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2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沼—桑(蚕)农业生态模式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胥凌湘 黄敏 《蚕桑茶叶通讯》 2008年第5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农业生态模式 养蚕 养猪 应用 生态产业链 沼气池 发酵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萍—蟹农业生态模式技术研究
2
作者 杨银阁 曹海鑫 +4 位作者 陈超 关桂琴 陈宝珠 刘科研 黄文 《农村科学实验》 2005年第9期14-15,共2页
生存与发展这一主题,是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环境的日益恶化,食品供求矛盾也越显突出,给未来农业发展带来更为巨大的压力。正视现代农业面临的问题,正确把握其发展趋势,积极探索持续农业发展新路,使自然资... 生存与发展这一主题,是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环境的日益恶化,食品供求矛盾也越显突出,给未来农业发展带来更为巨大的压力。正视现代农业面临的问题,正确把握其发展趋势,积极探索持续农业发展新路,使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与永续利用相统一,寻求最高的产出,最低的消耗,建立良性循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已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模式 技术 农业发展 发展趋势 生态环境 现代农业 永续利用 充分利用 自然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国锋和他的“家庭农业生态模式”
3
作者 罗满元 《中国农村科技》 2007年第6期53-55,共3页
湖南省桃江县大栗港镇红云村的杨国锋、张建珍夫妇,是远近闻名的“生态夫妻”。这对普通的中国农民夫妇创造和经营的家庭生态农业,被联合国官员誉为”杨氏模式”。2007年,这对“沉寂”了几年的“新闻人物”突然又引起了各大媒体的关注,
关键词 农业生态模式 家庭 生态农业 桃江县 湖南省 联合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行猪沼果农业生态模式探索柑桔病虫无害化综防技术
4
作者 朱立萱 黄传宏 胡清蓉 《湖北植保》 2005年第5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柑桔病虫 农业生态模式 无害化 综防技术 凤凰山 科学管理 生产模式 实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邑县高效农业生态模式示范成功
5
《河南农业》 2000年第9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夏邑县 高效农业生态模式 河南 环保效益 经济效益 产业结构
全文增补中
中南地区农业生态模式述评 被引量:5
6
作者 黄可 《农技服务》 2007年第5期74-83,共10页
介绍了中南地区概况及该地区适宜发展的主要生态农业模式。
关键词 中南地区 概况 生态农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地区农业生态模式述评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瑞文 《农技服务》 2007年第5期70-73,共4页
介绍了西南地区概况及该地区适宜发展的主要生态农业模式。
关键词 西南地区 概况 生态农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农业生态模式述评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丽霞 《农技服务》 2007年第5期50-51,73,共3页
介绍了东北地区概况及该地区适宜发展的主要生态农业模式。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概况 生态农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区农业生态模式述评 被引量:1
9
作者 袁炳富 黄胜 《农技服务》 2007年第5期52-56,共5页
介绍了华北地区概况及该地区适宜发展的主要生态农业模式。
关键词 化北地区 概况 生态农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农业生态模式述评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丙华 靳文明 《农技服务》 2007年第5期65-69,共5页
介绍了西北地区概况及该地区适宜发展的主要生态农业模式。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概况 生态农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部推出十大农业生态模式
11
《蔬菜》 2003年第3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生态农业模式 推广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地区农业生态模式述评
12
作者 葛羚 吴国栋 《农技服务》 2007年第5期57-64,共8页
介绍了华东地区概况及该地区适宜发展的主要生态农业模式。
关键词 华东地区 概况 生态农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高山峡谷区坡面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及典型模式应用
13
作者 朱婉菁 王克勤 +1 位作者 马建刚 赵洋毅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6707-6718,共12页
坡面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是针对山区极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坡耕地建立的一种新型技术体系,是西南高山峡谷山区坡地生态农业的具体化,能够用来指导山区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对山区坡地水土流失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西南高山峡谷区位... 坡面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是针对山区极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坡耕地建立的一种新型技术体系,是西南高山峡谷山区坡地生态农业的具体化,能够用来指导山区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对山区坡地水土流失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西南高山峡谷区位于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川滇生态屏障区和长江生态区,生态环境脆弱却又资源丰富,少数民族众多,坡耕地面积占比大,水土流失严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较大的阻碍作用,生态农业经济发展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坡面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即有利于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生产力,保护山区生态环境,又能推动山区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通过归纳总结当前西南高山峡谷区因地形、气候、水资源等差异产生的五种生态农业模式:生态种植型、生态养殖型、农林牧复合型、观光旅游型和创新性综合开发型,梳理五种生态农业模式的概念、具体措施和主要分布地点,在此基础上剖析西南高山峡谷区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且通过阐述坡面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内涵和特征,并对“等高反坡阶”整地和“截流+集蓄+光伏灌溉”一体化坡面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两种技术措施的原理、布设措施和效益进行分析,提出坡面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可以使山区农业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在干旱缺水与水土流失并存的山区中具有广阔的推广条件和应用前景,能为山区坡耕地治理水土流失提供借鉴和启示。最后提出今后应加强其它坡面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技术模式的研究,完善坡面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模式,为山区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提供重要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高山峡谷区 坡面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农业模式在甘肃省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杜靖 《河南农业》 2025年第12期4-6,共3页
甘肃省地处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的交会地带,受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及气候环境等因素制约,乡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为破解这一困局,推动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近年,甘肃省大力推广兼具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 甘肃省地处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的交会地带,受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及气候环境等因素制约,乡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为破解这一困局,推动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近年,甘肃省大力推广兼具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生态农业模式。在该模式的带动下,甘肃省农业经济发展格局显著改善,绿色生态农业快速崛起,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基于此,相关部门重点探讨了生态农业模式在甘肃乡村经济发展中的具体实施路径,旨在揭示其对提升地方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模式 可持续发展 甘肃省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农业模式对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分析
