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4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瑞 田风霞 《南方农机》 2024年第12期11-15,共5页
【目的】分析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探讨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路径。【方法】基于2017—2021年我国31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利用DEA模型测算各地区农业生产效率,并从农业生产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个方面分别构建T... 【目的】分析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探讨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路径。【方法】基于2017—2021年我国31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利用DEA模型测算各地区农业生产效率,并从农业生产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个方面分别构建Tobit回归模型,将农业机械化水平指标作为核心解释变量来分析对我国农业生产综合效率的影响。【结果】1)黑龙江、浙江、福建等地区农业生产综合效率平均水平大于0.85,天津、山西、吉林等地区的农业生产综合效率平均水平低于0.5,平均纯技术效率和平均规模效率不高是造成我国农业生产综合效率平均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2)农业机械化水平对于农业生产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分别在5%、10%的统计水平上呈显著的正相关,这表明可以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等措施来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率。【结论】依据各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经济发展水平、地形地貌等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策略,有助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动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机械化水平 DEA-TOBIT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县域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分异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2
作者 唐林楠 吴彦澎 +1 位作者 刘玉 唐秀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1-428,共8页
借助TOPSIS模型、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系统分析河北省县域农业机械化水平的空间特征、关联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因地制宜地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支撑。结果表明:1)2013年河北省县域农业机械化水平在空间... 借助TOPSIS模型、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系统分析河北省县域农业机械化水平的空间特征、关联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因地制宜地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支撑。结果表明:1)2013年河北省县域农业机械化水平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方向性和地形分布差异:中南部偏东平原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北部偏西地区次之,西部丘陵区发展滞后;2)县域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特性,区域趋同性比较明显,河北南部以高高集聚(HH)类型居多,北部以低低集聚(LL)类型居多;3)与OLS模型相比,GWR模型在揭示农业机械化水平空间非平稳性方面具有优势。在研究所选的自变量中,地形因子对县域农业机械化的影响较大且均为正向,耕地经营规模和种植结构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影响有正有负,但整体上为正。建议在高原县域采取适度增加耕地经营规模,调整作物种植比例等措施提升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在平原县域通过改变其他经济因素来提高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水平 空间分异格局 影响因素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化水平与贡献率的区别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昱 周建锋 朱瑞祥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59,共3页
农业机械化水平与贡献率是评价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地位和作用的两个关键性的定量指标。为此,从理论上对两者加以详细地阐明,并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两者进行比较。从分析结果看,两者既有相似点又有不同点,且相互促进、... 农业机械化水平与贡献率是评价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地位和作用的两个关键性的定量指标。为此,从理论上对两者加以详细地阐明,并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两者进行比较。从分析结果看,两者既有相似点又有不同点,且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因此,在全面评价反映农机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时,应综合考虑两者的共同影响,这对促进我国农机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工程 农业机械化水平 理论研究 贡献率 区别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P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权重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马雁军 张军晖 张海燕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57,60,共4页
通过对层次分析法AHP和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的比较和理论说明,引入网络层次分析法来改进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权重。分析结果表明:管理模式与农机作业协调程度权重提高了28.57%,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数、农机工业的年技术进步速度和... 通过对层次分析法AHP和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的比较和理论说明,引入网络层次分析法来改进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权重。分析结果表明:管理模式与农机作业协调程度权重提高了28.57%,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数、农机工业的年技术进步速度和种植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等要素的权重也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基础科学 农业机械化水平 理论研究 网络层次分析法 指标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化水平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邓继忠 何琳 甘玲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共5页
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将影响农机化水平的主要因素归纳为农民人均纯收入、政府对农机事业的支持程度、农民平均受教育程度、农民人均耕地及农机总动力等5个方面。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这5个因素对农... 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将影响农机化水平的主要因素归纳为农民人均纯收入、政府对农机事业的支持程度、农民平均受教育程度、农民人均耕地及农机总动力等5个方面。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这5个因素对农业机械化水平影响的相对强弱程度。结果表明,对农业机械化水平影响强弱的次序为农民平均受教育程度、农民人均耕地、农机总动力、农民人均纯收入及政府对农机事业的支持程度。对上述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特别指出的是在发展农业机械化过程中,应该重视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的农机化专门知识,通过政策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水平 影响因素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测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富强 姚绍文 徐建刚 《中国农机化》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13,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测评模型。该模型首先用遗传算法来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在此基础上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网络最终测评结果较BP神经网络更有效、更准确。实例证明该神经网络测评模型收敛速度快、...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测评模型。该模型首先用遗传算法来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在此基础上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网络最终测评结果较BP神经网络更有效、更准确。实例证明该神经网络测评模型收敛速度快、预测精度高,为农业机械化水平测评提供了更实用快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农业机械化水平测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农业装备水平”比较分析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吴晓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257-4258,4306,共3页
