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农业机械使用、非农就业和农业绩效
1
作者 李代云 《河北农机》 2024年第17期61-63,共3页
农业机械化和非农就业对农业绩效的影响是当前农业经济研究的热点。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农业机械使用、非农就业和农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期望通过多角度、多方法的实证研究,从家庭规模使用农业机械的需求,到根据土地肥力的高低、农产品的产... 农业机械化和非农就业对农业绩效的影响是当前农业经济研究的热点。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农业机械使用、非农就业和农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期望通过多角度、多方法的实证研究,从家庭规模使用农业机械的需求,到根据土地肥力的高低、农产品的产量对使用农业机械的喜好,以及分配给非农工作的时间与户主的年龄成反比。发现老年农民的健康状况通常较差,缺乏可转移到非农就业的技能,因此参与非农活动的动机或机会较少,还有拥有更多灌溉土地的农民不太可能有更高的非农就业意愿。能够获得灌溉设施的农民位于农业生产条件有利的位置,并且能够从他们的农业活动中产生足够的收入等。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系统梳理,结合中国农业实际情况,分析农业机械化、非农就业对农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非农就业 农业绩效 中国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二三产业融合与农业绩效提升——基于WIOD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孙会敏 张晶 于春荣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0-107,共8页
探讨一二三产业融合与农业绩效提升的关系。通过直接消耗系数法,对WIOD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与农业融合度较高的主要是第二产业中的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医药、化工等产业。对农业产业绩效及农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度进行协整... 探讨一二三产业融合与农业绩效提升的关系。通过直接消耗系数法,对WIOD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与农业融合度较高的主要是第二产业中的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医药、化工等产业。对农业产业绩效及农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度进行协整检验,发现这些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并构建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实证检验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农业绩效水平对来自农产品加工与农业、化工产业与农业融合的冲击具有正向显著的响应,而对来自纺织服装业与农业融合的冲击响应不明显。最后提出利用产业融合促进农业绩效提升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 农业绩效 V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产权安全性对农业绩效影响:投资激励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来自丘陵地区三个村庄的初步证据 被引量:11
3
作者 马贤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72-79,共8页
从投资激励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两个维度检验《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以来农地产权安全性对农业绩效的影响。结论指出由于目前土壤保护性投资对农业绩效的贡献微弱,因此地权安全性的投资激励效应对农业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地权安全性的资... 从投资激励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两个维度检验《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以来农地产权安全性对农业绩效的影响。结论指出由于目前土壤保护性投资对农业绩效的贡献微弱,因此地权安全性的投资激励效应对农业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地权安全性的资源配置效应对劳动力生产绩效具有显著影响,但对土地生产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政策含义为从改变农业补贴方向和风险基金机制以及提高地权安全性等方面来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产权 农业绩效 土地投资 土地市场 投资激励效应 资源配置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堤防工程与农业绩效、农业规模经济关系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绍玉 周长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4-71,共8页
水库堤防工程对农业生产有重要的影响,量化评估水库堤防工程的农业绩效及分析水库堤防工程与农业规模经济之间关系,不仅可以完善农业生产理论,而且能为国家投资水库堤防工程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构建了固定效应模型,根... 水库堤防工程对农业生产有重要的影响,量化评估水库堤防工程的农业绩效及分析水库堤防工程与农业规模经济之间关系,不仅可以完善农业生产理论,而且能为国家投资水库堤防工程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构建了固定效应模型,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选择Cobb-Douglas生产函数作为农业生产函数,并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基础上,综合考察了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水库堤防工程、农业资源消耗、农业科技力量、育种对农业产出的影响,有效测度了各地区水库堤防工程的农业生产绩效;其次运用规模经济理论,根据水库堤防工程能够增加农业生产资源,保障农业生产要素发挥更大效用的机理,依托各地区水库堤防工程受益人口的总收益和人均收益,探讨了水库堤防工程与农业规模经济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水库堤防工程在农业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体上,堤防工程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大于水库工程在农业经济增长中贡献度;水库堤防工程在农业经济增长中贡献度最大的地区是重庆,最小的地区是海南;随着水库堤防工程的完善,受益人口数量逐渐增加,受益人口的人均收益和总收益也逐渐增加,且受益人口的人均收益增加速度快于受益人口的增加速度,说明了水库堤防工程能够实现农业规模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堤防 农业绩效 农业规模经济 固定效应模型 贡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绩效的微观土地制度基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与农业绩效》评介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守英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5-110,共6页
