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农业支持制度改革创新探讨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国祥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9-46,共8页
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以粮食直补、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以及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玉米等临时收储政策为主的农业支持制度。这一制度所实施的政策措施,对于保护农业生产者利益和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 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以粮食直补、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以及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玉米等临时收储政策为主的农业支持制度。这一制度所实施的政策措施,对于保护农业生产者利益和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财政负担加重和国家收储粮油棉出库困难等问题。为了使农业发展更好地适应新常态要求,迫切需要我国深化农业支持制度改革,在优化农业支持结构和创新农业支持方式等方面不断地探索,以提高我国农业支持政策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支持制度 农业补贴 政策性收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支持制度的历史变迁:发展回顾与规律辨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攀峰 杜辉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5-108,共4页
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和弱质性特征客观上决定了农业支持的必要性。将农业支持细分为价格支持、农业补贴支持、农业投入支持、农业生态补偿支持以及农业金融支持,并基于此对农业支持制度演变进行相关历史回顾和一般规律分析,揭示了基于目标... 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和弱质性特征客观上决定了农业支持的必要性。将农业支持细分为价格支持、农业补贴支持、农业投入支持、农业生态补偿支持以及农业金融支持,并基于此对农业支持制度演变进行相关历史回顾和一般规律分析,揭示了基于目标瞄准的制度调整及政策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支持制度 演变规律 制度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的制度设计与政策建议——推动由政策主导型到“政策、科技和市场”协同型拓展
3
作者 朱满德 程国强 《农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共12页
农民种粮不挣钱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最大难点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风险点。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则是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举措。但现阶段,保障种粮农民收益过于依赖政策,忽视科技和市场的功能效... 农民种粮不挣钱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最大难点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风险点。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则是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举措。但现阶段,保障种粮农民收益过于依赖政策,忽视科技和市场的功能效应,而通过粮食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来保障种粮农民收益正在面临严峻挑战,其具体包括: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扭曲效应及外溢影响、直接补贴政策的财力约束和分利效应,保险政策的精准性、实效性不佳等。今后一个时期,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应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聚焦粮食全链条降成本、防风险、增效益,推动由“政策主导”拓展到“政策、科技、市场”协同发力,按照政策保本兜底、科技降本增效、市场提质优价思路综合施策、分类施策、精准施策,努力形成有为政府精准扶持、粮食科技有力支撑、粮食市场有效引领、种粮农民能动性充分调动、多主体全链条协同的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粮收益 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 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科技降本增效机制 市场提质优价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支持目标体系构建研究:诱致性创新理论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杜辉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5,共3页
根据诱致性创新理论解释,发展中国家应立足于本国国情,探索一种适合农业资源禀赋、满足农业技术发展需求、对应农户价值体系与意识形态并由政府适当引导的农业支持制度安排。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期具有人多地少的农业资源禀赋、"土地... 根据诱致性创新理论解释,发展中国家应立足于本国国情,探索一种适合农业资源禀赋、满足农业技术发展需求、对应农户价值体系与意识形态并由政府适当引导的农业支持制度安排。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期具有人多地少的农业资源禀赋、"土地节约型"的农业技术发展道路、小农经济生产形式所衍生的小农意识等农业发展要素特征,这决定了农业支持目标应定位于农业生产稳定、农民收入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产品竞争力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致性创新理论 农业支持目标体系 农业支持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的研究
5
作者 李闫 朱世欣 《农村农业农民》 2023年第2期11-13,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是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一个重要抓手,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助力乡村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是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一个重要抓手,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需要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本文结合河南省农业农村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的路径,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农业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差异性需求与区域性供给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黄正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43-446,共4页
从农业生产结构、农业生产区域化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层面所揭示的农业风险因素系统性、客观性、伴生性、同步性、关联性及动态性等特征决定了农业保险的差异性需求特征,即农业生产的结构性需求、农业生产的区域性需求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从农业生产结构、农业生产区域化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层面所揭示的农业风险因素系统性、客观性、伴生性、同步性、关联性及动态性等特征决定了农业保险的差异性需求特征,即农业生产的结构性需求、农业生产的区域性需求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需求。农业保险的差异性需求特征是实施农业保险区域性供给的首要条件。基于差异性需求特征的农业保险区域性供给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利于差异性需求业务的开展,便于政府实施差异性需求政策支持。探讨农业保险区域性供给建议,应紧密结合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与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农业保险的区域性供给政策的实施须依托政府的农业支持制度,农业保险的区域性供给业务的开展须借助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农业保险的区域性供给组织体系的构建须结合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差异性需求 区域性供给 农业支持制度 农业生产布局 农产品市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农村税费改革的制度环境
7
作者 董伟 《经济与管理》 2002年第9期22-23,共2页
当前“三农”问题的尖锐化已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的一大障碍,其突出表现是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广阔的农村市场难以开拓、“扩大内需”的政策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达到预期目标。围绕着“减轻农民负担,促进... 当前“三农”问题的尖锐化已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的一大障碍,其突出表现是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广阔的农村市场难以开拓、“扩大内需”的政策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达到预期目标。围绕着“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收”这个中心,近年来把“费改税”作为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收的治本之策,而且,以安徽省等地为试点的农村税费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目前试点的情况看,通过上级政府的硬性规定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由于农村税费改革的制度环境并没有改善,这种改革不仅没有达到农民减负、农民增富的自的,相反改革的成果会很快丧失,出现“越减负担越重”的反弹或超反弹局面。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税费改革 户籍制度 土地制度 农业税收制度 政府职能 农业支持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改革进展与深化方向 被引量:33
8
作者 高鸣 郑庆宇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8-50,共13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化农村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的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将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作为改革的前提条件,将保障农民权益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将更好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作为改革的关键举措,将“基层探索—充分试点—顶层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化农村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的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将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作为改革的前提条件,将保障农民权益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将更好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作为改革的关键举措,将“基层探索—充分试点—顶层设计—因地制宜”作为改革的实践路径。进入新发展阶段,要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继续健全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和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以此实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的目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改革 农村土地制度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