文化,培育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建设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培养体系 培养模式 教育资源 制度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创新环境下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艳玲 徐江兵 周晓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2期375-377,共3页
结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办学特色及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建设背景,研究"协同创新"环境下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结果显示,依托于大气科学优势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培养模式可以满足综合性人... 结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办学特色及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建设背景,研究"协同创新"环境下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结果显示,依托于大气科学优势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培养模式可以满足综合性人才的个性化培养需求,但只有极少数毕业生从事农业资源与环境对口的工作。因此,应在协同创新环境下重新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专业优势,培养出拥有坚实气象知识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领军人才,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社会及三农,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创新型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建设的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5
9
作者 牛建龙 刘兵 彭杰 《南方农业》 2016年第6期189-190,共2页
为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及国家发展建设战略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应从充分认识专业建设背景及人才需求,从专业管理机制、教学方式及手段、教材内容、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实验实践教学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 为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及国家发展建设战略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应从充分认识专业建设背景及人才需求,从专业管理机制、教学方式及手段、教材内容、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实验实践教学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专业实践教学方案改革及方向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教学 人才培养 改革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工院校新设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实验教学探索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红霞 周晓冬 王琳 《河北农业科学》 2009年第1期152-153,共2页
根据理工院校新设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阐述了改革实验教学的做法,尤其是实验室的建设问题,以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
关键词 理工院校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实验教学 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措施 被引量:4
11
作者 伍维模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82-83,共2页
以塔里木大学为例,从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实验教学、课程实习、毕业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上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实践教学 质量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不良就业心态分析及对策
12
作者 吴逸群 马小亚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S1期145-148,共4页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越来越严重,普通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更是严峻,因而造成许多毕业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开始出现迷茫和偏差,从而导致不良就业心态的产生。文章分析了普通院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毕业生就业择业...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越来越严重,普通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更是严峻,因而造成许多毕业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开始出现迷茫和偏差,从而导致不良就业心态的产生。文章分析了普通院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毕业生就业择业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良心态问题,从不良心态调节和提高就业率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使毕业生树立自信,以最佳状态求职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院校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不良就业心态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
13
作者 邹长明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23期164-165,共2页
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学以致用、求真务实"为基本理念,优化课堂教学,强化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狠抓教学质量管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关键词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课堂教学 实践教学 教学方法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水土保持学课程教学改革——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
14
作者 郑太辉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9期47-50,共4页
为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突出实践应用能力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针对当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水土保持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教学改革策略。首先,改变传统按章节顺序讲授式教学模式,对课程内容进行重... 为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突出实践应用能力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针对当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水土保持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教学改革策略。首先,改变传统按章节顺序讲授式教学模式,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分为基础模块、现代技术模块、综合治理模块、政策法规与管理模块、前沿与交叉模块5个模块,进行模块化教学,达到强基(理论知识教学)、塑骨(前沿知识与现代技术应用交叉)、健筋骨(融入家国情怀、生态文明素养、法治意识、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和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的目的。其次,运用最新科学技术,构建“理论-虚拟-实践”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最后,提出融合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创新性评价的多元化评价体系。通过以上教学改革措施可有效提升新时期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水土保持学教学质量,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乡村振兴、“双碳”目标等重大战略目标实现提供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水土保持学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新时代 江西农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在地方高校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孝良 肖新 +1 位作者 马忠友 李飞跃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24期136-137,142,共3页
在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中,发挥企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作用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分析学校与企业共建的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在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出了高校发挥创新平台在应用型人才培... 在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中,发挥企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作用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分析学校与企业共建的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在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出了高校发挥创新平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几点建议,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平台 应用型人才培养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地方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学专家 冯守疆研究员
16
《甘肃农业科技》 2022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冯守疆,男,汉族,1979年6月生,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员。新型肥料创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中药材专家团队成员。《土壤通报》审稿专家。1999-2003年就读于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冯守疆,男,汉族,1979年6月生,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员。新型肥料创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中药材专家团队成员。《土壤通报》审稿专家。1999-2003年就读于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获学士学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实验室 中共党员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沈阳农业大学 学士学位 土壤通报 审稿专家 新型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