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数字技术发展对土地规模经营的影响——基于农业机械化与农户融资成本的中介效应
1
作者 李程钰 侯盈伦 +1 位作者 刘淑云 韩家彬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92-302,共11页
数字技术逐渐渗透农业各环节,深刻影响土地规模化经营。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四期的微观调查数据与同时期城市宏观数据进行匹配得到研究数据,并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IV估计等多种计量方法探讨农业数字技术对农户土地规... 数字技术逐渐渗透农业各环节,深刻影响土地规模化经营。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四期的微观调查数据与同时期城市宏观数据进行匹配得到研究数据,并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IV估计等多种计量方法探讨农业数字技术对农户土地规模经营的影响,研究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户融资成本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农业数字技术发展能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本地农业数字技术水平上升1单位,该地区农户的土地经营平均规模上升0.070 2 hm^(2),同时农业数字技术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降低融资成本,间接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此外,农业数字技术发展对女性农户的土地规模经营水平正向促进作用更大;对非个体经营农户、粮食主产区省份农户的土地规模经营水平正向促进作用更显著。因此,为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政府需继续推进农业数字技术发展,提升农户数字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数字技术 土地规模经营 农户机械化水平 融资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农业技术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郑谦 吴国伟 程紫琳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2期165-172,共8页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数字农业技术应用关键主体,是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在农业农村落地的中坚力量。基于UTAUT模型,探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数字农业技术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发现,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群影响、便利条件均显著正向影...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数字农业技术应用关键主体,是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在农业农村落地的中坚力量。基于UTAUT模型,探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数字农业技术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发现,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群影响、便利条件均显著正向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农业技术的使用意愿。此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性别和年龄对努力期望与使用意愿的关系有显著调节作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文化程度对绩效期望、努力期望、便利条件与使用意愿的关系有显著调节作用。需从技术开发、精准补贴与施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强对数字农业技术应用的支持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数字农业技术 使用意愿 UTAU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对数字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基于1476个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 被引量:1
3
作者 范晶晶 朱玉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4-126,共13页
在数字科技高速发展与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的双重背景下,老年群体逐渐成为农业生产劳动力的主要力量,而数字农业技术的应用日益成为农业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基于数字鸿沟理论框架,利用全国7省区1476个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构建Ordered... 在数字科技高速发展与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的双重背景下,老年群体逐渐成为农业生产劳动力的主要力量,而数字农业技术的应用日益成为农业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基于数字鸿沟理论框架,利用全国7省区1476个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构建Ordered Probit模型,系统考察人口老龄化对数字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会抑制农户对数字农业技术的采纳,人口老龄化水平越高的农户采纳数字农业技术的可能性越低,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人口老龄化通过影响数字素养、土地转出、家庭农业收入间接影响数字农业技术采纳。异质性分析发现,人口老龄化对种植经济作物与南方地区农户的数字农业技术采纳影响更大,对农用无人机与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影响更明显。因此,在老龄化背景下推动数字农业技术应着力研发“适老化”产品和服务,加强数字农业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工作,注重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数字农业技术 技术采纳 数字鸿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农业技术赋能生态系统智能管理路径探究
4
作者 田嘉琪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2期160-162,166,共4页
数字技术与生态农业的深度融合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路径。从农业生态系统的智能监测、资源智能分配、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数字化管理4个维度,分析了数字技术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创新应用,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为构... 数字技术与生态农业的深度融合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路径。从农业生态系统的智能监测、资源智能分配、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数字化管理4个维度,分析了数字技术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创新应用,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为构建环境友好型智慧农业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方案,对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健康的良性互动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农业技术 生态系统 智能管理 路径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农业技术在小麦高效栽培中的应用探讨
