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山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以浙江省淳安县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方为红 刘灵敏 +2 位作者 徐知渊 盛梦寒 柯福艳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794-800,共7页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日益凸显,尤其是在山区这一乡村振兴的重点和难点区域。本研究以浙江省山区淳安县为例,通过会议座谈与个别访谈,系统探讨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山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日益凸显,尤其是在山区这一乡村振兴的重点和难点区域。本研究以浙江省山区淳安县为例,通过会议座谈与个别访谈,系统探讨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山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路径与优化策略。研究发现,淳安县在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管理机制不完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紧缺、创新平台建设滞后以及乡村一线人员力量薄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优化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高能级科技平台载体建设以及提升乡村劳动者素质等对策建议,旨在为山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科技人才 山区农业 人才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技人才分类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与建议——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2
作者 郑程 符友知 +3 位作者 刘兰妤 盛敏 董建辉 陈登松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218-221,共4页
为推进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人才评价改革,通过调研分析当前科技人才评价现状,从科研课题组人员数量、结构层次及职能分工等角度深入剖析农业科技人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从分类标准、指标设置、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议,健全科学... 为推进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人才评价改革,通过调研分析当前科技人才评价现状,从科研课题组人员数量、结构层次及职能分工等角度深入剖析农业科技人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从分类标准、指标设置、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议,健全科学合理的科技人才分类评价体系、改进和创新农业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人才 分类评价体系 思考与建议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3
作者 门超 姚冰洋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第4期112-115,共4页
从新质生产力视角看,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是提升乡村人才队伍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和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当前,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培养面临农业科技人才数量有限,人才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质... 从新质生产力视角看,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是提升乡村人才队伍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和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当前,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培养面临农业科技人才数量有限,人才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质量不太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够突出;人才管理保障机制不够健全,评价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等现实梗阻,制约了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为此,应当壮大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队伍规模,健全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育人模式,打造数字化农业人才服务管理平台,从而推进农业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人才培养 农业科技人才 乡村产业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及策略
4
作者 王坪 杨华清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6期190-192,共3页
该文基于新质生产力的视角,首先分析了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包括人才数量短缺、结构失衡、质量偏低和流失严重等问题,接着深入剖析了农业新质生产力与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耦合机制。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了新型农业科技人... 该文基于新质生产力的视角,首先分析了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包括人才数量短缺、结构失衡、质量偏低和流失严重等问题,接着深入剖析了农业新质生产力与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耦合机制。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了新型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人才 人才队伍建设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创新发展视角的农业科技人才业绩评价体系研究与应用——以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为例
5
作者 蒋睿 苟茂海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4-126,共3页
科学构建农业科技人才业绩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对加快培养造就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推动提升农业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实践出发,根据农业科技人才所从事的不同科技活动特... 科学构建农业科技人才业绩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对加快培养造就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推动提升农业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实践出发,根据农业科技人才所从事的不同科技活动特点及岗位性质,将其划分为四种类型,以差异化分类评价为依托,提出基于科技业绩分类分级及服务一线贡献,构建“菜单式”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数字化评价系统建设作为数据支撑和平台保障,全方位拓展评价结果的应用维度,以期从实践层面为丰富和完善农业科技人才分类评价体系研究及科学运用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人才 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分类评价 数字化评价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的外部制约因素与政策建议——基于广西涉农科研院所实证调查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培军 王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3期249-253,共5页
针对青年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的微观政策环境,设计了包括评价机制、使用机制、培训机制等6个维度27个细分指标的调查问卷,分析了影响青年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的微观环境制约因素、成因及优化青年农业科技人才成长政策环境的路径;并在此基础上... 针对青年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的微观政策环境,设计了包括评价机制、使用机制、培训机制等6个维度27个细分指标的调查问卷,分析了影响青年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的微观环境制约因素、成因及优化青年农业科技人才成长政策环境的路径;并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工作单位及人才自身层面提出了优化青年农业科技人才成长外部政策环境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农业科技人才 成长环境 制约因素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强国背景下广西自治区级农业科技人才发展路径研究
