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现实基础与提升路径 被引量:2
1
作者 何可 朱润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4-193,共20页
本文深入分析了新质生产力在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对新质生产力在发展理念、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和政策市场机制方面的理论思考,探讨了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等因素在推进农业绿... 本文深入分析了新质生产力在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对新质生产力在发展理念、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和政策市场机制方面的理论思考,探讨了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等因素在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作用机理,分析了新质生产力作用于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现实情景及其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有助于提升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的路径举措,以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科技创新 产业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挖掘农田生态系统功能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中国农学会农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田霄鸿 徐虎 +1 位作者 刘荣志 张晴雯 《农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保障粮食和生态环境安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基于中国农学会农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期间,组织与会专家针对当前农田生态系统功能提升面临机制不明和应用基础型研究不够、土壤固碳技术创新不足... 保障粮食和生态环境安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基于中国农学会农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期间,组织与会专家针对当前农田生态系统功能提升面临机制不明和应用基础型研究不够、土壤固碳技术创新不足、农田污染治理及废弃物循环利用理论与技术亟待突破等问题和难题,从耕地保育与质量提升、农业水土资源持续利用、农业减排固碳与适应气候变化协同、土壤污染防治与健康、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农业废弃物高值化利用、生物资源利用与多样性等领域展开对策性研讨交流,综述了各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展望了未来重点研究方向,以利于更好地挖掘农田生态系统功能和更有效地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田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安全 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土壤固技术 农田污染治理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 土壤污染防治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研究:现状、困境与展望
3
作者 李凡略 何可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116,共16页
“双碳”目标为农业绿色低碳发展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凸显了其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在系统梳理该领域内容体系与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揭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四大困境:主流理论本土适配性存在挑战、多样实践模式的情境适配性... “双碳”目标为农业绿色低碳发展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凸显了其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在系统梳理该领域内容体系与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揭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四大困境:主流理论本土适配性存在挑战、多样实践模式的情境适配性识别有待加强、发展挑战的深层次机制有待深化、现有制度路径的实践可行性尚需优化。针对上述难题,未来研究应着力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绿色低碳发展自主知识体系,推动实践模式由普适导向转向情境导向,深度解析制约发展的内在机制,并增强制度路径的可实施性与可复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峰 中和 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万工程”经验引领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
4
作者 巩前文 张宁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0-173,共14页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是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和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内在要求,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农业绿色低碳发展问题,探讨“千万工程”精神对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引领作用,解析“千...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是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和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内在要求,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农业绿色低碳发展问题,探讨“千万工程”精神对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引领作用,解析“千万工程”实施成效在激励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维度的“千万工程”制度在引领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中“照着做”“变着做”和“创新做”的功能效果。最后通过弘扬“千万工程”精神、进一步挖掘“千万工程”经验及体制机制创新,提出“千万工程”经验引领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万工程”精神 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内在机理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强国目标下的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5
作者 张俊飚 王学婷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4-159,共16页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面对当前气候变化对人类经济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坚持和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无疑成为农业强国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守的重要理念。本文在全面梳理我国农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面对当前气候变化对人类经济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坚持和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无疑成为农业强国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守的重要理念。本文在全面梳理我国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并指出了实现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所需要抓住的良好机遇与必须解决的诸多问题。据此提出要不断完善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支撑体系、切实加大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加快绿色低碳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以及进一步创新农业生态价值实现机制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强国建设 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现状问题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标准农田建设赋能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内在逻辑与优化路径