5
作者 王殿华 《河北农机》 2025年第3期124-126,共3页
随着现代农业的飞速发展,传统农业模式在追求高效、高产及环境可持续性的道路上显得力不从心。数字化农业技术的崛起,如同一股清风,为小麦的高效栽培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在小麦高效栽培的过程中采用数字化农业技术,可以改善小麦栽培的... 随着现代农业的飞速发展,传统农业模式在追求高效、高产及环境可持续性的道路上显得力不从心。数字化农业技术的崛起,如同一股清风,为小麦的高效栽培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在小麦高效栽培的过程中采用数字化农业技术,可以改善小麦栽培的产量质量,提升各项工作的自动化水平,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促使农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基于此,本文深入探讨数字化农业技术在小麦栽培中的应用价值、面临的常见问题及具体、细化的应用策略,利用技术创新提升小麦的产量及效率品质,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转型,全面发挥数字化农业技术的价值,改善小麦栽培的效益,以达到预期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农业技术 小麦高效栽培 精准农业 智能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农场数字农业技术采纳行为逻辑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妮笛 纪丽彤 +1 位作者 舒澍成 杨菲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19-326,共8页
家庭农场采纳数字农业技术是推进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手段,是助推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重要途径。国家政策是影响家庭农场主采纳数字农业技术的重要因素,但家庭农场主的个人能力也是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通过建立包... 家庭农场采纳数字农业技术是推进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手段,是助推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重要途径。国家政策是影响家庭农场主采纳数字农业技术的重要因素,但家庭农场主的个人能力也是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通过建立包括“能力导向”和“政策导向”的家庭农场数字农业技术采纳行为逻辑框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1 221个调研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农场主个人能力(0.625),包括设备操作能力、数字安全能力等是影响数字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主动因;耕地面积(0.216)对采纳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政策导向(0.283)包括激励、引导和约束,对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最小。因此,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时要着重考虑培养家庭农场主个人能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等,以此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和可落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农场 数字农业技术采纳 能力导向 政策导向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权合作视角下“乡村振兴基金+合作社”共建数字农业的运营决策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樊文平 王旭坪 +1 位作者 孙自来 阮俊虎 《管理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5-301,共17页
在由地方政府和单个农民合作社组成的供应链中,本文引入政策倡导的财政支农资金市场化运作方式和股权合作模式,尝试探讨数字化技术应用于现代农业的运营决策问题。本文首先基于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方式(无偿投入和有偿投资)的不同将地方政... 在由地方政府和单个农民合作社组成的供应链中,本文引入政策倡导的财政支农资金市场化运作方式和股权合作模式,尝试探讨数字化技术应用于现代农业的运营决策问题。本文首先基于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方式(无偿投入和有偿投资)的不同将地方政府划分为公益型政府和效益型政府,接着分别构建了两种类型政府投资数字化技术且农民合作社对该投资持股与否的博弈模型,最后分析了股权合作模式在数字农业投资运营中的实施动机及影响。研究表明:(1)数字农业技术可有效改善农产品品质;(2)股权合作模式仅在农民合作社和财政资金市场化运作的效益型政府之间存在实施动机;(3)实施股权合作模式后,农产品品质提升、市场需求量和政府利润均增加,但农民合作社利润受损;(4)在政府对农产品质量规范的基础上,激励相容协调机制可兼顾乡村振兴基金的收益性和政府的公益性,有效提升政农双方投资积极性。本文将政策研究同对策研究紧密结合,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推动数字农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研究与对策研究 数字农业技术 财政支农资金 市场化运作 股权合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精神”与课程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数字农业技术课程为例
8
作者 刘伟娜 李东明 谢云芳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4期127-130,共4页
课程思政对实现“三全育人”,全面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育人工作改革与“太行山精神”高度契合。以河北农业大学农业电气化专业开设的数字农业技术课程为例,将“太行山精神”与课程思政建设深度融合,建立... 课程思政对实现“三全育人”,全面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育人工作改革与“太行山精神”高度契合。以河北农业大学农业电气化专业开设的数字农业技术课程为例,将“太行山精神”与课程思政建设深度融合,建立彰显鲜明河北农业大学特色的思政育人教学模式,把坚持“太行山道路”,弘扬“太行山精神”渗透到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中,既培养学生知农爱农的意识,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又为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起到重要的示范和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太行山精神 数字农业技术 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农业技术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郑如军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116-120,共5页