1引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世界各国制度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制度变革与绩效分析也是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者关注的重点。过去40多年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实现了从农业集体化体制转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体制的制... 1引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世界各国制度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制度变革与绩效分析也是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者关注的重点。过去40多年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实现了从农业集体化体制转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体制的制度变革[1],经历了从农民对农地产权的博弈与国家的还权于民,到国家稳定农民土地承包关系与实行农地确权的过程[2]。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选择与变迁始终坚持在集体所有基础制度框架下演化,从产权配置视角看,经历了从最初的集体所有权到集体所有权与承包经营权的“两权分离”,再到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的“三权分置”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所有权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土地制度变革 发展经济学 产权配置 制度经济学 农业集体化 农业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浅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欣鑫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2-103,共2页
为了有效提升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政府近年来在农业方面的投资日益扩大。相应农业绩效审计也提上了日程。本文在此对农业绩效审计指标做一个初步的探讨,通过搜集资料、与专家沟通和深入现场调查等多种方式,结合绩效审计思路,以农作物耕... 为了有效提升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政府近年来在农业方面的投资日益扩大。相应农业绩效审计也提上了日程。本文在此对农业绩效审计指标做一个初步的探讨,通过搜集资料、与专家沟通和深入现场调查等多种方式,结合绩效审计思路,以农作物耕种为例从四个方设计了农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综合评价农业投资项目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评价指标 农业绩效 农业现代化水平 农业投资 绩效审计 审计指标 搜集资料 现场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金融错配与农业企业绩效
7
作者 卢艺文 杜林丰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7-90,共4页
本文以2007—2022年中国农业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考察其对农业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分析金融错配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显著提高了农业企业绩效;对其中的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乡村振兴战略能... 本文以2007—2022年中国农业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考察其对农业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分析金融错配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显著提高了农业企业绩效;对其中的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乡村振兴战略能够降低农业企业的金融错配程度,进而有助于改善企业绩效;区分不同产权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国有企业,乡村振兴战略对非国有企业的绩效提升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金融错配 农业企业绩效 产权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计分卡联合层次分析法研究农业科研单位预算绩效评价 被引量:7
8
作者 向冰 张俊林 +2 位作者 周军 曾静 黎苹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88-1896,共9页
