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20篇文章
< 1 2 1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着力破解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难题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艳林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8-79,共2页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农业的推进,我国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缺陷更加明显。如何以十八大报告和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导,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构建一个与我国现代农业相适应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农业的推进,我国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缺陷更加明显。如何以十八大报告和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导,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构建一个与我国现代农业相适应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解 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 难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化肥减量效应及影响机制研究——基于生产要素配置的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姚威 朱应雨 +1 位作者 白冰 张艳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4,共3页
在“大国小农”背景下,农业社会化服务被视为小农户有机衔接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落实化肥减量增效提供了思路。本文基于2010-2021年的市级农业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探讨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化肥减量施用的... 在“大国小农”背景下,农业社会化服务被视为小农户有机衔接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落实化肥减量增效提供了思路。本文基于2010-2021年的市级农业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探讨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化肥减量施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农业社会化服务有效促进了化肥减量施用,主要结果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生产要素配置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影响化肥减量施用中发挥中介效应。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提升农地规模经营水平、促进农业技术进步、优化劳动力配置促进了化肥减量施用。建议持续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对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作用,多措并举、扎实稳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化肥减量 要素配置 绿色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主体的空间分异机制研究
3
作者 王全忠 周宏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102,共16页
从竞争与合作方式视角探讨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主体的空间分异过程,能够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由点到面以及地缘外拓的机制,也是理解合作困境的视角之一。基于博弈推演和行为选择模型,以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为例,使用安徽省S市9县(市、区)的... 从竞争与合作方式视角探讨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主体的空间分异过程,能够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由点到面以及地缘外拓的机制,也是理解合作困境的视角之一。基于博弈推演和行为选择模型,以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为例,使用安徽省S市9县(市、区)的微观调查数据,分析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主体横纵向合作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服务供给主体的纵向扩张意愿大于横向联合意愿,但两种合作意愿整体上并不积极,抱团合作意愿的主要形式是不同业务的纵向叠加,区域间服务主体的横向联合积极性偏低,“单打独斗”和小规模均衡状态不易打破。作业规模抑制了服务主体的横向联合意愿,源于同类业务的空间“拼联”引致的交易成本上升与现有“领地”被挤压的风险。作业规模促进了纵向扩张意愿,因为防治服务业务多数来源于纵向一体化过程,对不同主体间合作或业务叠加的经验认知更充足。利润是服务主体确保投资收益的证明和吸引新投资入场的信号,利润可观的服务主体是资本市场青睐的优秀标的物,更容易引致权属人更迭或合伙人变更等纵向扩张行为。作业规模和利润对防治服务主体业务增加、多元化发展的“内在”激励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 合作者“抱团行动” 空间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如何赋能农业社会化服务——基于多案例比较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马改艳 《当代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4-44,共11页
文章通过多案例比较研究,揭示了数字技术在解决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两端问题上的内在机制与实践效果。研究发现,数字技术通过提升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实现服务需求的精准响应与个性化定制、优化服务供给与提升效能,... 文章通过多案例比较研究,揭示了数字技术在解决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两端问题上的内在机制与实践效果。研究发现,数字技术通过提升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实现服务需求的精准响应与个性化定制、优化服务供给与提升效能,以及破解供需信息不对称难题,有效推动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转型升级。案例分析表明,数字化平台、智能装备、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在整合服务资源、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规模经济形成,以及增强服务主体自我发展能力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跨案例分析,文章进一步提炼了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共性、差异与不足,并据此在数字基础设施、农业服务信息平台、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政策环境、人才建设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农业社会化服务 需求响应 资源整合 供需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社会化服务对长江经济带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基于劳动力和资本要素配置视角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卫洪 于晴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0,共10页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生产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2009—2021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对农业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内在机制。...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生产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2009—2021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对农业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农业生态效率总体上呈“U”型变化趋势,上游农业生态效率高于中游、下游及总体区域;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可以通过优化劳动力和资本要素配置间接提升农业生态效率。门槛检验进一步表明,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呈现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由此,长江经济带应加快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促进农业生态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劳动力 资本 要素配置 农业生态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粮积极性提升目标下农户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耦合机制研究
