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淮南大通矿区复垦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杰琼 方凤满 +3 位作者 余健 江培龙 邓正伟 林跃胜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7-270,共4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了淮南大通煤矿复垦区表层(0—10cm)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量碳(SMBC)、微生物量氮(SMBN)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耕地(油菜地、小麦地、蔬菜大棚)土壤有机碳、氮、磷等含量均高于林地,而土壤pH值则相反。土壤S...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了淮南大通煤矿复垦区表层(0—10cm)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量碳(SMBC)、微生物量氮(SMBN)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耕地(油菜地、小麦地、蔬菜大棚)土壤有机碳、氮、磷等含量均高于林地,而土壤pH值则相反。土壤SMBC含量依次为:蔬菜大棚>油菜地>小麦地>林地>对照样,蔬菜大棚显著高于其他农业用地方式。土壤SMBN则为:蔬菜大棚>小麦地>油菜地>林地,林地土壤微生物量氮显著低于其他农业用地方式。林地土壤微生物商最高,表明在有机质积累的同时林地更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之间显著相关,进一步证实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可以作为表征土壤肥力的敏感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复垦区 土壤微生物量碳 土壤微生物量氮 农业用地方式 大通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