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6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职人员综合素质要求及其培养对策建议--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陆军 张愉 +2 位作者 黎燕如 颜斌 肖昕 《中国种业》 2024年第12期20-25,共6页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除了科技成果本身,负责科技成果转化的专职人员也是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关键因素。目前既懂农业专业知识,又懂经济规律、商业化运作、企业管理和法律...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除了科技成果本身,负责科技成果转化的专职人员也是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关键因素。目前既懂农业专业知识,又懂经济规律、商业化运作、企业管理和法律法规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职人员严重不足。在此背景下,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为例,分析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从而剖析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职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提出了培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职人员的对策建议,以期从人才培养的维度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理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专职人员 综合素质 对策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志鹏 《上海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5-8,共4页
农业科技成果只有在生产上得到应用,才能真正服务于“三农”。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环节,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为持续推动上海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现对上海市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 农业科技成果只有在生产上得到应用,才能真正服务于“三农”。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环节,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为持续推动上海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现对上海市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进行梳理,并针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高质量原创性农业科技成果不足、成果转化市场服务能力不强、产学研用结合机制运行不畅等主要问题,在优化项目配置、强化集成示范、完善平台服务、加强人才培养、创新金融服务等方面,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市场服务 项目配置 技术集成 人才培养 金融服务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潍坊市农民合作社参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与对策
3
作者 李彤晖 陶金先 +3 位作者 初文红 王文 王烁栋 邱玉宾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5期9-13,共5页
科技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农业增产增效、农民致富增收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农业科技成果的作用不容忽视。农民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能否参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对此,本文作者以潍... 科技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农业增产增效、农民致富增收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农业科技成果的作用不容忽视。农民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能否参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对此,本文作者以潍坊市农民合作社为研究对象,结合目前对农民合作社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研究,对农民合作社参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情况进行调研,探讨了农民合作社参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合作社社员对农业科技成果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强化专业人才支撑力度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现状 问题 对策 潍坊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教育培训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应用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晓亚 《河南农业》 2024年第19期42-42,共1页
科技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加速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实践证明,农民教育培训既是桥梁又是纽带,对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意义重大。
关键词 农业农村发展 农民教育培训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最后一公里 实践证明 应用探析 加速推进 战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平台参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多主体博弈行为研究
5
作者 郭耀辉 杨万宝 +1 位作者 黄东南 汪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67-1977,共11页
【目的】通过构建科技成果供给主体、数智平台、科技需求主体三方参与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数智平台参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多主体行为选择,旨在为优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基于动态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三方收益矩阵... 【目的】通过构建科技成果供给主体、数智平台、科技需求主体三方参与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数智平台参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多主体行为选择,旨在为优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基于动态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三方收益矩阵,借助Matlab数值仿真分析,剖析初始意愿、显性成本、隐性成本、收益分配等在不同参数下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决策行为的影响。【结果】(1)假设各主体选择“积极参与”策略的收益都为正,非稳定点会沿着鞍点E_1(0,0,0)演化,最终达到稳定点E_8(1,1,1);(2)初始意愿的强烈与否决定合作走向,三方初始意愿越强,则“积极合作”的趋向速度越快;(3)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也是决定合作走向的重要因素,随着显性成本或隐性成本增加,趋向积极合作平衡点的速度减慢;(4)任何主体分配比例越高,选择“积极参与”的概率将越大,但随着某一主体分配比例过高,其他主体选择“积极参与”的概率会降低。【结论】只有创造环境提升各主体的初始意愿、降低合作成本,充分考虑各主体利益分配的均衡性,才能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效率。建议通过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数智平台网络,加大对数智平台建设维护的投入力度,规范科技成果转化行为,完善各主体的利益分配机制等优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平台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行为决策 动态演化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FCE的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绩效评价研究
6
作者 米琳 张茜 李慧燕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86-92,97,共8页
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将理论形态的创新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有利于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以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3个维度构建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使用AHP方... 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将理论形态的创新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有利于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以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3个维度构建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使用AHP方法求出一、二级的指标权重。基于专家问卷,利用FCE法,对天津市不同种类农业科技成果不同转化路径的绩效进行评价与比较,寻求各类农业科技成果的最佳转化路径,并从政府、科教部门和企业三个层次提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黄永清 宁夏 +2 位作者 孔令孜 李小红 韦志扬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76-1784,共9页
