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良县农业数字经济产业园反季节蔬菜发展策略探讨
1
作者 张光平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8期96-98,共3页
反季节蔬菜栽培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确保蔬菜供给、提高农民收益、推动现代农业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云南省陆良县农业数字经济产业园作为反季节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其发展对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促进... 反季节蔬菜栽培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确保蔬菜供给、提高农民收益、推动现代农业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云南省陆良县农业数字经济产业园作为反季节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其发展对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促进陆良县反季节蔬菜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以陆良县农业数字经济产业园为切入点,介绍了反季节蔬菜栽培发展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种植品种单一、栽培模式落后、病虫害防控难度大、营销渠道单一等问题,并提出丰富优质反季节蔬菜品种、推广先进反季节栽培技术、建立病虫害综合防控体系、拓宽产品营销渠道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数字经济产业园 反季蔬菜栽培 云南省陆良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数字经济财政投入效率的门限效应 被引量:9
2
作者 罗浚文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0-77,共8页
如何提高政府投入效率促进农业数字经济高效发展成为一个重要命题。理论上,政府投入农业数字要素极大地促进农业发展,但财政投入过度也会造成效率下降。基于独特的县域农业数字化程度、农业农村信息化财政支出、农业总产值等数据,采用... 如何提高政府投入效率促进农业数字经济高效发展成为一个重要命题。理论上,政府投入农业数字要素极大地促进农业发展,但财政投入过度也会造成效率下降。基于独特的县域农业数字化程度、农业农村信息化财政支出、农业总产值等数据,采用门限回归模型验证上述假设。结果表明:农业数字经济发展中政府投入效率存在最优区间;就全国整体而言,在农业数字化发展程度介于25.5%~34.7%时,财政投入效率最高,达到每万元财政投入带动农业总产值增加154.2万元;目前约7%的县财政支出处于合理水平,约63%的县财政投入不足,剩余30%的县财政支出过度。为此,建议投入不足或过度的县要调整财政支出额,实现合理的农业数字经济规模,提高财政投入效率,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数字经济建设,优化政府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合理配置;同时,对投入合理的县,要进一步调整政府投资结构,加大大数据等无形资产投入,提升农业数字要素的杠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数字经济 财政投入 效率 门限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数字经济的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黄中群 《广东蚕业》 2022年第10期101-103,共3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将“三农”问题列为重中之重。文章以农业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为切入点,总结了目前农业数字经济存在相关人才匮乏、电子商务发展不充分、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提出了在建设农业数字经济过程中积极引进数字型科技...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将“三农”问题列为重中之重。文章以农业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为切入点,总结了目前农业数字经济存在相关人才匮乏、电子商务发展不充分、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提出了在建设农业数字经济过程中积极引进数字型科技人才加强培训活动、加快电商转型步伐、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等措施建议,以期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数字经济 建设 发展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农业经济对传统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陈秀清 《江西农业》 2025年第14期35-36,39,共3页
本研究分析了数字农业经济对传统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数字农业经济应运而生,成为推动农业变革的关键力量。数字农业经济凭借精准资源配置,优化土地、水资源利用,降低投入浪费;借助智能生产管理,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与... 本研究分析了数字农业经济对传统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数字农业经济应运而生,成为推动农业变革的关键力量。数字农业经济凭借精准资源配置,优化土地、水资源利用,降低投入浪费;借助智能生产管理,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与精细化调控,提升作业效率;基于大数据驱动决策,为农户提供市场洞察与生产规划依据;利用电商拓展销售,打破时空限制,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收益。然而,就当前而言,数字农业经济在传统农业中的应用面临技术普及困难、基础设施不健全等挑战。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这些现象,为提升传统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帮助农业可持续发展迈向新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农业经济 传统农业 生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对城乡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基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宇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28,共6页
以2010—2022年中国2843个县域面板数据作为样本,借助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与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对城乡共同富裕的直接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对城乡共同富裕产生正向推动作用,该结论经过多种形式... 以2010—2022年中国2843个县域面板数据作为样本,借助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与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对城乡共同富裕的直接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对城乡共同富裕产生正向推动作用,该结论经过多种形式稳健性检验与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旧成立。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可通过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与促进农村产业融合,间接赋能城乡共同富裕。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可正向放大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对城乡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异质性结果显示,相较于贫困县、粮食主产区,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对非贫困县地区、非粮食主产区城乡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数字经济 城乡共同富裕 区域创新能力 农业产业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农村数字经济赋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机理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唐小平 王阳 蒋健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8-286,共9页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基础,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能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提供新的动能,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在测度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的基础上,利用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基础,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能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提供新的动能,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在测度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的基础上,利用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固定效应模型下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系数为0.013 