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金融、技术创新与农业绿色生产率 被引量:2
1
作者 马金利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8-153,共6页
提高农业绿色生产率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落实我国绿色发展理念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文章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 提高农业绿色生产率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落实我国绿色发展理念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文章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显著提升农业绿色生产率,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及内生性问题处理后,该结论依旧成立。数字金融对农业绿色生产率促进效应存在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在东中部地区及相关性支持政策颁布后,数字金融对农业绿色生产率促进效应更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是数字金融推动农业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技术创新 农业绿色生产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视角下农业绿色生产与新型城镇化协调研究——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例
2
作者 刘露 孔令成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511-517,共7页
从低碳视角研究包含碳吸收的农业绿色生产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关系,对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目标和城乡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超效率SBM模型和熵值法测算2002—2021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与新型城镇... 从低碳视角研究包含碳吸收的农业绿色生产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关系,对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目标和城乡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超效率SBM模型和熵值法测算2002—2021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与新型城镇化水平,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两者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样本期间内丝绸之路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水平整体呈现出东部优于西部的特征,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增长更多是依靠农业技术进步;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在研究期内总体稳步上升,近年来呈现东南>西北>西南>东北的空间分布规律。最后,结合灰色GM(1,1)模型预测2022—2032年丝绸之路经济带耦合系统变化趋势,发现未来东南、东北、西南、西北4个区域都将进入耦合协调阶段,空间上地区差异将继续保持。因此,提出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加强农业绿色科技创新、建立区域合作机制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新型城镇化 农业绿色生产 耦合协调度 空间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
3
作者 颜光耀 王学渊 钱海慧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30-1440,共11页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将成为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新兴动力,梳理其影响机制将对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实现现代化高效农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在分别使用熵值法与SBM模型测算我国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将成为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新兴动力,梳理其影响机制将对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实现现代化高效农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在分别使用熵值法与SBM模型测算我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与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基础上,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异质性检验和门槛效应实证分析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能够促进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提高,这一结果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与工具变量检验后依旧成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未对农业绿色技术效率表现出显著作用,对农业绿色技术进步表现为促进作用。分地区来看,地形起伏度越大的地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越难发挥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效用;数字经济发展越好的地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越能促进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提升。进一步通过门槛模型验证可知,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存在非线性的影响,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效用越强,另一方面随着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效用会出现边际效用递减。本研究为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实现农业绿色发展转型提供了可行的路径与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农业绿色生产效率 SBM模型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性环境规制下要素市场化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
4
作者 李嘉雨 傅新红 +1 位作者 罗磊 刘宇荧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99-1011,共13页
在农村要素市场化改革背景下,促进要素的流动、优化和重组,对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1—2021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地区和台湾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动态空... 在农村要素市场化改革背景下,促进要素的流动、优化和重组,对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1—2021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地区和台湾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农业要素市场化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探讨环境规制的调节效应以及要素禀赋结构的中介效应,并进一步分析农业要素市场化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区域异质性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农业要素市场化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环境规制在农业要素市场化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农业要素市场化通过优化要素禀赋结构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产生影响,农业要素市场化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和空间溢出效应。由此,本文提出深化农业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强农业领域环境规制强度,建立健全要素市场价格机制,注重区域间的差异化发展,强化区域间农业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要素市场化 农业绿色生产效率 环境规制 要素禀赋结构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绿色生产影响因素研究的文献综述与展望
