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河流域农业碳效应影响因素及情景预测
1
作者
宋梅
陈晨
+1 位作者
王子莎
裴子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9-126,共8页
为加快推进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进程,实现流域内农业低碳转型,论文基于2000—2022年沿黄九省区农业碳效应测算数据分析省际农业碳效应现状特征,构建扩展STIRPAT模型探究黄河流域农业碳效应影响因素,并结合情景分析法分别对保守发展...
为加快推进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进程,实现流域内农业低碳转型,论文基于2000—2022年沿黄九省区农业碳效应测算数据分析省际农业碳效应现状特征,构建扩展STIRPAT模型探究黄河流域农业碳效应影响因素,并结合情景分析法分别对保守发展情景、基准发展情景与绿色发展情景下2023—2035年黄河流域农业碳效应进行合理预测。研究表明:(1)黄河流域各省区农业碳效应与基年相比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势,但省域间农业碳效应差异显著。(2)城镇化水平、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产业结构对黄河流域农业碳效应存在正向影响,其正向影响程度为农业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农村人口规模对黄河流域农业碳效应存在明显负向影响。(3)预测2023—2035年黄河流域农业碳效应在18655.45万~28326.20万吨,保守发展情景、基准发展情景与绿色发展情景下2023—2035年黄河流域农业碳效应的年均增速分别为1.82%、2.65%、3.41%,未来黄河流域减排增汇具有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效应
扩展STIRPAT模型
情景预测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农业碳效应时空分异及驱动机理研究
被引量:
15
2
作者
郭海红
盖凌云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1年第5期74-84,共11页
揭示中国农业碳效应的时空演变特征及空间分异的驱动机理对农业碳中和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从碳循环角度,采用系数法测算农业碳效应并分析粮食功能区的时空分异特征,采用核密度函数分析农业碳效应动态演化趋势,通过...
揭示中国农业碳效应的时空演变特征及空间分异的驱动机理对农业碳中和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从碳循环角度,采用系数法测算农业碳效应并分析粮食功能区的时空分异特征,采用核密度函数分析农业碳效应动态演化趋势,通过地理探测器揭示农业碳效应空间分异的关键驱动因子。研究发现,三大粮食功能区的农业碳效应整体水平呈缓慢增长态势,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碳效应水平远高于粮食主平衡区和主销区,粮食主产区是农业碳排放的主力区域;中国农业碳效应短期内不会出现收敛趋势;粮食功能区的功能差异对农业碳效应的区域差异具有决定性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粮食主产区农业碳效应空间布局最为关键的驱动因子,经济发展水平是粮食主销区农业碳效应最为核心的驱动因子,农村工业化程度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粮食平衡区农业碳效应主要的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效应
粮食功能区
时空分异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理分区视角下的农业碳效应驱动机理研究
被引量:
30
3
作者
田云
张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8-87,165,166,共12页
在科学评估我国七大区域农业碳效应的同时对其碳排放的公平性与否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运用LMDI模型剖析了各地区农业碳效应的驱动机理.研究表明:①七大区域均表现出了农业净碳汇特征,其中以华东地区净碳汇量最大,西北地区最少;...
在科学评估我国七大区域农业碳效应的同时对其碳排放的公平性与否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运用LMDI模型剖析了各地区农业碳效应的驱动机理.研究表明:①七大区域均表现出了农业净碳汇特征,其中以华东地区净碳汇量最大,西北地区最少;所有区域相比2000年均有较大幅度提升且以东北地区增幅最大,西南地区增幅最小.②东北地区农业碳排放生态承载能力居于全国第一位,高达1.680,而华南地区农业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最高,为1.241;各区域所呈现的演变轨迹集中表现为波动上升、波动下降、先升后降、轻微下降等几类形态;根据各自农业碳排放生态承载能力与经济贡献能力的数值差异可将七大区域划分为“高-高”“高-低”“低-高”“低-低”等四种类型.③经济因素、效率因素以及劳动力因素在影响农业净碳汇量变化方面发挥了更为显著的作用,且经济因素为驱动因素,效率因素、劳动力因素为抑制因素;而结构因素具有两面性特征且作用力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碳
汇
农业
碳
排放
农业碳效应
LMDI模型
驱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流域农业碳效应时空演变及公平性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陈晨
张军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18,31,共7页
为推进黄河流域农业低碳转型、助力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进程,利用系数法测算了2000—2020年黄河流域九省(区)的农业碳效应,分析其时空演变规律,并从生态承载能力和经济贡献能力两个角度探究了黄河流域省际农业碳排放的公平性与差异性。...
