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港地区水土资源空间分布与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发旺 程彦培 +2 位作者 王滨 陈立 郭晓晓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3356-13359,13368,共5页
黑龙港地区是河北省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但水资源的缺乏制约着该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大量开采地下水来维持正常的农田灌溉用水,已造成地下水资源的严重破坏。纠其原因在于该地区农业种植结构现状与水土资源空间分布格局不适应。运用GIS... 黑龙港地区是河北省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但水资源的缺乏制约着该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大量开采地下水来维持正常的农田灌溉用水,已造成地下水资源的严重破坏。纠其原因在于该地区农业种植结构现状与水土资源空间分布格局不适应。运用GIS技术客观、定量地分析了该地区的各县水土资源分布和农业种植结构,提出了该地区的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方案,为该地区的农业区域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港地区 水土资源 农业种植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足迹视角下西北旱区种植结构协同调整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家欣 黄会平 +2 位作者 韩宇平 邓铭江 杨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51-760,共10页
以西北旱区为例,采用水足迹模型,分析主要农作物的耗水特点,并以水资源消耗量最小、生态安全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以耕地资源、水资源和食物安全为约束条件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对种植结构进行优化。结果表明:2000—2020年西北旱区... 以西北旱区为例,采用水足迹模型,分析主要农作物的耗水特点,并以水资源消耗量最小、生态安全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以耕地资源、水资源和食物安全为约束条件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对种植结构进行优化。结果表明:2000—2020年西北旱区主要作物产量增长2.41倍,种植面积增长1.24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由2:1向1:1转变,种植结构由专一化向多样化发展;作物生产水足迹总量从838.70亿m^(3)增至1109.05亿m^(3),其中蓝水足迹占比高达79.09%,农业生产面临着巨大的水资源压力;调整作物种植结构,适当将蔬菜、薯类和豆类的种植面积提高140.593万hm2、1.863万hm^(2)和0.340万hm^(2),水资源消耗量可减少107.25亿m^(3),生态效益可提高27.47亿元,经济效益可提高470.74亿元。研究结果对促进西北旱区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旱区 水足迹 农业种植结构优化 水安全 生态安全 食物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