5
作者 黄莹 《农技服务》 2025年第3期58-63,共6页
农业绿色生产通过优化资源利用、减少污染排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及其市场竞争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也是有效应对全球环境问题、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农业绿色生产... 农业绿色生产通过优化资源利用、减少污染排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及其市场竞争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也是有效应对全球环境问题、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农业绿色生产的理论研究与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对农业绿色生产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总结科技进步、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三方面因素对农业绿色生产的具体影响,同时建议扩大相关研究的对象范围,加强对农业绿色生产长期效益和系统性影响的研究,深入分析科技进步与政策支持对农业绿色生产的协同作用,为更大范围农业产业领域的绿色生产管理决策,以及相关政策支持体系与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生产 影响因素 科技进步 自然环境 社会经济 农业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推广的适应性研究
6
作者 郝成云 《江西农业》 2025年第13期55-57,共3页
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十分深远,极端天气频次增加、气温逐渐上升和降水模式出现改变,使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面临一系列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保障策略是推广农业绿色生产技术,该技术对农业抗风险能力的提升有促... 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十分深远,极端天气频次增加、气温逐渐上升和降水模式出现改变,使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面临一系列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保障策略是推广农业绿色生产技术,该技术对农业抗风险能力的提升有促进作用,还能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减少环境遭受的污染,提高经济产出。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推广还面临着适应性挑战,涉及区域环境的差别、农民接受积极性不高、技术应用成本高等,对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推广适应性展开研究,可为推广策略的优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促进农业产业朝着绿色、高效、可持续的方向迈进。本研究对绿色农业技术在各类气候环境下的应用特性加以分析,再结合相关实践案例,探讨适合推广的可行路径,以求为未来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及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绿色生产 技术推广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影响农业绿色生产的机制考察与效应评估——以小麦为例
7
作者 鲍禹默 孙心妍 +1 位作者 孙雨 许心睿 《现代农业研究》 2025年第4期18-21,共4页
本研究探讨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农业绿色生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政策的运作机制,包括价格保障、收入激励和市场信号扭曲,指出其推动农业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生产方式僵化、资源过度开发和绿色技术采纳率下降。评估显示,短期内政策促进... 本研究探讨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农业绿色生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政策的运作机制,包括价格保障、收入激励和市场信号扭曲,指出其推动农业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生产方式僵化、资源过度开发和绿色技术采纳率下降。评估显示,短期内政策促进了粮食生产增长,但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不利。因此,提出构建绿色生产导向的补贴机制、推广绿色技术、建立优质粮食市场化收购机制和加强农业市场信息服务等策略,以保障粮食安全、农民收入,推动绿色生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农业绿色生产 效应评估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与经济韧性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7
8
作者 梁坤丽 刘维奇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94,共5页
文章基于2008—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EBM、核密度估计、Markov链、分位数回归等方法探究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与经济韧性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停滞不前,农业经济韧性波动上... 文章基于2008—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EBM、核密度估计、Markov链、分位数回归等方法探究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与经济韧性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停滞不前,农业经济韧性波动上升,二者耦合协调度整体不高但呈逐步上升态势;耦合协调度呈现空间非均衡特征,西部与东部地区呈高水平“凸起”,东北与中部地区呈中低水平“塌陷”;耦合协调度内部流动性较强,具有显著的空间效应和异质性;产业结构对耦合协调度呈现“U”型影响,财政支农和环境规制表现为负向影响,市场规模具有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生产效率 农业经济韧性 耦合协调度 核密度估计 MARKOV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保险、农业绿色生产与农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4
9
作者 郑军 张凤珍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5-114,共20页
