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2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与机制研究
1
作者 陈海龙 李宛凇 +1 位作者 徐倩 徐国祥 《农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51,共14页
数字乡村建设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工程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对推动农业绿色全面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2011—202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与SBM-GML模型分别测算数字乡村建设水平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借助中介... 数字乡村建设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工程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对推动农业绿色全面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2011—202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与SBM-GML模型分别测算数字乡村建设水平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借助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可以通过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信息化两种路径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随着农业设施信息化水平、农业技术应用以及农业人才水平不断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人力资本水平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驱动作用增强,而乡村数字技术应用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驱动作用有所减弱;在东部地区、非粮食主产区以及种植业区,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基于此,为因地制宜地完善数字乡村建设,需重点关注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信息化的提升,同时稳步推进农业设施信息化与农业人才培养,以全面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农业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一体化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来自长三角的经验证据
2
作者 王宇新 姚旭敏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7-60,共14页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市场一体化能够成为解放生产力领域被“小农经济”制约下驱动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文章基于2013—2022年长三角4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探析市场一体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市场一体化能够成为解放生产力领域被“小农经济”制约下驱动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文章基于2013—2022年长三角4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探析市场一体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市场一体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可通过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资本深化间接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调节效应分析表明,土地经营规模对市场一体化影响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业资本深化均具有“U”型调节效应;门槛效应分析表明,资本市场一体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商品市场一体化与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存在门槛效应。对此,应继续深化市场一体化改革,建立差异化政策,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资本深化,提高资本投入边际收益,全面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一体化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业资本深化 土地经营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评价及演化特征分析
3
作者 董大朋 陆小翠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08-211,249,共5页
基于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11—2020年江苏省64个县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以GML指数法分析生产率变动的动力来源和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县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整体上实现了平稳且快速增长,其中... 基于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11—2020年江苏省64个县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以GML指数法分析生产率变动的动力来源和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县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整体上实现了平稳且快速增长,其中苏南地区的增长表现要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动力主要来自农业技术进步,而农业技术效率整体上呈现出下降态势,并且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演化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最后,从强化农业技术应用、协调区域农业发展、制定差异化发展政策等方面,提出提升江苏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SBM超效率模型 GML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空间溢出和门槛效应模型的双重审视 被引量:4
4
作者 孙红雨 钟青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138,共8页
推动农业绿色转型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而数字经济的发展为农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新的动能。论文采用201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农村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村数字经济的发... 推动农业绿色转型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而数字经济的发展为农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新的动能。论文采用201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农村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显著地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本地区的农村数字经济会对周边地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2)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会增强农村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3)农村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显著非线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数字经济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杜宾模型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江流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5
作者 聂扬眉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50,共9页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文章基于1995—2021年清江流域的农业发展数据,在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框架内测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并探究农业绿色全要素...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文章基于1995—2021年清江流域的农业发展数据,在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框架内测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并探究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清江流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整体取值位于1之上,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处于增长趋势;在时间维度上,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涨跌互现”的波动趋势;在空间维度上,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高值区域随时间变化从清江流域中上游转至下游,差异逐渐变大,呈现极化趋势。机械密度、城镇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农林牧渔业占比对提高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较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劳均耕地规模、农业财政投入、人均GDP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负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江流域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时空分异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宫豪 耿莹斐 +1 位作者 王江晨 王振红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43-352,共10页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绿色发展状况的必要指标。