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夯实农业生产基础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被引量:3
1
作者 柯炳生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2年第5期3-4,共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把解决好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十四五”时期,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历史关口,粮食安全问题更是丝毫不能放松。日前,国务院印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把解决好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十四五”时期,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历史关口,粮食安全问题更是丝毫不能放松。日前,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立足国内基本解决我国人民吃饭问题,既保数量,又保多样、保质量,对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作出系统安排,充分彰显了端牢中国人饭碗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基础 吃饭问题 粮食安全 农业农村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 农产品供给 治国理政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流治水 强化农业生产基础
2
作者 李述仁 《农业经济》 1987年第6期11-13,共3页
水是发展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农业生产要实现集约化经营,必须抓好治水工作,做到除害兴利,不断地增强发展农业生产的后劲。盘山县地处辽河下游,境内有大辽河、辽河、绕阳河等大中小河流13条。1985年,辽河洪水泛滥,我县遭受了历... 水是发展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农业生产要实现集约化经营,必须抓好治水工作,做到除害兴利,不断地增强发展农业生产的后劲。盘山县地处辽河下游,境内有大辽河、辽河、绕阳河等大中小河流13条。1985年,辽河洪水泛滥,我县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全县有162个村,五万多户、二十多万人受灾,水、旱田绝产面积二十五万四千亩,减产粮食三亿多斤,冲毁泡倒房屋达四万九千九百多间,洪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三亿多元。洪水回落后,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找出了造成水灾的客观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各河堤防年久失修,防洪标准低,由二十年一遇下降到五年一遇;二是河道设障,抬高洪水位,延缓了洪水下泄时间,三是排承渠系严重落淤,排水不畅,除涝标准低;四是建筑物工程不配套,出现了“肠梗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阳河 防洪标准 农业生产基础 洪涝灾害 中小河流 除害兴利 除涝 渠系 大辽河 土方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对劳动力外流的影响研究——基于江西省“百村千户”调查数据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道和 熊林香 杨峰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1-310,共10页
利用2018年江西省“百村千户”数据,运用Tobit模型分析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对劳动力外流的影响,并构建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探究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影响劳动力外流的可能路径。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促进了劳动力的外流,其中产田改... 利用2018年江西省“百村千户”数据,运用Tobit模型分析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对劳动力外流的影响,并构建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探究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影响劳动力外流的可能路径。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促进了劳动力的外流,其中产田改造设施、灌溉设施、道路设施对劳动力产生替代效应,水利设施产生互补效应,电网设施对劳动力流动无显著影响;在异质性影响方面,农业生产性公共设施显著促进了高素质和适龄劳动力外流,对低素质和老年人的外流无显著影响;农户自有机械在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对劳动力外流影响中发挥着中介效应。据此,建议加大对农村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的投资,将农户自有机械作为促进劳动力外流的重要抓手,加大农机购置补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基础设施 劳动力外流 剩余劳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疫”期间京郊蔬菜生产指导意见(Ⅰ)
4
作者 曾剑波 魏金康 +12 位作者 曹之富 贺国强 赵海康 裴志超 周继华 王琼 宗静 王俊英 马欣 田雅楠 朱莉 徐进 王帅 《蔬菜》 2020年第3期74-80,共7页