15
作者 张洪亮 《种子科技》 2025年第14期222-224,共3页
随着现代农业的飞速发展,传统农业模式带来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迫在眉睫。当前农村经济结构存在产业单一、就业渠道狭窄、农民收入增加缓慢等问题。基于此,深入分析了生态农业模式对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随着现代农业的飞速发展,传统农业模式带来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迫在眉睫。当前农村经济结构存在产业单一、就业渠道狭窄、农民收入增加缓慢等问题。基于此,深入分析了生态农业模式对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通过阐述生态农业模式的概念与特点,探讨了生态农业模式在产业、就业、收入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了利用生态农业模式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策略,以期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模式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可持续发展 产业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绿色循环生态农业种养模式及其配套技术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姚国民 吴燕 +2 位作者 龚凡 宁成博 师旭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208-213,220,共7页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总体目标是实现生态良好、高质高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生态农业。因此,可通过试验示范推广加快构建循环生态农业模式,推动高产、高效种养业转型发展。本文介绍了高效绿色循环生态农业种养模式及其配套技术,...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总体目标是实现生态良好、高质高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生态农业。因此,可通过试验示范推广加快构建循环生态农业模式,推动高产、高效种养业转型发展。本文介绍了高效绿色循环生态农业种养模式及其配套技术,并对该模式在乌鲁木齐市农业经济开发区农业生产中应用产生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 绿色 循环生态农业种养模式 配套技术 综合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农业循环模式中发展绿色食品的实践探索——以河南麦多生态农业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军帅 李永革 +3 位作者 熊瑞冰 黄雅凤 左彦军 马杰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年第9期57-59,共3页
河南省安阳市河南麦多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麦多生态农业”)结合绿色食品发展需要的条件和要求,对种植产品技术规程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突出优质、安全、健康的种植方式和生产要求,建立良好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生态农业... 河南省安阳市河南麦多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麦多生态农业”)结合绿色食品发展需要的条件和要求,对种植产品技术规程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突出优质、安全、健康的种植方式和生产要求,建立良好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生态农业循环发展同绿色食品发展同步开展、利益共生,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美誉度,是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同步提高的有效实践,为推动农业全面绿色转型升级发挥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食品 生态农业循环模式 麦多生态农业 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安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农业中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探索
18
作者 赵志鑫 《河北农机》 2024年第19期142-144,共3页
在现代基层农业发展过程中,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探索成为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污染和浪费问题的关键。本文深入研究了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主要类型,包括“农业+林业”复合型模式、“农+牧+渔”复合型模式、“农林+牧+渔”全面整合发展型模式... 在现代基层农业发展过程中,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探索成为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污染和浪费问题的关键。本文深入研究了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主要类型,包括“农业+林业”复合型模式、“农+牧+渔”复合型模式、“农林+牧+渔”全面整合发展型模式,以及沼气工程的应用、秸秆的多种经济循环利用、休闲农业产业的建设和乡村多业态全域产业的整合。此外,本文还探讨了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中的关键技术,包括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土壤改良与生态恢复技术以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这些模式和技术的综合运用,不仅能够提升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还能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推广和应用,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农业 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模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模式的功能与效益分析 被引量:85
19
作者 章家恩 陆敬雄 +2 位作者 张光辉 骆世明 陆敬雄 《生态科学》 CSCD 2002年第1期6-10,共5页
对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模式的结构、功能和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鸭子和水稻可以较好地全天候地同生共长在稻田生态系统中,平均每公顷大约300-375只鸭子。利用鸭子的野性和杂食性在一定程度上可防除病、虫、草害,提高土壤肥... 对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模式的结构、功能和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鸭子和水稻可以较好地全天候地同生共长在稻田生态系统中,平均每公顷大约300-375只鸭子。利用鸭子的野性和杂食性在一定程度上可防除病、虫、草害,提高土壤肥力,因而可代替人耕耙田、施肥、施药等,避免了农药和化肥的大量投入;鸭群的活动可刺激和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利用这种模式可以生产出有机食品或绿色稻米,其经济效益比常规稻作高。鸭稻共作系统的每公顷净收入比常规稻作系统要高出808.5元。若按绿色食品价格高出同类商品市场价格的20%计算,则鸭稻共作系统每公顷比常规稻作系统大约多增加2000元左右的收入。这种模式的推广应用可产生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稻共作 生态农业模式 功能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谋干热河谷区旱坡地生态农业模式的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杨艳鲜 纪中华 +4 位作者 沙毓沧 潘志贤 方海东 拜得珍 廖承飞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0-73,共4页
对元谋干热河谷区4种旱坡地生态农业模式的水土保持效益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模式“罗望子+裸地”相比,建立的4种模式均体现了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其中,“罗望子+木豆+柱花草”模式截持降雨,增加地表盖度,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对元谋干热河谷区4种旱坡地生态农业模式的水土保持效益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模式“罗望子+裸地”相比,建立的4种模式均体现了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其中,“罗望子+木豆+柱花草”模式截持降雨,增加地表盖度,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蓄水保水能力,防治水土流失效果最佳,其余3种模式均有明显的生态效益。根据需要,若重新对套入模式的主栽灌草层作物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重建后的优化复合生态农业模式,无论是生态效益,还是经济和社会效益都将得到充分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坡地 生态农业模式 水土保持效益 元谋干热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