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熵增原理的农业脆弱性分析与治理对策
1
作者 伍国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10-312,共3页
将热力学中能量和熵的理论引入农业系统,提出农业系统熵的概念,通过对农业能量的耗散和农业系统熵变的分析,以及农业系统稳定性的判断,阐释了农业脆弱性,指出农业脆弱性是由农业系统熵增所致。通过对农业系统熵增的因素分析,指出降低脆... 将热力学中能量和熵的理论引入农业系统,提出农业系统熵的概念,通过对农业能量的耗散和农业系统熵变的分析,以及农业系统稳定性的判断,阐释了农业脆弱性,指出农业脆弱性是由农业系统熵增所致。通过对农业系统熵增的因素分析,指出降低脆弱性的有效途径是发挥农业系统的自组织功能,以及从系统外部环境引入负熵流,增强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系统熵 农业脆弱性 农业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黑土区农业干旱脆弱性及其应对策略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玉恒 成汶璟 +1 位作者 左文洁 杜国明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53-964,共12页
为揭示东北黑土区农业干旱脆弱性的时空演化过程与特征,本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从暴露水平、敏感程度和适应能力的视角,构建了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价模型,解析了2000—2020年黑龙江省水稻、玉米、大豆的干旱脆弱性的时空演进过程与特征。结... 为揭示东北黑土区农业干旱脆弱性的时空演化过程与特征,本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从暴露水平、敏感程度和适应能力的视角,构建了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价模型,解析了2000—2020年黑龙江省水稻、玉米、大豆的干旱脆弱性的时空演进过程与特征。结果显示:2000—2011年农业干旱事件频发,其中有8个敏感事件和11个韧性事件,2011年以后再无农业干旱事件发生,2011—2020年水稻、玉米和大豆的干旱脆弱性较2000—2010年分别下降了46.14%、51.50%和38.53%;受作物生育需水量与地区降水不匹配的影响,大豆、水稻的干旱脆弱性相对较高。研究表明,黑龙江省农业干旱脆弱性总体呈先增强后减弱的演进趋势,呈北高南低和东西高、中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基于该结果,本研究提出了旨在提升东北黑土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韧性的政策及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黑土区 农业脆弱性 气候变化 干旱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干旱脆弱性分区研究 被引量:64
3
作者 倪深海 顾颖 王会容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05-709,共5页
根据各地水资源的特点、农业受旱成灾的情况及水利设施抗旱能力,确定农业干旱脆弱性分区的原则和指标,构造层次分析模型。应用MapInfo6.0软件绘制了中国农业干旱脆弱性分区图,结果表明:在全国340个农业干旱脆弱性分区中,极严重脆弱区47... 根据各地水资源的特点、农业受旱成灾的情况及水利设施抗旱能力,确定农业干旱脆弱性分区的原则和指标,构造层次分析模型。应用MapInfo6.0软件绘制了中国农业干旱脆弱性分区图,结果表明:在全国340个农业干旱脆弱性分区中,极严重脆弱区47个,严重脆弱区104个,一般脆弱区175个,轻度脆弱区14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农业干旱脆弱性 指标体系 分区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干旱脆弱性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20
4
作者 康永辉 解建仓 +1 位作者 黄伟军 周祖昊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4年第2期113-120,共8页
科学合理地选用评价指标和评估模型对客观真实地评判干旱脆弱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农业干旱脆弱性的发生机制,从自然、社会、经济方面综合考虑选取影响农业干旱脆弱性的指标,建立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 科学合理地选用评价指标和评估模型对客观真实地评判干旱脆弱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农业干旱脆弱性的发生机制,从自然、社会、经济方面综合考虑选取影响农业干旱脆弱性的指标,建立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广西百色市地区为例,对其农业干旱脆弱性程度进行分析评价,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到综合评估结果。结果表明,广西百色市地区的农业干旱脆弱性程度较严重,这是当地落后的经济水平、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社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体现。农业干旱脆弱性程度评价结果可为当地政府制订缓解或降低农业干旱脆弱性程度的针对性治理对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干旱脆弱性 熵权 模糊综合评价 指标 等级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价及影响因素识别——以河南、河北省为例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菲菲 何斌 +1 位作者 李小涵 王前锋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2-286,共5页
