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困境与完善思路
1
作者 袁星昊 端传斌 罗雯新 《河北农机》 2025年第2期100-102,共3页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断改革、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是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关键。现实宏观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实施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对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及抑制农产品价格波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断改革、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是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关键。现实宏观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实施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对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及抑制农产品价格波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如何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方面还存在一些困境,主要表现为农业补贴率与发达国家的补贴率差距依然存在、粮食生产成本增幅过快、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无法弥补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收益差及对小农户种粮积极性的调动能力有限等。鉴于此,未来需要从提高农业支持保护补贴额度、设立不同的补贴额度、保障粮食实际生产者获得补贴收入、加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宣传四个层面构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机制,从而保障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 农民种粮积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东县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实施现状及优化建议 被引量:1
2
作者 岳德连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7期157-160,共4页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出台以来,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了农村耕地资源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集中,加快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了农村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对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国...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出台以来,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了农村耕地资源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集中,加快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了农村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对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工作也出现了补贴不精准、标低效弱等问题,已经不能够很好地适应新时代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围绕进一步优化调整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高“四两拨千斤”的政策效应,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加快农业强国建设,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进行了探析,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 政策效果 粮食安全 安徽省肥东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三项补贴历史回顾、效率评价与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改进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锋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9-25,共7页
农业作为弱质产业,对粮食生产进行补贴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和适应中国加入WTO后农业面临的严峻挑战,我国实施了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如何认识及评价2002年起已经在我国实施了14年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如何针对农业三项... 农业作为弱质产业,对粮食生产进行补贴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和适应中国加入WTO后农业面临的严峻挑战,我国实施了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如何认识及评价2002年起已经在我国实施了14年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如何针对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不足改进今后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笔者通过全国数据的历史分析与DEA分析法对苏北5市农业三项补贴政策进行效率评价,总结历史经验与得失,指出今后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改进的方向应当是促进规模生产,有利于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粮食主产区的比较优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三项补贴 效率评价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 政策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实现政策目标的影响路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白静静 李嫣资 王健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2-104,共3页
2016年我国全面实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尚未完全实现其政策目标。本文基于农户视角,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实现政策目标的影响路径进行分析,得到政策认知度和政策满意度对种粮积极性有正向路径影响、... 2016年我国全面实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尚未完全实现其政策目标。本文基于农户视角,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实现政策目标的影响路径进行分析,得到政策认知度和政策满意度对种粮积极性有正向路径影响、政策认知度和政策满意度对保护耕地地力有正向路径影响、种粮积极性对保护耕地地力有正向路径影响、保护耕地地力对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有正向路径影响,并提出政府需要加强宣传力度,提升补贴标准和提高补贴资金使用效率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 保护耕地地力 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户行为视角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对耕地抛荒的潜在影响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婷 侯慧敏 +1 位作者 王焕之 徐鹤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23-1230,I0002,共9页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出现大规模耕地抛荒,通过政策手段有效约束和引导农户行为,是解决耕地抛荒问题的关键。2016年原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改革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改革后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涉及耕地数量保护、耕地适度规模经...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出现大规模耕地抛荒,通过政策手段有效约束和引导农户行为,是解决耕地抛荒问题的关键。2016年原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改革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改革后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涉及耕地数量保护、耕地适度规模经营等多个方面,可对耕地抛荒产生一定影响。为评价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对耕地抛荒的影响,本研究基于农户行为视角,构建了农户耕地抛荒的行为解释模型。模型包括(拟)退出农业生产的农户(农地转出方)和农地转入方两类行为主体,以及是否退出农业生产和耕地处置两个决策节点。基于该模型采用情景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研究了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在不同决策节点对不同行为主体的影响,进而分析了政策实施可能对耕地抛荒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该政策的实施不会影响农户是否退出农业生产的决策,但会对耕地流转产生积极的影响。总体来看,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促进耕地保护,遏制耕地抛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 耕地抛荒 耕地流转 农户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差分模型在政策环境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以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婷 徐鹤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38-1844,共7页
政策环境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其方法研究对政策环境评价制度完善及实践开展至关重要。双重差分(DID)是计量领域用于政策效果评估的主流方法之一,以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为例,采用多期DID评估该政策对农业面源污... 政策环境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其方法研究对政策环境评价制度完善及实践开展至关重要。双重差分(DID)是计量领域用于政策效果评估的主流方法之一,以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为例,采用多期DID评估该政策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探究DID在政策环境评价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DID在政策环境评价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用于政策实施后的环境影响评价和政策实施前相关政策的回顾性评价。未来应加强政策环境评价的技术方法研究,形成统一完善的技术方法体系,以促进政策环境评价制度的构建与实践的开展。研究发现,政策设计上环境利好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在研究区域对农业面源控制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甚至刺激农户施用更多农药,产生了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差分(DID)模型 政策环境评价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 农业面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对农户种粮意愿的影响分析——以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五省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黄洁欣 钟永杰 +1 位作者 曹忠伟 蔡键 《河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6期5-9,17,共6页
2016年我国施行了农业补贴政策“三补合一”改革,将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以期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基于改革前后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影响农户种粮意愿作用机理的比校分析,以我国南方地区5... 2016年我国施行了农业补贴政策“三补合一”改革,将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以期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基于改革前后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影响农户种粮意愿作用机理的比校分析,以我国南方地区5个种粮大省291份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构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对农户种粮意愿的影响评价模型,探究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与农户种粮意愿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了解程度未能对农户种粮意愿产生影响作用,主要原因是农业支持保护补贴金额不能有效激励农户种粮积极性;政策落实不到位、政策了解不全面等。(2)年龄(x1)对农户的种粮意愿有显著的负影响;户主是否是主要农业劳动力(x5)对农户的种粮意愿显著正影响。提出加强补贴力度、规范土地流转登记制度、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引导青年人返乡务农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 种粮意愿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镇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常见问题及对策
8
作者 钱屹松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1期259-259,262,共2页
基于乡镇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现状,分析了乡镇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乡镇开展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 问题 对策 乡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