6
作者 吴俊臻 高鸣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80,共11页
为探究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中的作用,文章构建“五位一体”分析框架,系统研究其赋能粮食增产与碳减排协同的内在逻辑与优化路径。研究发现,现阶段高标准农田建设已为粮食增产与碳减排协同构筑了产能、效能、生态与经济基础... 为探究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中的作用,文章构建“五位一体”分析框架,系统研究其赋能粮食增产与碳减排协同的内在逻辑与优化路径。研究发现,现阶段高标准农田建设已为粮食增产与碳减排协同构筑了产能、效能、生态与经济基础,但仍面临区域规划失衡、资金配置低效、长效管护机制不健全和政策协同力度不足等现实挑战。基于此,提出应构建动态规划体系破解区域差异,创新资金配置模式释放协同效能,健全管护长效机制稳固发展根基,完善政策协同机制促进资源整合,以此推动粮食生产系统从“高碳增产”向“低碳增效”绿色转型,为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与“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优化路径与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 粮食增产 减排 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试点政策对湖南省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影响——基于合成控制法的实证分析
7
作者 李军成 雷穗华 +1 位作者 唐望 姜林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163-168,共6页
为探究数字乡村试点政策对湖南省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影响,根据湖南省2013—2022年14个市州的面板数据,将湖南省首批数字乡村试点地区所在的4个市州邵阳市、湘潭市、永州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分别作为处理组,其余10个市州作为控制组... 为探究数字乡村试点政策对湖南省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影响,根据湖南省2013—2022年14个市州的面板数据,将湖南省首批数字乡村试点地区所在的4个市州邵阳市、湘潭市、永州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分别作为处理组,其余10个市州作为控制组,利用合成控制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乡村试点政策对湖南省4个市州的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湘潭市、永州市和邵阳市的政策效应尤为显著。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从数字乡村建设视角给出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可行建议,包括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智能农业技术和装备,建立农业碳排放监测与评估体系,加强数字农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试点政策 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合成控制法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吉林省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内在机理与政策思路
8
作者 王微 《河北农机》 2025年第14期160-162,共3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我国“双碳”目标背景下,吉林省农业绿色低碳转型亟须突破传统模式束缚。新质生产力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重构农业生产体系,显著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并降低环境负荷。本文对吉林省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中关于新质生产力的赋...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我国“双碳”目标背景下,吉林省农业绿色低碳转型亟须突破传统模式束缚。新质生产力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重构农业生产体系,显著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并降低环境负荷。本文对吉林省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中关于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作用及其实现路径进行探讨。首先解析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及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实践,其次从生产效率提升、碳排放降低两个维度揭示了其内在作用机理,最后提出系统化政策支持体系。研究发现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凭借技术创新与模式变革,可以有效地破解传统农业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困境;通过构建“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市场培育”三位一体的政策支持体系,并完善价格、竞争、激励等市场机制,可以为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市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数字化对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影响——基于耦合协调度和中介效应模型的实证 被引量:9
9
作者 刘桉志 杨树果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1-1219,共9页
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基于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算了乡村数字化与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 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基于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算了乡村数字化与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分析了二者的协调发展程度,实证研究了乡村数字化对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我国乡村数字化水平与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及二者耦合协调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2011—2020年分别提高了0.204、0.049和0.025。基准回归结果表明,乡村数字化可以显著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这一结果在采用互联网域名数和滞后一期的乡村数字化作为工具变量检验之后依然存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乡村数字化主要通过绿色技术创新、规模化经营和种植结构调整助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区域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乡村数字化对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促进作用在我国东部地区最为显著,回归系数为0.373。研究表明,加快乡村数字化进程,贯彻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实施农业减排固碳发展策略,才能更好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数字化 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数字技术 耦合协调度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战略目标下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基本路径与制度构建 被引量:71
10
