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产集聚对农业用水绿色效率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黄河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1
作者 薛选登 张悦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188,198,共8页
探究农业生产集聚对农业用水绿色效率的影响对于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农业用水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基尼系数和Super-SBM测度了2002—2022年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集聚度和农业用水绿色效率,并使用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分析了生产... 探究农业生产集聚对农业用水绿色效率的影响对于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农业用水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基尼系数和Super-SBM测度了2002—2022年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集聚度和农业用水绿色效率,并使用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分析了生产集聚对农业用水绿色效率的影响,同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集聚度呈现出非均衡的发展态势,其中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集聚度逐渐增加,而上游地区则减少;农业用水绿色效率呈现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整体上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农业生产集聚度与农业用水绿色效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生产集聚主要通过规模化经营和调整城乡收入差距来影响农业用水绿色效率。基于此,黄河流域内的9个省(区)应当充分利用其地理优势,通过实施规模化适度经营、调节城乡收入差距以及推动科技进步等措施来提高农业用水绿色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集聚 农业用水绿色效率 基尼系数 Super-SBM 面板数据 中介效应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用水绿色效率的区域差异及收敛性 被引量:5
2
作者 吴学兵 龚芳 叶云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6-201,208,共7页
环境约束下提升农业用水绿色效率对于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和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局参比的非期望产出SBM(Slack-Based Measure)模型测度中国农业用水绿色效率(Green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Water,GEAW),采用Dagu... 环境约束下提升农业用水绿色效率对于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和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局参比的非期望产出SBM(Slack-Based Measure)模型测度中国农业用水绿色效率(Green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Water,GEAW),采用Dagum基尼系数探究区域差异的来源,运用Markov矩阵分析GEAW的时空演变,通过回归模型检验其收敛性。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及各区域GEAW呈波动上升趋势,东部地区效率水平最高,西部地区效率水平最低;地区间差异的贡献逐渐上升至主要贡献;农业用水绿色效率存在“俱乐部趋同”和“马太效应”,受“邻居”用水效率和自身效率等级的影响;除中部地区外,全国及其他三大区域GEAW均存在σ收敛现象,除东北地区外,全国及其他三大区域GEAW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据此提出推广农业节水技术、加大区域间协作、发挥市场作用提升整体农业用水绿色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水绿色效率 区域差异 来源分解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主产区农业用水绿色效率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兴洪 堵朵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26,共8页
探究农业用水绿色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推进农业绿色转型提供决策参考。采用SE-SBM模型测度2006-2020年粮食主产区13省份的农业用水绿色效率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Dagum基尼系数考察区域差异及来源,并运用... 探究农业用水绿色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推进农业绿色转型提供决策参考。采用SE-SBM模型测度2006-2020年粮食主产区13省份的农业用水绿色效率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Dagum基尼系数考察区域差异及来源,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粮食主产区农业用水绿色效率整体呈现波动下降态势,多年均值为0.922,且不同流域具有鲜明的异质性特征;粮食主产区农业用水绿色效率空间非均衡性显著,区域差异贡献率呈现超变密度(47.760%)>区域内差异(32.097%)>区域间差异(20.043%),超变密度成为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农业用水绿色效率受多因素共同影响,其中水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对外开放对农业用水绿色效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而产业结构、财政支农政策及有效灌溉水平的影响作用显著为负。粮食主产区各流域应根据资源禀赋与生产条件因地施策,探索农业水资源绿色高效利用的路径,推动农业用水绿色效率的区域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水绿色效率 区域差异 粮食主产区 SE-SBM模型 Dagum基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用水绿色效率时空分异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3
4
作者 刘诗祥 曹健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46-357,共12页
[目的]探究中国农业用水绿色效率的时空分异及演变特征,分析中国农业发展现状,为进一步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利用超效率(evidence-based model,EBM)模型测算2001—2020年中国内地31个省区(不含港澳台地区)的农业用水... [目的]探究中国农业用水绿色效率的时空分异及演变特征,分析中国农业发展现状,为进一步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利用超效率(evidence-based model,EBM)模型测算2001—2020年中国内地31个省区(不含港澳台地区)的农业用水绿色效率。在此基础上运用核密度(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KDE)估计法进行非参数检验,并通过ArcGIS图示法探究全国不同地区农业用水绿色效率的时空分异及演进特征,最后利用地理探测器考察不同驱动因素对农业用水绿色效率的综合影响。[结果](1)2001—2020年全国农业用水绿色效率(各省年平均)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2)全国的农业用水绿色效率在空间上呈现出“北低南高”“西低东高”的现象。(3)全国农业用水绿色效率地区差距呈缩小态势,存在动态收敛性特征,各个省份内部的农业用水绿色效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两极分化现象,其中西北地区的核密度曲线最为平缓,两极分化现象最为严重。(4)技术水平、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对中国农业用水绿色效率的影响程度整体高于经济发展水平。[结论]各省区应结合自身优势,从农业技术水平、农村社会福利等方面出发,推动提升农业用水绿色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水绿色效率 效率EBM-geodetector模型 核密度估计 时空分异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