数字农业技术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手段,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优化了农业产业链,并在市场预测和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研究探讨了数字农业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综合影响,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乡... 数字农业技术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手段,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优化了农业产业链,并在市场预测和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研究探讨了数字农业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综合影响,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治理、教育培训及综合社会经济发展。通过对浙江省安吉县的案例分析,展示了数字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成效,为未来数字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农业技术 乡村振兴 促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艺师角色转变与农业数字化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立梅 《河北农机》 2024年第12期139-141,共3页
农业数字化技术包括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管理和营销等各个环节,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然而,随着农业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普及和深入应用,农艺师的角色也在发... 农业数字化技术包括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管理和营销等各个环节,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然而,随着农业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普及和深入应用,农艺师的角色也在发生着变化。传统上,农艺师主要负责传统的农业生产管理工作,如作物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然而,随着农业数字化技术的兴起,农艺师的工作范围和内容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他们需要掌握更多的技术知识,能够运用各种数字化工具来进行农业生产的监测、管理和优化。因此,农艺师不再只是传统的农业生产者,更成为农业数字化时代的管理者和决策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艺师角色转变 农业数字技术 农业现代化 农业生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农业技术在小麦高效栽培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贾性广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2期70-71,共2页
在现代农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人工耕作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因此必须引进数字化农业技术,并对其技术优质进行充分利用,以此提升小麦栽培的田间管理,以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该文首先对数字化农业技术在小麦高效栽培中的重要性... 在现代农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人工耕作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因此必须引进数字化农业技术,并对其技术优质进行充分利用,以此提升小麦栽培的田间管理,以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该文首先对数字化农业技术在小麦高效栽培中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小麦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给有关人员带来一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农业技术 小麦高效栽培 应用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探数字化农业技术在小麦高效栽培中的应用
12
作者 杨瑞芳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11期190-192,共3页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人工耕作方式已难以满足生产需求,数字化农业技术应运而生。探讨数字化农业技术在小麦高效栽培中的应用。阐述了数字化农业技术在小麦高效栽培中应用的必要性,分析了数字化背景下小麦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人工耕作方式已难以满足生产需求,数字化农业技术应运而生。探讨数字化农业技术在小麦高效栽培中的应用。阐述了数字化农业技术在小麦高效栽培中应用的必要性,分析了数字化背景下小麦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包括栽培选地、科学选种、育种播种等。旨在实现对小麦生长环境的精准监测和科学管理,提升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为实现小麦栽培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农业技术 小麦 高效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农业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3
作者 郑可锋 祝利莉 +4 位作者 胡为群 许松 李志凌 叶少挺 朱旭斌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3期170-176,共7页
从分析数字农业的技术内涵出发,论述了国内外数字农业技术研究与应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农业技术体系的结构、功能和主要内容,以及近阶段数字农业技术的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
关键词 数字农业 数字农业技术 农业技术体系 精准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农业技术在黑龙江省农机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海荣 陈永琴 刘志国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8-191,共4页
数字农业技术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按照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对农业所涉及的对象进行数字化的设计和控制,以便更好地对农业的全方面领域进行管理。为此,对数字农业技术在黑龙江省农业方面的应用现状及优势、黑龙江省数字农业技术在农... 数字农业技术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按照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对农业所涉及的对象进行数字化的设计和控制,以便更好地对农业的全方面领域进行管理。为此,对数字农业技术在黑龙江省农业方面的应用现状及优势、黑龙江省数字农业技术在农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旨在为提高农业生产的智慧化、精细化、自动化及科学化水平,合理优化资源的有效分配及黑龙江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农业技术 农机建设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应用数字农业技术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英 王华丽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2期116-124,133,共10页
