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政策环境扩展模型在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冯青郁 陈利顶 杨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65-1678,共14页
我国的面源污染问题逐渐受到政府和科学界的重视,然而面源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涉及多种因素和多个过程。面源(NPS)污染模型作为解决面源污染相关问题的研究和管理工具,在进行面源污染总量估算和严重程度评价、污染物流失路径和影... 我国的面源污染问题逐渐受到政府和科学界的重视,然而面源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涉及多种因素和多个过程。面源(NPS)污染模型作为解决面源污染相关问题的研究和管理工具,在进行面源污染总量估算和严重程度评价、污染物流失路径和影响因素分析、治理策略制定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在我国,虽然针对面源污染模型进行了大量相关研究,既包含对基于国外模型的应用与验证,也包含基于观测数据自主研发的模型,但仍然存在模型应用和验证案例不足、已有的模型应用同中国面源污染特征结合不足、模型发展同面源污染机理研究结合不足等问题,而农业政策环境扩展(APEX)模型在应对这些问题上具有一定的优势。结合我国面源污染模型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APEX模型模块和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对APEX模型在我国面源污染相关问题的研究中涉及的畜禽养殖、复杂耕作系统、特定BMP和水稻田的模拟等相关问题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促进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模型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政策环境扩展(apex)模型 面源(NPS)污染模型 水文循环 氮磷流失 土壤侵蚀 有机肥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差分模型在政策环境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以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婷 徐鹤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38-1844,共7页
政策环境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其方法研究对政策环境评价制度完善及实践开展至关重要。双重差分(DID)是计量领域用于政策效果评估的主流方法之一,以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为例,采用多期DID评估该政策对农业面源污... 政策环境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其方法研究对政策环境评价制度完善及实践开展至关重要。双重差分(DID)是计量领域用于政策效果评估的主流方法之一,以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为例,采用多期DID评估该政策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探究DID在政策环境评价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DID在政策环境评价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用于政策实施后的环境影响评价和政策实施前相关政策的回顾性评价。未来应加强政策环境评价的技术方法研究,形成统一完善的技术方法体系,以促进政策环境评价制度的构建与实践的开展。研究发现,政策设计上环境利好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在研究区域对农业面源控制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甚至刺激农户施用更多农药,产生了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差分(DID)模型 政策环境评价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 农业面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技术视角下农户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采纳 被引量:6
3
作者 黄武 赵桐庆 佟大建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4期329-333,共5页
基于756份水稻种植户调查数据,采用多变量Probit模型从农户的个人及家庭特征、耕地特征、技术信息来源途径、技术指导、社会资本5个方面实证分析农户对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3种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结... 基于756份水稻种植户调查数据,采用多变量Probit模型从农户的个人及家庭特征、耕地特征、技术信息来源途径、技术指导、社会资本5个方面实证分析农户对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3种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采纳秸秆还田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存在正相关关系,农户更可能同时采纳秸秆还田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而不是仅单独采纳秸秆还田技术或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农户的个人及家庭特征、耕地特征、技术信息来源途径、技术指导和社会资本均对农户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采纳产生影响。进而提出加强和完善科技示范户培育、加快秸秆还田技术革新速度以及多种农业技术协同供给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技术视角 环境友好型技术 农业技术采纳 PROBIT模型 个人特征 家庭特征 耕地特征 技术信息来源途径 技术指导 社会资本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进口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及环境影响——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16
4
作者 周曙东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9-92,共4页
运用江苏省农业政策分析模型 ,对大宗农产品的关税配额进口可能带来的后果进行了模拟。指出中国加入WTO带来的经济影响是 :大量农产品进口将有助于解决部分农产品的短缺 ,但会导致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下降 ,造成农产品价格降低 ,农民... 运用江苏省农业政策分析模型 ,对大宗农产品的关税配额进口可能带来的后果进行了模拟。指出中国加入WTO带来的经济影响是 :大量农产品进口将有助于解决部分农产品的短缺 ,但会导致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下降 ,造成农产品价格降低 ,农民收入下降 ;带来的社会影响是 :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但耕地利用率可能下降 ,会出现耕地抛荒 ,部分农产品自给率下降 ,农业劳动力使用量下降 ,农村隐型失业加重 ,农村贫困化程度加重 ,影响社会安定 ;带来的环境影响是 :大量农产品进口会使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进口 社会影响 经济影响 环境影响 江苏 农业政策分析模型 中国 入世 WT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货币政策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于非线性调控的新视角 被引量:1
5
作者 许泽想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2-49,共8页
随着我国经济全面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弊端频现,作为宏观经济调控重要手段的货币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至关重要,然而,货币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在不同经济时期具有非线性效应。基于此,本文采取因子扩展方法和马尔科夫链对经... 随着我国经济全面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弊端频现,作为宏观经济调控重要手段的货币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至关重要,然而,货币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在不同经济时期具有非线性效应。基于此,本文采取因子扩展方法和马尔科夫链对经典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了改进,检验了改进后各类模型的参数估计性质,并以检验出的最优模型研究了我国不同货币政策类型在不同经济时期对三次产业及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的非线性作用。研究发现:我国货币对产业结构调整存在明显的非线性效应,在经济处于低迷时期,紧缩的数量型及价格型货币政策更有利于经济走出泥淖,在经济处于高涨时期,宽松的数量型货币政策与紧缩的价格型货币政策搭配使用,更有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最后建议结合不同经济区制的特点,配合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能够更精确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目标,实现货币政策预调、微调的实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货币政策 非线性作用 因子扩展方法 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向量回归模型货币金融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