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8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倩 《长江蔬菜》 2024年第18期1-3,共3页
推进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健康发展,是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内容,更是促进农业高效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新型经营... 推进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健康发展,是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内容,更是促进农业高效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特点、重要作用和存在问题,寻找解决的途径和方法,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从而促进农民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 产业发展 农民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培育研究——基于湖北省的调查 被引量:12
2
作者 徐辉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7-71,166,共6页
"家庭农场"2013年进入中央一号文件,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方向之一。文章基于湖北省8市(区)200个家庭农场的调查,建议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出台家庭农场补贴政策,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服务提供者,大力发展农... "家庭农场"2013年进入中央一号文件,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方向之一。文章基于湖北省8市(区)200个家庭农场的调查,建议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出台家庭农场补贴政策,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服务提供者,大力发展农业保险,规范农村土地市场化流转及着力培养新型农民等,从而推进新型经营主体家庭农场的培育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 家庭农场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一般农户培育成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研究——以湖北省一般农户经营实证分析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曾靖 姜学勤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221-2225,共5页
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13年中央1号文件对此作了具体部暑。以中央精神为政策依据,以湖北省农户经营为实例,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在深入... 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13年中央1号文件对此作了具体部暑。以中央精神为政策依据,以湖北省农户经营为实例,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在深入剖析一般农户现状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将一般农户培育成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路径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 一般农户 培育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洛市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邓淑红 李泓波 +1 位作者 林娟 阮斌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3期2570-2573,共4页
陕西省商洛市农业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职业农民、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在回顾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根据对商洛市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深入调查研究,总结了商洛市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 陕西省商洛市农业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职业农民、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在回顾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根据对商洛市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深入调查研究,总结了商洛市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和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商洛市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商洛市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健康发展。为此提出了提高商洛市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 现状 成效 对策 商洛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金融发展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林莉芳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7-89,共3页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力量之一,民间金融的发展能够满足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多样化的资金需求,避免低水平经营的现象,能够为其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促进其经营水平的提升和规模的扩大,进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为更...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力量之一,民间金融的发展能够满足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多样化的资金需求,避免低水平经营的现象,能够为其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促进其经营水平的提升和规模的扩大,进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为更好地发挥民间金融的积极作用,促进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健康持续发展,应建立信用担保机制、金融产品创新机制,同时完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内部管理机制和信息交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金融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 核心竞争力 积极影响民间金融 积极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金山区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建议 被引量:4
6
作者 建颖颖 顾保根 《上海农业科技》 2013年第3期7-8,共2页
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加快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大力培育农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针对金山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现状,分析了现阶段金山... 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加快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大力培育农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针对金山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现状,分析了现阶段金山区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瓶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初步建议,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 基本情况 制约因素 建议 金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朱丽君 王彦玲 《种业导刊》 2014年第10期24-25,共2页
近些年,周口市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过程中,着重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展了农民增收渠道。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为县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春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4期232-233,235,共3页
围绕无为县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建设,总结了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 发展现状 存在的问题 发展对策 安徽无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六合区马鞍街道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
