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3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iteSpace的农业绿色发展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赵英明 陈农芳 +5 位作者 刘铮 张强 赵金金 吴雅琨 刘洋 刘欣宇 《辽宁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33-39,共7页
利用CiteSpace软件,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对2002~2024年间“农业绿色发展”主题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以期全面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自2016年起,农业绿色发展研究规模迅速扩大,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是主要推... 利用CiteSpace软件,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对2002~2024年间“农业绿色发展”主题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以期全面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自2016年起,农业绿色发展研究规模迅速扩大,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是主要推动力。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分析显示,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吉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机构在该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内容涵盖了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生态保护、绿色金融等多个方向。关键词共现分析显示,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绿色农业、生态文明等主题占据核心位置,反映了该领域内政策、技术、环境保护等多维度的协同作用。聚类分析进一步揭示了该领域的14个研究类别,研究网络涵盖了从政策制定到技术应用的多个层面,显示出研究的广泛性和多样性。未来,农业绿色发展领域将逐渐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发展 文献计量分析 CITESPACE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数字化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陈志英 富祉祎 +1 位作者 马翔宇 赵子旋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5-124,共10页
绿色发展是农业高质量发展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普遍形态和核心要求,数字时代的到来为加快落实农业绿色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基于上述背景,论文首先从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门槛效应三方面对农业数字化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 绿色发展是农业高质量发展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普遍形态和核心要求,数字时代的到来为加快落实农业绿色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基于上述背景,论文首先从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门槛效应三方面对农业数字化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对农业数字化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农业数字化对农业绿色发展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农业数字化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促进作用最强,中西部地区次之,东北地区的效果最差;(2)农业数字化可以通过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绿色发展产生间接影响,农业技术创新效应为部分中介效应,占总体效应的比例为45.1%;(3)农业数字化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以农业人力资本水平为门槛变量的门槛效应,农业人力资本水平越高,越有助于农业数字化的促进作用。综合上述研究结果,研究从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区域间统筹协调发展、提升农民数字素养、加快农业技术创新发展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数字化 农业绿色发展 固定效应 中介效应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环境规制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基于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准自然实验
3
作者 伍国勇 陈高哲 程建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84,共14页
作为农业发展制度体系的重要构件,农业环境规制能否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该研究以第一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1—2022年中国280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从经济、社会、生态3... 作为农业发展制度体系的重要构件,农业环境规制能否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该研究以第一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1—2022年中国280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从经济、社会、生态3个维度出发构建城乡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检验农业环境规制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效果和内在机制,并探讨了其异质性和多维度影响。研究发现:①农业环境规制能够有效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这一结果在通过一系列检验后依然稳健。②机制检验表明,农业环境规制主要通过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公共资本要素流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但对农业绿色转型并未产生显著影响。③异质性分析表明,农业环境规制对资源型城市的城乡融合发展效应存在一定程度的“资源诅咒”困境;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社会条件相比东部地区较为落后,难以完全发挥农业环境规制的政策效应;财政自主权越大越有助于增强农业环境规制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④分维度来看,农业环境规制显著促进了城乡经济融合和城乡社会融合,但对城乡生态融合并未产生显著影响,表现出“绿色悖论”现象。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建议:持续推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完善政府监管和市场激励机制、关注地区异质性精准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环境规制 城乡融合 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双重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否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基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视角
4
作者 张志新 李国乾 宋玉苗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83,共16页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绿色发展赋予了新动能,明晰数字基础设施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之间的关系,对于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和SBM-GML模型分别测算了数字基...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绿色发展赋予了新动能,明晰数字基础设施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之间的关系,对于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和SBM-GML模型分别测算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GTFP水平,并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门槛效应模型等方法多维度实证考察数字基础设施对农业GTFP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显著提高农业GTFP;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通过提高农业绿色技术效率进而提高农业GTFP,还可以通过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带动城乡市场对接间接提高农业GTFP;进一步地将农村人力资本设定为门槛变量,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GTFP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趋势;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GTFP的提升效应在“胡焕庸线”东南侧、市场化水平高、环境规制力度强的地区更加明显。