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5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农业基础设施的粮食增产效应 被引量:1
1
作者 高鸣涛 张志新 李成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22-332,共11页
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是我国粮食能否增产的关键所在。基于2008—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系统矩估计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增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业基础设施的粮食增产效应为14.5%,其中农田水利设施依然是... 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是我国粮食能否增产的关键所在。基于2008—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系统矩估计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增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业基础设施的粮食增产效应为14.5%,其中农田水利设施依然是粮食增产的重要保障,数字基础设施、农业电力设施的贡献显著增强,农村交通设施的粮食增产效应最小。从作用机制来看,农业基础设施通过扩大种植规模、促进技术进步和降低受灾率促进粮食增产。从异质性分析来看,农业基础设施在北方地区、粮食主产区存在显著的粮食增产效应。鉴于此,应继续加大农田水利设施投资,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提升农业电力和农村交通设施的技术水平,因地制宜规划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增产 农业基础设施 规模扩张 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空间溢出效应与俱乐部收敛识别
2
作者 汪昊 王志娜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3-87,共5页
文章基于2001—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第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提升主要是通... 文章基于2001—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第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提升主要是通过提高第一产业集聚度和农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效率实现的。水利基础设施对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提升作用主要体现在直接效应方面,公路基础设施对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提升作用体现在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两个方面。第三,各省份的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收敛于高、中、低三个俱乐部,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促进俱乐部之间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生态效率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空间溢出 俱乐部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管理中的土地整治对农业基础设施改善的研究
3
作者 赵来源 《河北农机》 2025年第13期127-129,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土地管理中的土地整治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土地整治作为土地管理工作中的关键一环,在整治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农村土地资源实际情况,以及土地周边的整体生态环境情况和农业生产发展情况,从而实现多元要素与土地...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土地管理中的土地整治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土地整治作为土地管理工作中的关键一环,在整治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农村土地资源实际情况,以及土地周边的整体生态环境情况和农业生产发展情况,从而实现多元要素与土地整治的结合融合,有效推动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农业生产环境的提升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进而更好地推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与现代化农村的建设。尤其是土地整治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只有不断强化土地整治效果,才能进一步加强对土地的管理,从而为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将对土地管理中的土地整治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土地整治 农业基础设施 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益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策略与效益评估
4
作者 王成臣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5期32-34,共3页
公益性农业基础设施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涵盖物质性和社会性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具有显著影响。该文详细介绍了公益性农业基础设施的分类,包括物质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并讨论了其重要作用,提出了明确建设目标与规划、... 公益性农业基础设施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涵盖物质性和社会性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具有显著影响。该文详细介绍了公益性农业基础设施的分类,包括物质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并讨论了其重要作用,提出了明确建设目标与规划、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善农村道路条件、完善农村电力和通信设施、注重科技创新与智能化设备的应用,以及加强项目管理与维护等建设策略,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评估了公益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经济的积极影响。该文旨在通过探究公益性农业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的多维度影响,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性 农业基础设施 建设策略 效益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农业基础设施有效供给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5
5
作者 郭珍 曾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6-186,共11页
数字农业基础设施有效供给面临布局能力欠佳、供应链不成熟、应用场景缺乏等多重困境。建构国有企业主导的数字农业基础设施供给网络,突破数字农业基础设施有效供给的限制条件,形成有效强化链,是破解数字农业基础设施有效供给多重困境... 数字农业基础设施有效供给面临布局能力欠佳、供应链不成熟、应用场景缺乏等多重困境。建构国有企业主导的数字农业基础设施供给网络,突破数字农业基础设施有效供给的限制条件,形成有效强化链,是破解数字农业基础设施有效供给多重困境的重要途径。大型国有农业企业具有盈利性和非盈利性的双重功能,集领先用户、系统集成者、应用场景构建者多重角色于一体,由其主导供给可以破解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布局中的“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进而通过“探索式-利用式”双元学习,突破研发、集成、应用等供给环节中的资源约束、能力陷阱、接受度低等诸多限制,生成较强的系统集成能力、应用场景构建能力,使数字农业基础设施供给效力得以显现。当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上起到非线性效应、乘数效应、循环效应后,“动力—能力—效力”三者将达成有效强化链,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功能不断涌现,从而推动数字农业基础设施供给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农业基础设施 有效供给 国有企业 双元学习 循环累积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产量增长的影响效应 被引量:1
6
作者 汪中一 李强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3期119-123,共5页
以安徽省16个地市2008—2020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研究分析了农业基础设施对全省及皖南、皖北、皖江地区粮食产量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安徽省农田水利、农业电力及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均对粮食产量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省内各地... 以安徽省16个地市2008—2020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研究分析了农业基础设施对全省及皖南、皖北、皖江地区粮食产量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安徽省农田水利、农业电力及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均对粮食产量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省内各地区来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对皖南、皖江地区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皖北无影响;农业电力基础设施对皖北地区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皖南无影响,对皖江有显著负向影响;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对皖北地区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皖南地区有显著负向影响,对皖江无影响。针对各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影响粮食产量增长的不同效应,因地制宜地提出了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基础设施 粮食产量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影响农业经济增长 被引量:2
7