6
作者 秦嘉悦 王蕾 +1 位作者 朱佳一 王芳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0期46-50,共5页
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连接种粮主体与现代农业的关键桥梁,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促进农业现代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该文基于11个省份的微观调研数据和江苏省粮食生产村集体案例,深入探讨种粮主体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耦合机制。结... 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连接种粮主体与现代农业的关键桥梁,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促进农业现代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该文基于11个省份的微观调研数据和江苏省粮食生产村集体案例,深入探讨种粮主体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耦合机制。结果表明,土地流转对于种粮主体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有效耦合至关重要,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连接农户与现代农业的重要桥梁,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村集体在耦合过程中则发挥纽带作用。研究建议政府增加对土地流转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补贴,鼓励村集体构建服务平台,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并促进各主体间的合作,以增强农户参与度和支持度,实现互利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种粮积极性 种粮主体 耦合机制 村集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张伟 汤灿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3-111,共9页
推进数字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内容。在系统识别数字乡村建设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数字乡村建设能够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提升农业社会... 推进数字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内容。在系统识别数字乡村建设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数字乡村建设能够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各个环节水平,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成立。分维度看,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社会化流通服务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强,生产服务次之,最后是基础服务。第二,数字乡村建设主要通过发挥技术扩散效应实现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促进效应。第三,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在粮食主产地区和内陆地区作用效果较强。因此,政府应强化数字乡村顶层设计、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技术“蓄水池”规模效应以及因地制宜发展数字乡村建设,从而推动地区农业现代化转型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社会化服务 农业发展 农业转型 科技创新 技术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规模农业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路径研究--基于中日韩三国的比较分析
8
作者 胡霞 周旭海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7-218,共12页
农机社会化服务是东亚小规模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在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东亚代表性国家形成了差异化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路径。从发展特征来看,日本和韩国是在农机普及的基础上支持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小范围的农机联... 农机社会化服务是东亚小规模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在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东亚代表性国家形成了差异化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路径。从发展特征来看,日本和韩国是在农机普及的基础上支持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小范围的农机联合利用成为其主要发展方向;中国则将支持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作为农业机械化的主基调,农机作业服务外包成为其主要发展方向。从发展成效来看,中国更好地达到了分摊农机购置成本的目的,这主要是由于有利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使中国农户采用农机作业服务具备明显的成本优势,农业分工的深化为农户获取服务规模经济效益带来了便利。对于其他尚在探索小农现代化道路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言,东亚代表性国家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路径为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 小规模农业 农业机械化 农机社会化服务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化服务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政策优化
9
作者 穆月英 张哲晰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8-165,共8页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道路,既势在必行,又大有可为。近年来,农业社会化服务基于创新驱动、促进协同发展、擦亮绿色底色、加快开放步伐、分享发展成果,展示出助推农业高质...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道路,既势在必行,又大有可为。近年来,农业社会化服务基于创新驱动、促进协同发展、擦亮绿色底色、加快开放步伐、分享发展成果,展示出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但仍存在先进要素引用受限、服务供需匹配失衡、机会主义屡见不鲜、与国际水平存在差距、亟待延链补链强链等问题。对此,应锚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农业新质生产力为重要依托、坚持聚焦服务小农户的基本原则,通过“人才科技双轮驱动+全链服务场景延伸+数字体系支撑+标准激励创新+精准政策扶持”五维联动,充分发挥社会化服务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强国 新质生产力 政策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生产要素对农业企业社会化服务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冷志杰 张馨月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36,共8页
针对原粮产业链上农业企业社会化服务难的问题,结合东北三省粮食主产区的农业企业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有序logit模型,得出了现代生产要素使用水平对农业社会化服务达成难易度的影响,主要包括:现代生产要素使用水平每增加一单位,农业社会... 针对原粮产业链上农业企业社会化服务难的问题,结合东北三省粮食主产区的农业企业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有序logit模型,得出了现代生产要素使用水平对农业社会化服务达成难易度的影响,主要包括:现代生产要素使用水平每增加一单位,农业社会化服务难度增加一个等级的相对概率至少提高140%,其中,先进设施设备使用水平的正向促进作用最显著。经营者年龄和耕地受灾情况具有负向作用,而经营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具有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现代生产要素使用水平对农业社会化服务达成难易度存在省域间的异质性。综上,一要鼓励主销区针对主产区制定现代生产要素支持和保障补贴政策;二要优化农业融资信贷政策,降低企业偿还压力;三要精准省域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生产要素 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企业 保障补贴 农业融资信贷 精准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实践探索——基于乡村振兴背景
11