作者 刘学良 马银月 朱训泳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4期239-240,共2页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本文通过分析六合区马鞍街道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农业经营主体整体实力、搭建农业经营主体服务平台、突破制约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瓶颈等对...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本文通过分析六合区马鞍街道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农业经营主体整体实力、搭建农业经营主体服务平台、突破制约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瓶颈等对策,以期促进新型经营主体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 现状 问题 对策 江苏南京 六合区 马鞍街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水县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现状及对策
10
作者 邵二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7期238-239,共2页
阐述了商水县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现状及特点,介绍了主要做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 培育现状 主要做法 存在的问题 对策 河南商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供需作用机制及匹配关系研究——基于257个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调查 被引量:2
11
作者 陆清妍 张孝宇 《上海农业学报》 2023年第4期147-156,共10页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研究在分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供需作用机制基础上,基于上海市257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调查数据,建立以资金、政策、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信息渠道这4个一级要素形成的指标体系,分析上海市农...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研究在分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供需作用机制基础上,基于上海市257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调查数据,建立以资金、政策、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信息渠道这4个一级要素形成的指标体系,分析上海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供需匹配情况。研究表明:上海市农业科技成果供需匹配度达0.8464,当前整体供需匹配度较佳,可以有效建立农业科技的供需匹配反馈机制;但不同的影响要素以及不同主体类型的农业科技供需匹配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综上,不仅要根据主体发展诉求来调整关键要素供给方向,也要加大农业科技要素供给与农业产业发展政策协同作用,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向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供需匹配模型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供需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江西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及优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晓燕 《江西农业》 2020年第24期144-144,146,共2页
党的十九大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继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我党在农业农村发展理论和实践上的又一重大突破。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随着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仅成为现代农业... 党的十九大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继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我党在农业农村发展理论和实践上的又一重大突破。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随着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仅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力军,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农业现代化和建设新农村也培养了大量新型经营主体,而社会分工的量化同样也为新型经营主体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基于此,分析新时期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新形势以及江西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制约因素,提出当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培育及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农业技术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13
作者 郑谦 吴国伟 程紫琳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2期165-172,共8页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数字农业技术应用关键主体,是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在农业农村落地的中坚力量。基于UTAUT模型,探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数字农业技术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发现,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群影响、便利条件均显著正向影...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数字农业技术应用关键主体,是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在农业农村落地的中坚力量。基于UTAUT模型,探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数字农业技术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发现,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群影响、便利条件均显著正向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农业技术的使用意愿。此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性别和年龄对努力期望与使用意愿的关系有显著调节作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文化程度对绩效期望、努力期望、便利条件与使用意愿的关系有显著调节作用。需从技术开发、精准补贴与施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强对数字农业技术应用的支持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数字农业技术 使用意愿 UTAU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途径和方式
14
作者 陈丽 朱永春 《河北农机》 2025年第12期166-168,共3页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振兴,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在振兴农村产业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突出的作用。近年来,相关部门颁布实施了系列的扶持与引导政策,旨在培育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现代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大农...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振兴,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在振兴农村产业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突出的作用。近年来,相关部门颁布实施了系列的扶持与引导政策,旨在培育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现代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内控管理力度,还应当体现在完善企业的财务内控机制,鼓励企业积极探索降本增效的可行性方案。为保证新型经营主体在财务收支方面的良好平衡,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范围,相关部门应当针对投资回报周期较长、自然风险较高的粮食作物增加补贴金额,并采用配套性的资金补助制度。本文探讨扶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途径与方式,为当前时期的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助力乡村振兴的目标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 扶持途径 实现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野里的隐形纽带:社会资本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信贷担保违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杰 罗剑朝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81,共15页