利用河南、河北省1992—2007年市级尺度的玉米、小麦总产量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及气象站点降雨量数据,通过建立粮食减产量与农业干旱之间的定量关系,对各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生产的农业干旱脆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探讨... 利用河南、河北省1992—2007年市级尺度的玉米、小麦总产量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及气象站点降雨量数据,通过建立粮食减产量与农业干旱之间的定量关系,对各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生产的农业干旱脆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探讨了脆弱性的时空变化特征;同时,在脆弱性评价的基础上,分别提取了代表农业干旱"敏感"(轻度干旱发生时,产量损失重大的年份)和对农业干旱"适应"(发生严重的干旱,但产量损失较小的年份)的案例,识别了影响农业干旱脆弱性的关键因素.本文得出的一些结果可以为制定降低农业干旱脆弱性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干旱脆弱性 适应 敏感 社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及生态减灾研究——以湖南省衡阳市为例 被引量:27
6
作者 刘兰芳 关欣 唐云松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9-73,共5页
农业旱情是农业旱灾脆弱性和干旱风险性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全球变暖,蒸发力增大,干旱的风险性变大,因此降低农业旱灾脆弱性是防旱抗旱的重要措施。灾害脆弱性可以看成是生态安全性的另一面,故加强生态安全建设可以降低农业旱灾脆弱性... 农业旱情是农业旱灾脆弱性和干旱风险性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全球变暖,蒸发力增大,干旱的风险性变大,因此降低农业旱灾脆弱性是防旱抗旱的重要措施。灾害脆弱性可以看成是生态安全性的另一面,故加强生态安全建设可以降低农业旱灾脆弱性。衡阳市是湖南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农业旱情较重地区之一,而其农业旱情与农业旱灾脆弱性密切相关。这种脆弱性是生态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偶合的产物。详细地分析了气候因素、植被和土壤等环境因素和水利设施、经济发展水平等社会因素在农业旱灾脆弱性形成中的作用。依据长时间序列的气象资料和经济统计数据,运用数学模型和有关优化分析方法,对衡阳市农业旱灾脆弱性进行定量评估。提出了降低农业旱灾脆弱性的生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旱灾脆弱性 评价 生态减灾措施 衡阳市 农业旱情 定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喀斯特地区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汪霞 汪磊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81-186,共6页
农业旱灾脆弱性是涉及致灾因子、孕灾环境以及承灾体3方面的复杂系统,其脆弱性程度决定了干旱灾害的生成和强度。科学评价农业旱灾脆弱性对防旱抗旱有着重要现实意义。构建了贵州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 农业旱灾脆弱性是涉及致灾因子、孕灾环境以及承灾体3方面的复杂系统,其脆弱性程度决定了干旱灾害的生成和强度。科学评价农业旱灾脆弱性对防旱抗旱有着重要现实意义。构建了贵州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基于主成分分析—德尔菲法的改进TOPSIS模型,对2006—2012年期间贵州农业旱灾脆弱性发展态势进行分析,以期为促进贵州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旱灾脆弱性 主成分分析 TOPSIS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灾害脆弱性与农村贫困灰色关联分析——以宁夏地区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姜江 马建勇 许吟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9期5308-5309,5437,共3页
考虑农业灾害脆弱性的地域差异,以我国宁夏地区为例,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了农业灾害脆弱性影响因子与农村贫困之间的关联度,探讨了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影响宁夏地区农村贫困的主要因子,并给出了开展宁夏地区农业灾害脆弱性与扶贫工作的几... 考虑农业灾害脆弱性的地域差异,以我国宁夏地区为例,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了农业灾害脆弱性影响因子与农村贫困之间的关联度,探讨了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影响宁夏地区农村贫困的主要因子,并给出了开展宁夏地区农业灾害脆弱性与扶贫工作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灾害脆弱性 贫困 灰色关联分析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喀斯特地区农业旱灾脆弱性演化分析——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汪霞 汪磊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65-169,共5页
