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上海城郊不同农业用地类型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
被引量:
16
1
作者
施振香
柳云龙
+2 位作者
尹骏
卢小遮
章立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9-102,111,共5页
采用气压过程分离(BaPS)技术对上海城郊不同农业用地类型土壤总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农业用地类型土壤总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差异显著(p<0.05),其中大棚蔬菜总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最高;在土壤含水量15%~...
采用气压过程分离(BaPS)技术对上海城郊不同农业用地类型土壤总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农业用地类型土壤总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差异显著(p<0.05),其中大棚蔬菜总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最高;在土壤含水量15%~30%范围内,土壤总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对氮损失的贡献率分别为46.8%,53.2%,土壤含水量和土壤通气孔隙度的适度增加均有利于土壤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的进行;总硝化速率与土壤含水量、土壤通气孔隙度、全氮含量呈显著性相关(p<0.05),与土壤NO3-N呈极显著性相关(p<0.01),反硝化速率与土壤含水量、NO3-N、全氮呈显著性相关(p<0.05),与土壤通气孔隙度呈极显著性相关(p<0.01);中等土壤含水量范围内,影响土壤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的环境因子趋于多样和复杂化,各种土壤环境因子共同影响和决定土壤硝化和反硝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农业用地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农业用地类型对土壤性质和土壤环境的影响——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
被引量:
3
2
作者
杨昱祺
王小策
+1 位作者
孙淑蕊
王学东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13-316,321,共5页
选择北京市延庆县为研究区域,通过对不同农业用地类型的土壤进行采样和分析,研究了延庆县不同农业用地类型对土壤性质和环境的影响,以期为北京市土壤的农业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粮田、菜地、果园的土壤pH值、有机质和...
选择北京市延庆县为研究区域,通过对不同农业用地类型的土壤进行采样和分析,研究了延庆县不同农业用地类型对土壤性质和环境的影响,以期为北京市土壤的农业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粮田、菜地、果园的土壤pH值、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均显著低于林地;4种不同农业用地类型中表层土壤的As,Cd,Cr含量平均值分别超出北京市土壤背景值0.93,0.09和15.3mg/kg。粮田、菜地耕作层的重金属含量高于林地和果园,内梅罗指数和单项污染指数评价表明这4种土壤利用类型尚属清洁。尽管研究区目前重金属污染程度较低,最高值仅为警戒值的74%,但其单项污染指数显示该地区土壤重金属累积速度较快。粮田土壤中As,Cd元素含量较退耕林地分别增加了20.9%和38.5%。如不加以控制,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会进一步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庆县
农业用地类型
土壤重金属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统农业区土地利用对土壤氮素季节动态变化的影响——以官厅水库上游延庆盆地为例
被引量:
12
3
作者
齐鑫
陈利顶
+2 位作者
李琪
马岩
张心昱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64-568,共5页
土地利用对土壤养分时空动态变化的影响,不仅影响到土壤中养分元素的利用效率,同时会影响到养分流失的危险性和区域非点源污染的形成。本文通过野外采样分析,按照不同时期对官厅水库上游延庆盆地内的玉米地、蔬菜地、果园、其他经济类...
