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农业生态地质结构与生态农业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高业新
侯春堂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8期291-293,295,共4页
以河北平原中部地区为例,介绍了农业生态地质结构的概念、功能、类型和分布范围,分析了该地区生态农业的特点,论述了农业生态地质结构与生态农业的关系,提出了符合实际特点的农业生态地质工程区划,为该区域的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农业的...
以河北平原中部地区为例,介绍了农业生态地质结构的概念、功能、类型和分布范围,分析了该地区生态农业的特点,论述了农业生态地质结构与生态农业的关系,提出了符合实际特点的农业生态地质工程区划,为该区域的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地质
结构
生态
农业
农业生态地质
工程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区域农业生态地质调查内容与方法——以河北平原为例
被引量:
9
2
作者
侯春堂
李瑞敏
+2 位作者
冯翠娥
张静
高业新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6-70,共5页
区域农业生态地质调查 ,是我国建设可持续农业及农村经济、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保证。区域农业生态地质调查要以关键带的地质环境演化和对农业的影响来划分并确定调查的时段和重点 ,深部以编为主 ,浅部以验证调查为主 ;总体上为网度...
区域农业生态地质调查 ,是我国建设可持续农业及农村经济、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保证。区域农业生态地质调查要以关键带的地质环境演化和对农业的影响来划分并确定调查的时段和重点 ,深部以编为主 ,浅部以验证调查为主 ;总体上为网度控制 ,灰度界线 ,其工作精度由下部至上部逐步提高。以河北平原为例 ,划分了 4个层段 :地表层段 ,为调查重点 ,作为综合成果的主体 ;全新统上段和全新统层段 ,分别以洛阳铲和浅钻验证调查为主 ;第四系层段 ,开发已有资料 ,以编为主。综合性调查成果的主图及图例表反映调查区域的农业生态地质条件 ,镶图及辅表反映调查区域的农业生态地质工程区划等 ,剖面图辅助揭示区域农业生态地质背景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农业生态地质
调查
河北平原
生态
环境
自然地理
地质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区域地质调查中农业生态地质研究初探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建中
张宏达
+1 位作者
徐建明
高业新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4-96,共3页
通过山东临淄城幅、青州市幅及河北龙华镇幅、流常幅的 1∶5万区域地质调查开展农业生态地质研究 ,总结出应主要从基础地质调查、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水文地质调查 3个方面与农业生态结合。基础地质地貌条件控制着农业的布局、土壤的地...
通过山东临淄城幅、青州市幅及河北龙华镇幅、流常幅的 1∶5万区域地质调查开展农业生态地质研究 ,总结出应主要从基础地质调查、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水文地质调查 3个方面与农业生态结合。基础地质地貌条件控制着农业的布局、土壤的地球化学背景 ,且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营养元素含量等 ;其中水文地质特征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地质
调查
土壤地球化学
生态
水文
地质
农业生态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三角洲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综合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颜世强
范继璋
石玉臣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11,共3页
为了遏制黄河三角洲农业生态地质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的势头,促进黄河三角洲经济、资源与生态农业地质环境的协调发展,运用地质科学、农业生态科学、环境科学和地球化学等多种方法,系统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特征,认为黄河三角...
为了遏制黄河三角洲农业生态地质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的势头,促进黄河三角洲经济、资源与生态农业地质环境的协调发展,运用地质科学、农业生态科学、环境科学和地球化学等多种方法,系统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特征,认为黄河三角洲是在海洋动力与河流动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受特殊的海、陆、河与湿地相互交替演化且相互制约的脆弱生态地质环境和人类活动尤其是不科学的掠夺性资源开发等因素的影响,引发了土壤盐渍化、土壤沙化、土壤沼泽化、水土污染、地下水降落漏斗、海咸水入侵和地面沉降等地质环境问题,改变了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的演化特征甚至方向。采用专家模糊聚类法把农业生态地质环境划分为3种类型、11个地质环境单元,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环境治理、农业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监测等修复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地质
环境
生态
环境灾害
环境演化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业生态地质模式与宁夏枸杞适植性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高业新
李新虎
+1 位作者
申建梅
侯春堂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7期303-305,共3页
农业生态地质模式是用于发展农业生产的各种地质资源的最佳组合形式,是具有一定结构、功能和效益的地质实体,是地质资源永续利用的一种方式。通过对研究区不同的地质资源、地质环境进行评价,建立了4种不同的农业生态地质模式,分别是最...
