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化、农地流转与农业经营收入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星光 霍学喜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7-91,共15页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背景下,农地被认为是苹果种植户最重要的家庭资产,而均分土地的产权制度安排造成农地细碎化问题突出,难以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抑制了农业经营收入的提高,但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工具的应用重新形...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背景下,农地被认为是苹果种植户最重要的家庭资产,而均分土地的产权制度安排造成农地细碎化问题突出,难以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抑制了农业经营收入的提高,但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工具的应用重新形塑了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的具体情境,提高了农户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深刻改变了农业要素配置效率,为促进农业经营收入创造了重要机遇。文章基于降低农地流转市场交易成本和提高农地产权稳定性认知等角度,构建信息化、农地流转与农业经营收入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OLS模型、Logit模型和有序Logit模型以及762户苹果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手机等信息化工具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在5%的水平上显著提高农业经营收入,还有助于在1%的水平上显著扩大农地转入规模。进一步地,农地转入规模是手机等信息化工具提高农业经营收入的中介变量,且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文章使用替换代理变量、排除竞争性机制和工具变量法等方法进行检验后发现,上述研究结果是稳健的。从影响机制角度,手机等信息化工具的应用通过降低参与农地流转市场的搜寻成本和谈判成本显著促进农地转入规模,改善农地要素可得性,且搜寻成本和谈判成本是信息化扩大农地转入规模的部分中介变量。但手机等信息化工具的应用并未显著改善农户的农地权属认知、转让权和抵押权等农地权利认知以及土地承包经营权期限再延长三十年认知,这可能是因为农业经营者并未通过手机等信息化工具了解农地相关信息。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文章提出如下政策建议:支持和鼓励手机、电脑等信息化工具在农村的应用,提高农业经营者参与要素市场的信息获取意识和能力;深化以降低产权风险预期为目标的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利用多种信息化工具宣传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内容,改变农业经营者传统观念或认知,提高农地产权稳定性预期。文章的研究结论既有助于理解信息化情境中农地流转市场的运行机理,也有助于提高农业经营收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营收入 农地转入 信息化 交易成本 产权稳定性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影响的机制分析——基于不同收入层次农户收益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珂 宋科辰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4期227-230,共4页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政策性农业保险兼具政策性和金融性的双重属性,是支持农业农村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政策工具。文章以2014—2022年河南省农民收入为研究对象,从农民人均总收入、工资性收入和农业...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政策性农业保险兼具政策性和金融性的双重属性,是支持农业农村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政策工具。文章以2014—2022年河南省农民收入为研究对象,从农民人均总收入、工资性收入和农业经营收入三个方面对河南省农民收入结构变化与收益变动趋势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政策性农业保险对河南省不同收入层次农户农业收入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性农业保险 农民收入结构 金融性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工资性收入 不同收入层次农户 机制分析 农业经营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人力资源变迁对家庭收入的影响--来自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证据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艳虹 卫龙宝 高叙文 《西北人口》 CSSCI 2017年第2期9-17,共9页
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农村卷数据,采用逐步OLS回归的方法估计了农户人力资源变迁对家庭总收入和农业经营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代表人力资源数量变迁的外出务工人数对家庭总收入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于农业经营收入产生显著的... 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农村卷数据,采用逐步OLS回归的方法估计了农户人力资源变迁对家庭总收入和农业经营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代表人力资源数量变迁的外出务工人数对家庭总收入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于农业经营收入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在代表人力资源质量变迁的年龄指标中,老龄化对于农业收入存在显著负向影响;衡量教育水平的各个指标总体上正向影响总收入与农业经营收入;代表观念因素的两类指标中,家庭对于未来的正面预期对于提升家庭收入和农业收入有着显著积极影响。通过进一步的讨论表明,针对样本中人均总收入和人均农业经营收入高低不同的组别来说,人力资源变迁产生的影响不尽相同。从政策建议方面来讲,政府应当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与劳动力外出务工以此增加农户收入,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劳动力数量减少对于农业收入下降带来的影响;在人力资源质量方面,既要重视老龄化带来的影响,又要继续提升教育水平与引导农户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 家庭收入 农业经营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禀赋、土地依赖与农户土地转出行为分析——基于23省5165个农户样本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普蓂喆 郑风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2-50,共9页
土地转出关乎农民生计,初始土地禀赋会影响农户土地依赖程度进而导致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差异。本文基于2012年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百村调查"中的5 165个农户数据,分析了农户初始土地拥有量对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影响,实证... 土地转出关乎农民生计,初始土地禀赋会影响农户土地依赖程度进而导致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差异。本文基于2012年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百村调查"中的5 165个农户数据,分析了农户初始土地拥有量对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初始土地拥有量越多的农户土地转出概率越低。农户土地经营积极性差异、土地面积阀值的地区和村庄差异进一步说明农户对土地有较大程度的依赖。利用中介效应检验分析初始土地数量对土地转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较高的初始土地拥有量通过增加农业经营收入降低了土地转出概率,非农就业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并不能解释由于初始土地拥有量较高而带来的土地转出低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土地数量 土地依赖 土地转出 农业经营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脱贫背景下建档立卡政策的增收效应测度:自我“造血”还是外部“输血”? 被引量:14
5
作者 乔慧 刘爽 郑风田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19,共17页
本文以甘肃、陕西、山西、江西、四川五个中西部省份农户与村级调研数据为样本,运用PSM-DID方法检验了建档立卡政策的增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建档立卡政策显著提高了贫困户的转移支付性收入,但是对贫困户的农业经营收入和转移就业收入... 本文以甘肃、陕西、山西、江西、四川五个中西部省份农户与村级调研数据为样本,运用PSM-DID方法检验了建档立卡政策的增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建档立卡政策显著提高了贫困户的转移支付性收入,但是对贫困户的农业经营收入和转移就业收入的增收作用不明显。这一结论说明建档立卡政策虽然有助于国家扶贫资源向贫困户流动,但主要体现为直接的转移支付,并没有提升农户自身的发展能力,因而未能实现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第一,扶贫资金主要被用于改善外部环境的普惠性项目,对促进贫困户内部积累、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特惠性项目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第二,贫困户对“造血式”扶贫项目参与度及效果评价都不高,且项目开展过程中存在非贫困户对贫困户的挤出效应,使得“造血式”扶贫项目效果打折;第三,扶贫开发催生了“福利依赖”现象,“等、靠、要”心态使得“输血式”扶贫项目更受贫困户的欢迎。最后,本文就如何进一步优化扶贫措施及扶贫激励机制给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档立卡政策 精准脱贫 精准扶贫 “造血式”扶贫 增收效应 转移就业 转移支付 农业经营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