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高原中部丘陵区生态农业结构模式及阶段目标 被引量:5
1
作者 梁一民 田均良 +1 位作者 刘普灵 张翼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0年第2期30-33,47,共5页
分析了黄土丘陵区农业生产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指出广种薄收习惯是导致土地利用不合理 ,植被遭到破坏 ,进而水土流失加剧和生态环境恶化 ,农业生产力降低的根源。该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的核心是改变广种薄收习惯 ,治理水土流失 ,不断调... 分析了黄土丘陵区农业生产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指出广种薄收习惯是导致土地利用不合理 ,植被遭到破坏 ,进而水土流失加剧和生态环境恶化 ,农业生产力降低的根源。该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的核心是改变广种薄收习惯 ,治理水土流失 ,不断调整优化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依据土地资源状况提出目前阶段 1 2 34的土地利用结构模式。认为在占总土地面积 2 0 %的基本农田和果园 ,只要实行集约化经营就可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 ,70 %的土地应为林草地。根据生态农业的基本原则和当前生产水平提出生态农业建设三个阶段的不同指标和适宜治理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生态农业 农业结构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区牧草栽培与农业三元结构种植模式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孟杨 沈景林 +3 位作者 梁广民 邱信臣 石彦忠 郭瑞萍 《中国草食动物》 CAS 2007年第2期38-41,共4页
利用引种的9种牧草与6种粮食、经济作物组合,进行粮—经—饲不同轮作模式试验。结果表明:6种豆科牧草后作作物增产显著(P<0.05),公农1号紫花苜蓿增产最高达43.9%,肇东苜蓿最低为15.2%;公农无芒雀麦不具有增产效果;杂交酸模和绿穗苋... 利用引种的9种牧草与6种粮食、经济作物组合,进行粮—经—饲不同轮作模式试验。结果表明:6种豆科牧草后作作物增产显著(P<0.05),公农1号紫花苜蓿增产最高达43.9%,肇东苜蓿最低为15.2%;公农无芒雀麦不具有增产效果;杂交酸模和绿穗苋可导致后作作物分别减产19.7%和25.8%。确定了吉林省农区苜蓿(3年)—玉米(黄烟、粟、高粱)—粟(玉米、高粱、黄烟)—大豆(草木樨)—玉米(粟、高梁)—黄烟的农业三元结构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 作物 吉林省农区 农业三元结构种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农机推广技术创新水平,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思考与对策
3
作者 冯东丽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5年第5期90-92,共3页
随着农村粮食生产和经济的发展,传统农业种植方式和运用的机械设备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农业发展需要,此时应进行农业结构模式的升级,以此满足农机作业配套需要。农业作为乡村发展的主流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 随着农村粮食生产和经济的发展,传统农业种植方式和运用的机械设备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农业发展需要,此时应进行农业结构模式的升级,以此满足农机作业配套需要。农业作为乡村发展的主流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关注农技推广技术创新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并分析其实际的运用方式,如此方能促使农民更好地适应农机技术,提升农机技术推广效能,为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农业结构模式 乡村产业振兴 农机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