能否以无形的社会资本作为风险控制机制,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信贷担保融资中的违约风险,促进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可持续发展,是值得关注和讨论的重要问题。基于陕西、山西、江苏三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Probit模型... 能否以无形的社会资本作为风险控制机制,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信贷担保融资中的违约风险,促进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可持续发展,是值得关注和讨论的重要问题。基于陕西、山西、江苏三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分析社会资本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信贷担保违约的影响。研究发现:提升借款人社会资本,能够有效降低其在农业信贷担保融资中的违约风险,其中乡村社会资本的作用最强,政府社会资本次之,金融社会资本最弱。异质性分析发现,年轻一代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信贷担保融资中的违约更易受到社会资本的影响;农业担保机构实缴资本规模越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信贷担保融资中的违约风险越大,但社会资本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这种不利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增强借款人的还贷意愿和还贷能力,是社会资本在农业信贷担保融资中有效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违约风险的重要机制。本文结论可在一定程度上为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资本积累和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风险控制策略提供实证依据和现实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业信贷担保 信贷违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行为和绩效实证分析——来自苏州市325个样本的经验证据
16
作者 陈燕 程培堽 周晓明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03-207,244,共6页
运用微观调查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对苏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要素供给行为(土地、资金、劳动力)、经营行为(销售渠道、品牌建设和质量认证、新技术应用、产业结构、农业保险参与度)、经营绩效(经营效益、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等... 运用微观调查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对苏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要素供给行为(土地、资金、劳动力)、经营行为(销售渠道、品牌建设和质量认证、新技术应用、产业结构、农业保险参与度)、经营绩效(经营效益、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等方面进行实证分析,以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提出了拓宽融资渠道、促进科技成果应用转化、推进农业品牌创建、积极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优化和创新土地流转政策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经营行为 经营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困境与解决途径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杰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24,共3页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其稳步推进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本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首先阐述了金融服务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价值意义,然后从服务供给、服务体系、服务机制、服务对象自身因素四个方面指出目前新型...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其稳步推进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本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首先阐述了金融服务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价值意义,然后从服务供给、服务体系、服务机制、服务对象自身因素四个方面指出目前新型农业经营领域金融服务面临的现实困境,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解决途径,旨在为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水平和乡村产业全面振兴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金融支农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能视角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新技术的获取和应用——基于37个案例的扎根研究
18
作者 陶子怡 汪力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4-113,共10页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新技术创新和应用的重要力量。在赋能理论视角下通过“引进动机-获取途径-应用策略”的分析框架回答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何引进新技术、如何获取新技术、如何应用新技术三个问题,揭示了微观主体接入新技术的过程。...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新技术创新和应用的重要力量。在赋能理论视角下通过“引进动机-获取途径-应用策略”的分析框架回答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何引进新技术、如何获取新技术、如何应用新技术三个问题,揭示了微观主体接入新技术的过程。人力资源约束、市场环境制约、产业链条缺失、技术供给不足催生了技术引进动机;外部获取、内部研发和合作研发是获取新技术的三个主要途径;技术培训、数据支持、激励机制和动态改进是应用新技术的主要策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技术获取到技术应用逐步驾驭了新技术并实现价值创造,产生了“赋能”的效果,促进了降本节能、增效增产和自主创新,同时在社会层面也通过技术输出产生了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技术 技术赋能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理论困境与现实出路 被引量:1
19
作者 吉媛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0,共3页
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政府大力扶持下仍然发展缓慢,这与传统经济理论不符,体现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遵循市场规律的产物,但却无法在市场规律下发展壮大。本文从市场竞争机制出发,研究形成上述困境的原因,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受... 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政府大力扶持下仍然发展缓慢,这与传统经济理论不符,体现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遵循市场规律的产物,但却无法在市场规律下发展壮大。本文从市场竞争机制出发,研究形成上述困境的原因,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受制于土地流转后果的临时性,导致其持续经营能力受到非正常冲击,同时土地流转后果的临时性也是阻断农业生产要素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自由流动的关键因素,因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无法凭借其更高的效率在市场竞争中胜出,进而造成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长期困境。通过新的制度安排对冲土地流转后果的临时性是破解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困境的有效途径。据此提出进一步完善三权分置改革、成立专门的土地交易中介机构以及稳步推进城镇化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地产权 市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修文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20
作者 岳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5期170-173,178,共5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针对贵州省修文县包括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在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介绍了其培育发展现状,总结了其在带动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增收和拓展农业生产功能方面的成效。从政策支持、基础配套...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针对贵州省修文县包括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在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介绍了其培育发展现状,总结了其在带动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增收和拓展农业生产功能方面的成效。从政策支持、基础配套、利益联结、人才科技、规模化发展等方面分析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通过加大扶持力度,破解融资难题;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高农业产出能力;强化利益联结,提升示范带动能力;强化人才和科技支撑,提升产业产能;加强跟踪管理和技术指导,提升规模化程度,以期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发展提供有效改进策略,助力实现农业技术创新与转化,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发展现状 对策 贵州修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