农业旱灾脆弱性刻画了农业系统应对旱灾过程中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和承载体易损性的叠加效应,从系统的角度揭示了农业干旱灾害的生成机制和受灾程度。构建了贵州农业旱灾脆弱性指标体系,结合贵州农业旱灾的时序特征,运用时... 农业旱灾脆弱性刻画了农业系统应对旱灾过程中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和承载体易损性的叠加效应,从系统的角度揭示了农业干旱灾害的生成机制和受灾程度。构建了贵州农业旱灾脆弱性指标体系,结合贵州农业旱灾的时序特征,运用时序因子分析成功提取了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载体3个公共因子,并对贵州农业旱灾脆弱性演化趋势(2006—2012年)进行实证分析,所得结论与贵州农业旱灾的实际情况高度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旱灾脆弱性 时序因子分析 演化分析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地区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代永强 王联国 胡斌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5-523,共9页
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指标呈现多维及互不相关特性,利用混合蛙跳算法投影寻踪模型对农业旱灾脆弱性进行综合评价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引入细菌觅食算法趋化操作至基本混合蛙跳算法中,强化了个体在解空间的精细化搜索能力,有效提高了算法优... 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指标呈现多维及互不相关特性,利用混合蛙跳算法投影寻踪模型对农业旱灾脆弱性进行综合评价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引入细菌觅食算法趋化操作至基本混合蛙跳算法中,强化了个体在解空间的精细化搜索能力,有效提高了算法优化投影寻踪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投影寻踪模型根据样本数据寻求最佳投影方向,进而获取指标影响权重系数,客观上降低了人为赋权对评价结果的影响.使用该方法对甘肃省14个地区主要农业旱灾脆弱性指标数据分析评价,进一步验证了其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蛙跳算法 投影寻踪 农业旱灾脆弱性 投影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农业旱灾脆弱性区划与减灾 被引量:13
11
作者 商彦蕊 《灾害学》 CSCD 2001年第3期28-32,37,共6页
脆弱性是农业遭受干旱影响和旱灾损失的必要条件 ,它决定旱灾影响的强度。本文对河北省农业旱灾脆弱性进行了区划 ,分析了区域农业旱灾脆弱性动态变化的成因 ,针对区域农业旱灾脆弱性累进的动态压力 ,提出了调整人类行为、降低脆弱性、... 脆弱性是农业遭受干旱影响和旱灾损失的必要条件 ,它决定旱灾影响的强度。本文对河北省农业旱灾脆弱性进行了区划 ,分析了区域农业旱灾脆弱性动态变化的成因 ,针对区域农业旱灾脆弱性累进的动态压力 ,提出了调整人类行为、降低脆弱性、减轻灾害影响和损失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旱灾脆弱性 河北 人类行为 气温 降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TOPSIS模型在陕西省农业干旱脆弱性区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徐晗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51-258,共8页
以陕西10个地市作为研究对象,从暴露性、敏感性以及恢复能力三个方面选取12个指标构建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改进的TOPSIS模型计算得出各市区的相对贴近度,对陕西省农业干旱脆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陕西省农业干旱脆弱... 以陕西10个地市作为研究对象,从暴露性、敏感性以及恢复能力三个方面选取12个指标构建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改进的TOPSIS模型计算得出各市区的相对贴近度,对陕西省农业干旱脆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陕西省农业干旱脆弱性存在地域性差异,10个市区的农业干旱脆弱性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安康(0.7841)>商洛(0.7650)>汉中(0.6939)>西安(0.5977)>榆林(0.4657)>延安(0.4605)>渭南(0.4555)>铜川(0.4319)>宝鸡(0.3525)>咸阳(0.2996),整体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从暴露性来看,陕西省农业干旱暴露性指数最高为渭南,其次为咸阳和西安,其它市区均较低;从敏感性来看,陕西省农业干旱敏感性分布两极分化严重,主要表现为陕南地区敏感性总体偏高,关中地区和陕北地区除铜川市和延安市敏感性较高外,均处于较低水平;从恢复能力来看,陕西省农业干旱的恢复力分布无明显规律,按其恢复力由高到底排序依次为:延安>渭南>榆林>咸阳>西安>铜川>宝鸡>汉中>安康>商洛。改进的TOPSIS模型能较合理地从整体上对农业干旱脆弱性进行评价分区,符合实际情况,为其他多属性综合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干旱脆弱性 评价 改进TOPSIS模型 KL距离 熵权法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估:基于西北五省区的实证 被引量:20
13
作者 马贝 徐晗筱 高强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82-86,共5页
文章基于"敏感性—适应性"准则,构建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TOPSIS法对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时间演变和空间差异进行分析,采用障碍度模型分析方法探寻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剖析了其作... 文章基于"敏感性—适应性"准则,构建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TOPSIS法对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时间演变和空间差异进行分析,采用障碍度模型分析方法探寻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剖析了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2009—2017年,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整体较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阶段性特征明显。