冬今春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农业农村经济产生了难以预料的影响,对农村疫情防控、春耕备耕、劳动力外出务工带来巨大压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2月12日召开会议,分析了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研究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中共中央... 冬今春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农业农村经济产生了难以预料的影响,对农村疫情防控、春耕备耕、劳动力外出务工带来巨大压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2月12日召开会议,分析了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研究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要毫不放松做好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加强疫情特别严重或风险较大的地区防控。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节,各地要抓紧组织好种子、化肥、饲料等农资供应,落实好春管春种措施,夯实农业生产基础。面对严峻疫情,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市果类蔬菜创新团队等单位及部门针对当前北京地区蔬菜的生长现状、受疫情影响程度,提出了一系列生产指导意见,为切实做好全市蔬菜生产,保障产品质量和应急供应,奠定了坚实基础。本刊根据蔬菜的不同种植模式及生长阶段,将生产指导意见分成两部分,分别刊于《蔬菜》第3期和第4期上。本期所载为第一部分,以期为广大读者战胜疫情、复工复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基础 中共中央总书记 农业技术推广站 疫情防控 农业农村经济 北京市农业 应急供应 创新团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海固地区农业科技进步的难点分析
5
作者 田俊忠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93-96,共4页
根据科学技术融入生产力诸要素的机理,分别从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技术特性、农业机械力的应用、农户经营的分工协作水平、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特点和土地的非市场机制的形成等方面入手,分析了西海固地区农业科技进步难点的结症所在。
关键词 农户家庭承包经营 农业生产基础设施 农业机械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为纽带 促进县域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冰 邢军 吴晓清 《河北农业》 2021年第11期49-51,共3页
为落实省政府关于保护生态环境工作部署和要求,进一步提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质量和效益,形成秸秆高水平利用格局,促进县域农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衡水市景县发挥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优势,开发综合利用构想,促进景县绿色农业高质量发... 为落实省政府关于保护生态环境工作部署和要求,进一步提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质量和效益,形成秸秆高水平利用格局,促进县域农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衡水市景县发挥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优势,开发综合利用构想,促进景县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一、基础和优势1.良好的农业生产基础到2020年,景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稳定在173万亩以上,粮食产量达到13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552.5元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人均纯收入 农业生产基础 粮食产量 绿色农业 农作物秸秆资源 高质量发展 播种面积 农业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农机为龙头搞好农业综合开发 被引量:1
7
作者 靳同臣 苗忠 《山东农机化》 1994年第8期24-24,共1页
岙阴乡是新泰市典型的山区、库区乡,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差。为改变这种状况,几年来,他们在治山整地为主的农业综合开发中,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以农机为龙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使全乡农业生产一年一个新台阶,农业... 岙阴乡是新泰市典型的山区、库区乡,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差。为改变这种状况,几年来,他们在治山整地为主的农业综合开发中,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以农机为龙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使全乡农业生产一年一个新台阶,农业总产值由1990年的1032万元上升到1993年的2141万元。 为充分发挥机械作用,乡党委、政府制定了“五定、三统、一奖励”政策。定机、定人、定任务、定标准、定报酬,明确开发中的责权利关系。以乡农机站为核心,组织农业综合开发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综合开发 农业生产基础 机械作用 责权利关系 生产条件 阴乡 综合生产能力 配套开发 费用结算 治理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贫瘠地区农业发展战略初探
8
作者 王建国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56-57,共2页
农业生产,是人类利用社会资源(劳力、技术和经济资源),对农业自然资源(土地、水、气候和生物资源)进行改造加工的物质生产过程。一定的社会资源之下,不同的自然资源必然决定着不同的农业发展道路。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农业发展道路,才能... 农业生产,是人类利用社会资源(劳力、技术和经济资源),对农业自然资源(土地、水、气候和生物资源)进行改造加工的物质生产过程。一定的社会资源之下,不同的自然资源必然决定着不同的农业发展道路。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农业发展道路,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自然资源的开发率和利用率,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率,走出效益型农业的良性发展路子。否则,农业的正常发展就不可能。在干旱贫瘠的北方丘陵区,面对脆弱的农业生产基础,必须树立大农业的战略思想。其基本要求是,以创造新的农业生态系统为目标,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为中心。这种战略思想,建立在大农业内部基本生产形式的协调发展和相互促进的基础之上。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道路,充分说明,农业与林业的同幅增长,是谐调生态的根本出路;农、林、牧、副的同步化以及工商贸的一体化,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向。笔者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道路 农业自然资源 战略初探 社会主义农业 农业生产基础 生产形式 农业生产 物质生产过程 畜牧业经济 战略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农业振兴添动力——新建区松湖镇松湖村第一书记聂斌
