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合作化时期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生产管理——以包工包产为视角的分析 |
范连生
杨伯淳
|
《古今农业》
|
2024 |
0 |
|
2
|
长治老区互助组织与社会主义--山西十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重新解读 |
高洁
辛逸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2
|
|
3
|
论五十年代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产权制度──兼析新形势下发达地区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的制度渊源及发展前景 |
靳相木
|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3
|
|
4
|
1956年《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立法的历史考察 |
胡震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5
|
从包工制到按件计酬制——20世纪50年代农业生产合作社生产管理制度研究 |
赵胜
|
《农业考古》
|
2016 |
1
|
|
6
|
民族地区农业生产合作社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以兴安盟金刚水稻合作社为例 |
乌兰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21 |
2
|
|
7
|
匈牙利农村新貌——访问列宁农业生产合作社 |
侯凤菁
|
《国际展望》
|
1983 |
0 |
|
8
|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所有權的来源 |
赵祥云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57 |
1
|
|
9
|
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探索 |
袁素莲
|
《理论学刊》
CSSCI
|
1999 |
2
|
|
10
|
发展中国家农业合作社的比较 |
王耀媛
|
《理论月刊》
|
1985 |
0 |
|
11
|
对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第一次反冒进的再认识 |
赵增延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2
|
|
12
|
江西农业合作化运动掀起高潮的深层原因探析 |
徐腊梅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1
|
|
13
|
建国后的“左”倾错误发端于农业合作化运动 |
李曙新
|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4
|
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不是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翻版——与王前商榷 |
赵金鹏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7
|
|
15
|
上海市闵行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效益浅析 |
金智青
陆文玉
万江
|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6
|
对毛泽东农业互助合作理论两个问题的认识 |
张伟
|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17
|
中国援刚果(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举办第二期大豆生产技术培训班 |
|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
2022 |
1
|
|
18
|
马列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的胜利及其在实践中的新发展 |
刘君
|
《陕西财经学院学报》
|
1985 |
0 |
|
19
|
解放初期海淀区的农业合作化 |
陈姝
|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20
|
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农业生产不起调节作用 |
丽石
|
《学术研究》
|
195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