农业生态地质模式是用于发展农业生产的各种地质资源的最佳组合形式,是具有一定结构、功能和效益的地质实体,是地质资源永续利用的一种方式。通过对研究区不同的地质资源、地质环境进行评价,建立了4种不同的农业生态地质模式,分别是最优模式、次优模式、较差模式和极差模式,在不同的农业生态地质模式上生长的宁夏枸杞的农业生态质量具有显著差异,为农业生态地质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地质
模式
宁夏枸杞
建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贵州喀斯特与非喀斯特农业生态地质环境质量对比研究
被引量:
17
6
作者
任明强
张家德
+3 位作者
卢正艳
罗明学
毕坤
陈蓉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9年第4期397-401,共5页
为寻求喀斯特地区农产品低劣的根源,通过调查和采样测试对比研究了贵州碳酸盐岩和非碳酸盐岩地质环境和农作物产品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1)非碳酸盐岩的微量元素含量为10.894 2×1-0 3,而碳酸岩的为35.322 7×1-0 4;非碳酸盐...
为寻求喀斯特地区农产品低劣的根源,通过调查和采样测试对比研究了贵州碳酸盐岩和非碳酸盐岩地质环境和农作物产品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1)非碳酸盐岩的微量元素含量为10.894 2×1-0 3,而碳酸岩的为35.322 7×1-0 4;非碳酸盐岩地区耕作土中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为3.260 5×1-0 4,碳酸盐岩分布区的耕作土仅为1.014×1-0 4,彼此相差3倍;(2)优质农作物多产于非碳酸盐岩地区,随机调查贵州省内38个优质水稻产地,有33个位于非碳酸盐岩地区,仅有5个在碳酸盐岩区。茶叶、马铃薯、西瓜等也有此类规律。由此认为,喀斯特环境缺乏多种矿物营养元素,是形成其农作物质量低下的根本原因,也是贵州喀斯特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的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农业生态地质
矿物营养元素
喀斯特地区
非喀斯特地区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龙海市农业生态地质调查与富硒农产品发展前景
被引量:
1
7
作者
方金梅
周国华
孙彬彬
《福建农业科技》
2017年第4期66-68,共3页
龙海市农业生态地质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土壤呈强酸性、酸性,土壤养分处于中等和较缺乏水平,土地综合质量以一、二等占77.73%,富硒土壤资源十分丰富。据此提出开发富硒农产品的建议。
关键词
农业生态地质
富硒土壤
富硒农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包气带土壤溶液的农业生态地质意义
被引量:
2
8
作者
李瑞敏
侯春堂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34-437,共4页
近年来,农业生态地质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人们普遍认识到地质环境的植物营养库作用。在“岩土-土壤溶液-植物”养分循环系统中,包气带土壤溶液是联结地质环境与农业植物有机体之间的纽带或桥梁,在养分元素的“供给-输送-消耗...
近年来,农业生态地质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人们普遍认识到地质环境的植物营养库作用。在“岩土-土壤溶液-植物”养分循环系统中,包气带土壤溶液是联结地质环境与农业植物有机体之间的纽带或桥梁,在养分元素的“供给-输送-消耗”系统中起着养分转换、养分输运和调节养分动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溶液
农业生态地质
养分循环系统
包气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业生态地质增产技术栽培玉米方法
9
作者
刘东辉
商万友
《农村科学实验》
2001年第6期7-7,共1页
科学的新农业生态地质增产技术,是由中国生命科学与医疗技术专家、香港脑功能开发应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脑功能开发应用技术发明人杨雷先生发明的。能量源自生命之光远红外线,中心波长为14微米,经中国科学院红外物理协作实验室测定...