基于中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和基于SBM—DDF方向性距离函数的GML指数构建绿色金融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指标体系,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模型分析绿色金融对农业绿色全要...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绿色发展状况的必要指标。基于中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和基于SBM—DDF方向性距离函数的GML指数构建绿色金融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指标体系,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模型分析绿色金融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绿色金融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也能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提高邻近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绿色金融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影响效果呈现为由东向西逐渐递减的“阶梯状”分布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在绿色金融影响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中发挥16.05%的中介效应。基于数据分析,提出打破资源流通壁垒,加快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加快推进差异化发展;鼓励人才返乡创业,提高农村劳动力水平等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人力资本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技术的双重路径效应 被引量:1
7
作者 叶颉 袁庆庆 林克涛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0-290,共11页
农业机械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山地丘陵生产区所发挥的具体效用和作用路径尚不清晰,分析和探讨其影响及作用路径对推动“农业强国”战略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基于福建省9个地级市2011—202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Metafrontier Malmquist L... 农业机械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山地丘陵生产区所发挥的具体效用和作用路径尚不清晰,分析和探讨其影响及作用路径对推动“农业强国”战略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基于福建省9个地级市2011—202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Metafrontier Malmquist Luenberger指数法和DIFF—GMM估计,实证检验福建省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双重路径效应”。结果表明:福建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35%,其增长主要得益于农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升;福建省农业机械化具有正向的水平效应和增长效应,表明福建省农业机械化的“双重路径”效应显著存在。一是既可以从“效率路径”来促进农业各生产要素之间实现最优配置,使得当期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业生产的正向产出效应大于滞后一期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负向要素替代效应,从而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二是可以从“技术路径”来促进生产管理水平提升和农业生产技术进步,使得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及其增长率持续增长。为此,提出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阶段跨越、强化新型农机装备技术创新、加大农机服务人才队伍培育力度和完善农机相关政策制度精确性和指向性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双重路径效应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环境规制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双向互动关系检验 被引量:1
8
作者 邱浩然 徐辉 +1 位作者 王抒君 许东阳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31-136,共6页
文章以黄河流域115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2000—202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超效率SBM-GML模型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并通过PVAR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与其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研究发现: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 文章以黄河流域115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2000—202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超效率SBM-GML模型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并通过PVAR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与其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研究发现: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源于农业生产技术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与资源要素配置效率的系统性优化。适度的环境规制能够显著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又会驱动环境规制体系动态调整,证实两者存在良性互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黄河流域 P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否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基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视角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志新 李国乾 宋玉苗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83,共16页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绿色发展赋予了新动能,明晰数字基础设施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之间的关系,对于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和SBM-GML模型分别测算了数字基...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绿色发展赋予了新动能,明晰数字基础设施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之间的关系,对于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和SBM-GML模型分别测算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GTFP水平,并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门槛效应模型等方法多维度实证考察数字基础设施对农业GTFP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显著提高农业GTFP;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通过提高农业绿色技术效率进而提高农业GTFP,还可以通过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带动城乡市场对接间接提高农业GTFP;进一步地将农村人力资本设定为门槛变量,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GTFP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趋势;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GTFP的提升效应在“胡焕庸线”东南侧、市场化水平高、环境规制力度强的地区更加明显。鉴于此,应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驱动农业绿色发展;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深化城乡市场对接;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强化人才支撑作用;聚焦区域差异特性,因地制宜制定配套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农业绿色发展 要素生产率 数字普惠金融 城乡对接 农村人力资本 农业现代化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绿色金融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10
作者 葛诗晴 孔令成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3期207-211,245,共6页