【目的】调研分析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面临的制约因素,明确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的方向及重点,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及统计资料,分析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现状、主要模式及特点... 【目的】调研分析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面临的制约因素,明确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的方向及重点,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及统计资料,分析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现状、主要模式及特点等;设计调查问卷,系统调查近年来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主要困难;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创新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征集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建议;组织召开座谈会,与专家及专业人员一起研讨优化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对策措施。【结果】广西农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及推广体系基本建立,通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稳步提升,但在农业科技成果供给、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农业科技成果需求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的制约因素。因此,加快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的重点是:(1)深化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加快完善农业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评价及管理机制,建立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切实提高农业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科技需求信息反馈机制及国内外合作机制。(2)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加强平台建设及创新转化方式,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加强科技成果跟踪管理服务。(3)探索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机制。激发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构建多元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推动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推进“互联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建议】深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改革,稳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保障,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支撑,促使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而有效地转化,最终实现广西农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发展现状 机制创新 对策建议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绩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张琳 吴敬学 +1 位作者 王敬华 王志丹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9-154,共6页
本文在系统研究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绩效状况的基础上,运用指标分解法、层次分析法、极值法和综合评价法,构建了适合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特点的绩效评价体系,并对2006-2010年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绩效状况进行评价和分... 本文在系统研究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绩效状况的基础上,运用指标分解法、层次分析法、极值法和综合评价法,构建了适合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特点的绩效评价体系,并对2006-2010年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绩效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提出了完善转化资金的政策设置、明确转化资金支持的领域定位、拓展转化资金的支持方式和探索提高转化资金使用效率的组织机制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 绩效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供给侧和需求侧需求视角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被引量:18
9
作者 邱启程 袁春新 +2 位作者 唐明霞 程玉静 顾卫兵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9,共5页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供给侧主体通过媒介平台将成果传递给需求侧主体,由此实现成果的社会及经济价值。需求侧主体需求应用具有价值的成果,增加经济收益;供给侧主体需求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创造有价值的成果,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效益。...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供给侧主体通过媒介平台将成果传递给需求侧主体,由此实现成果的社会及经济价值。需求侧主体需求应用具有价值的成果,增加经济收益;供给侧主体需求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创造有价值的成果,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效益。满足供给侧和需求侧需求的核心是着力培育政策以及人、财、物等要素资源;加强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成果孵化器、中介服务组织等媒介平台建设;推动成果的有效产出、传递和应用。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着力解决供需信息不对称、体制机制不健全、内外部环境不完善等问题,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产出率和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供给侧改革 需求视角 要素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科技创新主体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志丹 吴敬学 毛世平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5-140,共6页
本文通过对966家不同类型农业科技创新主体进行问卷调研,对其在获专利授权数、带动农户能力、产品销售收入三个方面进行绩效评价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相对于其他创新主体,企业所获专利授权数明显高于其他创新主体的获专利授权数,非国... 本文通过对966家不同类型农业科技创新主体进行问卷调研,对其在获专利授权数、带动农户能力、产品销售收入三个方面进行绩效评价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相对于其他创新主体,企业所获专利授权数明显高于其他创新主体的获专利授权数,非国有企业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而事业型研究单位和国有企业虽然具有较强的农户带动能力,但其盈利能力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主体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绩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及利益分配机制的实证研究——基于四川省的调研 被引量:8
11
作者 熊鹰 黄东南 +1 位作者 唐江云 李晓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2-1120,共9页
【目的】为推进农业科技成果更有效地转化,构建稳定的转化模式及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四川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涉及的相关主体,总结典型的转化模式,综合考虑参与主体的风险承担、技术创新、合作程度等因素,构建... 【目的】为推进农业科技成果更有效地转化,构建稳定的转化模式及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四川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涉及的相关主体,总结典型的转化模式,综合考虑参与主体的风险承担、技术创新、合作程度等因素,构建修正Shapley值法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模型,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各主体的利益分配机制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1)政府、科研单位、农业企业、经销商/零售商、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之间已形成了包括公益性、经营性和扶贫性等多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不同模式下各合作主体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专业分工效率、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创造出更高的整体收益和个体收益。(2)构建以农业企业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可以形成更高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3)修正后的利益分配方法由于纳入了参与主体风险承担、技术创新和合作程度的影响,更符合实际且有利于合作的长期稳定。【结论】通过加大对农业企业主导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增强不同主体间合作创新的协同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有利于推动农业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农业企业主导 利益分配机制 修正Shapley值法 合作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运行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谭华 王开义 刘忠强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6-141,148,共7页