鉴于此,应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驱动农业绿色发展;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深化城乡市场对接;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强化人才支撑作用;聚焦区域差异特性,因地制宜制定配套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农业绿色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 数字普惠金融 城乡对接 农村人力资本 农业现代化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新质生产力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琦 鲁煜晨 万君 《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123,共11页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抓手。农业新质生产力通过有效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拓展农业绿色发展新空间;通过促进农业生产要素跃升,生成农业绿色发展新动能;通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积累农业绿色发展...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抓手。农业新质生产力通过有效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拓展农业绿色发展新空间;通过促进农业生产要素跃升,生成农业绿色发展新动能;通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积累农业绿色发展新优势。现阶段,我国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还面临农业适应科技创新的动力不足,农业产业体系先进科技含量较低、农业生产体系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农业经营体系先进科技应用程度不够,绿色技术市场发育度有待提升,绿色技术创新的产学研用协同机制仍存堵点,市场应用转化效率不高等现实困境。充分发挥农业新质生产力在农业绿色转型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必须着力提升前沿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业绿色发展 农业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水平测度、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
6
作者 刘蓓 李芸 吕新业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4-206,共23页
农业绿色发展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本文构建了新阶段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定基极差权法、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法定量评估2009—2022年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和动态演进趋势。研究发现:(1)2009年以来中国农业绿色... 农业绿色发展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本文构建了新阶段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定基极差权法、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法定量评估2009—2022年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和动态演进趋势。研究发现:(1)2009年以来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稳步提升,2015-2019年成效尤为显著,实践成效是主要拉动因素;(2)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呈现“东高西低、东北略显乏力”“主销区水平高、速度快”的空间格局,省际差距明显,与国际水平存在一定差距;(3)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区域差异在波动中扩大,区域间差异是关键因素;(4)中国及三大粮食功能区农业绿色发展的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多级分化现象趋于明显。未来,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补齐发展短板,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绿色发展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发展 发展历程 评价体系 区域差异 动态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助推农业绿色发展的机理分析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蒙蒙 马瑛 王倩倩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247-250,262,共5页
通过构建数字乡村建设助推农业绿色发展的理论框架,基于生产要素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生产关系理论、市场均衡理论等理论,系统阐释了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作用机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纵横交... 通过构建数字乡村建设助推农业绿色发展的理论框架,基于生产要素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生产关系理论、市场均衡理论等理论,系统阐释了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作用机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纵横交错、条块结合”的数字协同平台不完善、“全链条、全流程”的农业数字化改造不全面、“高端化、精准化”的要素服务机制不健全以及农民的数字素养和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农村数字协同平台设施建设、推动农业农村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提高创新能力和完善要素服务机制、加强农民数字素养和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实践路径。研究旨在加强数字乡村建设与农业绿色发展的融合创新,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农业产业体系,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制定相关政策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农业绿色发展 机理分析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农业绿色发展的内在机理、实践路径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宋光明 李子君 刘景景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28,共3页
农业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应有之义。数字化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正不断加速向实体经济各领域的应用和渗透。伴随数字经济持续下沉农村,数字化正在成为驱动农业绿色发展的新引擎。本文剖析数字化赋... 农业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应有之义。数字化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正不断加速向实体经济各领域的应用和渗透。伴随数字经济持续下沉农村,数字化正在成为驱动农业绿色发展的新引擎。本文剖析数字化赋能农业绿色发展的内在机理,探究实践路径,分析数字化赋能农业绿色发展的现实挑战,并提出推进策略,为推动农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加快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农业绿色发展 数字技术 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驱动农业绿色发展:内在机理与实证检验
9
作者 张杨 赵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58-1669,共12页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农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新动能。基于2011—2022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采用CRITIC-熵值法对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和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利用双项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在1%水...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农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新动能。基于2011—2022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采用CRITIC-熵值法对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和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利用双项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在1%水平上显著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经过变更观测期、剔除直辖市和改变解释变量测度方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和农业社会化服务赋能农业绿色发展。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推动作用在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东部和西部地区以及南方和北方地区均显著。基于此,提出加强数字技术在农业绿色发展领域的应用、注重科技创新、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推广、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业绿色发展 科技创新 产业结构优化 农业社会化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广亮 翟晓格 张绍阳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4,共8页