运用超效率SBM-GML指数测算了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在2011—2020年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情况,同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受绿色金融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绿色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运用超效率SBM-GML指数测算了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在2011—2020年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情况,同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受绿色金融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绿色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且绿色金融对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也显著为正。同时财政支农力度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关系,而对外开放水平与受灾程度则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为了全面提高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应该加快绿色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严格监管资金流向;拓宽绿色金融资金来源渠道,积极引导社会资本的介入;以市场化方式长远擘画绿色金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超效率SBM-GML指数 空间杜宾模型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
11
作者 郭菁菁 熊冠琦 黄映晖 《农业展望》 2025年第2期76-87,共12页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是乡村振兴的客观需要,也是促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京津冀地区是华北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农业产区,拥有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农业资源,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促进该地区农业...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是乡村振兴的客观需要,也是促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京津冀地区是华北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农业产区,拥有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农业资源,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促进该地区农业绿色协同发展对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DEA-ML指数法测算京津冀地区2004—2020年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从不同层面对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总体上有所提高,但绿色规模效率的减少抑制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各城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差异化显著,且年度间存在一定波动。基于此,从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布局优化、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京津冀地区农业绿色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DEA-ML指数法 农业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数据要素的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理论框架与实证分析
12
作者 马国群 秦知余 +1 位作者 崔叶辰 戴其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5-165,共11页
数据作为区别于传统物质资本的新型生产要素,已成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该研究在归纳数据要素基本特性和主要经济特征的基础上,将其内生化引入农业生产函数,构建了农业部门熊彼特质量阶梯模型,理论演绎数据要素的外部性和乘数作... 数据作为区别于传统物质资本的新型生产要素,已成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该研究在归纳数据要素基本特性和主要经济特征的基础上,将其内生化引入农业生产函数,构建了农业部门熊彼特质量阶梯模型,理论演绎数据要素的外部性和乘数作用对农业绿色技术进步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运用熵权法测量农业数据要素投入水平后,应用SBM超效率模型和GML指数,测算了2011—2022年考虑数据要素的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进一步运用空间条件β收敛模型考察其空间敛散性。研究发现:①数据要素具有的外部性和乘数作用可以加快农业绿色技术进步,并产生长期的农业经济增长效应。②研究期内,考虑数据要素的中国农业环境技术效率为0.5145,数据要素贡献率为9.90%。③考虑数据要素的农业绿色技术进步年均增长8.44%,数据要素贡献率为28.66%;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5.66%,数据要素贡献率为9.06%。④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依次上升,非粮食主产区高于粮食主产区。⑤考虑数据要素的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空间条件β收敛,农村收入水平和农业机械密度推动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据此,政府应加快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在提高要素投入产出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中的乘数作用,鼓励相对落后地区通过学习模仿、技术引进等方式加快农业绿色技术进步,推动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质量阶梯 乘数作用 时空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13
作者 宋婷 邵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4-86,共13页
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是中国当前最为关键的战略举措之一。探讨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Agricultural 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AGTFP)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超效率松弛测度方法(Super-ef... 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是中国当前最为关键的战略举措之一。探讨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Agricultural 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AGTFP)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超效率松弛测度方法(Super-efficiency Slacks-Based Measure,Super-SBM),测算2010-2021年中国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农业与旅游业融合水平(Agriculture-Tourism Integration Level,ATL),并实证检验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对AGTFP的增长起到了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在研究的时间跨度内,AGTFP与ATL均呈现出稳定的上升趋势,并且彰显了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农业与旅游业融合不仅能够直接提升区域AGTFP,而且这种提升作用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经济发展水平、农业产业结构及农村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对AGTFP具有显著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农业 农业与旅游业融合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范睿哲 王雨璇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223-230,共8页
在考虑资源环境约束的基础上运用超效率SBM-GML模型,对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级地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AGTFP)进行测算,系统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2—2021年,中国AGTFP整体呈加速上升趋势,反映出中国在农业... 在考虑资源环境约束的基础上运用超效率SBM-GML模型,对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级地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AGTFP)进行测算,系统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2—2021年,中国AGTFP整体呈加速上升趋势,反映出中国在农业绿色转型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与此同时,尽管中国在农业绿色技术方面不断进步,但农业绿色技术效率却呈下降趋势,反映出当前在农业绿色技术推广中存在“重研发轻应用”倾向,农业资源要素的配置仍未得到完全优化。此外,中国AGTFP的区域特征主要表现为农业产区差异和经济结构差异。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影响中国AGTFP的多重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了6个显著正向影响因素(包括环境规制强度等)和1个显著负向影响因素(农业对外开放度)。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转型、优化农业资源要素配置等对策建议,以推动中国农业实现从粗放式发展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资源环境约束 SBM-GML模型 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数字化赋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机理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辛淼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2期104-113,共10页