总结归纳国内对"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装备水平"的相关研究,提出二者的区别与内在联系,从而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宏观研究方向提出看法。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水平 农业装备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装备水平”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吴晓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479-6481,共3页
从理论角度对"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装备水平"2个概念进行深入探讨。研究表明,农业机械水平和农业装备水平分别是作物层面和地域层面"人—机"关系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水平 农业装备水平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被引量:6
9
作者 罗锡文 廖娟 +1 位作者 汪沛 臧英 《中国农村科技》 2021年第1期6-11,共6页
农业机械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装备,包括农用动力机械、农田建设机械、土壤耕作机械、种植机械、施肥机械、植物保护机械、农田排灌机械、收获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畜牧和水产养殖机械,以及农业运输机械等。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水平 农用动力机械 农田建设 农田排灌 收获机械 种植机械 农产品加工机械 土壤耕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三角数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俊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7期4426-4428,共3页
首先分析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认为农业机械化水平影响因素主要有3个方面,分别是反映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实际作用的农业机械化作业程度、反映农业综合发展能力的农业机械化综合保障能力及实施农业机械化后带来的农业机... 首先分析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认为农业机械化水平影响因素主要有3个方面,分别是反映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实际作用的农业机械化作业程度、反映农业综合发展能力的农业机械化综合保障能力及实施农业机械化后带来的农业机械化综合效益。根据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中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运用模糊互补判断矩阵确定指标权重,并利用模糊三角数刻画群体专家评价的保守值和乐观值,给出一种基于模糊三角数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方法,指出三角模糊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过程有4个步骤,分别为信息采集、确定因素权重、模糊信息处理、评价并反馈。最后,结合县实际情况制定农业发展规划,聘请农业科学研究所及相关专家采用百分制对该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计算该县农业机械化水平隶属于评价标度的隶属度。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到该县农业机械化水平为高,即表示经过多年的农机推广,该县城的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具有一定的机械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水平 模糊三角数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韩晓华 高德全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24期85-85,共1页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民劳动强度有所降低,生产率与经济效益全面提升,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支持。为了可以更好地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合理进行农业机械化推广与应用,全面提升机械化水平,创建合理的设备结构,拓宽生产规...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民劳动强度有所降低,生产率与经济效益全面提升,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支持。为了可以更好地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合理进行农业机械化推广与应用,全面提升机械化水平,创建合理的设备结构,拓宽生产规模,健全服务体系,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水平 农业可持续发展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的改进TOPSIS模型在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妮 徐正东 李桢 《南方农业》 2017年第13期43-46,共4页
农业机械化水平反映了现代农业建设的发展程度。由于机械化水平评价是一个边界模糊、因素众多、关系复杂的动态系统,其在指标选择上的复杂性和权值计算上的主观性,使农业机械化水平至今仍没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评价模型。尝试运用改进的... 农业机械化水平反映了现代农业建设的发展程度。由于机械化水平评价是一个边界模糊、因素众多、关系复杂的动态系统,其在指标选择上的复杂性和权值计算上的主观性,使农业机械化水平至今仍没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评价模型。尝试运用改进的熵权来取代一般的主观权值法,用改进的TOPSIS模型对中国2004—2014年的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进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1)熵值赋权法在权重的计算上,主要利用数据本身的信息来确定某一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计算结果客观;2)TOPSIS模型运用起来简单可行,计算方便。构建的模型在农作物机械化水平评价中的应用结果可信,为多目标决策提供了一条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熵权 改进的TOPSIS 农业机械化水平 评价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地流转与农户收入的关系分析——以农业机械化水平为视角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香花 刘甜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2期13-19,共7页
通过对2005—2019年不同省份农用地流转率、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以及农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数据的分析,从宏观层面考察了农用地流转、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农户收入三者间的关系,并检验了其中的中介效应机制。同时还将全国各地划分为东部... 通过对2005—2019年不同省份农用地流转率、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以及农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数据的分析,从宏观层面考察了农用地流转、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农户收入三者间的关系,并检验了其中的中介效应机制。同时还将全国各地划分为东部、西部、中部3个区域进行了分样本回归。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加快农用地流转不仅能显著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还能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不仅可以直接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而且可以作为农用地流转与农民收入之间的中介变量,间接增加农民收入。从分样本来看,东部、西部、中部不同地区农用地流转都可以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均与农民收入呈正相关,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部分中介效应也几乎都成立。但西部地区农用地流转对农户的增收效应以及农业机械化对农户收入的促进效应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流转 农业机械化水平 农户收入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装备水平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协整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晓涛 《中国农机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8-52,共5页
