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化”同步与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规模化经营 被引量:113
1
作者 郭熙保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19,共6页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三化"不同步,而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实现三化同步的主要途径。从国际比较中发现,我国的土地经营规模是全世界最小的之一,这是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低下的根本原因。扩大我国农业经营规模刻...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三化"不同步,而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实现三化同步的主要途径。从国际比较中发现,我国的土地经营规模是全世界最小的之一,这是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低下的根本原因。扩大我国农业经营规模刻不容缓,但需要考虑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必须在城乡一体化基础上大力推进城乡体制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地制度改革,突破土地流转中的法律障碍,准许土地承包权转让,让土地要素真正流动起来,推动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健康快速向前发展。规模化经营有多种模式,但家庭农场应成为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的主要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化同步 农业规模化经营 土地制度改革 家庭农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流动、土地流转与农业规模化经营研究——以河南省固始县为例 被引量:30
2
作者 曹利平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4-87,共4页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但流动过程是以青壮年男性为主的"候鸟式"循环流动,他们"弃农不弃地"、"离土不离乡"。进入21世纪,由于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的转变和"新生代"成为流动大军...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但流动过程是以青壮年男性为主的"候鸟式"循环流动,他们"弃农不弃地"、"离土不离乡"。进入21世纪,由于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的转变和"新生代"成为流动大军的主体,常年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在增加,举家外出者占到一定比例,流动方式逐渐由"候鸟式"向"迁徙式"转变。基于此,本文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趋势与特点进行了梳理,并以河南省固始县为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所带来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土地流转 土地利用效率 农业规模化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 被引量:28
3
作者 徐志刚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16,共4页
农业规模化经营对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提升我国粮食生产竞争力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驱动下,以农地经营规模化与作业服务规模化同步发展为... 农业规模化经营对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提升我国粮食生产竞争力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驱动下,以农地经营规模化与作业服务规模化同步发展为特征的农业规模化经营成效显著,但是,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进一步发展面临的约束同样不容忽视。在全面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发展时,应科学对待两类规模化问题,因地制宜,尊重市场选择,顺势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规模化经营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农地经营规模 粮食生产机械化 劳动生产率 顺势而为 科学对待 服务规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实现规模化经营的新视角 被引量:2
4
作者 申利侠 郎秀云 《中州学刊》 CSSCI 1998年第2期25-28,共4页
我国农业实现规模化经营的新视角申利侠郎秀云1990年3月,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 我国农业实现规模化经营的新视角申利侠郎秀云1990年3月,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规模化经营 我国农业 农业劳动力 第二次飞跃 农业劳动生产率 农村劳动力转移 乡镇企业 第一次飞跃 农业生产 适度规模化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本土劳动力参与机制:以上海市崇明区XX合作社为例
5
作者 滕燕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5期162-165,共4页
为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共同协调发展,以上海市崇明区LY村为例,对该村XX合作社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过程中本土劳动力的参与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这一过程中本土劳动力参与机制的构建及其对我国农业经营方式发展的启示。结果表... 为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共同协调发展,以上海市崇明区LY村为例,对该村XX合作社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过程中本土劳动力的参与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这一过程中本土劳动力参与机制的构建及其对我国农业经营方式发展的启示。结果表明,基于不同层次本土劳动力的特征和本土农村礼俗社会的人际关系网络,合作社通过合理的劳动制度安排和与本土劳动力精英的合作,构建了主动参与和聘请制的本土劳动力参与机制,为自身经营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支撑,并与本土村民建立了良好的融合共生关系,增加了本土农村社区的福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规模化经营 本土劳动力 参与机制 内源性发展范式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阳市农业规模化经营方式探索
6
作者 贠超 刘国涛 周其军 《宁夏农林科技》 2021年第3期40-42,共3页
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关乎农业农村发展的现实问题,随着农产品市场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成为我国的政策选择。文章从调整农业政策、降低农业从业人员年龄、引导兼业农户退出土地、完善农地中介管理机构、维护地权及经营权稳定... 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关乎农业农村发展的现实问题,随着农产品市场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成为我国的政策选择。文章从调整农业政策、降低农业从业人员年龄、引导兼业农户退出土地、完善农地中介管理机构、维护地权及经营权稳定等方面探索了安阳市农业规模化经营方式,以期为安阳市农业规模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规模化经营 农户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安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15
7
作者 邹一南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5,共3页
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就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具体形式而言,大体上可分为土地流转型规模经营和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两类。在近年来的农村改革发展实践中,土地流转型规模经营的弊端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经营... 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就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具体形式而言,大体上可分为土地流转型规模经营和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两类。在近年来的农村改革发展实践中,土地流转型规模经营的弊端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经营风险集中于规模经营户、农民劳动激励不足、农地非粮化加剧和抬高土地租金成本。相应地,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的优势逐渐显现,主要表现为经营风险分散、农户主体地位得到保持、服务规模化效益得以实现和避免土地成本过快上涨。鉴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应积极推广土地托管、订单农业等服务带动性规模经营模式,大力培育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服务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规模化经营 土地流转 服务带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外有别:新土地精英规模化农业经营的社会基础——基于乡村创业青年的视角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腾龙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6-54,45,共10页