科学的新农业生态地质增产技术,是由中国生命科学与医疗技术专家、香港脑功能开发应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脑功能开发应用技术发明人杨雷先生发明的。能量源自生命之光远红外线,中心波长为14微米,经中国科学院红外物理协作实验室测定。经中国光学会在全国红外医学专业组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农业生态地质
增产技术
生育
生产力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业生态地质结构与生态农业的关系探究
10
作者
柳耀君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18期59-59,61,共2页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新概念,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农业生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其更加关注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往往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生产中对自然资源的浪费以及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结合农业生态地质结...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新概念,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农业生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其更加关注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往往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生产中对自然资源的浪费以及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结合农业生态地质结构的准确分析与判断,因地制宜地选择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往往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就将针对农业生态地质结构与生态农业的关系展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地质
结构
生态
农业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高原灌溉农业发展中的生态地质问题研究——以民和地区为例
被引量:
1
11
作者
朱创鑫
肖清华
张旺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5期11540-11541,共2页
黄土高原自然条件特殊,耕作农业以引水灌溉为主。长时期的引水灌溉使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并由此引发了地裂缝、滑坡等地质灾害,同时地下水水位的上升,使地表土壤盐渍严重。以民和地区,尤其是区内生态地质问题严重的黑方台为例,论述了...
黄土高原自然条件特殊,耕作农业以引水灌溉为主。长时期的引水灌溉使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并由此引发了地裂缝、滑坡等地质灾害,同时地下水水位的上升,使地表土壤盐渍严重。以民和地区,尤其是区内生态地质问题严重的黑方台为例,论述了黄土高原农业灌溉对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提出从治水入手,改进灌溉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并配合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以改善农业地质环境,促进黄土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地质
灌溉
农业
黄土高原
民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家地理标志伍家台贡茶的生态农业地质环境研究
被引量:
3
12
作者
刘洪林
刘斌忠
+3 位作者
刘昌雄
李明龙
戴光忠
孙志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5期1495-1498,共4页
历史名茶伍家台贡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其原产地宣恩县万寨乡,位于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战场武陵山片区。农业地质学是地质科学与农业科学相结合衍生的边缘学科。介绍了伍家台农业地质环境条件,...
历史名茶伍家台贡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其原产地宣恩县万寨乡,位于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战场武陵山片区。农业地质学是地质科学与农业科学相结合衍生的边缘学科。介绍了伍家台农业地质环境条件,探讨了生态农业地质环境的地球化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宣恩县
伍家台贡茶
生态
农业
地质
地球化学特征
武陵山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太行山区看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方略
被引量:
1
13
作者
杨振京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91-94,共4页
本文从我国山区的自然地理特点出发,分析了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太行山区可持续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研究为例,指出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研究思路是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是我国山区自然资源优化配置和永续利用的农业可持续...