【目的】首次联合运用平衡计分卡和层次分析法,建立普遍适用于农业科研单位预算绩效评价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农业科研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水平。【方法】基于平衡计分卡理论,运用财务、内部运营、产出效益、学习与成长4个维度,构建农... 【目的】首次联合运用平衡计分卡和层次分析法,建立普遍适用于农业科研单位预算绩效评价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农业科研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水平。【方法】基于平衡计分卡理论,运用财务、内部运营、产出效益、学习与成长4个维度,构建农业科研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构建的绩效管理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计分,构建判断矩阵确定相应的权重,最后计算综合得分。【结果】对研究对象A单位连续4年的数据计算分析发现,A单位的财务和产出效益2个维度所占权重较大,分别为47.63%和38.51%,而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2个维度所占权重较低,分别为19.15%和13.47%。权重分布显示A单位对科研经费和科研产出较为重视。研究结果进一步显示,A单位2023年发展情况较好,但还需要强化经费预算执行率、科研创新平台、专利、科技服务、新品种培育等,才能更好实现科技投入的效率和质量。【结论】与传统的绩效评价方法相比,本文基于平衡计分卡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建立的农业科研单位预算绩效评价方法,不仅融入了非财务指标维度,还将定量与定性指标相结合,能够多角度、全方位、个性化对目标对象开展更加科学的预算绩效评价,使科技投入效能和资金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预算绩效 平衡计分卡 层次分析法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企业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被引量:23
9
作者 贾伟 秦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5期92-97,共6页
利用我国部分农业龙头企业2009~2010年数据,构建农业企业绩效回归模型,对影响农业企业绩效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总体来看,劳动力、资产总额、广告投入及研发投入、产销比、技术效率等均对农业企业绩效产生显著性正向影响,... 利用我国部分农业龙头企业2009~2010年数据,构建农业企业绩效回归模型,对影响农业企业绩效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总体来看,劳动力、资产总额、广告投入及研发投入、产销比、技术效率等均对农业企业绩效产生显著性正向影响,订单采购比及企业产品是否为名牌产品、杠杆效应等均未对农业企业绩效产生促进作用。从不同地区来看,地区差异较为明显,劳动力、资产总额等对西部地区农业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比东部地区高,研发投入对东部地区农业企业绩效影响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广告投入对农业企业绩效的影响与之相反;东部地区利用财务杠杆和经营杠杆对农业企业绩效的影响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但是其影响并不显著,东部地区农业企业技术效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订单采购比对东部地区影响为正,对其他地区影响与之相反。根据模型回归的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企业 农业企业绩效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经营权稳定性对农业生产绩效的影响——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邹伟 崔益邻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8-57,共10页
研究目的:揭示农地经营权稳定性对于农业生产绩效的影响机理,为相关部门制定提高农业生产绩效的政策安排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中介效应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农地经营权的时间持续性对农业生产绩效显著正向作用,作用路径主... 研究目的:揭示农地经营权稳定性对于农业生产绩效的影响机理,为相关部门制定提高农业生产绩效的政策安排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中介效应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农地经营权的时间持续性对农业生产绩效显著正向作用,作用路径主要是农业生产投资、抵押信贷金额和农地转入规模等;农地经营权的权利保障性对农业生产投资影响并不显著,但提高了转入农户的贷款可得性,进而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绩效,同时,也有利于获得规模效应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研究结论:要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绩效,必须充分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建立农地经营权稳定的长效机制,加强农地经营权权利保障,规范农地流转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土地产权 农地流转期限 土地权利保障 农业生产绩效 中介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补贴绩效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政府决策与农户行为反应的视角 被引量:9
11
作者 乔翠霞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26,共5页
农业补贴绩效即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有两大主体,一是政策制定者,即政府,二是政策的作用对象,对农业补贴政策而言就是农户。政府选择过程即是政策形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策目标和手段的选择是核心内容;而... 农业补贴绩效即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有两大主体,一是政策制定者,即政府,二是政策的作用对象,对农业补贴政策而言就是农户。政府选择过程即是政策形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策目标和手段的选择是核心内容;而农户的行为选择受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两类约束条件的限制。从政府决策和农户行为反应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农业补贴绩效的因素,以期为今后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完善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补贴绩效 政府决策 农户行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创业导向对农业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绿色动态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秀娥 滕欣宇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2-90,共9页