在农业转型的背景下,一批由“村外人”和“村内人”组成的青年群体纷纷走上了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创业之路,成为乡村社会中的新土地精英。本研究从“嵌入性”的理论视角,阐释内生型土地精英和外生型土地精英差异化的农业经营模式及其截然... 在农业转型的背景下,一批由“村外人”和“村内人”组成的青年群体纷纷走上了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创业之路,成为乡村社会中的新土地精英。本研究从“嵌入性”的理论视角,阐释内生型土地精英和外生型土地精英差异化的农业经营模式及其截然相反的农业经营结果,通过对比分析来揭示农业规模化经营的社会基础问题。研究发现:脱嵌式经营的外生型土地精英在农业经营过程中会面临劳动管理困难以及与乡土社会互动不畅等经营困境;而嵌入式经营的内生型土地精英依托家庭伦理和乡村伦理等村庄基础,实现了良好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土地精英 农业规模化经营 社会基础 内生型土地精英 外生型土地精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县天平镇农业规模化经营策略浅析
9
作者 王海林 《南方农业》 2020年第12期115-116,共2页
天平镇规模化经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存在问题较多。土地分散、交通不便、经营水平较低、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导致农业规模化发展受阻。家庭农场少,农民专业合作社较多,示范带动作用不强。必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 天平镇规模化经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存在问题较多。土地分散、交通不便、经营水平较低、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导致农业规模化发展受阻。家庭农场少,农民专业合作社较多,示范带动作用不强。必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场,规范合作社经营,完善政策支持机制,增加资金扶持,提高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经营者素质等,才能高质量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规模化经营 家庭农场 农民专业合作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有益探索
10
作者 于江峰 王术忠 +1 位作者 黄颂军 林伟伟 《农业知识》 2020年第10期39-41,共3页
自十九大胜利召开以来,中央1号文再次强调农村土地再延包30年,保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随着近期国家的多项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出台,表明农村土地经营模式改变,势在必行。当今农村老龄化严重,从调查的情况看,他们耕种的土地既包括... 自十九大胜利召开以来,中央1号文再次强调农村土地再延包30年,保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随着近期国家的多项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出台,表明农村土地经营模式改变,势在必行。当今农村老龄化严重,从调查的情况看,他们耕种的土地既包括属于他们自己的延包土地,也包括一些亲戚朋友外出打工而不能在家耕种,这是当前不少农村土地耕种的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调查农户耕种土地的情况统计,某村现有种地农户数量80户,人口不到二百人,耕种的土地大约600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农业规模化经营 土地流转 土地经营模式 农户数量 亲戚朋友 十九大 农村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设施农业规模化经营现状与对策建议
11
作者 王周平 高巨星 +1 位作者 李雪君 杨佩娜 《西北园艺(综合)》 2022年第2期1-5,共5页
为探索总结新形势下陕西省设施农业科学适度规模经营的方法路径,推动全省现代设施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笔者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基本摸清了陕西省不同区域、不同类型设施农业规模化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梳理总... 为探索总结新形势下陕西省设施农业科学适度规模经营的方法路径,推动全省现代设施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笔者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基本摸清了陕西省不同区域、不同类型设施农业规模化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梳理总结了各地运行良好、行之有效的典型模式,并提出对策建议。1陕西设施农业产业现状近年来,在"3+X"农业工程的持续实施和各项政策支持下,陕西省设施农业得到全面快速发展,2020年综合产值达1048.48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综合产值 农业规模化经营 现代设施农业 对策建议 适度规模经营 典型模式 方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黑龙江农业规模化经营途径与建议
12
作者 王秋菊 《农机科技推广》 2020年第6期32-33,35,共3页
为推动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建设,打造农业强省,充分发挥全省现代农机合作社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主力军作用,黑龙江省农机推广部门与农机合作社开展资源整合、规范经营、品牌创建等多项合作,在逊克县丰禾现代农机合作社开展农机社会化服... 为推动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建设,打造农业强省,充分发挥全省现代农机合作社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主力军作用,黑龙江省农机推广部门与农机合作社开展资源整合、规范经营、品牌创建等多项合作,在逊克县丰禾现代农机合作社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试点,探索出科技引领、规模经营的农业经营组织的发展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推广部门 现代农业建设 农业经营组织 品牌创建 农业规模化经营 农业生产经营 农业强省 农机合作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农业扩大经营规模的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43
13
作者 胡霞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1-65,共5页
关键词 农业经营规模 日本农业 经验 农业规模化经营 市场经济国家 家庭经营 结构改革 60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规模化与农户生计多样化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杨鑫 赵文娟 潘钰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5期1-4,共4页
从农业规模化经营与生计多样化的作用机理、实证分析、存在问题和对策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其中农业规模化经营可以促进农户寻求多样的生计方式、提高经济收入,特别是非农经济收入,还可以促进生计可持续发展,但规模化过程中存在土地... 从农业规模化经营与生计多样化的作用机理、实证分析、存在问题和对策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其中农业规模化经营可以促进农户寻求多样的生计方式、提高经济收入,特别是非农经济收入,还可以促进生计可持续发展,但规模化过程中存在土地流转政策不完善、产业链带动不强以及学科研究方法有待创新、学科融合性不高等问题,在未来的研究中有待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规模化经营 农户 生计多样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行适度规模经营 实现农业第二次飞跃──山东省胶州市的经验
15
作者 黄聿颂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6-29,共4页