本文从我国山区的自然地理特点出发,分析了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太行山区可持续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研究为例,指出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研究思路是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是我国山区自然资源优化配置和永续利用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可持续发展
太行山区
农业生态地质
环境
发展战略
山区
农业
农业
经济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业生态地质结构与生态农业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高业新
侯春堂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8期291-293,295,共4页
基金
基金项目:流常幅
龙华镇幅1:50000区域地质与农业生态地质调查
文摘
以河北平原中部地区为例,介绍了农业生态地质结构的概念、功能、类型和分布范围,分析了该地区生态农业的特点,论述了农业生态地质结构与生态农业的关系,提出了符合实际特点的农业生态地质工程区划,为该区域的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农业生态地质
结构
生态
农业
农业生态地质
工程区划
分类号
F319.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区域农业生态地质调查内容与方法——以河北平原为例
被引量:
9
2
作者
侯春堂
李瑞敏
冯翠娥
张静
高业新
机构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出处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6-70,共5页
基金
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河北流常幅
龙华镇幅 1:5万区域地质与农业生态地质调查"
+2 种基金
"山东青州市幅
临淄幅 1:5万区域地质与农业生态地质调查"
"海南省琼海幅 1: 2 5万生态环境地质调查"( 2 0 0 0 12 30 0 0 6 2 71)
文摘
区域农业生态地质调查 ,是我国建设可持续农业及农村经济、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保证。区域农业生态地质调查要以关键带的地质环境演化和对农业的影响来划分并确定调查的时段和重点 ,深部以编为主 ,浅部以验证调查为主 ;总体上为网度控制 ,灰度界线 ,其工作精度由下部至上部逐步提高。以河北平原为例 ,划分了 4个层段 :地表层段 ,为调查重点 ,作为综合成果的主体 ;全新统上段和全新统层段 ,分别以洛阳铲和浅钻验证调查为主 ;第四系层段 ,开发已有资料 ,以编为主。综合性调查成果的主图及图例表反映调查区域的农业生态地质条件 ,镶图及辅表反映调查区域的农业生态地质工程区划等 ,剖面图辅助揭示区域农业生态地质背景条件。
关键词
区域
农业生态地质
调查
河北平原
生态
环境
自然地理
地质
环境
Keywords
survey of regional and agroecological geology
content and method
plain
critical zone
分类号
S18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区域地质调查中农业生态地质研究初探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建中
张宏达
徐建明
高业新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出处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4-96,共3页
文摘
通过山东临淄城幅、青州市幅及河北龙华镇幅、流常幅的 1∶5万区域地质调查开展农业生态地质研究 ,总结出应主要从基础地质调查、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水文地质调查 3个方面与农业生态结合。基础地质地貌条件控制着农业的布局、土壤的地球化学背景 ,且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营养元素含量等 ;其中水文地质特征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区域
地质
调查
土壤地球化学
生态
水文
地质
农业生态地质
Keywords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soil geochemical investigation hydro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agro ecogeology
分类号
P56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S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三角洲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综合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颜世强
范继璋
石玉臣
机构
吉林大学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研究所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11,共3页
基金
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和山东省国土资源科技项目[鲁财建指(2000)48号]。
文摘
为了遏制黄河三角洲农业生态地质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的势头,促进黄河三角洲经济、资源与生态农业地质环境的协调发展,运用地质科学、农业生态科学、环境科学和地球化学等多种方法,系统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特征,认为黄河三角洲是在海洋动力与河流动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受特殊的海、陆、河与湿地相互交替演化且相互制约的脆弱生态地质环境和人类活动尤其是不科学的掠夺性资源开发等因素的影响,引发了土壤盐渍化、土壤沙化、土壤沼泽化、水土污染、地下水降落漏斗、海咸水入侵和地面沉降等地质环境问题,改变了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的演化特征甚至方向。采用专家模糊聚类法把农业生态地质环境划分为3种类型、11个地质环境单元,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环境治理、农业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监测等修复措施。
关键词
农业生态地质
环境
生态
环境灾害
环境演化
黄河三角洲
Keywords
agricultural ecologic and geological environment, ecologic environmental disasters,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分类号
X14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TV882.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业生态地质模式与宁夏枸杞适植性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高业新
李新虎
申建梅
侯春堂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宁夏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7期303-305,共3页
基金
宁夏回族自治区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合作项目(DKD2002001-4)"宁夏平原特色农业地质背景调查与利用研究"
文摘
农业生态地质模式是用于发展农业生产的各种地质资源的最佳组合形式,是具有一定结构、功能和效益的地质实体,是地质资源永续利用的一种方式。通过对研究区不同的地质资源、地质环境进行评价,建立了4种不同的农业生态地质模式,分别是最优模式、次优模式、较差模式和极差模式,在不同的农业生态地质模式上生长的宁夏枸杞的农业生态质量具有显著差异,为农业生态地质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农业生态地质
模式
宁夏枸杞
建立评价
Keywords
ago-ecological geology models
Lydum Barbarum L.