作者 周丽娟 蔡岸雯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3,共3页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服务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乡村振兴理念的提出,国家更加关注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能够实现多方合力,共同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因此,在明确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内容的基础...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服务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乡村振兴理念的提出,国家更加关注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能够实现多方合力,共同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因此,在明确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案例详细探讨实践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政策扶持、人才队伍、组织管理体制和服务主体四个层面思考相应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乡村振兴 “三农”问题 服务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的思考
12
作者 梅星星 王国柱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第5期20-23,共4页
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匹配的农业,需要健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社会化服务在农业机械化、综合收益、适度规模经营、联农带农增收等方面成效显著。当前,基层认知格局不够开阔、覆盖领域不够均... 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匹配的农业,需要健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社会化服务在农业机械化、综合收益、适度规模经营、联农带农增收等方面成效显著。当前,基层认知格局不够开阔、覆盖领域不够均衡、社会价值不够凸显、组织管理不够强聚、综合效益不够理想等阻滞了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的提升。为此,应实化村社企联动,动员农户参与;强化能力建设,做优服务;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实现共赢。同时,基层政府打好“主动仗”、实施“组合拳”、拓展“新路径”、形成“新业态”,把握好农业社会化服务细节,以期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质效,增强带动农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强国 农业现代化 合作联社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销社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基于示范社的研究
13
作者 周丽娟 韦宝乐 《南方农机》 2025年第7期93-96,共4页
供销社通过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为多元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对促进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变革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供销社积极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服务体系不完善、与农民联系不紧密等问题。... 供销社通过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为多元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对促进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变革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供销社积极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服务体系不完善、与农民联系不紧密等问题。基于此,文章以湘潭市东茅村供销社为典型案例,探讨供销社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作用机制,分析供销社农业社会化服务推进过程中的现实梗阻,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研究发现,供销社通过“规模经营”“资源整合”“双社共建”等机制有效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然而,供销社仍面临制度管理僵化、农户认知偏差、服务功能萎缩及技术壁垒等现实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创新监督信息渠道建设、精准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强化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等优化路径,以提升服务水平和精准性。研究表明,供销社需通过机制创新与技术赋能,充分发挥其在整合资源、衔接市场中的纽带作用,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销社 农业社会化服务 作用机制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韩光鹤 姜枫 王银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35-242,共8页
基于黑龙江省2012—2021年面板数据,在利用熵值法测算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以及数据包络分析(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通过灰色关联度进一步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单项服务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联程度。结... 基于黑龙江省2012—2021年面板数据,在利用熵值法测算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以及数据包络分析(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通过灰色关联度进一步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单项服务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十年来稳步提升,年平均增长率达14%。黑龙江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值为1.032,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单项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关联度最高的是生产资料服务,加工流通销售服务关联度不显著。因此,黑龙江省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建设力度,优化各项服务水平,以求更好地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河北省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5
作者 赵帮宏 霍晴 +1 位作者 邓少华 王哲 《河北农业》 2025年第6期14-15,共2页
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从低水平向高水平跃迁的重要标志。当前,河北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势头强劲,以大田作物为主,集中在耕种防收和运销初加工等环节。截至2024年6月,全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超过2.3亿亩... 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从低水平向高水平跃迁的重要标志。当前,河北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势头强劲,以大田作物为主,集中在耕种防收和运销初加工等环节。截至2024年6月,全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超过2.3亿亩次,占全国总服务面积的11%,稳居全国前列。河北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众多,主体类型多样。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6.98万家,其中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已超过3.2万家,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6.29%,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带动小农户能力、服务粮食作物比例居各省前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便捷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供销社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模式实践研究——以湖州双林供销社全产业链服务模式为例
16
作者 张良财 《河北农机》 2025年第12期162-165,共4页