7
作者 蓝玉庭 李星群 谭晓琳 《南方园艺》 2024年第6期62-67,共6页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科技和人才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农业科技人才是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农业农村产业升级,加快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力量。本研究以广西农业农村厅直属农业科研单...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科技和人才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农业科技人才是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农业农村产业升级,加快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力量。本研究以广西农业农村厅直属农业科研单位、农业院校为例,开展农业科技人才发展需求调查,深入总结分析广西自治区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在培养引进、科研项目成果转化、考核评价管理等方面现状,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并从强化顶层设计、加强本土培养、积极招录引进、充分发挥作用、完善考评管理等方面,探索提出做好广西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强国 农业科技人才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思想政治引领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之生产者赋能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培 韩姝 《农业展望》 2024年第11期10-16,共7页
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是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根本源泉,必须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有效贯通、融合发展,培养与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新型农业生产者队伍,才能有效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进而推动农业高质... 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是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根本源泉,必须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有效贯通、融合发展,培养与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新型农业生产者队伍,才能有效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进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对农业科技人才的思想政治引领有利于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大局观,提升其精神境界,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科研工作,推动国家农业科技发展,助力农业强国建设。本研究以农业科研单位科技人才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交流访谈等多种方式,分析新时代农业科技人才的思想政治状况,指出加强中国农业科技人才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主要方向,提出未来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科技人才思想政治引领,把握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着力点,为农业新质生产力之生产者赋能,以农业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人才 思想政治引领 农业新质生产力 生产者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路径——以四川省为例
9
作者 严琎铭 《江西农业》 2024年第14期166-168,共3页
农业科技人才是助推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而目前四川省农业科技人才培养面临人才队伍结构单一、培养模式缺乏实践、产学研结合不足、激励机制欠完善等问题,只有建立综合的培养体系、加强产学研的结合、鼓励创新思维和创业、加大宣传... 农业科技人才是助推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而目前四川省农业科技人才培养面临人才队伍结构单一、培养模式缺乏实践、产学研结合不足、激励机制欠完善等问题,只有建立综合的培养体系、加强产学研的结合、鼓励创新思维和创业、加大宣传和培养力度、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等,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为四川省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人才 培养机制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技人才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研究
10
作者 李雪梅 潘广英 +2 位作者 何建兵 马良英 陈亮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8期50-52,共3页
新时代,乡村产业发展是推动我国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任务,而农业科技人才作为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推动乡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简要阐述了农业科技人才与乡村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分析了... 新时代,乡村产业发展是推动我国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任务,而农业科技人才作为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推动乡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简要阐述了农业科技人才与乡村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分析了农业科技人才助力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提出了农业科技人才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农业科技人才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人才 乡村产业 产业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科技人才的法律保障研究
11
作者 曹明 《农村实用技术》 2024年第11期66-67,共2页
本文旨在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科技人才的法律保障问题。首先,文章阐述了农业科技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调了他们在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产业效益以及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然而,现实中农业科技人才... 本文旨在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科技人才的法律保障问题。首先,文章阐述了农业科技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调了他们在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产业效益以及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然而,现实中农业科技人才在法律保障方面却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如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职称评定不公、薪酬待遇不合理、成果转化难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为了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完善法律保障机制的建议,包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强职称评定和薪酬待遇保障、强化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建立激励机制等。通过实施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农业科技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动力,推动他们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我国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科技人才 法律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农业科技人才现状分析与培养对策研究
12