运用协整理论对我国1978~2009年农业装备水平(LAEL)与农业机械化水平(LAML)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中运用单位根检验,构建协整方程和误差修正模型,以及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1978~2009年我国农业装备水平与农业机... 运用协整理论对我国1978~2009年农业装备水平(LAEL)与农业机械化水平(LAML)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中运用单位根检验,构建协整方程和误差修正模型,以及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1978~2009年我国农业装备水平与农业机械化水平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从长期均衡关系来看,我国农业装备水平与农业机械化水平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二者变化受协整方程的约束。从误差修正模型来看,两者的短期动态均衡关系是,农业装备水平短期内每变动1个单位,农业机械化水平同方向变动0.2921个单位。另外,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当滞后阶数为1到3时,农业装备水平是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的格兰杰原因;但当滞后阶数为4到6时,二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装备水平 农业机械化水平 协整 误差修正模型 格兰杰因果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小周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8年第11期72-74,共3页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在社会经济和科技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目标即为发展高效的以及安全的现代生态农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性标志之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能够推动中国农业资源平稳...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在社会经济和科技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目标即为发展高效的以及安全的现代生态农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性标志之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能够推动中国农业资源平稳可持续发展。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将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的内容进行研究,提出科学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建设现代农业策略,旨在提供给实践工作者并给予有价值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农业机械化水平 关系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作用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祎才 《黑龙江粮食》 2022年第2期75-77,共3页
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手段,而信息技术则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助推器。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水平日新月异,使用现代化的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使农业产业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应用给农... 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手段,而信息技术则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助推器。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水平日新月异,使用现代化的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使农业产业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应用给农业生产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平台。但其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对此加以研究,以进一步了解农业机械化的特点,并且正确认识信息技术是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的关键手段和有效途径。本文主要就信息技术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作用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学者带来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农业发展 农业建设 农业机械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绕强化五大理念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17
作者 李伟国 《农机科技推广》 2016年第1期7-8,共2页
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并再次明确指出要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这为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工作指明了方向... 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并再次明确指出要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这为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水平 农业机械化工作 农业现代化 大理 强化 农业发展 质量效益 产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化水平对湖北农户耕地复种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彭继权 吴海涛 +1 位作者 宋嘉豪 李孟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0-390,共11页
耕地复种指数的提升对我国粮食安全战略实施和三农问题解决意义重大。为了考察农业机械化水平对湖北农户耕地复种指数的影响,以1 682份湖北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运用IVTobit和IVProbit回归模型,探讨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户耕地复种指... 耕地复种指数的提升对我国粮食安全战略实施和三农问题解决意义重大。为了考察农业机械化水平对湖北农户耕地复种指数的影响,以1 682份湖北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运用IVTobit和IVProbit回归模型,探讨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户耕地复种指数的影响及其在不同类型农作物耕地间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1)农业机械化水平每提升1%,耕地复种指数提高1.393%,粮食作物耕地复种指数提高0.988%,经济作物耕地复种指数提高2.160%。2)从不同类型农作物耕地复种意愿来看,农业机械化水平每提升1%,农户对粮食作物耕地复种意愿的概率提高3.100%,对经济作物耕地复种意愿的概率提高5.361%。从其他控制变量来看,户主教育、户主年龄、家庭非农收入占比、家庭转出土地、气温变化对农户耕地复种指数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家庭规模、农作物品种数量、地区类型对农户耕地复种指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总之,农户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对耕地复种有积极作用,特别对经济作物耕地复种指数的提升作用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水平 农户行为 耕地 复种指数 IVTobit IVProb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化水平对中国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基于农机跨区作业视角 被引量:15
19
作者 谢冬梅 汪希成 伍骏骞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3-231,共9页
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是落实国家“藏粮于技”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利用1998—2020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粮食... 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是落实国家“藏粮于技”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利用1998—2020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地区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加权值每提升1%,本地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提升约0.579%;第二,从不同农机类型来看,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通过大中型农机实现,影响系数为0.252;第三,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粮食生产机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于不同经纬度之间,在水稻跨区作业省份中,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为0.027。因此,提出通过进一步优化农机跨区作业机型、改进粮食品种、提升田间管理技术等方式扩大不同地区粮食作物的种植、生长和收获时间差,为农机跨区作业创造条件,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水平 粮食生产技术效率 空间溢出效应 农机跨区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研究——基于粮食播种面积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春婷 曾靖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233-239,共7页
以省(市)各年份农业机械总动力为解释变量,粮食播种面积为中介变量,粮食产量为被解释变量,并选取影响较大的农村人口数所占比例、农用化肥施用量、塑料薄膜使用量、有效灌溉面积、农用柴油使用量和农水林事物费用为控制变量,运用SPSS 2... 以省(市)各年份农业机械总动力为解释变量,粮食播种面积为中介变量,粮食产量为被解释变量,并选取影响较大的农村人口数所占比例、农用化肥施用量、塑料薄膜使用量、有效灌溉面积、农用柴油使用量和农水林事物费用为控制变量,运用SPSS 23.0软件对2007—2019年全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用机械总动力和粮食播种面积均对粮食总产量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粮食播种面积在农业机械总动力和粮食产量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据此提出通过多元化拓展创新渠道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及其运用效果,促进粮食种植面积扩大、粮食生产效率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和质量效益提升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水平 粮食播种面积 粮食产量 中介效应 面板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