绿色创业导向作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导向,其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尚无定论。文章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探索绿色创业导向通过绿色动态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影响农业创业企业绩效的内在机制。通过对349份有效样本进行实证分析表明:绿色... 绿色创业导向作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导向,其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尚无定论。文章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探索绿色创业导向通过绿色动态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影响农业创业企业绩效的内在机制。通过对349份有效样本进行实证分析表明:绿色创业导向不仅对农业创业企业绩效有积极影响,而且有助于绿色动态能力的提升和商业模式的创新;绿色动态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在绿色创业导向与农业创业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同步和连续中介作用。研究有助于丰富绿色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内在机制研究,为探索农业创业企业绿色发展与成长路径提供战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创业导向 绿色动态能力 商业模式创新 农业创业企业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视角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绩效评价指标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秀芬 郭淑敏 《陕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8期91-93,共3页
自2007年中央开始实行政策性农业保险以来,我国农业保险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在农业保险快速发展过程中,也不断暴露出诸多方面的问题。基于此,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绩效评价研究被提上了日程。该文基于不同利益相关者视角、基层工作... 自2007年中央开始实行政策性农业保险以来,我国农业保险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在农业保险快速发展过程中,也不断暴露出诸多方面的问题。基于此,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绩效评价研究被提上了日程。该文基于不同利益相关者视角、基层工作人员视角、补贴资金使用效率视角、契约执行视角、保险机构运行效率视角等多个视角对近几年来政策性农业保险绩效评价的指标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系统性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绩效评价效率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视角 政策性农业保险绩效 评价指标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市场结构与农业生产绩效的实证分析——以中国主要区域玉米种子市场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靖飞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43-47,共5页
运用相对市场力量假说对2003-2008年的中国主要区域玉米种子市场结构与农业生产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市场化改革之后的中国玉米种子市场已经演变成竞争型市场,种子市场产品集中度下降明显,市场份额对农业生产单产水... 运用相对市场力量假说对2003-2008年的中国主要区域玉米种子市场结构与农业生产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市场化改革之后的中国玉米种子市场已经演变成竞争型市场,种子市场产品集中度下降明显,市场份额对农业生产单产水平具有正向影响,赫芬达尔指数对农业生产单产水平具有负向影响,符合相对市场力量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种子市场结构 农业生产绩效 相对市场力量假说 面板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企业参与产业脱贫能提升自身绩效吗? 被引量:1
15
作者 万俊毅 黄骋东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80-688,共9页
基于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视角,利用2016—2020年的农业上市公司数据,探究农业企业参与产业脱贫对绩效表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参与产业脱贫对农业企业短期绩效无显著影响,但可以有效促进其长期绩效增长。相较于未参与产业脱... 基于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视角,利用2016—2020年的农业上市公司数据,探究农业企业参与产业脱贫对绩效表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参与产业脱贫对农业企业短期绩效无显著影响,但可以有效促进其长期绩效增长。相较于未参与产业脱贫的农业企业,参与产业脱贫的农业企业净资产回报率5年累计增长值高出14.5个百分点。机制分析结果显示,参与产业脱贫能显著缓解农业企业对核心供应商的依赖程度,核心供应商依赖程度在参与产业脱贫对农业企业长期绩效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基于此,建议农业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主营业务优势,积极参与乡村产业建设,同时,地方政府应重视并缓解农业企业在参与乡村产业建设时可能面临的短期投入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 产业脱贫 农业企业绩效 供应商依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经营主体结构、交易行为与产业化经营绩效 被引量:3
16
作者 万俊毅 曾丽军 徐静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7年第6期699-706,共8页