作者 曹平平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12期9-10,共2页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通过对河北省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现状进行整体描述,对其重要性进行分析,为河北省各级政府制定农业科技人才开发政策提供依据,并有针对性地从坚持适度规模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营造尊...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通过对河北省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现状进行整体描述,对其重要性进行分析,为河北省各级政府制定农业科技人才开发政策提供依据,并有针对性地从坚持适度规模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几个方面,为河北省全面乡村振兴培养综合性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建言献策,旨在促进河北省乃至全国农业人力资源事业的发展,加快该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人才 需求分析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业科技人才分层培养: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31
13
作者 宋华明 余柳 单正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0-125,共6页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建立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本文分析了各类农业教育在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各层次农业科技人才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各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农业科研人才培...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建立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本文分析了各类农业教育在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各层次农业科技人才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各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农业科研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拓宽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的生源渠道,积极推进高等农业院校本科生的分类培养,深化农业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分层培养服务现代农业所需的农业科研人才、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教育 农业科技人才 现代农业 分层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经济与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模式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军 刘益国 +2 位作者 龚丽英 陈荣 闻人楚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93-96,共4页
从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现状出发 ,分析了知识经济与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内在关系 ,指出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实行战略性转变并就如何转变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创新 农业科技人才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6
15
作者 姚文山 张劲松 庄文才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6期104-107,共4页
广东要进一步发展农业,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加强对现有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在对广东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技人才 人才队伍建设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农业科技人才成长外部环境制约因素分析——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为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缴旭 豆鹏 +3 位作者 赵臻 寇远涛 鲜国建 赵瑞雪 《农业展望》 2017年第6期59-64,共6页
青年科技人才是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生力军。良好的成长环境是孕育青年农业科技人才的摇篮。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科技人才的抽样调查数据,构建了包括人际环境、工作环境和机制环境等3个方面、10个细分指标的因素推导模型,分析了影响... 青年科技人才是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生力军。良好的成长环境是孕育青年农业科技人才的摇篮。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科技人才的抽样调查数据,构建了包括人际环境、工作环境和机制环境等3个方面、10个细分指标的因素推导模型,分析了影响青年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的微观环境制约因素及其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培育体系、人才评价、激励保障、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提出了优化人才成长外部环境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农业科技人才 成长环境 制约因素 优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方式初步构想 被引量:4
17
作者 傅正华 雷涯邻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5-138,142,共5页
在分析北京地区农业科技实力优劣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几点建议:完善“科技新星计划”,在“新星计划”中加大对农业科技人员的培养力度;设立农业科技人员领军人物培养计划;启动重建农业技术推广网的“春芽计划”;制定实施... 在分析北京地区农业科技实力优劣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几点建议:完善“科技新星计划”,在“新星计划”中加大对农业科技人员的培养力度;设立农业科技人员领军人物培养计划;启动重建农业技术推广网的“春芽计划”;制定实施“乡村才子计划”;进一步完善农村职业教育;大力培养农业科技成果的提供者、使用者、推广者以及农业科技管理人员等四个层次的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人才 科技领军人物 培养方案 乡村才子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科技人才继续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和希顺 余斌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71-74,共4页
继续教育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在农业系统中,科技人才的继续教育是适应现代社会、科技、经济高度发展的需要、迎接知识经济和终身教育时代挑战、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素质和国际竞... 继续教育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在农业系统中,科技人才的继续教育是适应现代社会、科技、经济高度发展的需要、迎接知识经济和终身教育时代挑战、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手段。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农业科技人才的继续教育任务更加艰巨,所应采取的途径和方法也相应地更加趋向多渠道和多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人才 继续教育 途径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国外农业科研推广体系探索我国农业科技人才建设的途径 被引量:3
19
作者 师雪茹 陈燕羽 +1 位作者 张捷敏 邵媛 《中国热带农业》 2014年第1期66-68,共3页
农业科技人才是强农的根本,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美国、以色列和巴西等国家为例,研究它们的农业科研推广体系及所采用的农业科技人才措施和取得的相应成效,从而探索我国农业科技人才建设的途径与措施。
关键词 国外农业科研推广体系 农业科技人才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规格路径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庞英 李树超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5-108,共4页
为了解决农业科技人才规格与社会需求相适应问题,通过Amos7软件,以1809个样本数据为基础,构建了包括4个潜变量、23个观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以农业大学为例通过路径分析新时期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规格的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
关键词 农业科技人才 人才培养规格 路径效应 学生就业力 农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