作者 王学婷 张俊飚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6-526,共11页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重大战略目标(“双碳”战略)。农业既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又是巨大的碳汇系统。如何实现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是推进“双碳”战略目标实现必须关注的重要领域。实现碳达峰,农业减排固...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重大战略目标(“双碳”战略)。农业既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又是巨大的碳汇系统。如何实现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是推进“双碳”战略目标实现必须关注的重要领域。实现碳达峰,农业减排固碳既是重要手段,又大有潜力。为此,本文首先梳理了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现状,当前我国农业碳排放总量趋于平稳达峰状态,化肥和农场能源等现代农业投入要素使用产生的碳排放占比增加,同时我国农业生态系统运转呈现出强大的碳汇功能。其次剖析了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农业投入品过量和化石能源过度消耗、农业资源利用率低、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技术储备不足和配套制度体系不健全等。然后着重阐述了实现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基本路径和措施,如加强农业资源节约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实现肥药减量增效、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业白色污染有效治理;培育并做大做强农业绿色低碳产业,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加工到流通的全产业链绿色化;加大科技创新,构建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科技支撑体系。最后从财税制度、金融制度、土地与经营制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约束激励机制等层面构建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制度体系。本研究可为进一步制定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措施和开展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峰 中和 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基本路径 制度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的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何可 刘洋 郑家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8-39,共12页
在响应全球气候治理倡议过程中,中国提出了“双碳”目标,这对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的基本含义、特征和内在逻辑,探讨了其在“双碳”目标下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研究... 在响应全球气候治理倡议过程中,中国提出了“双碳”目标,这对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的基本含义、特征和内在逻辑,探讨了其在“双碳”目标下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研究表明,尽管中国在自然、社会、经济和政策层面为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提供了坚实基础,但依然面临着环境监管和碳排放/碳汇核算难度大、技术创新与技术应用区域不平衡、生产与市场需求对接不畅、社会分工演进与农业发展不协调等挑战。通过加强环境监管与碳排放/碳汇核算体系建设,促进技术创新与技术应用均衡发展,完善生产与市场需求对接机制,改进种养结合专业化合作机制,完善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推动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从而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养结合循环农业 达峰 中和 气候变化 乡村振兴 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的农业碳减排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12
作者 邵喜武 朱雪 +2 位作者 牛奕涵 宫然 邵诗迪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13-2023,共11页
数据要素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在各行业的碳减排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的驱动作用。本文选择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作为研究样本,深入探究数据要素对农业碳减排的激励效应与溢出效应。首先利用普通面板回归模型分析数... 数据要素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在各行业的碳减排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的驱动作用。本文选择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作为研究样本,深入探究数据要素对农业碳减排的激励效应与溢出效应。首先利用普通面板回归模型分析数据要素对农业碳减排的激励效应,然后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对数据要素与农业碳排放之间的传导机制进行检验,最后使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数据要素对农业碳排放的空间溢出效应,最终得出结论:①数据要素具有显著的环境激励效应,能够促进区域农业碳减排。②在数据要素对农业碳排放的抑制作用中,存在着监督效应、资源效应与成本效应的中介作用。③数据要素会对农业碳排放产生显著的溢出效应,即数据要素在抑制本地农业碳排放的同时,会对相邻地区的农业碳排放产生抑制作用。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从技术创新、政策制定与数据监督3个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农业减排 激励效应 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保险普及对农业碳排放影响研究
13
作者 张誉琼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11期79-81,共3页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其农业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在全国碳排放占比较高,阶段性、目标性地减少农业碳排放问题不容忽视。伴随我国保险市场的不断发展扩大,国内外学者对农业保险与农业低碳效应的相关性与重要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得到一系列研...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其农业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在全国碳排放占比较高,阶段性、目标性地减少农业碳排放问题不容忽视。伴随我国保险市场的不断发展扩大,国内外学者对农业保险与农业低碳效应的相关性与重要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得到一系列研究成果,证明普及农业保险有利于促进农业碳减排。基于农业保险的环境效应,并结合农业保险发展历程,明确其在全国农业生产地区的规模地位,通过分析农业保险对于农业生产方式改进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方面的影响,探究农业保险普及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机制与多方路径,证实农业保险对于农业碳排放的减排作用,明确农业保险的普及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农业排放 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探究
14
作者 李元鑫 王志丹 +1 位作者 贾可 钟智利 《辽宁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70-74,共5页
推动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可为辽宁省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提供重要保障。基于辽宁省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剖析辽宁省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从进一步完善辽宁省农村金融政策体系、进一步深化机构改革,大力支持新型农村... 推动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可为辽宁省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提供重要保障。基于辽宁省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剖析辽宁省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从进一步完善辽宁省农村金融政策体系、进一步深化机构改革,大力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进一步加快农村金融业务创新和提升支撑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效能4个方面就促进辽宁省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 高质量发展 农业绿色转型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