为推进黄河流域农业低碳转型、助力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进程,利用系数法测算了2000—2020年黄河流域九省(区)的农业碳效应,分析其时空演变规律,并从生态承载能力和经济贡献能力两个角度探究了黄河流域省际农业碳排放的公平性与差异性。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农业碳效应总体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内蒙古增幅最大,四川增幅最小,各省(区)农业碳效应均呈现出净碳汇特征;农业碳效应空间分布不均衡,总体上东高西低,下游高上游低。基于农业碳排放公平性评价模型中生态承载系数、经济贡献系数的数值差异可将黄河流域九省(区)划分为双优型、生态优势型、经济优势型、双劣型4种类型,其中山东一直为双优型、河南一直为生态优势型、四川和青海一直属于经济优势型、内蒙古由双优型转变为生态优势型、陕西和山西由生态优势型分别转变为经济优势型和双劣型、宁夏和甘肃一直为双劣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效应
农业
碳
排放
公平性
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农业净碳效应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5
作者
刘林
王永平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1期259-266,273,共9页
在核算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农业净碳效应以及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两者的协调发展变化。结果表明:(1)2010-2020年净碳效应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总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均不...
在核算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农业净碳效应以及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两者的协调发展变化。结果表明:(1)2010-2020年净碳效应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总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均不高;(2)2010-2020年我国农业净碳效应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总体位于基本协调阶段;(3)2010-2020年我国农业净碳效应与农业高质量发展协调度的空间差异特征明显,呈现出“多核心”辐射的整体格局、“粮食主产区领先,产销平衡区追赶,主销区塌陷”的区域格,以及“粮食主产区中高协调转型,主销区与产销平衡区协调发展奋力迈入”的耦合协调等级演变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净
碳
效应
农业
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流域农业碳效应影响因素及情景预测
1
作者
宋梅
陈晨
王子莎
裴子平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
出处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9-126,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及提升策略研究”(23BGL311)。
文摘
为加快推进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进程,实现流域内农业低碳转型,论文基于2000—2022年沿黄九省区农业碳效应测算数据分析省际农业碳效应现状特征,构建扩展STIRPAT模型探究黄河流域农业碳效应影响因素,并结合情景分析法分别对保守发展情景、基准发展情景与绿色发展情景下2023—2035年黄河流域农业碳效应进行合理预测。研究表明:(1)黄河流域各省区农业碳效应与基年相比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势,但省域间农业碳效应差异显著。(2)城镇化水平、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产业结构对黄河流域农业碳效应存在正向影响,其正向影响程度为农业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农村人口规模对黄河流域农业碳效应存在明显负向影响。(3)预测2023—2035年黄河流域农业碳效应在18655.45万~28326.20万吨,保守发展情景、基准发展情景与绿色发展情景下2023—2035年黄河流域农业碳效应的年均增速分别为1.82%、2.65%、3.41%,未来黄河流域减排增汇具有巨大潜力。
关键词
农业碳效应
扩展STIRPAT模型
情景预测
黄河流域
Keywords
agricultural carbon effect
extended STIRPAT model
scenario prediction
Yellow River Basin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062.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农业碳效应时空分异及驱动机理研究
被引量:
15
2
作者
郭海红
盖凌云
机构
青岛农业大学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1年第5期74-84,共11页
基金
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粮食安全背景下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收敛性及影响梳理研究”
山东省软科学“山东省生态创新效率测度及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9RKB01453)
山东省高校高层次人才科研基金“环境约束、空间溢出与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119719)。
文摘
揭示中国农业碳效应的时空演变特征及空间分异的驱动机理对农业碳中和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从碳循环角度,采用系数法测算农业碳效应并分析粮食功能区的时空分异特征,采用核密度函数分析农业碳效应动态演化趋势,通过地理探测器揭示农业碳效应空间分异的关键驱动因子。研究发现,三大粮食功能区的农业碳效应整体水平呈缓慢增长态势,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碳效应水平远高于粮食主平衡区和主销区,粮食主产区是农业碳排放的主力区域;中国农业碳效应短期内不会出现收敛趋势;粮食功能区的功能差异对农业碳效应的区域差异具有决定性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粮食主产区农业碳效应空间布局最为关键的驱动因子,经济发展水平是粮食主销区农业碳效应最为核心的驱动因子,农村工业化程度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粮食平衡区农业碳效应主要的驱动因子。
关键词
农业碳效应
粮食功能区
时空分异
地理探测器
分类号
F32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理分区视角下的农业碳效应驱动机理研究
被引量:
30
3
作者
田云
张君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8-87,165,166,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巴黎协定下中国农业碳排放权省域分配及协同减排策略研究”(7190319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碳排放权分配视域下的中国农业碳减排补偿机制与支持政策研究”(2722020JCT020).