当前,中国各省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和经营绩效差异明显。以省际层面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探究其差异存在的缘由。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的农业企业带动农户能力对人均农业总产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影响... 当前,中国各省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和经营绩效差异明显。以省际层面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探究其差异存在的缘由。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的农业企业带动农户能力对人均农业总产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影响不显著;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能力对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影响不显著,但却与人均农业总产值负相关;农业企业数量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绩效的影响都不显著;农业经营主体间交易行为的紧密性对农户的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对人均农业总产值的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导向型主体 农业经营主体结构 交易行为 农业产业化经营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全要素碳排放绩效时序演进及空间收敛特征 被引量:10
17
作者 朱洪革 曹博 赵文铖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3-68,共6页
文章利用环境生产技术思想构建了全要素视角下的农业碳排放绩效衡量指标,进一步引入考虑群组异质性的非径向Malmquist动态指数与空间收敛检验方法,测度分析了2000-2018年中国31个省份农业全要素碳排放绩效的时序演进与空间收敛特征。结... 文章利用环境生产技术思想构建了全要素视角下的农业碳排放绩效衡量指标,进一步引入考虑群组异质性的非径向Malmquist动态指数与空间收敛检验方法,测度分析了2000-2018年中国31个省份农业全要素碳排放绩效的时序演进与空间收敛特征。结果表明:(1)中国农业全要素碳排放绩效平均值由2000年的0.29提升至2018年的0.57,成效显著。(2)东、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碳排放绩效均呈现波动递增的时序演进特征。(3)东、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碳排放绩效增长驱动模式具有差异性,东部地区属于效率改善与技术进步双重作用的“双驱”增长模式;西部地区属于技术主导型的“单驱”增长模式;中部地区属于效率改善型的“单驱”增长模式。(4)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碳排放绩效不存在明显的σ收敛,但在全国和中部地区存在绝对β收敛。因此,不同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制定农业低碳减排方案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针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全要素碳排放绩效 时序特征 空间收敛 非径向方向性距离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农户参与农业价值链活动对生产绩效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洪煜 胡伦 陆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0-139,共10页
生产实际中,小农户已经越来越多通过采购专业组织提供的生产资料以及接受培训、统一销售等活动,融入到现代农业价值链中。基于猕猴桃农户调研数据,分析农户参与价值链活动生产绩效。通过使用两步聚类、PSM模型以及IPWRA模型分析,得到如... 生产实际中,小农户已经越来越多通过采购专业组织提供的生产资料以及接受培训、统一销售等活动,融入到现代农业价值链中。基于猕猴桃农户调研数据,分析农户参与价值链活动生产绩效。通过使用两步聚类、PSM模型以及IPWRA模型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农户按照兼业化程度分为三种类型,拥有较高生计资本的农户价值链参与程度较高。(2)使用改进肥料、果品被产业组织收购的农户具有更高的亩产量与每亩净收益。(3)同时参与两种价值链活动相较于只使用改进肥料,可以显著提高亩产量;同时参与两种价值链活动相较于只参与一种价值链活动,可以显著提高每亩净收益。因此应从消除农户参与高价值链活动的制度障碍与人为因素入手,全面提高农户价值链参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农户 价值链活动 猕猴桃产业 农业生产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农业龙头企业绩效评价研究——以兴国县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晖 彭柳林 +2 位作者 余永琦 张敏芳 池泽新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190-196,共7页
以兴国县为例,运用熵权-TOPSIS模型与障碍度模型,实证分析了兴国县6家农业龙头企业的绩效水平以及障碍因子。结果表明:兴国县龙头企业龙头行为的绩效水平普遍不高、趋优性不强,且受到农户出资金额、带动贫困户数量、企业科技研发投入、... 以兴国县为例,运用熵权-TOPSIS模型与障碍度模型,实证分析了兴国县6家农业龙头企业的绩效水平以及障碍因子。结果表明:兴国县龙头企业龙头行为的绩效水平普遍不高、趋优性不强,且受到农户出资金额、带动贫困户数量、企业科技研发投入、企业科技推广投入、带动农户数等主要因子影响,整体上“龙头行为”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因此,建议农业龙头企业要因地制宜探索多种利益联结机制,紧密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系;不断加强科技支撑,提高对农业龙头企业的科技投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龙头企业绩效 熵权-TOPSIS模型 兴国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调整经历、劳动力非农转移与农业生产绩效 被引量:5
20
作者 庄健 谢琳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2-32,共11页
一、问题的提出制度变迁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政策制定者以法律或命令等形式自上而下推行的强制性变迁;二是个人或团体受到潜在的利益驱使,通过自发组织和倡导等形式自下而上形成的诱致性变迁。制度实施及其绩效与人们的制度信念紧... 一、问题的提出制度变迁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政策制定者以法律或命令等形式自上而下推行的强制性变迁;二是个人或团体受到潜在的利益驱使,通过自发组织和倡导等形式自下而上形成的诱致性变迁。制度实施及其绩效与人们的制度信念紧密关联,而这种信念的形成往往受到行为主体历史经验的影响。所以,制度安排不能忽略历史的作用。行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基于小概率事件的记忆与信息处理,在人们面对现实环境进行决策时仍然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确权 租金要价 农地调整经历 劳动力非农转移 性别差异 农业生产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