2013年以来,西北五省区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空间变化明显。除青海脆弱性未发生变化外,新疆脆弱性降低,宁夏和陕西脆弱性上升。地形、降水、地表植被、农业灾害、水资源以及土地荒漠化是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主要障碍因子,对区域农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路经济带 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 时空分异 障碍因子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18年河北省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袁重乐 石晓昕 +2 位作者 钱会 王海科 杨法暄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33-240,共8页
农业干旱是我国目前农业生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研究其脆弱性是科学应对干旱的前提。以河北省11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从暴露度、敏感性、适应能力3个方面选取14个指标构建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价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对河北省2010、2014... 农业干旱是我国目前农业生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研究其脆弱性是科学应对干旱的前提。以河北省11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从暴露度、敏感性、适应能力3个方面选取14个指标构建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价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对河北省2010、2014和2018年的农业干旱脆弱性进行时空分析,并通过因子贡献度模型分析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从时间角度分析,2010-2018年河北省农业干旱脆弱性在整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从空间角度分析,2018年除石家庄市和承德市外,其余各地级市均处于中等及以下脆弱水平;从因子贡献度模型来看,总用水量对河北省农业干旱脆弱性的影响最大。因此,提高用水管理能力和居民节水意识,减小总用水量是降低河北省农业干旱脆弱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干旱脆弱性 暴露度 敏感性 适应能力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主要农作物干旱脆弱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郎嘉伟 梁书琪 李玉恒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11期29-37,41,共10页
该文旨在揭示2000—2019年塔里木河流域42个县市农作物干旱脆弱性演化过程及特征。基于暴露水平、敏感性程度、适应能力构建农作物干旱脆弱性评价模型对塔里木河流域小麦、玉米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塔里木河流域喀什地区、... 该文旨在揭示2000—2019年塔里木河流域42个县市农作物干旱脆弱性演化过程及特征。基于暴露水平、敏感性程度、适应能力构建农作物干旱脆弱性评价模型对塔里木河流域小麦、玉米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塔里木河流域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州的农作物干旱脆弱性大于阿克苏地区、巴州的农作物干旱脆弱性,2000—2009年敏感性事件频发,2010—2019年韧性事件频发。塔里木河流域小麦、玉米干旱脆弱性事件主要集中在阿克苏地区及巴州,小麦、玉米韧性事件主要分布于喀什地区,且玉米干旱脆弱性高于小麦干旱脆弱性。研究期内塔里木河流域SPEI指数与脆弱性指数分布呈负相关,即作物生产需水量与降水量不匹配。该文聚焦塔里木河流域农业干旱脆弱性,提出有关提升塔里木河流域内农业韧性的建议及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流域 气候变化 干旱 农业脆弱性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与农业环境脆弱——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16
作者 熊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18544-18546,共3页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1978~2004年我国31个省市区(除港澳台)农业环境脆弱性进行了测度,在面板数据分析模型的支持下,分别从不引入地区差异、引入地区差异情况下、不存在产业差异及存在产业差异条件下的4种情况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1978~2004年我国31个省市区(除港澳台)农业环境脆弱性进行了测度,在面板数据分析模型的支持下,分别从不引入地区差异、引入地区差异情况下、不存在产业差异及存在产业差异条件下的4种情况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农业环境脆弱性的影响既存在产业差异,也存在地区差别;差异都体现在产业或地区发展水平上,产业或地区发展水平越高,在其对环境的影响为负向时影响会越小,为正向时影响会越大,为正负临界点时影响会由负转向正,反之亦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农业环境脆弱性 主成分分析 面板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