为探讨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和空间差异、给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建立了包括发展高效、生态友好和资源节约3个维度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黄河流域68个地级市2011—2021年的面板数据... 为探讨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和空间差异、给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建立了包括发展高效、生态友好和资源节约3个维度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黄河流域68个地级市2011—202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全局熵值法评估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采用莫兰指数对其空间分异格局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经济、社会、自然三方面设置产业结构、种植结构、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地形起伏度、年降水量6个指标,采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差异。结果表明:1)2011—2021年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但研究期末整体水平仍较低,下游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上游地区,发展高效维度在上游和下游地区上升趋势明显,生态友好和资源节约维度在研究期上升幅度较小;2)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地级市相对较多;3)农业绿色发展各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显著且影响强度不同,其中产业结构、种植结构、工业化水平、地形起伏度的影响空间差异较小,城镇化水平和年降水量的影响空间差异较大,产业结构、工业化水平和地形起伏度有负面影响,种植结构、城镇化水平和年降水量有正面影响,影响强度大小为地形起伏度>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种植结构>年降水量。提出了转变农业发展理念、加强区域协作、实施差异化农业绿色发展策略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发展 时空格局 影响因素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绿色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
11
作者 陈燕丽 周徐欣 邓梦华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1-118,共8页
厘清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与自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推进生态可持续性提供参考依据。论文采用熵值法和当量因子法分别测算2011—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运用耦合协... 厘清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与自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推进生态可持续性提供参考依据。论文采用熵值法和当量因子法分别测算2011—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两者的协调发展水平,通过核密度估计方法和泰尔指数考察协调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使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协调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差异化格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则表现出“西高东低”的空间结构。(2)各省份农业绿色发展与生态价值耦合协调度,时间上呈现出一定的梯度效应和两极分化现象,空间上总体差异呈下降趋势且主要来源是地区内差异。(3)农业绿色发展与生态价值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受内外多因素共同影响,且不同地区的主要驱动因素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发展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耦合协调度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疆农业绿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12
作者 孙正岚 马瑛 苏向辉 《南方农业》 2025年第3期130-133,共4页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新疆农业不断向现代化、绿色化农业发展。虽然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绿色产业发展、农业绿色机制构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促进了新疆农业增产增收,但还存在农业要素投入产...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新疆农业不断向现代化、绿色化农业发展。虽然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绿色产业发展、农业绿色机制构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促进了新疆农业增产增收,但还存在农业要素投入产出结构不合理、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率低、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阻碍了新疆农业的绿色发展。为进一步改善以上问题,推动新疆农业绿色发展,新疆农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新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绿色发展 问题 对策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值法的广西合浦县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及障碍度诊断研究
13
作者 徐靖 文军 王德祥 《辽宁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9-24,共6页
农业绿色发展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采用熵值法,从资源利用、绿色生产、生态保护和经济效益4个方面构建合浦县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评价,并利用障碍度模型识别制约农业绿色发展的障碍因子。结... 农业绿色发展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采用熵值法,从资源利用、绿色生产、生态保护和经济效益4个方面构建合浦县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评价,并利用障碍度模型识别制约农业绿色发展的障碍因子。结果显示,合浦县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综合指数由2014年0.3061增长至2023年的0.7522,年均增长率为20.50%,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取得显著成效,各一级指标综合指数排序为:生态保护>经济效益>资源利用>绿色生产。绿色生产、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是制约合浦县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为进一步提升合浦县农业绿色发展整体水平,需要从推行绿色化生产模式、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等方面破解农业绿色发展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发展 熵值法 水平测度 障碍度 合浦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地区差异及障碍因子研究
14
作者 王丹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86-192,共7页
利用201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出高效、生活保障4个维度构建了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并进一步分析了地区差异,以及利用障碍因子模型诊断探索其制... 利用201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出高效、生活保障4个维度构建了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并进一步分析了地区差异,以及利用障碍因子模型诊断探索其制约因素。结果表明,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长江下游地区在资源节约、产出高效以及生活保障维度发展更好,上游地区在环境友好维度发展更好;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之间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差异逐步减小。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的障碍因子不断变动,各维度障碍度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生活保障>产出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依据指标层结果,制约流域内各省(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的障碍因子主要有七项,分别是节水灌溉面积占比、农机效率水平、化肥使用强度、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医疗保障。基于此,提出完善顶层设计、提高农机效率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政策建议,以期为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发展 熵值法 障碍度模型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目标下新疆兵团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分析
15
作者 马娟 马琼 《农业展望》 2025年第1期94-100,共7页