9
作者 邓全生 朱荣青 《江西农业》 2023年第17期45-45,共1页
“能够参与乡村振兴工作感到很自豪!”聂斌说,自从入驻村里那一天起,就暗下决心,无论付出多少,一定带领村民过上幸福的生活。2021年9月,南昌市新建区图书馆馆长聂斌受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委派,来到松湖镇松湖村担任第一书记。为了... “能够参与乡村振兴工作感到很自豪!”聂斌说,自从入驻村里那一天起,就暗下决心,无论付出多少,一定带领村民过上幸福的生活。2021年9月,南昌市新建区图书馆馆长聂斌受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委派,来到松湖镇松湖村担任第一书记。为了尽快融入角色,摸透村情,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聂斌把调查研究、熟悉村情作为驻村工作的第一步,遍访村民。白天,与村两委班子、脱贫户聊天,晚上抓紧时间熟悉所有的帮扶政策,认真学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200问》。不到半个月,梳理出村庄相关问题:农业生产基础薄弱,设施亟需改善;产业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低;个别脱贫群众,收入不稳定;文化活动单调,文化生活匮乏;村集体没有收入,发展后劲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基础 乡村振兴 脱贫户 脱贫攻坚 农业振兴 松湖 第一书记 帮扶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三社”融合发展 深化农业农村体制改革
10
作者 《农家科技》 2020年第9期8-10,共3页
巫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集大山区、大农村、大库区于一体,山高坡陡、土地分散,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薄弱,农业农村发展备受制约。巫山县在推进“三社”融合发展中,始终坚持顶层设计、有序推进。巫山县始终坚持把落实“三社... 巫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集大山区、大农村、大库区于一体,山高坡陡、土地分散,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薄弱,农业农村发展备受制约。巫山县在推进“三社”融合发展中,始终坚持顶层设计、有序推进。巫山县始终坚持把落实“三社”融合发展工作与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有机结合,把“三社”融合发展作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效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生产基础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体制改革 农业农村发展 农业农村现代化 国家级贫困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建设农产品电商平台 优化供应产业链
11
作者 李思言 杨靖 耿霞飞 《河北农业》 2024年第7期14-15,共2页
近年来,河北省夯实农业生产基础,粮食稳产保供并实现连年稳增,蔬菜、水果、中草药、肉蛋禽类等特色农产品产量得到了较大幅度增长。各类农业企业、农业科研机构对市场消费者需求和供给侧调整进行大量研发投入,使农产品品质得到大幅度提... 近年来,河北省夯实农业生产基础,粮食稳产保供并实现连年稳增,蔬菜、水果、中草药、肉蛋禽类等特色农产品产量得到了较大幅度增长。各类农业企业、农业科研机构对市场消费者需求和供给侧调整进行大量研发投入,使农产品品质得到大幅度提升。每逢金秋时节,河北省内农产品进入销售旺季,高品质农产品不愁卖,但存在“好品质卖不出好价钱”的销售渠道困境,缺乏市场竞争力,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探索创建品牌,开发线上销售渠道,但受到市场信息、数字化供应链、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等因素制约,投入较大起效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营主体 农业生产基础 农产品产量 创建品牌 研发投入 农业科研机构 供应链 冷链物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州畜牧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2
12
作者 扎克尔.米吉提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第4期28-28,共1页
克州是一个以农牧主的贫困州,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业生产基础薄弱,农牧民增收步伐缓慢。近年来,全州上下紧紧围绕"三业一出"的工作要求,狠抓畜牧业机械化工作,在养殖小区建设、猪禽及特色畜禽的规模化养殖、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新举措... 克州是一个以农牧主的贫困州,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业生产基础薄弱,农牧民增收步伐缓慢。近年来,全州上下紧紧围绕"三业一出"的工作要求,狠抓畜牧业机械化工作,在养殖小区建设、猪禽及特色畜禽的规模化养殖、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新举措,使畜牧业生产方式由以牛羊为主的结构单一性向牛羊猪禽及特色养殖业并举的多品种多样性方向发展。 1畜牧业机械化推广应用发展现状 克州位于我国最西部,地跨天山南脉、帕米尔高原东部、昆仑山北麓和塔里木盆地西端,总面积7.25万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机械化 昆仑山北麓 畜牧业生产 品种多样性 农业生产基础 技术推广 耕地总面积 农机购置补贴 饲草料 三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滕州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颖 《农机科技推广》 2020年第4期41-42,共2页