农业高质量发展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过程中,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是其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基于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视角,构建C-D生产函数模型,并选取30个省份2009—2022年的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系统阐述了农业保险促进... 农业高质量发展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过程中,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是其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基于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视角,构建C-D生产函数模型,并选取30个省份2009—2022年的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系统阐述了农业保险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业保险能显著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绿色生产在农业保险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中介效应;农业规模经营是农业保险促进农业绿色生产的重要机制;农业保险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化肥使用强度不同而表现出明显差异。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农业保险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因土地流转率和农业绿色生产水平的不同而具有异质性;对农业保险的多维要素配置效应发现,农业保险能够有效优化农业种养结构,显著降低农业碳排放,进一步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本文结论为充分发挥农业保险优势,促进农业绿色生产,并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绿色生产 农产品质量 市场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门槛下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靖尉 李敬锁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80-86,190,共8页
基于2011—201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各省份农业绿色生产率。在此基础上,研究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并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可以促进农业绿色生产率的提升。其中,东部... 基于2011—201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各省份农业绿色生产率。在此基础上,研究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并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可以促进农业绿色生产率的提升。其中,东部地区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随着农业绿色生产率的提高,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先增强后逐渐放缓;以数字普惠金融为门槛变量,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超过门槛值之后,新型城镇化的影响逐渐增强。耦合效应检验发现,新型城镇化与数字普惠金融之间耦合协调度的变动趋势与农业绿色生产率变动基本一致,佐证了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绿色生产率之间存在数字普惠金融的门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生产 数字普惠金融 新型城镇化 门槛效应 异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分化、示范引领对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前路 李朝柱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9-288,319,共11页
农户农业绿色生产对农业生态耕种具有重要意义。从农户分化和示范引领的视角,基于7省857户调查数据,利用半非参数估计对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意愿、行为及意愿行为一致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意愿较高,但生产... 农户农业绿色生产对农业生态耕种具有重要意义。从农户分化和示范引领的视角,基于7省857户调查数据,利用半非参数估计对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意愿、行为及意愿行为一致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意愿较高,但生产行为发生概率不高。职业分化对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意愿均存在正向影响,回归系数分别为0.085 7、0.131 6和0.220 0,且均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干部灌溉引领行为外,干部示范对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意愿和行为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村民引领对农户化肥减量化意愿和行为、新型灌溉方式行为和低毒农药施用意愿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被调查者年龄越高,采用新型灌溉方式、施用低毒农药的意愿越强,影响系数分别为0.034 0和0.033 4,且均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因而,在农村农业绿色生产推进中,提高基层干部威信,提高农户非农收入水平,加强农业绿色生产研发,提高绿色生产补贴,扩大耕地生态宣传等能从不同层面提高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意愿和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生产 农户分化 半非参数估计 意愿与行为 示范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约束下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测度及收敛性
12
作者 徐东芳 孔令成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142-149,共8页
运用面板三阶段DEA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生产效率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收敛性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对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具有显著影响;长江经济带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不均... 运用面板三阶段DEA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生产效率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收敛性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对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具有显著影响;长江经济带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不均衡现象;2017—2019年长江经济带三大区域省市间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差异呈缩小趋势。基于此,为了进一步从总体上提高及从空间上优化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提出明确地区环境,因地制宜;把握区域差异,精准施策;打破区域壁垒,协同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约束 农业绿色生产效率 收敛性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演化趋势、区域差异及驱动因素
13
作者 徐瑞璠 郝得泉 +1 位作者 丁蕴 刘文新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15-120,共6页