文摘
在科学评估我国七大区域农业碳效应的同时对其碳排放的公平性与否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运用LMDI模型剖析了各地区农业碳效应的驱动机理.研究表明:①七大区域均表现出了农业净碳汇特征,其中以华东地区净碳汇量最大,西北地区最少;所有区域相比2000年均有较大幅度提升且以东北地区增幅最大,西南地区增幅最小.②东北地区农业碳排放生态承载能力居于全国第一位,高达1.680,而华南地区农业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最高,为1.241;各区域所呈现的演变轨迹集中表现为波动上升、波动下降、先升后降、轻微下降等几类形态;根据各自农业碳排放生态承载能力与经济贡献能力的数值差异可将七大区域划分为“高-高”“高-低”“低-高”“低-低”等四种类型.③经济因素、效率因素以及劳动力因素在影响农业净碳汇量变化方面发挥了更为显著的作用,且经济因素为驱动因素,效率因素、劳动力因素为抑制因素;而结构因素具有两面性特征且作用力度较小.
关键词
农业
碳
汇
农业
碳
排放
农业碳效应
LMDI模型
驱动机理
Keywords
agricultural carbon sinks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s
agricultural carbon effect
LMDI model
driving mechanism
分类号
F32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流域农业碳效应时空演变及公平性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陈晨
张军伟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18,31,共7页
基金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项目(2022RKY06014)
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创新团队科技支持计划项目(2019RWG009)。
文摘
为推进黄河流域农业低碳转型、助力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进程,利用系数法测算了2000—2020年黄河流域九省(区)的农业碳效应,分析其时空演变规律,并从生态承载能力和经济贡献能力两个角度探究了黄河流域省际农业碳排放的公平性与差异性。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农业碳效应总体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内蒙古增幅最大,四川增幅最小,各省(区)农业碳效应均呈现出净碳汇特征;农业碳效应空间分布不均衡,总体上东高西低,下游高上游低。基于农业碳排放公平性评价模型中生态承载系数、经济贡献系数的数值差异可将黄河流域九省(区)划分为双优型、生态优势型、经济优势型、双劣型4种类型,其中山东一直为双优型、河南一直为生态优势型、四川和青海一直属于经济优势型、内蒙古由双优型转变为生态优势型、陕西和山西由生态优势型分别转变为经济优势型和双劣型、宁夏和甘肃一直为双劣型。
关键词
农业碳效应
农业
碳
排放
公平性
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
Keywords
agricultural carbon effect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s
equity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Yellow River Basin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X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TV882.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农业净碳效应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5
作者
刘林
王永平
机构
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1期259-266,273,共9页
文摘
在核算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农业净碳效应以及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两者的协调发展变化。结果表明:(1)2010-2020年净碳效应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总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均不高;(2)2010-2020年我国农业净碳效应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总体位于基本协调阶段;(3)2010-2020年我国农业净碳效应与农业高质量发展协调度的空间差异特征明显,呈现出“多核心”辐射的整体格局、“粮食主产区领先,产销平衡区追赶,主销区塌陷”的区域格,以及“粮食主产区中高协调转型,主销区与产销平衡区协调发展奋力迈入”的耦合协调等级演变格局。
关键词
农业
净
碳
效应
农业
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关系
Keywords
net carbon effect in agriculture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upled harmonization relationships
分类号
F3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河流域农业碳效应影响因素及情景预测
宋梅
陈晨
王子莎
裴子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农业碳效应时空分异及驱动机理研究
郭海红
盖凌云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1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地理分区视角下的农业碳效应驱动机理研究
田云
张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黄河流域农业碳效应时空演变及公平性研究
陈晨
张军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我国农业净碳效应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刘林
王永平
《绿色科技》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