作者 汤捷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7期156-158,共3页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关键作用。文章探讨了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2000—2023年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系统广义矩估计(System GMM)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类农业...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关键作用。文章探讨了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2000—2023年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系统广义矩估计(System GMM)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类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灌溉设施投资影响最为突出。研究还发现投资影响存在时间滞后效应和区域异质性。农业科技进步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也对农业经济增长有积极影响。据此,建议在加大传统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同时,加强对农业信息化和绿色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并考虑区域差异制定针对性策略,推动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基础设施 农业经济增长 农业科技进步 区域异质性 农业信息化 省级行政区 城乡一体化发展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建阳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生态化建设综述 被引量:2
8
作者 鄢全春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年第2期49-52,共4页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生态化建设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农业稳步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福建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农业农村部安排,着力建设灌排化、机械化、生态化、田园化、数字化的“五化”高标准示范农田。本...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生态化建设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农业稳步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福建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农业农村部安排,着力建设灌排化、机械化、生态化、田园化、数字化的“五化”高标准示范农田。本文以南平市建阳区麻沙镇长坪村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提升项目为例,总结概述项目区实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启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生态建设应突出生态保护新理念,推广使用新材料和新工艺,做好项目资金整合、新增耕地分析、水资源供需研究、分项工程设计、后期管理维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 改造提升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生态化建设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产出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基于2004年~2013年中国232个地级市的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李燕 成德宁 郑鹏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6-113,共8页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公共基础条件。在梳理和归纳农业基础设施影响农业产出机理的基础上,利用2004年~2013年中国23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分析方法检验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产出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公路和电力设...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公共基础条件。在梳理和归纳农业基础设施影响农业产出机理的基础上,利用2004年~2013年中国23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分析方法检验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产出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公路和电力设施对我国农业产出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灌溉设施则对农业产出具有显著抑制效应,同时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产出增长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其中,在粮食主产区、平衡区和主销区,公路基础设施对农业产出的影响均显著为正,但对主销区的影响大于其他两个区域;灌溉设施对粮食主销区的影响显著为正,对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的影响显著为负;电力设施对粮食主销区的影响显著为正,对粮食平衡区的影响显著为负,对粮食主产区的影响则不显著。为稳定农业产出增长,仍应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投资重点,并根据各区域实际制定投资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基础设施 农业产出 农业生产 公路设施 电力设施 灌溉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融资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8
10
作者 田国双 王敏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8-81,共4页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的"瓶颈"。针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融资中存在的投资总量不足、融资体制不健全、投融资方式单一、投资效益低下和投融资环境差等主要问题,提出建立多渠道投资机...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的"瓶颈"。针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融资中存在的投资总量不足、融资体制不健全、投融资方式单一、投资效益低下和投融资环境差等主要问题,提出建立多渠道投资机制、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投融资方式、提高投资效益和优化投融资环境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基础设施 投资 融资 方式 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中小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费振国 卢东宁 侯军岐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4-116,共3页
中小型农业基础设施准公共产品的属性,使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无法单方面满足其融资需求,这就决定了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才是解决中小型农业基础设施融资困境的有效途径。要做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支持中小型农业基... 中小型农业基础设施准公共产品的属性,使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无法单方面满足其融资需求,这就决定了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才是解决中小型农业基础设施融资困境的有效途径。要做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支持中小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我们可以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在强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服务导向,重构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体系,拓展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筹资渠道、增强其融资能力,完善融资利益补偿机制等方面多做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型农业基础设施 农业政策性金融 融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基础设施的规模效应及其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曹文明 胡海波 黄飞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1-126,共6页
基于动态性视角,运用系统性广义矩估计方法,构建经济增长与财政支出规模理论模型,依据2000-2013年中国农业基础设施的省级面板数据,考量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规模效应.结果显示: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存在规模效应,北方地区规模... 基于动态性视角,运用系统性广义矩估计方法,构建经济增长与财政支出规模理论模型,依据2000-2013年中国农业基础设施的省级面板数据,考量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规模效应.结果显示: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存在规模效应,北方地区规模效应明显强于南方地区,南方地区农业基础设施正由规模经济向规模不经济转变.鉴此,应转变农业基础设施重点区域投向与农业基础设施的项目投向,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基础设施 规模效应 农业经济增长 SYS-G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主体行为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杜君楠 阎建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10-14,20,共6页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前提条件,要想发展农业,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关键。农业基础设施与其它基础设施相比,有共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特征,在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不同的投资主体的投资...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前提条件,要想发展农业,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关键。农业基础设施与其它基础设施相比,有共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特征,在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不同的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会有很大的不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以不同投资主体的行为特点为基础,采取加大政府预算投入力度、加强政策性金融的投资、有效动员商业金融及农户的投入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基础设施 投资主体 行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基础设施资本存量估算及地区差距测度 被引量:10