文章将水足迹纳入农业绿色生产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SBM模型、核密度估计、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测算并分析了1997—2020年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演化趋势、区域差异及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绿色... 文章将水足迹纳入农业绿色生产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SBM模型、核密度估计、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测算并分析了1997—2020年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演化趋势、区域差异及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整体不高,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波动上升趋势,同时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全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总体演化趋势表现出“效率提升、存在分化现象”的特征,但四大地区发展过程有所不同;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空间差异呈波动下降趋势,且主要由区域间差异所引起;城镇化水平和粮食种植结构对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始终为正,R&D经费投入强度和工业化水平的影响始终为负,其余因素的影响存在时空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生产效率 水足迹 区域差异 DEA-SBM模型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企农协同开展农业绿色生产的演化博弈研究
14
作者 刘徐方 周杨梅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23期128-134,共7页
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探索多主体协同开展农业绿色生产,文章分析了政府、农资企业、农户的协同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政企农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各主体行为策略稳定性及系统均衡点,并通过数值仿真考察不同参数变化对相关主体行为策略... 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探索多主体协同开展农业绿色生产,文章分析了政府、农资企业、农户的协同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政企农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各主体行为策略稳定性及系统均衡点,并通过数值仿真考察不同参数变化对相关主体行为策略选择和系统演化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在博弈系统中的角色是施加影响的主体,为更好促进农资企业进行绿色科技创新,政策手段应以绿色创新激励为主,征收污染税费为辅;随着政府优惠补贴力度的加大,农户会更倾向于选择购买绿色生产资料;消费者绿色偏好会显著影响农业绿色生产系统的演化速率。因此,政府应该打好政策“组合拳”,根据参与主体各自特征综合运用政策手段,充分发挥农资企业与农户在开展农业绿色生产方面的主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生产 绿色科技创新 政企农协同 演化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动态变迁与空间分异——基于DDF-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方法的分析 被引量:29
15
作者 肖琴 罗其友 +1 位作者 周振亚 何英彬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37-547,共11页
基于资源环境约束角度,运用DDF模型测算2004—2018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绿色生产中投入要素集约利用潜力、期望产出扩张潜力和非期望产出减排潜力,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为农业绿色生产高效区、集约区、粗放区、低效... 基于资源环境约束角度,运用DDF模型测算2004—2018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绿色生产中投入要素集约利用潜力、期望产出扩张潜力和非期望产出减排潜力,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为农业绿色生产高效区、集约区、粗放区、低效区和无效区五类区域。通过GML指数分析,得到五类区域在资源环境约束下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及影响因素变动情况。结果表明:从全国整体来看,各要素集约利用潜力、非期望产出减排潜力逐年下降,期望产出扩张潜力逐年减小,趋于饱和;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技术进步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提升产生累积正效应,技术效率下降则产生累积负效应;无效区GML累积增长幅度最高,粗放区、低效区、集约区依次降低,高效区GML累积增长幅度最低;高效区和无效区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增长源于技术效率提高和技术进步协同效应,技术进步是集约区、粗放区和低效区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增长的主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生产效率 DDF模型 GML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水平测度、地区差异及动态演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吴强 徐宣国 张园园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9-113,共5页
文章运用综合评价模型测算2010—2019年31个省份农业绿色生产水平,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方法、Kernel密度估计方法与空间Markov链分析方法,探究其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及动态演化趋势。结果表明:(1)中国农业绿色生产在低水平上反复波... 文章运用综合评价模型测算2010—2019年31个省份农业绿色生产水平,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方法、Kernel密度估计方法与空间Markov链分析方法,探究其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及动态演化趋势。结果表明:(1)中国农业绿色生产在低水平上反复波动,中部地区农业绿色生产水平高于东部、西部地区。(2)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水平地区差异显著且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地区间差异与地区内差异的交互作用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3)研究期间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水平极化现象消失后又重现,东部地区两极化趋势较为明显,中西部地区两极化趋势减弱。(4)传统Markov链估计结果表明,农业绿色生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具有自我强化功能,进一步引入空间因素后发现,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水平的动态演化过程中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时间越长,溢出效应就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生产水平 空间差异 动态演化趋势 综合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保险促进了农业绿色生产率提高吗 被引量:31
17
作者 李燕 成德宁 李朋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1-108,共8页