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农业社会化服务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基层供销社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力量。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供销社以浔稻生态农业公司为关键主体,协同... 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农业社会化服务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基层供销社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力量。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供销社以浔稻生态农业公司为关键主体,协同浔稻农事服务中心、南浔粮食产业农合联和小龙虾产业农合联,创新性地实践了全产业链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有效提升了稻虾生态种养产业的组织化和市场化水平,并在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本研究主要分析双林模式,深入剖析其机制创新、服务效果以及实践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策略和保障措施,为基层供销社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供销社 全产业链 农业社会化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粮食增产之谜——基于农业社会化服务视角
17
作者 陈静 《农业展望》 2025年第1期84-93,共10页
粮食安全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人民幸福生活的保障。本研究基于2011—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算农业社会化服务,并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人口老龄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对粮食生产带来显著... 粮食安全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人民幸福生活的保障。本研究基于2011—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算农业社会化服务,并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人口老龄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对粮食生产带来显著的负向影响,农业社会化服务对粮食生产具有正向调节效应,该结果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依旧成立。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农药、灌溉服务、农机服务和化肥的投入对粮食生产产生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此外,人口老龄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人口老龄化对粮食生产的负面影响在东部地区和主销区更为明显,对小麦和稻谷的负效应更为突出;农业社会化服务也存在着显著的异质性,农业社会化服务在东部地区的调节效应较为明显,对小麦的调节效应更为显著。据此,建议提高老龄农业劳动者素质、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进程、鼓励青壮年劳动力返乡创业,以应对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生产产生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粮食生产 熵值法 固定效应 农业社会化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
18
作者 刘艺 李谷成 李练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55,共14页
农业低碳发展对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选取2003−2020年中国部分省(市、区)的农业碳排放和农业碳汇测算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直接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农业低碳发展对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选取2003−2020年中国部分省(市、区)的农业碳排放和农业碳汇测算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直接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2003−2020年中国农业碳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2.3%,其中前沿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为2.27%;(2)在空间邻接矩阵和地理距离矩阵下,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与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具体而言,直接影响体现在东部、东北部地区以及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空间溢出效应则表现在西部地区以及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基于此,建议进一步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区域间、省份间合作与信息共享,同时结合地域特征和农业发展实际制定差异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碳排放 农业碳汇 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研究进展、热点与展望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甜 张艳荣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4-352,共9页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有效衔接的重要方法。为客观把握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研究领域发展脉络和未来发展趋势,利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筛选得到1992—2023年上半年农业社会化服...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有效衔接的重要方法。为客观把握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研究领域发展脉络和未来发展趋势,利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筛选得到1992—2023年上半年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的649篇文献,借助CiteSpace软件绘制可视化图谱进行研究热点及知识进展总结。结果表明:农业社会化服务研究阶段大致可以分为探索期和发展成熟期,且核心作者群体力量薄弱,学者和研究机构间缺乏合作,尚未形成显著的“团队效应”;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本身、土地流转、乡村振兴、小农户与农业现代化有效衔接等方面,从总体研究趋向来看,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有效衔接运行机制将成为后续重点研究领域。故学者应加强和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致力于构建更为综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研究理论体系,以期在丰富研究视角的基础上,为后续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提供有效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CITESPACE 乡村振兴 小农户 农业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社会化服务如何影响粮食生态效率——以黄河流域71个地级市为例
20
作者 仲嘉维 郑军 张明月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85-1395,共11页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粮食与生态“双安全”的格局下,探究其对粮食生态效率的贡献,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采用2011—2020年黄河流域7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聚焦农业社会化服务对粮食生态效...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粮食与生态“双安全”的格局下,探究其对粮食生态效率的贡献,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采用2011—2020年黄河流域7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聚焦农业社会化服务对粮食生态效率的空间溢出及非线性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黄河流域城市群粮食生态效率呈明显的改善趋势;空间上,呈现非均衡交错的分布格局,效率优良及以上等级的地市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的下游和中游地区,相对而言,效率中等和效率低下的区域多分布在黄河上游地区。(2)农业社会化服务对粮食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农业社会化服务既能显著提高本地区的粮食生态效率,而且能辐射带动邻近地区,这一结果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3)农业社会化服务对粮食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复杂的双重门槛效应和人均种植规模发展的适度区间,具体表现为随着人均种植规模的扩大,农业社会化服务对粮食生态效率的积极影响呈现非线性递减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粮食生态效率 空间杜宾模型 门槛效应模型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