本文从资金投入量、资金投入布局和资金投入效益三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实施现状,着重总结和分析了项目的组织与运行机制及在运行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最后针对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建议,为农业科... 本文从资金投入量、资金投入布局和资金投入效益三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实施现状,着重总结和分析了项目的组织与运行机制及在运行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最后针对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建议,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科学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转化资金: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尹希果 王鹏 李思经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13,16,共5页
在分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指标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的基础上,制定了评价指标的框架,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信息服务的评价体系,并结合重庆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的实例运用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得出评价分析结论。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信息服务 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运行模式创新性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尹希果 李磊 张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721-2723,共3页
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运行的低效率日益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广的瓶颈。笔者以此为切入点,在对农转资金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明晰了我国目前农转资金运行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转资金运行模式的创新原则;结合有关原则... 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运行的低效率日益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广的瓶颈。笔者以此为切入点,在对农转资金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明晰了我国目前农转资金运行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转资金运行模式的创新原则;结合有关原则对农转资金运行模式进行了创新性初探,以期为我国农转资金的高效率运行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农转资金 运行模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本模式比较 被引量:10
15
作者 郭建强 冯开文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33-137,共5页
政府、企业和科研事业单位是构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三大主体,本文从分析三种主体的特点入手,研究了三者的互动关系。指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是一个多主体的转化模式;该模式不是固定一成不变的,要随着时点、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要... 政府、企业和科研事业单位是构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三大主体,本文从分析三种主体的特点入手,研究了三者的互动关系。指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是一个多主体的转化模式;该模式不是固定一成不变的,要随着时点、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要鼓励科研院所、企业的机制体制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基本模式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农业高等院校学生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彭庆瑞 曹凑贵 范金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3期10872-10872,10888,共2页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也是农业科技成果高产出量国家,但近10年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都滞留在20%-40%,这直接制约着我国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科研的深化。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指出农业高等院校学生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具有稳定技术依...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也是农业科技成果高产出量国家,但近10年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都滞留在20%-40%,这直接制约着我国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科研的深化。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指出农业高等院校学生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具有稳定技术依托、辐射范围广、推广难度相对较小等优势,并结合该校的具体实践提出农业高等院校应该从课程设置、转化过程指导、转化成果评价等各方面着手,联合农业推广部门,充分发挥农业高等院校学生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矛盾 农业高等院校学生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优势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郭涛 刘亭 李博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4期2456-2457,2460,共3页
基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处于薄弱的环节,不利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不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宗旨,以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投资机制不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水平较差,特别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 基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处于薄弱的环节,不利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不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宗旨,以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投资机制不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水平较差,特别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发展落后,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传播速度,提出了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建设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建设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投资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支撑体系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吕冰 李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371-5372,共2页
对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支撑体系与农业风险投资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风险投资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支撑体系中的作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风险投资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支撑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
19
作者 施六林 余庆来 +1 位作者 赵辉玲 朱德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987-1988,共2页
分析了安徽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存在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以河北农业大学科技市场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关占良 关琼 赵增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7-238,242,共3页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而发达国家已经由现代农业向信息农业发展。针对我国落后的局面,如何发展农业信息化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以河北农业大学科技市场为例,分析现阶段农业信息化...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而发达国家已经由现代农业向信息农业发展。针对我国落后的局面,如何发展农业信息化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以河北农业大学科技市场为例,分析现阶段农业信息化发展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河北农业大学科技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