推行适度规模经营 实现农业第二次飞跃──山东省胶州市的经验黄聿颂农业规模化经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沿海发达地区农业实现“第二次飞跃”的必然途径。胶州市是山东省第一批对外开放城市,现总人口73万人,其中... 推行适度规模经营 实现农业第二次飞跃──山东省胶州市的经验黄聿颂农业规模化经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沿海发达地区农业实现“第二次飞跃”的必然途径。胶州市是山东省第一批对外开放城市,现总人口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2.3万人,全市耕地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胶州市 第二次飞跃 农业规模经营 农村劳动力 沿海发达地区 粮食生产 农业规模化经营 乡镇企业 农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金广 《河南农业》 2022年第4期54-55,共2页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重要意义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在家庭经营基础上通过土地流转形成的、从事农业活动的经济组织。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尚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主要有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形式...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重要意义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在家庭经营基础上通过土地流转形成的、从事农业活动的经济组织。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尚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主要有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形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明显加快了各地优势特色产业的连片规模开发,优化了农业结构布局。据相关资料统计,截至2019年8月,河南省专业大户为83435户、家庭农场4904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56300家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500多家。新型经营主体推动了农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保障了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另外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等方面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有效供给 新型经营主体 家庭农场 农民合作社 家庭经营 农业规模化经营 土地流转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河北省农业经营现状及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歆越 任丽娜 《绿色科技》 2016年第24期158-160,共3页
指出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剖析了河北省农业经营现状,探讨了存在的问题,探寻了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河北省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出路,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业规模化经营 供给侧改革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现代化水平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田佳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77-184,共8页
构建了农业现代化水平指标体系,并利用2005—2021年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农业现代化水平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现代化水平对农业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通过了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 构建了农业现代化水平指标体系,并利用2005—2021年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农业现代化水平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现代化水平对农业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通过了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农业现代化发展通过促进农业技术创新可以抑制农业碳排放强度,而土地规模化经营在农业现代化抑制农业碳排放强度的过程中发挥了遮掩效应,最后提出了在农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农业碳排放强度 “双碳”目标 农业技术创新 农业规模化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业生产托管与土地流转 被引量:13
19
作者 吴偎立 郑梦圆 平新乔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2-159,共18页
土地流转和农业生产托管是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两条路径。本文研究了两者的差异及其互动关系,发现:第一,土地流转可同时实现土地经营权和生产过程集中,进而同时提高土地产出水平和生产效率;相反,农业生产托管仅可实现生产过程集中,但... 土地流转和农业生产托管是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两条路径。本文研究了两者的差异及其互动关系,发现:第一,土地流转可同时实现土地经营权和生产过程集中,进而同时提高土地产出水平和生产效率;相反,农业生产托管仅可实现生产过程集中,但由于无法实现土地经营权集中,加之托管费与土地产出水平脱钩,农业生产托管难以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第二,农业生产托管的出现降低了家庭农场相对农户的比较优势,对通过土地流转实现经营权集中有抑制作用。第三,差异化财政补贴可提高农户接受农业生产托管的意愿,但同时会延缓通过土地流转实现经营权集中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业生产托管 农业规模化经营 经营权集中化 生产过程集 中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对农民生计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
20
作者 刘蓉 王艳伟 +1 位作者 任飞武 黄宜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6-1340,共15页
【目的】检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对农民生计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明确不同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对农民生计韧性的影响是否存在异质性,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及提升农民生计韧性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不含港... 【目的】检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对农民生计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明确不同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对农民生计韧性的影响是否存在异质性,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及提升农民生计韧性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及西藏)的平衡面板数据,从暴露性、敏感性、缓冲能力、学习能力和自组织能力5个方面对农民生计韧性进行测度,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系统GMM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检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对农民生计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揭示劳动力转移、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规模化经营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与农民生计韧性间的中介作用。【结果】(1)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均能极显著促进农民生计韧性(P<0.01,下同),影响系数呈西部>中部>东部的格局,且随相关政策的实施而提升;(2)从作用机制分析来看,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可通过提升劳动力转移、农业规模化经营和产业结构升级,而促进农民生计韧性,尤其劳动力转移是关键路径;(3)从区域异质性分析来看,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对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农民生计韧性的作用效应高于东部地区,说明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对我国不同地区农民生计韧性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4)随着劳动力转移、农业规模化经营和产业结构升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对农民生计韧性的推动作用呈非线性变化。其中,改善劳动力转移和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是带来显著收益的辅助性手段。【建议】深入认识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对农民生计韧性的影响,并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提升农民生计韧性:(1)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完善配套政策;(2)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投入策略;(3)加强就业保障,提升劳动力转移质量;(4)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生计韧性 农村基础设施投入 劳动力转移 产业结构升级 农业规模化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