土地利用对土壤养分时空动态变化的影响,不仅影响到土壤中养分元素的利用效率,同时会影响到养分流失的危险性和区域非点源污染的形成。本文通过野外采样分析,按照不同时期对官厅水库上游延庆盆地内的玉米地、蔬菜地、果园、其他经济类用地的土壤全氮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不同农业用地影响下土壤氮素的季节动态变化特征和土壤垂直剖面变化。结果发现:(1)0~40cm是玉米地养分活跃层;蔬菜地的养分含量在0~10cm土层变化最剧烈;果园整个剖面上养分变化均较剧烈;其它经济用地在25~40cm土层养分变化较大;(2)果园和蔬菜地是研究区内养分活动最活跃的土地利用方式,蔬菜地的表层养分流失风险性最高,对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具有很高的潜在影响;果园在整个剖面上养分变化较大,其发生养分的淋溶流失的风险性最高;玉米和其他经济用地养分变化不大。研究结果建议,传统农业区在开展农业结构调整时,尤其是将传统的农作物种植改为蔬菜地和果园时,必须加强对农田生态系统研究,实施严格的科学管理,提高养分的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地类型
土壤氮素
养分流失
非点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海城郊不同农业用地类型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
被引量:
16
1
作者
施振香
柳云龙
尹骏
卢小遮
章立佳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地理系
上海师范大学城市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9-102,111,共5页
基金
上海师范大学校级项目(编号:SK200729)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编号:J50402)
+1 种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编号:09YZ175)
宁波市科技局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08C50016)
文摘
采用气压过程分离(BaPS)技术对上海城郊不同农业用地类型土壤总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农业用地类型土壤总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差异显著(p<0.05),其中大棚蔬菜总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最高;在土壤含水量15%~30%范围内,土壤总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对氮损失的贡献率分别为46.8%,53.2%,土壤含水量和土壤通气孔隙度的适度增加均有利于土壤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的进行;总硝化速率与土壤含水量、土壤通气孔隙度、全氮含量呈显著性相关(p<0.05),与土壤NO3-N呈极显著性相关(p<0.01),反硝化速率与土壤含水量、NO3-N、全氮呈显著性相关(p<0.05),与土壤通气孔隙度呈极显著性相关(p<0.01);中等土壤含水量范围内,影响土壤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的环境因子趋于多样和复杂化,各种土壤环境因子共同影响和决定土壤硝化和反硝化过程。
关键词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农业用地类型
Keywords
nitrification
denitrification
agricultural land use pattern
分类号
S153.6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农业用地类型对土壤性质和土壤环境的影响——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
被引量:
3
2
作者
杨昱祺
王小策
孙淑蕊
王学东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13-316,321,共5页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城郊土壤镉的生物毒性及其评价模型研究"(8122014)
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
首都师范大学校教学改革项目
文摘
选择北京市延庆县为研究区域,通过对不同农业用地类型的土壤进行采样和分析,研究了延庆县不同农业用地类型对土壤性质和环境的影响,以期为北京市土壤的农业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粮田、菜地、果园的土壤pH值、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均显著低于林地;4种不同农业用地类型中表层土壤的As,Cd,Cr含量平均值分别超出北京市土壤背景值0.93,0.09和15.3mg/kg。粮田、菜地耕作层的重金属含量高于林地和果园,内梅罗指数和单项污染指数评价表明这4种土壤利用类型尚属清洁。尽管研究区目前重金属污染程度较低,最高值仅为警戒值的74%,但其单项污染指数显示该地区土壤重金属累积速度较快。粮田土壤中As,Cd元素含量较退耕林地分别增加了20.9%和38.5%。如不加以控制,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会进一步加剧。
关键词
延庆县
农业用地类型
土壤重金属污染
Keywords
Yanqing County
agricultural land use type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统农业区土地利用对土壤氮素季节动态变化的影响——以官厅水库上游延庆盆地为例
被引量:
12
3
作者
齐鑫
陈利顶
李琪
马岩
张心昱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64-56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1115
40321101)
文摘
土地利用对土壤养分时空动态变化的影响,不仅影响到土壤中养分元素的利用效率,同时会影响到养分流失的危险性和区域非点源污染的形成。本文通过野外采样分析,按照不同时期对官厅水库上游延庆盆地内的玉米地、蔬菜地、果园、其他经济类用地的土壤全氮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不同农业用地影响下土壤氮素的季节动态变化特征和土壤垂直剖面变化。结果发现:(1)0~40cm是玉米地养分活跃层;蔬菜地的养分含量在0~10cm土层变化最剧烈;果园整个剖面上养分变化均较剧烈;其它经济用地在25~40cm土层养分变化较大;(2)果园和蔬菜地是研究区内养分活动最活跃的土地利用方式,蔬菜地的表层养分流失风险性最高,对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具有很高的潜在影响;果园在整个剖面上养分变化较大,其发生养分的淋溶流失的风险性最高;玉米和其他经济用地养分变化不大。研究结果建议,传统农业区在开展农业结构调整时,尤其是将传统的农作物种植改为蔬菜地和果园时,必须加强对农田生态系统研究,实施严格的科学管理,提高养分的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
农业用地类型
土壤氮素
养分流失
非点源污染
Keywords
agricultural land use
soil nitrogen
nutrient loss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分类号
X14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上海城郊不同农业用地类型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
施振香
柳云龙
尹骏
卢小遮
章立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农业用地类型对土壤性质和土壤环境的影响——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
杨昱祺
王小策
孙淑蕊
王学东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传统农业区土地利用对土壤氮素季节动态变化的影响——以官厅水库上游延庆盆地为例
齐鑫
陈利顶
李琪
马岩
张心昱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