estalishment of evaluation
分类号
S152.4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贵州喀斯特与非喀斯特农业生态地质环境质量对比研究
被引量:
17
6
作者
任明强
张家德
卢正艳
罗明学
毕坤
陈蓉
机构
贵州省地质矿产局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
出处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9年第4期397-401,共5页
基金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403202)
贵州省国土厅农业地质项目
文摘
为寻求喀斯特地区农产品低劣的根源,通过调查和采样测试对比研究了贵州碳酸盐岩和非碳酸盐岩地质环境和农作物产品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1)非碳酸盐岩的微量元素含量为10.894 2×1-0 3,而碳酸岩的为35.322 7×1-0 4;非碳酸盐岩地区耕作土中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为3.260 5×1-0 4,碳酸盐岩分布区的耕作土仅为1.014×1-0 4,彼此相差3倍;(2)优质农作物多产于非碳酸盐岩地区,随机调查贵州省内38个优质水稻产地,有33个位于非碳酸盐岩地区,仅有5个在碳酸盐岩区。茶叶、马铃薯、西瓜等也有此类规律。由此认为,喀斯特环境缺乏多种矿物营养元素,是形成其农作物质量低下的根本原因,也是贵州喀斯特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
喀斯特
农业生态地质
矿物营养元素
喀斯特地区
非喀斯特地区
贵州
Keywords
karst
agro-ecological geology
nutritive elements
karst area
non-karst area
Guizhou
分类号
S158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龙海市农业生态地质调查与富硒农产品发展前景
被引量:
1
7
作者
方金梅
周国华
孙彬彬
机构
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国土资源部地球化学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17年第4期66-68,共3页
基金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11091)
文摘
龙海市农业生态地质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土壤呈强酸性、酸性,土壤养分处于中等和较缺乏水平,土地综合质量以一、二等占77.73%,富硒土壤资源十分丰富。据此提出开发富硒农产品的建议。
关键词
农业生态地质
富硒土壤
富硒农产品
Keywords
Agro-ecological geology
Se-enriched soil
Se-enriched farm products
分类号
S159.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包气带土壤溶液的农业生态地质意义
被引量:
2
8
作者
李瑞敏
侯春堂
机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
出处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34-437,共4页
文摘
近年来,农业生态地质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人们普遍认识到地质环境的植物营养库作用。在“岩土-土壤溶液-植物”养分循环系统中,包气带土壤溶液是联结地质环境与农业植物有机体之间的纽带或桥梁,在养分元素的“供给-输送-消耗”系统中起着养分转换、养分输运和调节养分动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土壤溶液
农业生态地质
养分循环系统
包气带
Keywords
soil solution agroecological geology nutrient circulation system
分类号
S151 [农业科学—土壤学]
S18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业生态地质增产技术栽培玉米方法
9
作者
刘东辉
商万友
机构
黑龙江省农科院
吉林省矿协农业地质委员会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01年第6期7-7,共1页
文摘
科学的新农业生态地质增产技术,是由中国生命科学与医疗技术专家、香港脑功能开发应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脑功能开发应用技术发明人杨雷先生发明的。能量源自生命之光远红外线,中心波长为14微米,经中国科学院红外物理协作实验室测定。经中国光学会在全国红外医学专业组推荐。
关键词
玉米
农业生态地质
增产技术
生育
生产力
产量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18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业生态地质结构与生态农业的关系探究
10
作者
柳耀君
机构
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
出处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18期59-59,61,共2页
文摘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新概念,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农业生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其更加关注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往往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生产中对自然资源的浪费以及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结合农业生态地质结构的准确分析与判断,因地制宜地选择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往往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就将针对农业生态地质结构与生态农业的关系展开探讨。
关键词
农业生态地质
结构
生态
农业
关系
分类号
S320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高原灌溉农业发展中的生态地质问题研究——以民和地区为例
被引量:
1
11
作者
朱创鑫
肖清华
张旺生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5期11540-11541,共2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1:25万民和县幅数字地质填图项目(No.200213000016)
文摘
黄土高原自然条件特殊,耕作农业以引水灌溉为主。长时期的引水灌溉使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并由此引发了地裂缝、滑坡等地质灾害,同时地下水水位的上升,使地表土壤盐渍严重。以民和地区,尤其是区内生态地质问题严重的黑方台为例,论述了黄土高原农业灌溉对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提出从治水入手,改进灌溉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并配合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以改善农业地质环境,促进黄土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业生态地质
灌溉
农业
黄土高原
民和
Keywords
Agroecological geology
Irrigation
Loess Plateau
Minhe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家地理标志伍家台贡茶的生态农业地质环境研究
被引量:
3
12
作者
刘洪林
刘斌忠
刘昌雄
李明龙
戴光忠
孙志国
机构
湖北省第二地质大队
湖北科技学院鄂南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5期1495-1498,共4页
基金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科技计划项目(ETZ2010A08)
恩施州州级财政项目(2150199)
恩施州科技计划研究与开发项目(2013014)
文摘
历史名茶伍家台贡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其原产地宣恩县万寨乡,位于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战场武陵山片区。农业地质学是地质科学与农业科学相结合衍生的边缘学科。介绍了伍家台农业地质环境条件,探讨了生态农业地质环境的地球化学特征。
关键词
湖北宣恩县
伍家台贡茶
生态
农业
地质
地球化学特征
武陵山片区
Keywords
Xuanen County
Wujiatai Tea
Ecology agriculture geology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Waling Mountain Area
分类号
S181.3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太行山区看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方略
被引量:
1
13
作者
杨振京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91-94,共4页
基金
河北省山区经济技术开发办公室资助项目(97230106D-98-01)
文摘
本文从我国山区的自然地理特点出发,分析了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太行山区可持续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研究为例,指出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研究思路是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是我国山区自然资源优化配置和永续利用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
农业
可持续发展
太行山区
农业生态地质
环境
发展战略
山区
农业
农业
经济开发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农业生态地质结构与生态农业的关系研究
高业新
侯春堂
《现代农业科技》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区域农业生态地质调查内容与方法——以河北平原为例
侯春堂
李瑞敏
冯翠娥
张静
高业新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区域地质调查中农业生态地质研究初探
王建中
张宏达
徐建明
高业新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黄河三角洲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综合研究
颜世强
范继璋
石玉臣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农业生态地质模式与宁夏枸杞适植性研究
高业新
李新虎
申建梅
侯春堂
《现代农业科技》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贵州喀斯特与非喀斯特农业生态地质环境质量对比研究
任明强
张家德
卢正艳
罗明学
毕坤
陈蓉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9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龙海市农业生态地质调查与富硒农产品发展前景
方金梅
周国华
孙彬彬
《福建农业科技》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包气带土壤溶液的农业生态地质意义
李瑞敏
侯春堂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农业生态地质增产技术栽培玉米方法
刘东辉
商万友
《农村科学实验》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农业生态地质结构与生态农业的关系探究
柳耀君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黄土高原灌溉农业发展中的生态地质问题研究——以民和地区为例
朱创鑫
肖清华
张旺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国家地理标志伍家台贡茶的生态农业地质环境研究
刘洪林
刘斌忠
刘昌雄
李明龙
戴光忠
孙志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从太行山区看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方略
杨振京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