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农业的外部性与农业政策目标
被引量:
9
1
作者
王礼力
《陕西农业科学》
1998年第3期39-41,共3页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表现出的弱势,源于农业的“市场效率”低于其他产业,而农业又具有提供消费以外的价值,其外部性不能被“市场效率”所体现。因此,实行农业保护和扶持政策,已为我国农业发展之必需,而农业政策的实施必须能够...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表现出的弱势,源于农业的“市场效率”低于其他产业,而农业又具有提供消费以外的价值,其外部性不能被“市场效率”所体现。因此,实行农业保护和扶持政策,已为我国农业发展之必需,而农业政策的实施必须能够达成社会公平福利、国家稳定和安全以及社会成本最低等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效率
社会效率
农业外部性
农业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业负外部性问题解决的经济法进路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陈芳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5-26,108,共3页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但是由于权利、责任与代价的不公平分配使得农业负外部性问题日益严重,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完善经济法进路十分重要。经济法以其强大的强制力可以有效实现各个主体间受益公平分配以及代价的相对平等付出。通过经济...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但是由于权利、责任与代价的不公平分配使得农业负外部性问题日益严重,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完善经济法进路十分重要。经济法以其强大的强制力可以有效实现各个主体间受益公平分配以及代价的相对平等付出。通过经济法完善农业税收,从而以正向引导为主,使得农民和其他经济主体主动降低农业负外部性影响,保护我国农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负
外部
性
经济法
公平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业特性的社会学思考
被引量:
26
3
作者
朱启臻
陈倩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68-75,共8页
从自然科学角度看,农业具有的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三个特点,决定了农户经营是最适合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指出农业具有产品贡献、就业贡献、社会安全保障和休闲等功能。农业的外部性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仅仅从经...
从自然科学角度看,农业具有的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三个特点,决定了农户经营是最适合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指出农业具有产品贡献、就业贡献、社会安全保障和休闲等功能。农业的外部性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仅仅从经济学的角度认识农业已经受到限制。社会学从产业结构和农业功能的角度理解农业,认为其更多地体现为公共产品性。原因在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具有其它产业所不具备的四个特性:农业产品的提供具有社会性;农业具有多功能性;农业产品消费的必须性和非排他性。这就决定了国家对农业负有支持和保护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农业外部性
农业
公共产品
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发展成果公平分享视野下“三农”正外部性经济法解决探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胡元聪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5-118,共4页
农业的正外部性主要表现为农业对其他产业的支持、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农业对人文社会环境的促进作用。农业正外部性经济法解决要贯彻经济法实质公平和社会效益价值目标并遵循利益公平分享原则、国家合理补偿原则、工业反哺农业原则。...
农业的正外部性主要表现为农业对其他产业的支持、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农业对人文社会环境的促进作用。农业正外部性经济法解决要贯彻经济法实质公平和社会效益价值目标并遵循利益公平分享原则、国家合理补偿原则、工业反哺农业原则。具体来看,可以通过制定专门农业投入法、农村财政转移支付法、农村公共投资法以及农业补贴法以解决农业的正外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正
外部
性
解决
经济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我国农业的产业定位和路径取向——对现代农业发展理念与模式的思考
5
作者
焦健
陈沁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6-59,共4页
本文在分析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现阶段我国粮食与食品安全的根本原因;顺应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趋势,根据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的独特产业定位,进一步阐述农业外部性导致市场失灵状况下,强调以政府为主导和非市场化...
本文在分析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现阶段我国粮食与食品安全的根本原因;顺应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趋势,根据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的独特产业定位,进一步阐述农业外部性导致市场失灵状况下,强调以政府为主导和非市场化农业的发展理念;从我国人多地少、资源不足的现实国情出发,通过农业经济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农业
农业
经济
粮食与食品安全
农业外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农业的外部性与农业政策目标
被引量:
9
1
作者
王礼力
机构
西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出处
《陕西农业科学》
1998年第3期39-41,共3页
文摘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表现出的弱势,源于农业的“市场效率”低于其他产业,而农业又具有提供消费以外的价值,其外部性不能被“市场效率”所体现。因此,实行农业保护和扶持政策,已为我国农业发展之必需,而农业政策的实施必须能够达成社会公平福利、国家稳定和安全以及社会成本最低等目标。
关键词
市场效率
社会效率
农业外部性
农业
政策
分类号
F3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业负外部性问题解决的经济法进路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陈芳
机构
郑州科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出处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5-26,108,共3页
基金
2016年河南省社科联项目"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交易暨法律保障机制建设研究"(项目编号:SKL-2016-475)
文摘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但是由于权利、责任与代价的不公平分配使得农业负外部性问题日益严重,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完善经济法进路十分重要。经济法以其强大的强制力可以有效实现各个主体间受益公平分配以及代价的相对平等付出。通过经济法完善农业税收,从而以正向引导为主,使得农民和其他经济主体主动降低农业负外部性影响,保护我国农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
农业
负
外部
性
经济法
公平分配
分类号
D922.29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业特性的社会学思考
被引量:
26
3
作者
朱启臻
陈倩玉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
出处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68-75,共8页
文摘
从自然科学角度看,农业具有的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三个特点,决定了农户经营是最适合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指出农业具有产品贡献、就业贡献、社会安全保障和休闲等功能。农业的外部性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仅仅从经济学的角度认识农业已经受到限制。社会学从产业结构和农业功能的角度理解农业,认为其更多地体现为公共产品性。原因在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具有其它产业所不具备的四个特性:农业产品的提供具有社会性;农业具有多功能性;农业产品消费的必须性和非排他性。这就决定了国家对农业负有支持和保护的责任。
关键词
农业
农业外部性
农业
公共产品
性
Keywords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externality
Agricultural public goods
分类号
S-0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发展成果公平分享视野下“三农”正外部性经济法解决探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胡元聪
机构
中国农村经济法制创新研究中心
出处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5-118,共4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改革发展成果分享的法律机制研究"(项目编号:05&ZD029)
"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法制创新研究团队"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农业的正外部性主要表现为农业对其他产业的支持、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农业对人文社会环境的促进作用。农业正外部性经济法解决要贯彻经济法实质公平和社会效益价值目标并遵循利益公平分享原则、国家合理补偿原则、工业反哺农业原则。具体来看,可以通过制定专门农业投入法、农村财政转移支付法、农村公共投资法以及农业补贴法以解决农业的正外部性。
关键词
农业
正
外部
性
解决
经济法
分类号
D922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我国农业的产业定位和路径取向——对现代农业发展理念与模式的思考
5
作者
焦健
陈沁
机构
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江西省税务干部学校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6-59,共4页
文摘
本文在分析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现阶段我国粮食与食品安全的根本原因;顺应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趋势,根据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的独特产业定位,进一步阐述农业外部性导致市场失灵状况下,强调以政府为主导和非市场化农业的发展理念;从我国人多地少、资源不足的现实国情出发,通过农业经济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现代
农业
农业
经济
粮食与食品安全
农业外部性
分类号
F3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农业的外部性与农业政策目标
王礼力
《陕西农业科学》
199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农业负外部性问题解决的经济法进路研究
陈芳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农业特性的社会学思考
朱启臻
陈倩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发展成果公平分享视野下“三农”正外部性经济法解决探析
胡元聪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我国农业的产业定位和路径取向——对现代农业发展理念与模式的思考
焦健
陈沁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