农业保险是促进农业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向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变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构建2001—2015年全国31个省份的农业投入产出与污染排放面板数据,利用GML指数方法对农业绿色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将其分解为绿色技术进步和绿色技术效... 农业保险是促进农业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向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变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构建2001—2015年全国31个省份的农业投入产出与污染排放面板数据,利用GML指数方法对农业绿色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将其分解为绿色技术进步和绿色技术效率,然后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农业保险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主要结论有:农业保险对农业绿色技术进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业保险对农业绿色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农业保险对绿色技术进步的促进大于其对绿色技术效率的抑制作用,从而使得其对农业绿色生产率呈现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农业绿色生产 绿色技术进步 绿色技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源污染和碳排放的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提升路径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云宁 杨琳 +1 位作者 欧阳红祥 宋亮亮 《水利经济》 2022年第3期24-33,41,94,共12页
面源污染和碳排放阻碍我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提升,而农业绿色发展的实现与高效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有关。基于面源污染和碳排放,构建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经济能源环境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带的长江经济带2010—... 面源污染和碳排放阻碍我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提升,而农业绿色发展的实现与高效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有关。基于面源污染和碳排放,构建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经济能源环境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带的长江经济带2010—2019年农业面板数据为例,结合内在增长和外在驱动对效率提升路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研究期内长江经济带农业生态效率上中下游都主要呈现偏右“U”型变化,效率提升应从增加模式转化为优化模式;研究期内区域差异呈现“扩大-收敛”的变化特征,高效率地区呈现“点-片-点-片”的扩散作用,存在一定的涓滴效应;从内在增长方面需要注意水资源管理使用、环境治理、区域科技进步动力、区域合作链等因素的影响;外部驱动因素中城镇化程度、产业结构、科研水平与效率呈现正向显著关系,从业人员收入水平、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以及财政支持强度呈现负向显著关系,需关注环境规制的不显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生产效率 面源污染 碳排放 Super-SBM-undesirable模型 MALMQUIST指数 提升路径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如何影响农业绿色生产率——基于我国农村不同教育形式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6
19
作者 杨芷晴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2-65,共14页
本文在农业绿色发展背景下考察了教育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路径以及农村地区不同教育形式的影响差异,以回答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究竟需要何种形式的教育以促进农业绿色生产的问题。论文基于中国省级层面农村地区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 本文在农业绿色发展背景下考察了教育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路径以及农村地区不同教育形式的影响差异,以回答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究竟需要何种形式的教育以促进农业绿色生产的问题。论文基于中国省级层面农村地区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利用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了我国省级层面的农业绿色生产率,并利用T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村的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从不同教育形式来看,相较于学历教育,以技术培训、职业教育等为主体的非学历教育更能直接促进一个地区农业绿色生产率的提升。(2)从影响路径来看,在我国当前的农业经济发展背景下,教育通过地区劳动力生产技能水平的方式对环境的改善能力有限,而通过地区环境规制的影响方式更为有效。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当前教育分流背景下如何缓解农村日益趋紧的资源环境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农业绿色生产 SBM模型 生产技能 环境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农业绿色生产率与粮食安全 被引量:110
20
作者 展进涛 徐钰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7-176,共10页
绿色发展将成为中国未来粮食安全保障的重点内容,衡量农业绿色生产率有利于判断当前的发展位点,且合理的农业环境规制是促进绿色生产效率提升和解决粮食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本文引入碳排放交易和排污费征收标准,在将考虑了环境成本的... 绿色发展将成为中国未来粮食安全保障的重点内容,衡量农业绿色生产率有利于判断当前的发展位点,且合理的农业环境规制是促进绿色生产效率提升和解决粮食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本文引入碳排放交易和排污费征收标准,在将考虑了环境成本的农业绿色GDP作为产出运用随机前沿函数模型(SFA)核算中国2000—2015年省级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采用GMM方法检验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粮食安全保障程度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并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具体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影响机制,以及不同环境规制因素对两者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2000—2015年间全国平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4. 10%,呈现明显的时序波动性以及地区之间的梯度性特征;②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粮食安全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③农业绿色生产率的提高会降低粮食安全的保障程度,而过度重视粮食安全保障反过来会抑制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增长;④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规制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粮食安全均产生正向影响,激励性碳排放交易规制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粮食安全分别产生了正向作用和负向作用,自愿性环保投资规制仅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因此,精心设计环境监管工具,改善环境规制政策的适度性和适用性,建立强化能够充分调动农民实施清洁生产的激励机制和市场化排污交易机制,大力整合不同类型环境法规从而构建均衡的"环境规制组合"体系,是提高农业绿色生产率增长和保障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生产 粮食安全 环境规制 因果关系 联立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