基于理论分析提出可能影响农户技术应用意愿的因素假设,以实地调研选取的314名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从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特征、技术认知、技术服务感知、技术特征感知和技术效益感知方面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并进一步基于农户个人特征进... 基于理论分析提出可能影响农户技术应用意愿的因素假设,以实地调研选取的314名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从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特征、技术认知、技术服务感知、技术特征感知和技术效益感知方面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并进一步基于农户个人特征进行多群组分析。假设结果表明,技术特征感知影响最大,其次是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技术服务感知,技术认知和技术效益感知影响最小。多群组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否参加合作社和是否是团场(连队)工作人员分别在技术特征感知和技术效益感知、技术认知、家庭特征对技术应用意愿呈显著差异,而性别和文化程度无显著性差异,农户会因部分个人特征影响到其他因素,从而影响其技术应用意愿。基于此,提出促进农户积极应用数字农业技术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农业技术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多群组分析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农业技术平台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设计
16
作者 王转卫 郭康权 贺克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0-82,共3页
“数字农业精准生产技术平台”项目的目的是开发一套新型农业精准作业系统,而电机驱动控制部分是整个作业系统的动力来源。为此,在介绍了数字农业特点及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数字农业技术平台电机驱动控制部分的研究内容,并提... “数字农业精准生产技术平台”项目的目的是开发一套新型农业精准作业系统,而电机驱动控制部分是整个作业系统的动力来源。为此,在介绍了数字农业特点及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数字农业技术平台电机驱动控制部分的研究内容,并提出了比较具体的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基础科学 数字农业技术平台 设计 驱动控制 控制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LEs的《数字农业技术基础》课程研究
17
作者 李太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502-2503,2506,共3页
介绍了数字农业技术的概念及课程内涵;针对目前VLEs设计存在问题,阐述了《数字农业技术基础》课程VLEs的构架体系。
关键词 VLES 数字农业技术 构建主义 子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农业技术在农机方面的应用
18
作者 邓宇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5年第8期21-21,24,共2页
数字农业是运用数字化技术按照人类的需求,对农业所涉及的对象进行数字化的设计和控制,以便更好地管理农业,本文主要针对数字农业技术在农机方面的应用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数字农业技术 农机建设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四五”时期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发展的创新路径 被引量:22
19
作者 宋常迎 郑少锋 郑雯雯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9-85,共7页
打破传统农业发展瓶颈,促进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是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理想出路。作为推进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动力,数字农业关键技术无疑承载着实现中国数字农业战略的重担。在“十四五”期间,数字农业关键技术需以核心基础、支撑... 打破传统农业发展瓶颈,促进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是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理想出路。作为推进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动力,数字农业关键技术无疑承载着实现中国数字农业战略的重担。在“十四五”期间,数字农业关键技术需以核心基础、支撑动力、运作载体为指引,实现农业农村创新发展。有鉴于此,相关部门应借助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发展大势,重点从加强关键技术基础研究战略布局、加快推进农村数字经济新基建、促进数字农业关键技术主体协同等方面出发,实现由“盆景”到“风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五”时期 数字农业关键技术 协同发展 要素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农业技术发展与应用分析及展望——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英 王华丽 《农业展望》 2021年第9期142-147,共6页
近年来,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逐渐被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的种植、管理、采收过程中引入数字化农业生产技术,不仅能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益,还可降低农户农田作业强度,推动农业生产趋于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基于数字农业的... 近年来,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逐渐被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的种植、管理、采收过程中引入数字化农业生产技术,不仅能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益,还可降低农户农田作业强度,推动农业生产趋于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基于数字农业的特点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生产规模化的优势,通过阐述兵团第六师数字农业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情况,总结出数字农业技术在当地推广应用的主要难点在于缺乏专业技术服务人员和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基于此,为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推动和实现农业生产全面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提出了进一步推动第六师数字化农业生产技术引进和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团第六师 数字农业技术 规模化生产 推广应用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