14
作者 郭珍 曾福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91-96,共6页
农业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赖以发展的基础,深入考察农业基础设施对于现代农业的影响,依赖于一套完整的全国及省际农业基础设施资本存量数据。运用永续盘存法对1989~2010年全国及省际层面的农业基础设施资本存量进行了细致估算,在此基础上... 农业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赖以发展的基础,深入考察农业基础设施对于现代农业的影响,依赖于一套完整的全国及省际农业基础设施资本存量数据。运用永续盘存法对1989~2010年全国及省际层面的农业基础设施资本存量进行了细致估算,在此基础上运用泰尔指数测度农业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的地区差距,得出结论:1989~2010年间,中国农业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稳步增长,农业基础设施供给地区差距缩小,农业基础设施供给更趋向于公平。但不论从农业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绝对量还是其增长速度来看,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仍然很大,中部地区虽然增长速度快但其绝对量还是较小,地区间差距是造成总体差距的主要原因。中部、西部农业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的内部差距显著缩小,但东部地区内部差距在扩大。据此提出促进农业基础设施有效供给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基础设施 资本存量 地区差距 泰尔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协整关系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杜君楠 郑少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37-40,共4页
农业基础设施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关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经济发展内在关系已经有了较多的研究,但大多是局限于农业基础设施及机构对于农业经济发展贡献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而关于两者之间内在的变化机... 农业基础设施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关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经济发展内在关系已经有了较多的研究,但大多是局限于农业基础设施及机构对于农业经济发展贡献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而关于两者之间内在的变化机理关系研究不是很多。采用1980-2009年的样本数据,通过对数据更为合理的处理,运用协整理论分析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GDP之间的之间的关系,结论显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GDP短期的因果关系不明显,但存在长期的因果关系,因此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基础设施 协整关系 农业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基础设施支持体系评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乔延清 吴秋璟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0-91,共2页
农业基础设施是由农业投资形成的农业生产力的最基本的要素。由于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有限,国家农业投入中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是否符合中国国情,能否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发展,如何建立合理有效的农业基础设施支持体系从而提高政策效益,... 农业基础设施是由农业投资形成的农业生产力的最基本的要素。由于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有限,国家农业投入中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是否符合中国国情,能否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发展,如何建立合理有效的农业基础设施支持体系从而提高政策效益,都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基础设施 投入 国内农业支持 效率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经济增长效应实证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孔群喜 李敦瑞 许贵阳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7年第6期22-25,共4页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存量无论是总体水平还是具体构成均对国民生产总值具有较强的、持续时间较长的正影响且时滞相对较短。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不足构成了农业生产的瓶颈制约,政府有必要采取措施,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并鼓励民间资...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存量无论是总体水平还是具体构成均对国民生产总值具有较强的、持续时间较长的正影响且时滞相对较短。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不足构成了农业生产的瓶颈制约,政府有必要采取措施,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并鼓励民间资本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保证有充足的资金来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基础设施存量 经济增长 格兰杰因果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 方差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管理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费振国 侯军岐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43-46,共4页
随着项目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其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引入项目管理的概念和方法,可以缩短建设工期,减少建设成本,降低风险和减少失误。但是在当前农业基础设施项目管理中却存在管理机构缺乏、前期准备不足、资... 随着项目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其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引入项目管理的概念和方法,可以缩短建设工期,减少建设成本,降低风险和减少失误。但是在当前农业基础设施项目管理中却存在管理机构缺乏、前期准备不足、资金使用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文章在分析农业基础设施项目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管理 农业基础设施 对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基础设施供给的多中心协同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郭珍 曾福生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2期48-53,90,共6页
在对农业基础设施产品属性、收益区域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界定农业基础设施各供给主体的责任、范围及农业基础设施的供给方式,以构建农业基础设施多中心协同供给体系。纯公共物品及公共池塘物品属性的农业基础设施的主要供给方式是机构... 在对农业基础设施产品属性、收益区域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界定农业基础设施各供给主体的责任、范围及农业基础设施的供给方式,以构建农业基础设施多中心协同供给体系。纯公共物品及公共池塘物品属性的农业基础设施的主要供给方式是机构型供给,通过成立专委会实现科层制协同。俱乐部物品属性的农业基础设施的主要供给方式是政府与企业联合供给,政府与企业通过公私协同实现农业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村庄范围的公共池塘物品属性的农业基础设施通过战略性协同、沟通性协同以实现政府与农民联合供给或农民自治供给。受益范围为村小组或几户的农业基础设施以农民自治供给为主,通过沟通性协同使农户能顺利实现合作供给。私人物品属性的农业基础设施由企业供给或农户自己供给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基础设施 供给主体 供给方式 协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史明霞 陆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1-15,共5页
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1985-2004年间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经济增长与农业基础设施投资长期存在唯一稳定的关系,但从短期来看,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增加对经济增长... 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1985-2004年间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经济增长与农业基础设施投资长期存在唯一稳定的关系,但从短期来看,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显著。主要原因在于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增加与经济增长长期不同步所致。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实现经济增长与基础设施投资增加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基础设施 投资 经济增长 格兰杰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