农业绿色发展是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探寻新疆兵团农业经济迅速发展的绿色之路,促进新疆兵团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出质量高效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入手,构建新疆兵团农业绿色发展水平... 农业绿色发展是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探寻新疆兵团农业经济迅速发展的绿色之路,促进新疆兵团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出质量高效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入手,构建新疆兵团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基于熵值法对2012—2021年新疆兵团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区域差异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1)新疆兵团农业绿色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得分从2012年的0.40提升到2021年0.82,累计提高0.42。(2)10年来,一级指标综合得分都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存在差异,其中资源节约提高幅度最小,产出质量高效提高幅度最大。(3)2021年13个师中第一师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最高,第十三师较低。因此,进一步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新疆兵团需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对农业绿色发展的财政支持,持续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和对农业资源的节约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兵团 农业绿色发展 熵值法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以黄河流域为例
16
作者 王小妹 曾靖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230-234,238,共6页
以黄河流域整体及各省、区为例,根据2013—2022年的面板数据,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计算该流域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最后采用OLS模型分析该流域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 以黄河流域整体及各省、区为例,根据2013—2022年的面板数据,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计算该流域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最后采用OLS模型分析该流域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并不高,且发展趋势并不稳定,整体表现出“上游>下游>中游”的格局;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标准差存在较大曲折性,在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不稳定性,但最终都以标准差缩小为最终结果,具有一定的收敛特征;黄河流域及上游和中游的农村基础设施的发展对该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下游则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存在区域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 农业绿色发展 熵权法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
17
作者 熊冠琦 黄映晖 《农业展望》 2025年第3期21-29,共9页
农业绿色发展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北京市作为中国首都和现代化大都市,促进其农业绿色发展不仅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粮食安全以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还可以为其他城市提供经验借鉴。... 农业绿色发展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北京市作为中国首都和现代化大都市,促进其农业绿色发展不仅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粮食安全以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还可以为其他城市提供经验借鉴。本研究从绿色经济、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态3个方面共选取14个具体指标,运用熵权法对各项指标进行赋权,构建北京市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13—2022年北京市面板数据,测算北京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北京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近年来不断提高,但仍然具有很大发展空间。最后,从增加财政投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北京市农业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农业绿色发展 熵权法 评价指标体系 绿色经济 绿色生产 绿色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污染物治理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专刊特邀主编
18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李晓晶,博士,研究员、博导,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有机污染生物消减创新团队首席、“农科英才”。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副主编。主持国家基金3项、天津基金3项、国家重点研发课题1项和子课题2项、中国农业科学院基础科学中心重点任务... 李晓晶,博士,研究员、博导,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有机污染生物消减创新团队首席、“农科英才”。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副主编。主持国家基金3项、天津基金3项、国家重点研发课题1项和子课题2项、中国农业科学院基础科学中心重点任务等。发表论文1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4项,参编/译著6部,获国家领导人批示2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污染物 农业绿色发展 特邀主编 李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19
作者 宫豪 王振红 高永坤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352,共9页
加快农业全面绿色转型,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步骤,是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举措。基于2006—2022年山东省17地级市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构建农业绿色发展和绿色金融评价体系,采用动态面板模型、... 加快农业全面绿色转型,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步骤,是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举措。基于2006—2022年山东省17地级市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构建农业绿色发展和绿色金融评价体系,采用动态面板模型、中介模型和门槛模型研究绿色金融、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绿色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结果表明:绿色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且影响效果存在东高—中低—西平的“对号型”分布特征;绿色金融通过影响农业技术进步间接影响农业绿色发展,中介效应值为5.34%;农业技术进步对绿色金融影响农业绿色发展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在迈过11.766的门槛值后,绿色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促进效应边际递增。因此,提出要增加绿色金融覆盖面,“贷”动全省经济发展;全面创新农业技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坚持协调整合绿色金融资源,因势利导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绿色金融 农业技术进步 农业绿色发展 中介效应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王培培 柴洪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27,共6页
为探索数字普惠金融在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方面介入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基于2013—2021年黄河流域九省(区)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利用基准回归、异质性分析、中介效应检验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 为探索数字普惠金融在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方面介入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基于2013—2021年黄河流域九省(区)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利用基准回归、异质性分析、中介效应检验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作用效果及机制。结果表明: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四川、山东、河南较高;数字普惠金融及其3个子维度均对农业绿色发展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农业科技水平在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绿色发展之间起到了桥梁作用。黄河流域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因此应进一步加大数字普惠金融在黄河流域的推广力度,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业科技水平的作用,为农业绿色发展注入新活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发展 数字普惠金融 农业科技水平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