4且显著,说明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合理化与农业产业高级化在中介检验检验中系数分别为0.033 2、0.035 4、0.018 2且显著为正;异质性条件下,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对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为中部>东部>西部;农业发达省份影响较为显著,而对农业不发达地区无显著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数字经济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机制研究 中介效应 区域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资本效率视角的数字农业经济模式构筑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亦潍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28,共3页
以数据资源要素为基础的,借助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手段,推进了农业生产、运营、流通与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构筑了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型经济活动。基于资本效率视角,数字农业经济模式的数字化、智能化、特色化、普惠化... 以数据资源要素为基础的,借助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手段,推进了农业生产、运营、流通与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构筑了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型经济活动。基于资本效率视角,数字农业经济模式的数字化、智能化、特色化、普惠化特点实现了资本配置效率、资本运营效率、资本增值效率、资本创新效率的显著优化,对农业要素供给、农业产品结构、农村投资环境和对农村市场化程度改善明显。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目标,依托科技力量,数字农业经济模式助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可从经济基础、社会环境和生态发展等层面,实现从农业到农户、从经济到社会再到生态的全方位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农业经济 高质量发展 资本效率 农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发展 被引量:34
8
作者 薛国琴 项辛怡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9-41,共3页
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既是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大成就,也增强了加大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迫切性。文章首先分析了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以数据显示我国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在此基础上展示农村... 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既是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大成就,也增强了加大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迫切性。文章首先分析了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以数据显示我国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在此基础上展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发展进程,文章通过相关案例提出加快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农村数字经济 政府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助力数字农业经济发展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彭娜 《南方农机》 2023年第16期175-178,共4页
随着《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的发布,我国农业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数字农业经济蓬勃发展,数字农业的发展少不了人才的支撑,数字农业经济人才的培养是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面对这一关键任务,笔者首先概述了贵州... 随着《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的发布,我国农业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数字农业经济蓬勃发展,数字农业的发展少不了人才的支撑,数字农业经济人才的培养是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面对这一关键任务,笔者首先概述了贵州省数字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数字农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指出要支撑数字农业经济的高速高质量发展,贵州省需要管理人才、科研人才、技术人才、实用人才及商业人才;其次,借鉴农业发达国家的数字农业人才培养经验,即不存在城乡偏见、重视涉农专业,有成熟完整的数字农业人才培养体系,有统一管理和调度的协同系统,农民已基本实现职业化;最后,探索适合贵州省数字农业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的路径。贵州省可通过构建多层次多类别的人才培养体系、开展政校行企联合培养、完善农技培养和推广体系、改革反馈评价机制加速农民职业化,提高数字农业人才培养质量,从而促进贵州省数字农业经济的发展,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农业 数字农业经济 人才培养 贵州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农业经济背景下新型高素质农民职业技能培育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娜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12期145-146,169,共3页
数字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使得农业生产能力有了显著提升,我国政府大力推动数字乡村的发展,加深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及运营的融合,以期更好服务于乡村振兴。农民目前的能力结构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通过对贵州省当前农民职业能力现状... 数字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使得农业生产能力有了显著提升,我国政府大力推动数字乡村的发展,加深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及运营的融合,以期更好服务于乡村振兴。农民目前的能力结构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通过对贵州省当前农民职业能力现状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以期为促进贵州省传统农民转型为新型高素质农民,推动数字农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农业经济 新型高素质农民 职业技能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科学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与建议——以河南郑州为例
11
作者 赵郑华 徐楷林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5年第7期65-68,共4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本研究以国家中心城市——郑州为样本,基于其“农业大市”与“数字枢纽”的双重属性,构建“数据驱动—机制适配—价值共生”理论框架,通过对12个乡村试点项目的实证分析,揭示... 乡村振兴战略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本研究以国家中心城市——郑州为样本,基于其“农业大市”与“数字枢纽”的双重属性,构建“数据驱动—机制适配—价值共生”理论框架,通过对12个乡村试点项目的实证分析,揭示数据科学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据科学通过“精准化生产—智能化治理—可持续生态”三位一体路径,可提升乡村全要素生产率28%以上,但需防范技术悬浮、数据孤岛与主体能力失衡风险。研究提出“制度创新—基建攻坚—主体激活—生态共建”四维政策体系,通过农业全链条数智化重构、治理现代化技术嵌入、生态保护数智协同等,形成可复制的“郑州模式”,创新点在于构建数据要素与乡村场景的耦合模型,提出差异化转型方案,并量化技术经济效应,为黄河流域数字乡村建设提供实践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科学 农业数字经济 郑州模式 乡村振兴 河南省郑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