乡村数字化和农业绿色发展的融合发展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新型驱动力,基于2012—2022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探讨了乡村数字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SBM-GML生产率指数模型和熵值法,测算了农... 乡村数字化和农业绿色发展的融合发展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新型驱动力,基于2012—2022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探讨了乡村数字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SBM-GML生产率指数模型和熵值法,测算了农业GTFP和乡村数字化水平;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探究了乡村数字化对农业GTFP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结果表明:乡村数字化显著促进了农业GTFP的提升;乡村数字化发展可以通过农业科技创新来提高农业GTFP,粮食主产区和北方的乡村数字化对农业GTFP的提高效果均比非粮食主产区和南方的强。门槛检验得出:乡村数字化对农业GTFP的促进效应存在显著的双门槛效应,即乡村数字化跨过门槛值之后才能显著推动农业GTFP的提高。因此,应加快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区域协作机制、强化农业绿色发展科技支撑作用,以期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和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绿色要素生产率 乡村数字化 农业绿色发展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路径研究
16
作者 张瑜 王雨晴 王琦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6期111-114,119,共5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据要素与农业传统生产要素相结合,有效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该文在梳理数据要素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分析二者之间的现实关联,并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以数据要素...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据要素与农业传统生产要素相结合,有效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该文在梳理数据要素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分析二者之间的现实关联,并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以数据要素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技术创新、经济收益、协同机制和行业特性等方面的现实困境,应通过技术应用、生态价值、协同创新和智慧监管等举措,打造农业精细管理和智慧供应链,实现绿色循环和政策精准实施,切实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绿色要素生产率 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现代化 数字化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资源要素错配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47
17
作者 郭海红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16,共15页
数字乡村建设与农业绿色发展深度融合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引擎。本文选取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数字乡村建设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评价体系,多维度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 数字乡村建设与农业绿色发展深度融合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引擎。本文选取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数字乡村建设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评价体系,多维度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既可以直接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也可以通过带动绿色技术进步而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还可以通过降低土地资源错配、资本资源错配、劳动力资源错配程度而间接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异质性明显,东部地区、南方、粮食主产区的数字乡村建设的正向推动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资源要素错配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经营与农业绿色发展——基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观察 被引量:23
18
作者 宋燕平 范祥祺 耿鹏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70,共14页
规模化经营与绿色化发展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明晰规模经营与农业绿色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运用SBM-GML指数测算并刻画出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趋势,基于2008-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固... 规模化经营与绿色化发展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明晰规模经营与农业绿色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运用SBM-GML指数测算并刻画出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趋势,基于2008-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土地规模经营与服务规模经营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我国省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规模经营在研究期内整体均呈上升趋势;土地规模经营与服务规模经营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存在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非线性关系,两种规模经营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均存在适度规模效应;农业机械化水平在规模经营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发挥作用。两种规模经营对不同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因此,应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因地制宜发展规模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土地规模经营 服务规模经营 农业机械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17
19
作者 刘静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29,共7页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有效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手段和着力点。高素质劳动者、高科技劳动资料和宽范围劳动对象相结合是农业新质生产力全方位的体现,也是推动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提升的基础。以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农业...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有效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手段和着力点。高素质劳动者、高科技劳动资料和宽范围劳动对象相结合是农业新质生产力全方位的体现,也是推动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提升的基础。以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面临着农业劳动者素质与客观生产条件更新速度不匹配、农业劳动资料贡献与科技发展要求不平衡、农业劳动对象的局限性与绿色高效生产模式不相适应等制约。在以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作用,保障新型农业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提升劳动者竞争力;拓宽农业科技应用场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领跑能力;挖掘现有水土资源的深度,拓展开发新型农业生产对象的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质生产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农业生产要素 农业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贸易促进了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吗?——基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视角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杨莲娜 张心雨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41,共11页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助于农业绿色化转型与可持续性发展。基于2006—2020年中国30个省份数据,选择SBM-ML指数法,利用MaxDEA软件测算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使用系统GMM模型与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绿色全要...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助于农业绿色化转型与可持续性发展。基于2006—2020年中国30个省份数据,选择SBM-ML指数法,利用MaxDEA软件测算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使用系统GMM模型与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产品贸易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其影响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在东部地区较为显著;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门槛效应,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绿色化发展的正向溢出作用越明显。因此,各省份要推动农产品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政府应当依照地区贸易发展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地制定有关农产品贸易政策,充分发挥农产品贸易的正向溢出作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农村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