山东省滕州市是农业生产大市,素有“鲁南粮仓”之称;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优越,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土地平整,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水利设施齐全,机械化程度较高,是全国农机化示范区、全国平安... 山东省滕州市是农业生产大市,素有“鲁南粮仓”之称;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优越,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土地平整,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水利设施齐全,机械化程度较高,是全国农机化示范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和第一批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总面积1485km^2,耕地面积130万亩。截至2019年底,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3%,农机总动力达到143.5万千瓦,农机资产总值达到14.2亿元。主要粮食作物实现全程机械化,其中,全市机械化耕整地率达到100%,适宜机收区域小麦机收秸秆粉碎还田率100%;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率达到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示范区 农业生产基础 农机总动力 秸秆粉碎还田 土地平整 山东省滕州市 全程机械化 水利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理利用气候 提高玉米制种
14
作者 石砚华 原兆俊 《河南农业》 1993年第6期30-30,共1页
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目前,我省农业生产基础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还较低。我市是玉米制种生产基地,就我市玉米制种生产过程中‘乳熟——腊熟’期的光、温、水问题作一浅析。一... 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目前,我省农业生产基础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还较低。我市是玉米制种生产基地,就我市玉米制种生产过程中‘乳熟——腊熟’期的光、温、水问题作一浅析。一、光照。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唯一的能源,玉米制种植株(以下简称植株)是喜光、高光效作物,大多数品种要求每天有8个小时的光照时间。我市有较丰富的光照资源(约平均7小时)。基本上能够满足植株需要。由于受光不同,植株生物积累也不同,受光多的植株,生物积累多。反之,生物积累少,所以光照对植株有利。有人研究,如果遮光90%3天,则减产16—25%;遮光90%9天,则减产44—71%。由以上分析可看出,光照充足,有利于生产。其趋势为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光照时数多,则产量高,质量好;光照时效少,则产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生产 生物积累 乳熟 光照时数 品种要求 高光效 农业生产基础 光照资源 水分条件 种子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覆盖还田条带耕作技术的机具配套与效益分析
15
作者 耿静 《农机科技推广》 2022年第12期25-26,共2页
玉米秸秆覆盖还田条带耕作技术是在玉米秋季收获时进行秸秆粉碎并全量覆盖地表,于土壤封冻前利用秸秆归行机将覆盖在地表上的散碎秸秆进行分离集条归行作业,随后采用条带耕作机对清理干净的播种带进行条带旋耕和深松(部分机型)作业,形... 玉米秸秆覆盖还田条带耕作技术是在玉米秋季收获时进行秸秆粉碎并全量覆盖地表,于土壤封冻前利用秸秆归行机将覆盖在地表上的散碎秸秆进行分离集条归行作业,随后采用条带耕作机对清理干净的播种带进行条带旋耕和深松(部分机型)作业,形成播种带和秸秆覆盖的未耕休闲带交替分布的状态,后续在播种带进行播种的一种保护性耕作少耕作业技术模式。玉米秸秆覆盖还田条带耕作技术基于长春地区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和气候特点,自2019年秋季开始在长春市多地进行示范。截止2022年春季,全市推广面积超过15万亩。随着秸秆禁烧政策的持续推行,黑土地保护力度措施的不断加大以及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该技术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基础 耕作机 分离集 耕作技术 耕作业 秸秆禁烧 保护性耕作 长春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可减灾
16
作者 时明玉 张进生 《河南农业》 1992年第1期9-10,共2页
我省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地带,是典型的大陆季风型气候区,冻暖与干湿气流交替,天气变化无常。年际间和年度内雨量分布极不均衡,不旱就涝,不涝就旱,旱中有涝,涝中有旱,旱涝交错。从历史上看,河南气候向以旱灾为主为重,素有十年九旱之称,加... 我省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地带,是典型的大陆季风型气候区,冻暖与干湿气流交替,天气变化无常。年际间和年度内雨量分布极不均衡,不旱就涝,不涝就旱,旱中有涝,涝中有旱,旱涝交错。从历史上看,河南气候向以旱灾为主为重,素有十年九旱之称,加之局部风沙、盐碱、低温、霜冻、冰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量分布 南北气候 季风型气候 品种选育 旱涝 明玉 农业生产基础 抗性鉴定 品种混杂退化 生物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滕州市土地机械化耕作现状与建议
17
作者 徐颖 《山东农机化》 2020年第1期34-35,共2页
滕州是农业生产大市,素有“鲁南粮仓”之称;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优越,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土地平整,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水利设施齐全,机械化程度较高,是全国农机化示范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 滕州是农业生产大市,素有“鲁南粮仓”之称;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优越,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土地平整,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水利设施齐全,机械化程度较高,是全国农机化示范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和第一批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总面积14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0万亩。截至2019年底,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3%,农机总动力达到143.5万千瓦,农机资产总值达到14.2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示范区 农业生产基础 机械化耕作 农机总动力 平安农机 土地平整 水利设施 现状与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