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化对农业水管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许迪 李益农 +1 位作者 龚时宏 张宝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79-89,共11页
气候变化导致全球年平均气温上升、降水模式变化、河流特性改变、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等,显现出其对农业水资源和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使全球尤其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农业发展和现代农业水管理面临重大挑战。该文介绍气候变化下的极端... 气候变化导致全球年平均气温上升、降水模式变化、河流特性改变、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等,显现出其对农业水资源和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使全球尤其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农业发展和现代农业水管理面临重大挑战。该文介绍气候变化下的极端气候事件发生,评价气候变化通过气温和降水的改变以及极端气候事件频度和程度加剧等各种方式对农业用水可利用量和水质以及作物需水造成的影响,阐述气候变化通过水要素对灌溉用水、可用耕地、作物产量带来的影响,综述气候变化对农业水管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提出在气候变化对农业水管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上,应认真考虑气候变化对农业水管理影响的尺度效应和不确定性,从而有助于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合理选用农业水管理应对策略;应积极构建基于多模型集成模式的气候变化对农业水管理影响的综合评估方法,从而有利于改善综合预测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深入进行农业水管理应对策略的适应-减缓利弊权衡研究和协同效用分析,从而有效改进和提高应对策略的效用。建议国内应该加强对综合评估方法和效用分析的研究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 水资源 农业水管理 农业生产 应对策略 适应 减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彭曼模型提升作物蒸腾量估算精度
2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4年第5期43-43,共1页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作物需水过程与调控团队充分考虑作物冠层垂直面结构与微气候差异,优化了彭曼-蒙特斯模型,将该模型对温室番茄生长初期冠层稀疏时蒸腾量估算精度提高了11.8%。相关研究发表在《农业水管理(Agricultura...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作物需水过程与调控团队充分考虑作物冠层垂直面结构与微气候差异,优化了彭曼-蒙特斯模型,将该模型对温室番茄生长初期冠层稀疏时蒸腾量估算精度提高了11.8%。相关研究发表在《农业水管理(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院 估算精度 农田灌溉 农业水管理 作物需水 蒸腾量 作物冠层 蒙特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条件下的区间两阶段模糊可信性约束规划配水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成龙 郭萍 赵建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7-101,共5页
以黑河中游为研究对象,考虑农业灌溉系统的不确定性,建立了区间两阶段模糊可信性约束规划模型,用于区域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该模型以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函数,引入模糊变量、概率分布和区间数来表示多重不确定性。通过设置不同的可信性... 以黑河中游为研究对象,考虑农业灌溉系统的不确定性,建立了区间两阶段模糊可信性约束规划模型,用于区域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该模型以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函数,引入模糊变量、概率分布和区间数来表示多重不确定性。通过设置不同的可信性置信水平,模型可解决带有违背约束的模糊风险问题。模型的结果可为黑河中游地区农业水资源优化管理和作物种植结构优化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中游 区间 两阶段随机规划 模糊可信性约束规划 农业水管理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发现高低畦种植冬小麦可获高产高效高收益
4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3年第10期191-191,共1页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非充分灌溉原理与新技术团队系统分析高低畦种植冬小麦模式发现,与常规畦种植相比,冬小麦产量、水氮利用率、综合经济效益等要素提升明显,是一种可大范围推广的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农...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非充分灌溉原理与新技术团队系统分析高低畦种植冬小麦模式发现,与常规畦种植相比,冬小麦产量、水氮利用率、综合经济效益等要素提升明显,是一种可大范围推广的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农业水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院 非充分灌溉 农田灌溉 水氮利用率 冬小麦产量 农业水管理 技术团队 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