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游程理论的农业干旱指数在辽宁省春玉米旱灾损失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谭方颖 何亮 +3 位作者 吕厚荃 宋迎波 程路 侯英雨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1-199,共9页
为准确识别农业干旱事件,评估干旱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本文以辽宁省为例,基于52个气象站19612015年逐日气象数据,计算了春玉米全生育期水分亏缺距平指数,利用游程理论构建了一种新的春玉米全生育期干旱指数,再结合历年产量损失率构建了... 为准确识别农业干旱事件,评估干旱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本文以辽宁省为例,基于52个气象站19612015年逐日气象数据,计算了春玉米全生育期水分亏缺距平指数,利用游程理论构建了一种新的春玉米全生育期干旱指数,再结合历年产量损失率构建了区、县级尺度的干旱产量损失评估模型,并对不同干旱风险下春玉米产量损失进行了评估,以明确辽宁省春玉米干旱重点防范区域。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春玉米干旱指数呈由西向东递减的经向分布特征,辽西地区更易发生严重的干旱事件,且春玉米产量稳定性也最差。春玉米主产区内,80%以上的区、县春玉米产量损失率与干旱指数呈显著线性正相关,辽中部分区县和辽东大部两者相关性不显著。相同干旱指数下,辽西产量损失率最大,并以朝阳地区为最;辽南和辽北次之;辽东湾和中部部分平原地区总体较小;非水分限制区辽东的凤城市和东港市,降水偏少反而更有利于春玉米产量提高。辽宁省春玉米干旱重点防范区域主要分布在辽西的朝阳地区,以及千山山脉以西和以北的辽北、辽南地区,提高和稳定春玉米产量需增加耐旱品种种植、发展节水灌溉、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降水充沛或灌溉条件较好、产量稳定性较高的辽东大部和辽中部分区县,可通过提高种植和管理水平、加强其他气象灾害防御等增加春玉米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干旱指数 产量损失评估 游程理论 春玉米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业干旱参考指数的西南地区玉米干旱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44
2
作者 刘宗元 张建平 +1 位作者 罗红霞 何永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5-115,共11页
西南地区是中国玉米主要产区之一,干旱是该地区最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研究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及规律对西南地区玉米种植布局和防旱减灾有重大意义。该文收集西南地区玉米种植区60个代表气象站50a(1960年-2010年)的气象资料和玉米作物资料... 西南地区是中国玉米主要产区之一,干旱是该地区最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研究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及规律对西南地区玉米种植布局和防旱减灾有重大意义。该文收集西南地区玉米种植区60个代表气象站50a(1960年-2010年)的气象资料和玉米作物资料,选用基于土壤-植被-大气系统并以天为时间尺度的农业干旱参考指数(ARID)作为干旱指标,研究西南地区玉米生育期内干旱频率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近50a干旱发生的年代际变化,验证ARID在西南地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近50a来西南地区发生的干旱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征,高发区位于云南中北和东北部以及四川南部;其次为川东北的广元地区、川西南山地以及滇西北、滇南部的元江地区;少发区位于重庆大部、贵州北部等地区。2)阶段性干旱明显,受旱频率最高的时段为出苗至拔节期,受旱频率最低在抽雄至灌浆期,且随着发育进程,干旱有向东部转移的趋势。3)西南地区各分区玉米生长季内ARID变化差异较大,总体上来看干旱程度大多处于轻旱,个别区域处于中旱,或者在轻旱与中旱之间波动。4)ARID的年际变化特征表明:20世纪80年代受干旱影响最低,21世纪初受干旱影响最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监测 农业 农业干旱参考指数 西南地区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春玉米气象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 被引量:3
3
作者 郭晓梅 袁淑杰 +2 位作者 王劲松 张碧 罗雯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9-87,92,共10页
利用四川省1961-2014年147个地面气象站逐日观测资料与四川省春玉米观测资料,运用气象干旱对农业影响评估综合指数,建立四川省春玉米生育期气象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模型,研究了四川省春玉米播种-出苗期、拔节-孕穗期、抽雄开花-吐丝期、... 利用四川省1961-2014年147个地面气象站逐日观测资料与四川省春玉米观测资料,运用气象干旱对农业影响评估综合指数,建立四川省春玉米生育期气象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模型,研究了四川省春玉米播种-出苗期、拔节-孕穗期、抽雄开花-吐丝期、乳熟-完熟期及全生育期气象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春玉米需水关键期发生特、重、中、轻概率的空间分布不同;春玉米抽雄开花-吐丝期气象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较大,拔节-孕穗期次之,播种-出苗期较小;春玉米全生育期气象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盆西北至资阳北部较高,高原西南部河谷地带次之,盆地西南部、凉山州东北部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气象干旱农业影响评估综合指数 气象干旱致灾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下的旱地马铃薯干旱风险区划技术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岳淑兰 王有毅 《现代农业研究》 2019年第9期59-63,66,共6页
通过榆中县马铃薯逐年减产率与实测资料计算出的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段的农田蒸散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干旱监测模型.以减产率农业干旱指标等级⑴为标准,通过干旱监测模型计算出马铃薯的农田蒸散量农业干旱指数,用此指数统计马铃薯不同... 通过榆中县马铃薯逐年减产率与实测资料计算出的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段的农田蒸散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干旱监测模型.以减产率农业干旱指标等级⑴为标准,通过干旱监测模型计算出马铃薯的农田蒸散量农业干旱指数,用此指数统计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段干旱等级的发生概率,用Pearson-Ⅲ频次密度函数⑵统计出马铃薯全生育期不同重现期的各乡镇减产率,最后利用GIS空间分析模块绘制马铃薯干旱等级概率分布图、不同重现期下的减产率分布图、不同干旱等级风险区划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产率 农田蒸散量 干旱监测模型 农业干旱指数 风险区划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旱情评价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俊霞 朱秀芳 +1 位作者 刘宪锋 潘耀忠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0-186,共7页
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利用2005—2014年间的EOS-MODIS地表温度产品MOD11A2、植被指数产品MOD13A3以及热带降水测量任务(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TRMM)的月降水速率数据集TRMM3B43,计算了植被状态指数(vegetation condition in... 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利用2005—2014年间的EOS-MODIS地表温度产品MOD11A2、植被指数产品MOD13A3以及热带降水测量任务(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TRMM)的月降水速率数据集TRMM3B43,计算了植被状态指数(vegetation condition index,VCI)、温度状态指数(temperature condition index,TCI)以及降水状态指数(tropical rainfall condition index,TRCI),同时结合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及气象站点数据,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构建了农业干旱指数监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SPI)对模型进行验证,并根据SPI的等级划分确定构建的农业干旱指数监测模型的划分等级。以2014年为例,应用构建的农业干旱指数对河南省干旱情况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构建的农业干旱指数监测模型能够有效监测河南省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具有较好的监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数据 农业干旱指数 旱情评价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